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docx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冲孔-落料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目录 第一章 零件设计任务. 1 第二章 冲裁件的工艺分析. 2 2.1工件材料. 2 2.2工件结构形状. 2 2.3工件尺寸精度. 2 第三章 冲裁工艺方案. 3 第四章 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 4 4.1模具的类型的选择. 5 4.2卸料装置. 5 4.2.1条料的卸除. 5 4.2.2卸料方式. 5 4.3定位装置. 5 4.3.1送料形式. 5 4.3.2定位零件:. 5 4.4.模架类型及精度. 5 4.4.1模架. 5 4.4.2.精度. 6 第五章 冲压工艺计算:. 7 5.1排样. 7 5.1.1排样方案分析. 7 5.
2、12计算条料宽度. 7 5.1.3确定布距:. 8 5.1.4计算材料利用率. 8 52冲压力计算. 9 5.2.1冲裁力计算. 9 5.2.2卸料力、顶件力的计算. 10 5.3压力中心的计算. 11 5.4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 11 5.4.1落料凸凹模尺寸. 11 5.4.2冲孔凸凹模尺寸. 12 第六章 主要零部件设计. 13 6.1凹模的设计. 13 6.2凸模的设计. 14 6.2.1.冲孔凸模:. 15 6.2.2.落料凸模. 15 6.2.3凸模的校核:. 15 6.3固定板的设计. 16 6.3.1.凸模固定板: . 16 6.4模架以及其他零部件的选用. 16 第7章
3、校核模具闭合高度及压力机有关参数. 17 7.1 校核模具闭合高度. 17 7.2 冲压设备的选定. 17 第8章 设计并绘制模具总装图及选取标准件. 18 第9章 结论. 19 第10章 参考资料 20 第一章 零件设计任务 材料为ST12,材料厚度为2mm,大批生产。 本产品分为冲孔-落料、拉深-翻边两道工序,根据拉深-翻边件毛坯展开计算公式,得到冲孔-落料工序的工件平面图。 材料:ST12 材料厚度:2mm 未标注尺寸按照IT10级处理. 1 第二章 冲裁件的工艺分析 2.1工件材料 ST12是普通冷轧钢,与q195、SPCC、DC01牌号材质基本相同。 ST12力学性能:屈服强度a M
4、Pa280;抗拉强度 MPa270410;断后伸长率%28;表面质量:FC-高级的精整表面,FB-较高级的精整表面。 适合冲裁加工。 2.2工件结构形状 工件结构相对简单且对称,外形为直径为125mm的圆,有两个直径为10.5mm的两个小圆孔,一个直径为38mm中心大孔。满足冲裁的加工要求。孔与孔、孔与工件边缘之间的最小壁厚大于7mm,普通冲裁即可满足要求。 2.3工件尺寸精度 零件内、外形尺寸均未标注公差,属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经查表得,各尺寸公差分别为: 零件外形: 1250-0.3; 零件内形: 10.5+0.25 、380孔心距: 800.2。 利用普通冲裁方式
5、可以达到零件图样要求。 +0.30+0.10; 2 第三章 冲裁工艺方案 3.工艺方案 完成此工件需要冲孔、落料两道工序。其加工工艺方案分为以下2种: 方案种类。 根据制件工艺性分析,要加工此零件,分析出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一次性实现落料和冲孔,一次性完成零件的生产,采用复合模。 方案二:先冲孔,后落料,采用单工序模。 方案比较。 方案二:属于单工序冲压。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需要两道工序,成本相对较高,生产率低。第一道工序完成之后,进入第二道工序,必然会加大误差,使工序质量和精度会较差,达不到所需要的要求,不易满足生产的要求。再加之此制件生产批量大,尺寸较小,这种方案生产率低,一般不
