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运动的兴起课件.ppt
《维新运动的兴起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新运动的兴起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小结:戊戌变法的 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的黑暗腐朽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新的政治力量,1.政治因素:,2.经济基础:,3.阶级基础:,历史根源,一、早期改良思潮,(时间、条件、代表人物、思想主张、作用、局限),薛福成(18381894)中国清末外交官,改良主义政论家。1875年(光绪元年),应诏上改革内政外交万言书。旋被李鸿章延为重要幕僚,协理外交事务达10年之久,曾为李起草不少有关洋务的奏稿、书牍。1879年,上书反对清政府授予英人赫德总司南北洋海防大权,使英国控制中国海军的企图不能得逞。同年,撰筹洋刍议,主张发展工商业,实行关税
2、自主,抵制外国商品倾销,扩大丝茶出口,以改变外贸入超。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任浙江宁绍台道,击退法舰进犯。1889年,受命为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大臣。出使期间,更进一步主张效法西方国家,发展机器工业,实行商办,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并在政治上赞赏英国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度。1894年返国。,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于学校,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早期改良思想有哪些主张?,思考,商政矿务宜筹也,不变则彼富而我贫;考工制器宜精也,不变则彼巧而我拙;火轮、舟车、电报
3、宜兴也,不变则彼捷而我迟;约章之利病,使才之优绌,兵制阵法之变化宜讲也,不变则彼协而我孤、彼坚而我脆。薛福成筹洋务议变法,时间:l9世纪60、70年代,条件: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2、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影响,3、洋务运动弊端明显,需要寻找新出路。,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主张:、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同外国人“商战”。,、学习西方先进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作用: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做了理论准备,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一、早期改良思潮,戊戌变法的基本线索,第一阶段宣传维新思潮19C末,第二阶段维新派的政治运动
4、及宣传活动,第三阶段百日维新(高潮1898),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康有为从事了宣传维新思想的那些实践?,办学堂讲学著书新、孔发动公车上书创办报刊中外纪闻发起成立强学会,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标志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据乱世,生平世,太平世,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中,西,康有为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问题:结合“历史纵横”指出康有为思想主张的特点,特点: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讨论:康有为借儒家学说宣传维新主张的利弊得失?,利:有利于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减少改革阻力。,弊:反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与封
5、建思想彻底决裂,三、梁启超与时务报,1896年在上海创办,为什么说梁启超是维新运动时期最重要的宣传家之一?(见学海导航),梁启超作为时务报的主笔,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如变法通议等。在这些文章中,梁启超大声呼吁中国要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要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制度,培养有用之才;要大力发展近代工业。梁启超文笔流畅,言辞锐利,富有感情,动人心弦,大大地推动了维新思想的传播。,变法通议是维新派领袖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前夕撰写的一组政论文章,主要内容是论证中国社会变则存,不变则亡;只有改良现行的腐朽官官僚体制和科举取士制度,兴办新式学校培养变法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制度的弊端,维护清朝的政治统治。本书是
6、近代中国最为系统全面的向国民宣扬维新变法主张的著作,从理论上深入阐述了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及其保种、保国、保教的作用,是维新变法时期宣传改良思想的最高旗帜。变法通议在时务报上连载,使时务报在众多报刊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维新派刊物,梁启超本人也因此得到了“舆论之骄子,天纵之天豪”的美誉。,比较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的政治主张,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天津,天演论,国闻报,主张变法借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主张,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完成学案表格,材料一 梁启超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材料二 谭嗣同说:“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
7、矣!”,材料三严复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然法则的支配,不能及时进步的民族会被别的民族灭绝。但是,世道必进,后胜于今,弱国只要肯发愤图强,奋起直追,就能够在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中,由弱变强。”,梁启超,上海,变法通议,时务报,变法图强学习西方政治、文教制度君主立宪,发展近代工业,谭嗣同,湖南,仁学,湘报,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伦理观念,严复,天津,天演论,国闻报,主张变法借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主张,比较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的政治主张,康、梁维新思想传播的影响,、启发明智、组织力量、制造舆论、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思考:19世纪末,推动维新变法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
8、治实践的原因是什么?表现在哪里?,二、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发展)1、维新变法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原因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加深,俄国把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势力范围,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并将福建作为他的“势力范围”,英国的“势力范围”是长江流域,云南、广东。,1842年 南京条约割占,1860年 北京条约割占,1898年 英国租借地 新界,广西、广东、云南是法国的“势力范围”,日本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并将福建作为他的“势力范围”,租界:指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住和经商”的一定区域,成为“国中之国”,是列强侵略的据点。,租借地:是列强先
9、用武力占领,然后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将他国领土的一部分借去使用,借去的地区称做租借地。租借期限长短不一,最长不得超过100年。期满归还。,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它国家染指。,外因:十九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增大资本输出,加剧了殖民掠夺。(根本原因),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背景,内因: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策,助长了列强的侵华野心。(直接原因),二、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发展)1、维新变法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原因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加深维
10、新派极力宣传变法,并得到光绪帝的支持,二、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发展)1、维新变法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原因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派极力宣传变法,并得到光绪帝的支持2、维新变法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表现,康有为上清帝第五、第六书痛陈变法康有为递呈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帮助光绪帝坚定变法决心1898年康有为成立保国会,宣传变法,应诏统筹全局折,请同学们参看课本133页【历史纵横】回答问题:1.保国会成立时间?2.保国会的宗旨和性质是什么?3.保国会的结果和影响是什么?,(1)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组织成立了保国会。(2)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维新运动 兴起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13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