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研究.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研究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吴忠市板桥乡C小学为例 摘要: 教师是一个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的群体。近年来,教师为适应快节奏、多竞争的社会发展,正承受着教育体制改革带来的巨大压力。与城市教师相比,艰苦的教学环境、偏低的工资待遇、繁多的考核评比、不断变化的教材教法、缺乏有效的教师教育等等,使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承受着过重的工作压力。长期处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下,很可能会引发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本文借鉴国内外对教师职业倦怠及其成因、特点、对策研究的成果,以吴忠市板桥乡C小学为例,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 : 农村小学教师 职业倦怠 影响
2、因素 一、综述 问题的提出 教师职业倦怠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已成为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曾因在吴忠市板桥乡波浪渠小学实习,在这期间发现该校的一部分教师明显表现出职业倦怠,同时教师职业倦怠严重影响着学校的日常教学,既不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更不利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发展。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当地教育现实,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对吴忠市某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探讨其产生原因,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为改善农村地区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理论指导。 1. 教师的个人情况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关键性因素 影响教师职业
3、倦怠的因素主要有教师性别、婚姻状况、教龄等。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生活环境、学生、教师的同辈团体等。在这些因素中,教师的生活环境更多地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状况。教师的个人情况,对教师的职业倦怠有着很大的影响。 2. 教师的生活环境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除去教师个人情况,外界环境对教师的影响也很大,主要有学校环境、职称、学历等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学校环境更多地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状况,对教师的职业生涯状况有着重要意义。教师正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演进他的职业生涯的。而教师的职称与教学成就是相关的,所以随着职称的提高,教师的成就感也在增加,受到的压力也越大,越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研究综述 职业倦怠概念
4、的界定:目前最为各国广大学者广泛引用的是Maslach和Jackson给职业倦怠所下的定义:“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 1.对教师职业倦怠的认识 我国学者在开展了大量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后,得到了更能体现中国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四维模型。王芳、许燕在对国内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访谈后,提出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四维模型,发现我国教师所描述的职业倦怠状况可以概括为四个维度: 一是教师情绪上的疲惫感,二是教师人际上的疏离感,三是教师工作上的无意义感,四是知识上的耗尽感。该模型的前三个维度分别和Maslach的三维模型吻合,但是教师知识上的耗尽则
5、是中国教师特有的表现。 2.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在冉祥华谈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一文中则是认为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为社会因素、职业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王涛的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应对策略、高竟玉,余红的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里也都谈到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主要为社会、职业、组织、个人因素。而杨影影的教师职业倦怠浅析里将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归类为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两部分,她认为内部矛盾包括:工作准备不充分与自我抱负水平高;有限的承受能力与过重的工作负担;角色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高精力投入与低成就感。外部矛盾包括:圣人标准与常人心态;信誉与现实;先进的教学理念与落后的教学评价
