《凤阳花鼓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凤阳花鼓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凤阳花鼓教案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课题:凤阳花鼓 教材版本:人音版初中七年级音乐下册 课型:唱歌综合课 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法。 教具准备:电子琴 小鼓、自制沙锤等打击乐器 多媒体 教材分析:凤阳花鼓是安徽地区有名的民间小调,其旋律优美、歌词朴实便于传唱,深受老百姓所喜爱,因凤阳流传最早而出名,所以称之为凤阳花鼓。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学唱凤阳花鼓,体验民族音乐文化中蕴含的优秀品质,激发民族音乐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唱美歌曲,体验民族风情。 3知
2、识与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凤阳花鼓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要求学生用通俗、自然有感情的背唱该歌曲。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学唱歌曲当中的衬词,以及安徽民歌的韵味的把握是难点。 教学过程 师生音乐方式问好 课前发声练习: 1=C 4/4 1 2 3 |3 4 5| 5 6 5 4| 3 2 1 同 学 们 你 们 好,老 师 您 好。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下午好!伴随着优美的音符,让我们一同踏上今天的音乐课堂之旅。今天,我们的音乐大巴要开往哪里呢?让我们从下面的歌声中来寻找答案吧。 二、 新授 1、 欣赏歌曲新编凤阳花鼓的MTV对唱版, 师:同学们,刚才我
3、们欣赏的这首歌曲你们知道歌中唱的是哪个地方的歌曲吗? 生; 应该是凤阳吧,因为歌曲的名字叫凤阳花鼓 师 :同学们咱们今天学的这首凤阳花鼓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首安徽民歌, 因在凤阳最为著名,它的曲调自然、质朴、歌词生活化、口语化,在演唱中加入了花鼓的演奏,使得歌曲更加的生动形象。下面请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花鼓幻灯片) 2、 我们都来学乐器-认识了解打击乐器-花鼓 师:请大家听听它的音色是怎样的? 生:清脆。 师:好,下面,请大家随老师的鼓声一起用双手拍击节奏。看谁的耳朵最棒, 咚咚咚呛 1、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 2、X X X X X | X X X
4、X X - | 3、利用模仿鼓声(咚咚咚呛)来做发声练习。 师:大家演奏的非常不错,那这鼓的声音,我们能不能用歌唱的 方式来表现呢? 4、歌曲学唱。学生跟老师弹琴伴奏模唱歌曲啦 4/4 1 1 6 5 5 3 2 1 2 3 5 - 切分节奏型 4/4 5 5 1 6 5 32 5 3 2 1 - 5、教师范唱。 师:首先听老师演唱这首歌曲,仔细听找出这首歌是有几个基本乐句组成?歌词有什么特点? 师:针对老师的问题讨论一下。来,你说 生:有4个基本乐句,歌词中有很多衬词。 分析乐句 歌词特点 鱼咬尾 师:请大家随琴试唱一下前4个乐句 师:在这4个乐句中,大家看 有什么特点? 生:每一句的最后一
5、个音符和下一乐句的第一个音符是一样的。这就是民歌的一个创作手法“鱼咬尾”。 师:好,了解了“鱼咬尾”的这一音乐创作手法,让我们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带着喜悦、欢快的心情随琴演唱。 生:随琴演唱歌曲。 6、 解决难点衬词 师:非常好听,那 衬词部分我们该怎么样?你说一下,请坐。 师;(师范唱俩句,得儿加头部动作)跟老师的琴演唱后俩行 师:同学们,老师是被你们的歌声深深打动,那你们知道最初这首歌是在什么情形下演唱的吗? 生:喜悦节日 师:呵呵,其实不然,这首歌最早是用在讨饭时演唱的。下面请欣赏另一个版本的凤阳花鼓,同学们在听的时候,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师:说凤阳,如今的凤阳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6、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已经富裕起来了,凤阳人把这首歌曲当做是表达幸福生活的心声。听听我们的幸福生活。 师生合作;下面拿起你们手中的小鼓、沙锤在加上老师的的电子琴我们一起歌唱吧。 7、比一比看看谁最棒;师;分三个组进行创编、表演。要求分男女声部演唱的同时加入打击乐伴奏,比一比看看哪组配合的最完美。学生用小鼓、沙锤、演唱、拍手、演唱等方式进行合作)然后进行展示。过程略 三、 音乐知识扩展:民族五声调式 师:看,有的同学急不可待的要下车去参观呢?不要着急,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小问题,让我们再接再厉,一起完成。 师:这首凤阳花鼓曲调优美,它是由几个音符组成的呢?让我们在歌声中找寻答案 生:歌曲中
7、运用的音符:1、 2、 3、 5、 6共五个音符 师:这五个音符在中国古代分别被称为: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音乐拓展 师:同学们学会了歌曲,了解了民族五声调式。欢快的凤阳花鼓奏响了,让我们下车一起去欣赏。 欣赏鄂尔春小调、沂蒙山小调 和太阳春来喜洋洋三个不同地区的民歌进行对比, 通过不同地区的民歌学习,感受民间不同地区的不同音乐风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音乐大巴之旅今天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虽然只有短短的40分钟,但是,老师相信,音乐带给大家的将是最美好的祝愿,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 师;同学们我们下周再见!生;老师 再见! 亮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的亮点是创编环节,凤阳花鼓这首歌曲,旋律简单易学,内容非常适合学生表演。因此,让学生用鼓、铃鼓、沙锤等打击乐器,通过创编简易节奏律动,边唱边表演,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加深对歌曲的理解,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不足: 教学环节比较简单,总体语言比较口语化、简洁。 建议:用影视音乐导入会使学生更快的深入的了解凤阳花鼓,更生动,更形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19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