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与福音.docx
《净土宗与福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净土宗与福音.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净土宗与福音净土宗与福音信净土与信耶稣是一样的吗? 一次我与能仁尼师谈道,她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家了,我怜她年轻出家,持斋念佛,吃苦修心,走冤枉路,所以找机会将耶稣基督的福音告诉她: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祂不是单讲教训给人听,叫人自己苦修,祂怜悯世人有罪,智能能力不能自救,故亲自舍身十架,流出宝血,使凡悔改信祂的,罪得洗净,不致灭亡,反得永生。这乃是我们所传的福音,福音意思是好消息。在福音书上记着一位强盗,他与耶稣同被钉在十字架上,他临死时求耶稣说:主啊!求你在天国中记念我!耶稣说:你今晚要同我在乐园里了。你看,这是何等奇妙的恩典!若是强盗靠自己修行,那他就没有得救机会了。 能仁尼师听了我
2、的一番话,她说:那在我们佛教也一样容易,只要至心念阿弥陀佛名号,一心不乱,就能消除罪业,往生西方了。 果真信阿弥陀佛与信耶稣是一样的吗?净土宗与基督教有好些地方相似。无疑,净土宗在佛教中是一个很好的宗派。这里我应当写出净土宗的根源,与修行的方法,以及佛教徒对念佛的批评,最后是基督徒为何认为念佛与信耶稣二者是似是而非,实际是完全不同的。 净土宗的根源 我国净土宗发起人是东晋时慧远大师(生于东晋成帝咸和八年,卒于安帝义熙十二年,A.D.333-416),于孝武帝太元十五年(A.D.)在卢山结白莲社,与友人同修净土,这是我国净土宗初祖,以后有昙鸾、道绰、善导、承远、法照、少康、永明、莲池、万益、截流
3、、省庵、彻悟等十多位祖师相继传化。近代则有印光大师力扬净土。此宗在中国、日本甚为流行,原因也许是这宗依仗阿弥陀佛的愿力,靠他力靠信仰,即得往生,道理简单,易于修行,为似其它宗派要专靠自己,积功、消罪,相比之下可谓难若登天。 净土宗的经典,以阿弥陀佛、无量寿经及观无量寿经三经为本。阿弥陀佛中说:佛说西方去此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佛,若有持念其名至一心不乱,临命终时,得生其国土。在无量寿经中,佛言阿弥陀佛在无量劫前,原是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度众生。在观无量寿经中,佛言十六种观想之法,九品往生,这是三经中重要的内容。欲详细查看者,请到寺中很容易找到这三本经典,也很短、易懂。
4、 修净土的方法 修净土者,有净土三要,有如旅客远行,所必备的资粮。这净土三要,即是信、愿、行,三者缺一不可。信是相信,要信因果,信阿弥陀佛,信自力兼仗他力,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为不虚谎。愿是发愿,愿望离弃娑婆诸多痛苦的世界,而一心向往西方极乐。行就是实行,要有毅力实行观像、观想、礼拜、供养,及执持名号,至一心不乱。 修净土者,有四种念佛方法: 1. 称名念佛:即是念诵名号。高声念、默念、跪拜念、行住坐卧念、定课念,以期念念续相续,一心不乱。 2. 观像念佛:观帷塑或绘画之阿弥陀佛像,如何庄严、伟大,犹如亲自见到真佛。 3. 观想念佛:默想西方净土如何光明美丽、奢华庄严、心心向往。有十六种观法,
5、如日观、水观、地观、树观等,恕不详述。 4. 实相念佛:此念较难,因实相无相,不以色身及相好念故。此念近于禅宗参禅,印光大师覆张纯一书云:实相念佛,实相虽为诸法之本,凡夫业障深重,何能做到?弄到归宗,禅也靠不住,净土也靠不住。宋初永明大师提倡禅净可以合一。他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跎。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但一般佛教徒,多取称名念佛,以其易故。总之,各种念佛法,同有一个目标一心不乱。印光大师以为当人临命终时,家人万不可哭,以乱其心,心乱则无主,可能随业投胎,堕三恶道。故劝人组助念团,围绕病人床前,大声念佛,以助其一心向往西方(见印光大师文钞)
6、佛教徒对净土的批评 1. 日本净土宗龙谷大学,瓜生津降雄教授,在一九五八年十月十五日日本佛教的中外日报上写道:关于阿弥陀佛的思想由来如何,有的学者认为和古波斯人的礼赞光明思想有关。有的学者认为是太阳神话的具体化。(如京都帝国大学松本三郎博士,在他的极乐净土论中,就认为阿弥陀佛是太阳神),至于它的发祥地也有种种意见,或波斯,或阿拉伯,或西藏,或西域,也有人认为是从基督教而来。 2. 日本京都大学佛教教授武内义范,认为大乘非佛说,已是定论。又说净土向外,靠他力,不合原始佛教,是受外来影响。 3. 东京教育大学教授家永生三郎,说念佛是咒语,非佛说,如佛重生于今日,见到许多人念佛,他一定感到惊异。 4
7、. 主张大乘非佛说的龙谷大学教授池本重臣,因研究无量寿经,搜集梵本,吴、汉、魏、唐、宋本,发觉记载各有不同,如有的说二十四愿,有的说三十六愿,有的说四十八愿,也有的说阿弥陀佛已入灭。为何有这些差别?无人能解答(见一九五八年一月十二日的中外日报) 5. 日本禅宗大师,在国际间有名有铃木大拙博士,批评念佛:一日中念三万遍,至少十个钟头,简直是疲劳身心!(令木大拙选集一卷一五六页) 6. 日本佛教真宗开神(净土宗之一派)比睿山之亲鸾上人,承认三十年念佛修持,不能胜过淫戒,出家生活时,曾三次有妻,我国净土宗莲池大师亦自责云:年少未出家时,造诸恶业不待论矣。出家以后,身、口、意三业.贪欲嗔痴等念,或乍灭
8、而倏生,或力制而弥强。以此自知现是具缚凡夫,去道辽远.(见净业良导八十一页) 7. 我国虚云大师说:印光文纱,不可以传于后世。若有明眼人出世,就禁止他流行。又震天大师说:若依我说,净土宗不是究竟,口念佛号为妄。(以上见一九五七年六月一日觉生杂志) 8. 我国常惺大师说:我国的佛法,在唐时虽有十三宗的鼎盛,宋明以来,实际上只有禅宗和净土宗的势力最大。就这两宗比较起来,禅宗不及净土简易,故晚近以来,差不多可以拿净土来代表整个佛法了。而僧徒的萎靡不振,消极等死。也就实在上了这个消极法门的当了!因为念佛的人,既时时欣赏极乐而厌弃娑婆(世界),他对社会事业,哪里还有时心来过问呢?(见常惺着僧界救亡的一个
9、新建议) 9. 禅宗有时主张禅净合一,有时也绝对反对净土。有这故事传下:有人在禅堂念一句阿弥陀佛,则须叫人挑水洗净禅堂的门窗地板。在达摩血X(右肉字旁,左为永,乃脉俗字)论中有这样的话: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修戒,亦无益处。 10. 我国定西大师,曾创办荃湾东林念佛堂。一九六三年,在香港正觉莲社说法时讲:四重戒法,为入道根本。因八万四千法门,不出戒定慧.若犯四重戒,不通忏悔。虽云带荣往生,佛力加被。百中无一。故须坚持四重戒法,而轻戒先须严守。 11. 我国印光大师写净土指要,亦如是说: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戒为诸法之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净土宗 福音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18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