6、体系;教育变革中的传统标准与新标准;学校组织结构与环境。林丽的教师工作倦怠问题研究综述一文中探讨了教师工作倦怠的含义、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 3.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杨秀玉、杨秀梅在教师职业倦怠解析一文中提出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以教师发展阶段论透视教师职业倦怠,给处于倦怠期的教师以支援与协助;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建立良性支援机制;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对教师职业持合理期望;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并通过理疗法缓解压力。杨翠娥,黄祥祥的论教师职业倦怠中提出避免和克服职业倦怠的方法可以从教师自身、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冉祥华在谈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中提出避免或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7、有: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威望;引导和发展教师的高层次需要;尽量避免教师超负荷工作运转;努力为教师创作宽松的工作环境和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郭韶玲的教师职业倦怠及其自我调节中也谈到的是教师自我的调节。 4.编制或修订了一些教师职业倦怠量表 王国香、刘长江等基于Maslach等人的职业倦怠问卷,沿用了MBI的3个维度,通过对170名中学班主任的调查,对各个维度的题目进行添加或删除,修编了教师职业倦怠量表,该量表由21道题目构成,其中来自MBI的题目和该研究中编制的题目约各占一半。研究表明,MBI中的一些项目确实不能准确描述中国文化背景下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经检测,修编的教师职业
8、倦怠问卷信度和效度指标达到了测量学指标要求,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王芳、许燕在MBI-ES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的四维度模型: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以及知识枯竭,编制了“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并且获得了统计学上的良好验证,可以作为在国内进行该领域研究的工具使用。 5.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研究 何志燕,姚义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了影响农村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主要有:家庭生活负担过重,学校工作压力过大,社会期望值过高,个体因素。而梁芸芳,刘丽的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则是采用被试研究方法得出教师在教龄、年龄、任教年级和科目上的
9、倦怠程度的差异。朱小茼,闫雅静等人研究的关于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一文中也通过用Maslach的职业倦怠调查问卷分析了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整体状况并对其进行相关的分析。 二、研究方案 效度 问卷的效度是指问卷的有效性。由于本研究调查的是农村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的现状,我们能收集到的多是一些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问卷,并无能比较完整反映与本研究目的相符的材料。国外的相关研究,又因为中国农村教育所具有的独特性而不能现成套用。基于上述原因,笔者根据自己对农村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的理解,选择了与所调查地区相符的问卷进行修改使用。总的看来,本问卷所涉及到的农村小学教师职业生涯内容的设定合理,认为
10、问卷是有效的。 (二)文献法 农村教育本身复杂难解,农村教师身上所携与来自“身外”制约因素又众多,各种问题呈现纷杂,一时难以言清。从地域特征来看,农村自有农村的特点;从历史渊源溯及,许多文化或历史因子的积淀,如不利用文献,更是无法理清头绪。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看似是对现实或现象的描述,但也必须建立在对相关研究文献尤其是国外关于职业生涯等理论或研究成果的梳理基础之上,分析与比较不同学者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界说,深入了解中国农村教育与农村教师的个性特征,为关照本研究所关注的中国农村小学教师职业生涯之问题打下理论基础。 (三)调查与统计法 由于研究对象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对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
11、状进行了解,无法从现成的文献资料中取得,而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调查。研究中需要通过编制专门的调查问卷,对具体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由调查对象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自陈来表明观点、描述事实。本研究的调查按对象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刚入行的新教师,另一是已入行的现职教师。 对现职教师的调查:问卷内容设计主要包括个体的性别、婚姻状况、职称、教龄和学历水平五个部分。共抽取样本130个,回收有效问卷119份。抽取的样本来自吴忠地区的农村小学。本调查研究所要考察的主要变量: 农村小学教师的性别:考察男女性别在职业倦怠现状方面的差异。 农村小学教师的婚姻状况:考察婚姻状况对职业倦怠现状产生的影响。 农村小学教师的职称:
12、考察职称对职业倦怠现状产生的影响。研究中将农村小学教师的职称分为高级职称和无职称。 农村小学教师的教龄:考察教龄因素对职业生涯现状产生的影响。研究中将农村小学教师的教龄设定分为两个段:XX年以下和XX年以上。 农村小学教师的学历:考察学历因素对职业生涯现状产生的影响。这里的学历是指教师取得的最高学历,学历划分为两个层次:专科及以下、本科。 对通过调查取得的各类数据,利用百分比直观的进行分析,了解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同时了解需研究内容的现状、存在问题,并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四)访谈法 在个案的研究中,运用访谈法对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做专门的个案深度访谈,访谈对象为农村小学教师,更深
13、层次的了解研究对象对于访谈内容的具体看法。访谈主要采用结构性访谈。 三、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吴忠市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与分析,探讨其产生原因,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农村教师职业倦怠提供可行的建议与对策,从而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调查的实施 本研究此次以吴忠市板桥乡C小学的教师为主要调查、访谈对象,通过与该校的教师进行交流,了解目前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同时通过对板桥乡其他四所小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增强数据的可信度。 吴忠市C小学位处吴忠市板桥乡波浪渠村,现有学生384名,教师33名,且专科学历教师有26人,