6、宜采用。 方案一:为复合冲裁模,在同一部位同时完成了零件的生产,对于这种大批量生产零件,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方案的确定。 综上所述,本设计模具采用冲孔-落料复合模。 3 第四章 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与确定 4.1模具的类型的选择 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复合模方式冲压。 复合模有两种结构形式:正装式复合模和倒装式复合模。 考虑到该工件成形后,脱模方便性,正装式复合模成形后工件留在下模,需要向上推出工件,取件不方便;倒装式复合模成形后工件留在上模,只需要在上模装一副推件装置即可脱模,所以本设计采用倒装式复合模。 4.2卸料装置 根据模具冲裁的运动特点,该模具采用弹性卸料方式比较好,因而在此选用
7、弹簧。采用推件块,利用模具的开模力来推工件,既安全有可靠。即采用刚性装置取出工件。 4.3定位装置 4.3.1送料形式 虽然零件的生产批量较大,但合理安排生产,可用手工送料方式能够达到批量要求,且能降低模具成本,因此采用手工送料方式。采用横向送料方式,即由左向右送料。 4.3.2定位零件: 因为该模具采用的是,控制条料的卷进方向采用导料销,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挡料销来定步距。 4 4.4.模架类型及精度 4.4.1模架 方案1若采用四导柱模架,则导柱对称分布,受力平衡,滑动平稳,能承受级进模高速冲压次数。 方案2. 若采用对角导柱模架,则受力平衡,滑动平稳,可纵向或横向送料; 方案3. 若采
8、用后侧导柱导柱模架,可三方送料,操作者视线不被阻挡,结构比较紧凑。 综上,结合本冲孔、落料复合模的特点,另外考虑到送料与操作的方便性,模架采用后侧式导柱的模架,用导柱导套导向。选用方案3。 4.4.2.精度 由于零件材料厚度一般,尺寸中等,由于零件精度要求不是很高,但冲裁间小, 因此采用I级模架精度。 第五章 冲压工艺计算: 5.1排样 5.1.1.排样方案分析 方案一:有废料排样 沿冲件外形冲裁,在冲件周边都留有搭边。冲件尺寸完全由冲模来保证,因此冲件精度高,模具寿命高,但材料利用率低。 方案二:少废料排样 因受剪切条料和定位误差的影响,冲件质量差,模具5 寿命较方案一低,但材料利用率稍高,
9、冲模结构简单。 方案三:无废料排样 冲件的质量和模具寿命更低一些,但材料利用率最高。 通过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综合考虑模具寿命和冲件质量,该冲件的排样方式选择方案一为佳。考虑模具结构和制造成本有废料排样的具体形式选择直排最佳。 5.1.2.计算条料宽度 根据零件形状,查工件之间搭边值a=1.5mm, 工件与侧边之间搭边值a1=1.8mm,条料是有板料裁剪下料而得,为保证送料顺利,规定其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值 0BD=(Dmax+2a+0.2)0D 公式 式中: Dmax条料宽度方向冲裁件的最大尺寸; a1-冲裁件之间的搭边值;=1.8mm。 板料剪裁下的偏差;可得=0.30mm。 B0=
10、12521.8+0.2 =1290-0.30 故条料宽度为1290-0.30,所以条料宽度在125129mm。 5.1.3.确定布距: 条料在模具上每次送进的距离称为送料步距,每个步距可冲一个或多个零件。进距与排样方式有关,是决定挡料销位置的依据。条料宽度的确定与模具的结构有关。 进距确定的原则是,最小条料宽度要保证冲裁时工件周边有足够的搭边值;最大条料宽度能在冲裁时顺利的在导料板之间送进条料,并有一定的间隙。 6 送料步距S62.5mm62.5mm1.5mm 126.5(mm) 排样图 5.1.4.计算材料利用率 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 /BS100% 式中 A一个步距内冲裁件的实际面积;
11、B条料宽度; S步距; Ap(62.52-192-2*5.25)h=67.16% BS(129*126.5)7 5.2.冲压力计算 5.2.1.用平刃冲裁时,其冲裁力一般按下式计算: F=KLtb ( 公式5-3) 式中 F冲裁力; L冲裁内周边长度之和; t材料厚度; b材料抗剪强度; K系数,系数是考虑到实际生产中,模具间隙值的波动和不均匀,刃口磨损、板料力学性能和厚度波动等原因的影响而给出修正系数,一般取=1.3。查表取b=250Mpa F=KLtb =1.3*3.14*(2*10.5+38)*250*2=120.42KN 5.2.2卸料力、推料力的计算 n梗塞在凹模内的制件或废料数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冲压 工艺 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18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