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青年对传统孝道伦理的认同状况调查研究的实践报告.docx
《关于当代青年对传统孝道伦理的认同状况调查研究的实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当代青年对传统孝道伦理的认同状况调查研究的实践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当代青年对传统孝道伦理的认同状况调查研究的实践报告关于当代青年对传统孝道伦理的认同状况调查报告 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为例 15化学2班班 孙垚 指导老师 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晓雄教授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自古对孝道的论述就相当丰富。孝被看作是人的一切道德的根本与起点。有所谓百善孝为先之说。一个缺乏孝道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和情谊就难以为继。在进入21世纪的中国,老龄人口基数大,是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迎来了人口的老龄化。如何安排与解决好亿万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是我国21世纪重大战略之一。然而在如今独生子女的养育过程中,往往忽视对孝道文化的灌输,对孩子的偏爱,溺爱,在这种情况下成长的青少年很容易
2、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淡化亲情,感恩他人,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对人冷漠的性格,孝敬意识相对较差。研究当代青年对传统孝道伦理的认同状况,并对其进行分析,了解当代青年对传统孝道伦理的态度,正确指导当代青年对待传统孝道伦理的行为,以及为未来青年对孝文化的传承,培养当代青年的学习孝亲的优良传统意识,恪尽孝道的责任,从思想上改变,以及实际上的行动,着手弘扬并灌输“孝,敬,爱,尊”。本次调查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校本专科生为主,另随机调查初中,高中各十名,其中男生六十人,女生104人。调查工具为自编问卷共十七题。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制作并发布,回收当代青年对传统孝道伦理的认同状况调查问卷,了解当代青年对传
3、统孝道伦理的认同状况。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166份,回收问卷166份,有效问卷164份,有效率98.8%。数据统计来源于“问卷星”网络后台。现将本次调查研究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传统孝道伦理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 我国传统孝道伦理的内涵丰富,含义广阔,它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政治化的产物,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赡养父母。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所说的“能养”和“有事,弟子服其老,有酒食,先生食”,就是要奉养父母,因此传统孝道伦理要求给父母物质这方面的奉养,这只是一种最低层次最起码的要求。 敬重父母,奉养父母并不是孝道伦理的全部内容,孔子曰“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何以别乎?”这就是说
4、,如果不能敬重父母之供养,她们吃喝岂不是和养一只狗或一匹马没有区别吗?因此要敬重父母。 养老待疾。“父母有疾,冠者不栉,行不翔,言不惰,琴瑟不御,食肉不至变味,饮酒不至变貌,疾止复故”,意思是孝子在父母生病时要用最忧虑的心情照料她们,父母在年老时身体可能会虚弱,就很容易生病,所以在父母年老生病时,不但要及时治疗和精心照顾父母,而且还要给父母精神上的关心。 孝道伦理作为一种道德精神,在当代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孝道伦理有助于提高当代人的道德素养,孝道伦理是我国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形成个人品德的根源及有助于提高当代人的道德品质。“孝”首先是内心的愿望,孝敬只有从内心上真正敬重父母,外在行
5、为上才能做到孝敬父母。 孝道伦理有助于当前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孝道伦理是家庭中子女与父母,晚辈与长辈间的道德规范。践行孝道伦理不仅是子女在为父母付出更多,也是自己生命的一种收获,是一种伦理上的幸福感。当代社会中,充分发挥女儿女婿或儿媳妇的孝顺,有助于家庭成员之间彼此的理解和包容,从而有助于当前我国家庭的和睦。 孝道伦理有助于解决当代社会养老问题,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老年人口数量将以每年800万以上的规模激增。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迫切需要弘扬历史悠久的传统孝道伦理,不仅注重对父母长辈物质上的赡养,而且更要注重对父母及长辈精神上的赡养,这对于解决养老问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当
6、代青年对孝道伦理认同状况的结果及其分析 1传统孝道知识典故的认同度 为调查当代青年对传统孝道的认同程度,本次调查特意在问卷上增添了关于传统孝道的知识典故的选择题。 在回答“卧冰求鲤”“割骨疗亲”的这一类传统尽孝方式的认同度上,30.49%的人认为应该弘扬,69.51%的人表示精神尚可取,但行为不可取。在回答“弑儿救母”的行为态度上,67.07%的人不认同,认为是愚孝,但值得同情。25%的人认为是当时统治者的夸大,只有7.93%的人认同此做法。而在回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无后为大”的态度时,34.76%的人表示认同,认为是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65.24%的人表示不认同,认为是传统保守思想。
7、从这些问题的回答上来看,当代青年对传统孝道的典故做法的认同度不高,其折射出当代青年对传统的一种尝试性性的突破,在现代化教育体系下,人人都呼吁平等,子女与长辈应该有一种全新的认知状态,我们尊重历史,传统,并发扬优良传统,但其原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泊。 2传统孝道基本内涵的了解度 为调查当代青年对传统孝道的认识了解程度,本次调查特意设置了几个关于对传统认知,看法的问题。 在回答“有没有觉得传统孝道有等级差,让人觉得不平等”的问题中,有71.95%的人认为的确存在等级差,但是孝敬长辈是应该的,有21.3%的人不了解传统孝道,只有6.7%的人认为一点都不平等,扼杀了人的平等观念。在回答“对于传统孝道的
8、愚民性,不平等性,封建性,保守性的态度”上57.93%的人认为影响很大,35.98%的人认为影响不大,而6.1%的人认为没有影响。这些数据,无不很有力的折射出当代青年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体系对传统孝道的认识了解与感悟方面存在偏差,我们不能武断地说谁对谁错,但依据以上数据则很好地反映出,而今的教育体系下,青年对传统孝道伦理的认同上的欠缺,是值教育者,家人及社会的反思。 3传统孝道伦理认同的两极分化 为了全面深度的调查当代青年对传统孝道伦理的认同状况,本次调查特设“是否独生子女”的选项,进而分析研究当代青年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对传统孝道伦理的认知状况。 在回答“认同孔孟的孝道伦理属于
9、旧思想吗”的问题中46.51%的独生子女表示认同,而74.38%的非独生子女则表示不认同。在回答“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理解时,占有16.28%的独生子女理解为“年轻时因独立挣钱才能更好的孝敬父母”,而非独生子女中,却只有6.61%的人这样认为。独生子女与否在调查数据上竟是倍数差,强有力的说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接受家庭教育的差异,导致其两极分化。在当今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中,父母长辈对孩子的一贯的溺爱,是孩子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在这种环境下使她们淡泊了孝道伦理的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传统优良美德。 4传统孝道伦理的认同度受教育程度的递变性 为了科学性调查了解当代青年对传统孝道伦理的认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当代 青年 传统 孝道 伦理 认同 状况 调查研究 实践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08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