14、本科学历教师有7人,教师平均教龄为8年,女性教师居多。 吴忠市板桥乡A小学,现有学生342名,教师29名;吴忠市板桥乡Z小学有学生291名,教师26名;吴忠市板桥乡Y小学,现有学生379名,教师31名。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统计数据表有五项指标:性别、教龄、婚姻状况、职称、学历。 本研究此次以吴忠市桥乡C小学的教师为主要调查、访谈对象,通过与该校的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 数据与分析 1.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的整体状况 表3.1 板桥乡四所小学教师基本情况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男 42 性别 女 77 是 84 婚否 否 35 职称 高级 57 无 62 教龄 XX年以
15、下 44 37 XX年以上 75 63 学历 专科及以下 83 本科 36 35.3 64.7 70.6 29.4 47.9 52.1 69.8 30.2 2.影响农村小学教师职业生涯状况的变量分析 教师性别和婚姻状况的因素 小学教师教学对象是身心都未成熟的儿童少年, 教学工作繁琐而重复, 需要倾注大量的情感, 教学效果不容易立竿见影,这种教学特点容易使男女教师的职业倦怠出现程度产生差别。 表3.2 教师性别与婚姻状况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人数 比例 总人数 教师倦怠的人数 比例 性别 男 44 39 88.6 女 77 41 53.2 是 84 46 54.8 婚姻 否 35 27 77.1
16、 从表3.2可以看出,吴忠地区男教师在职业倦怠总分上显著高于女教师。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可能与我国传统文化对性别角色的社会期待不同有关:男教师在工作上的要求尤其是工作中的个人成就比女性的要求更高,更容易陷入倦怠的境地。另外教师职业单调重复,与男性喜好竞争与挑战的天性相差甚远,因此也降低了他们的成就感。其次,女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往往高于男教师,大多数女性还是愿意从事相对稳定的教师职业,女性天生的温柔、耐心和良好的共情能力,似乎要比男性更适合应对这种亦师亦母的角色,因此女教师的成就感要高于男教师。同时,未婚教师比已婚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可能与未婚者得人生阅历有关。未婚教师人生阅历相对较少
17、,而且还没有家庭责任感,更多的以自我为中心和出发点考虑问题,奉献和牺牲精神也会相对缺乏,所以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教龄因素 本研究以XX年为界考察教师的工作时间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根据教师成长的八个阶段理论,从教XX年左右教师进入生涯挫折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师可能因为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教学上的挫折,出现理想幻灭,工作不满意,情绪沮丧,并开始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及所从事职业的正确性。这个阶段被许多人称之为教师职业倦怠期,这种挫折感是生涯发展周期的中间阶段经常出现的问题。 表3.3 教师工作时间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人数 比例 总人数 教师倦怠的人数 比例 工作时间 XX年以下 44 17 38.6
18、XX年以上 75 59 78.7 通过研究发现,十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比十年以下教龄教师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教龄较短的教师, 他们一方面是本身精力比较充沛, 身体素质比较好, 理上不易衰竭; 另一方面, 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正处于理想的狂热期, 他们对自己的事业和生活都充满了抱负, 往往会表现出坚信自己的选择, 雄心勃勃、充满热情地投入工作,即使遭受挫折, 也容易重新振作起来。而工作时间在十年以上的教师因为长期的重复进行单一的工作,使得他们很容易进入到一种疲惫状态,教师更容易因为某些外部因素的作用,而产生挫折感。 学历因素 本研究将农村小学教师的学历分为专科及以下、本科两
19、种,大体出现出“一边倒”的特点。在我国,农村小学教师的学历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中专为合格学历,后随着学历提升的要求,这些年已出现了明显变化。但由于农村教师的起点低,文化水平低,有的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所以多数教师学历水平偏低,不能适应教育改革中提出的更高、更新的对教育内容或教育方法及教育理念等方面的要求。 表3.4 教师学历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人数 比例 总人数 出现倦怠的人数 比例 教师学历 专科及以下 83 57 68.7 本科 36 13 36.1 通过研究,发现专科以下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比较显著。这部分教师普遍在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教育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
20、从心,感到压力巨大。 职称因素 教师的职称与教学成就是相关的,所以随着职称的提高,教师的成就感也在增加。他们所承受的来自教学的、学生管理的任务,来自于同事之间的竞争以及家庭的压力显然要高于更年轻的教师或更年长的教师,所以情感的枯竭程度和去个性化的程度要比其他职称的教师高。 访谈对象:C小教师 XX年x月x日 访谈地点:年级办公室 问:您是什么时候被评为高级教师的? 师:XX年。 问:您还记得当时被评为高级教师的感受吗? 师:在刚知道自己被评为高级教师以后,我首先感到的是高兴,因为觉得自己被认可了。在付出了努力之后,我得到了回报,觉得自己并没有白辛苦,感觉很欣慰,很有成就感。 问:那您是如何评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小学教师 职业 倦怠 问题 对策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17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