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要注意观世音菩萨.docx
《写文章要注意观世音菩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文章要注意观世音菩萨.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写文章要注意观世音菩萨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写文章要注意“观世音菩萨” 联大八年,成就了一番气象,有国外西南联大研究者问沈从文先生,何以使然?沈先生想了一下,说了两个字“自由”。事实上,这也是很多联大人的共识。只有在自由的环境里,人的潜能才会得到充分地发挥,人的兴趣、爱好、个性也才会得到充分的尊重,难怪联大有那么多个性鲜明的教授,他们鲜活的人生所演绎的种种风雅之事,直到今天还被人们所津津乐道。而这之中传闻、轶事最多的非刘文典莫属了。和老蒋干仗、替庄子跑警报、只吃鲜桃一口、月光下讲月赋、磨黑风波这些就不说了,现只说说老先生和文学、写作有关的故事。 刘文典恃才傲物,联大只陈寅恪、唐兰、冯友兰等几位国
2、学功底深厚的教授能入他的法眼,搞新文学的“才子”出身的教授们,他是很看不上眼的。刘文典看不起文学创作,认为“文学创作能力不能代替真正学问”。一次有人问他是否知道当时正在走红的巴金,他喃喃自语:“我没听说过他,我没听说过他。”在西南联大,教中文系大一各体文习作的是沈从文,学校要给沈提级,刘愤愤不平:“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该拿四百元,我该拿四十块,朱自清该拿四块,可我不会给沈从文四角钱的。” 刘文典喜发惊人之语,一次,学生向他请教如何写好文章,他信口说:“只需注意观世音菩萨就行了。”学生不明白。他解:“观,就是要多观察;世,是要懂得世故;音,是要讲究音韵;菩萨,即是要有救苦救难,为广大老百姓服
3、务的菩萨心肠。”刘文典虽看不起文学创作,但整天在与文章打交道之中,竟也参透了文学创作的本质和写文章的诀窍。 写作只需注意“观世音菩萨”,真的是老僧只说家常话。现容我狗尾续貂,穿凿附会一下。 观:就是要多观察,多观察,写清楚,这相当于先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组装机器。多观察,才能有细节,有细节,形象才活得起,文章才有质感。多观察,才能见别人所未见,发别人所未能发之言。 世:红楼梦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写文章便是阅世,古人早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之言,文章往往都是“话到沧桑语便工”,难怪“庾信文章老更成”了。 音:古诗是讲音韵,而在文章的写作上,这就是一个语言问题,文学其实就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艺术很多时候不在说了什么,而在于怎样说。好的文学语言是饱满的、有色彩、有温度的,它超越时空地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体温和心跳,看看司马迁、曹雪芹、张岱、汪曾祺等人的文字就知道了。 菩萨:搞文学创作,就得有一颗对世间万物的悲悯之心,就得有一颗救苦救难的菩萨心肠,落一叶而悲秋,以一颗易感的心,表达人间的冷暖情怀。因而好作家便都代表着社会的良心。这是简单地说了。 看来刘文典的“观世音菩萨”,对“写作”还真拿捏得准,无厘头似的搞怪,竟也还把握住了“文学创作”的精髓。可以肯定,研究了一辈子文章的刘文典先生的“观世音菩萨”,决不会是歪打正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章 注意 观世音菩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14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