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例的研究调查论文.docx
《关于年例的研究调查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年例的研究调查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年例的研究调查论文关于年例的研究调查论文 众多中国传统节日中,春节可算最为热闹,继而是元宵节。然而粤西岭南一带,春节过后仍有特别节日要过,即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习俗年例。 一、年例的起源 化州、高州、茂南、茂港及邻近吴川一带的农村每年都会举办年例。各地举办年例的时间各不相同,一般主要集中在春节后的农历正月,年例一般都在农村举行,在外工作、生活的人,过年可以不回家,但“年例”一定会赶回团聚,乡音乡情相交融的热烈气氛,著实让常年在外、难得相见的乡人别有一番享受。 年例最初由冼代家族兴起,但其演化过程没史料记载。据调查,明清时“年例”已记入当地地方志,民国初年至解放初期较盛行,后一度中断,上世
2、纪八十年代逐渐恢复,目前茂名及其所辖市县乡村,大都盛行做“年例”,且相当隆重热闹。 所谓“年例”,可解释为年年有例,俗语也称“饭期”。茂名人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可说“年例”是茂名农村第一大节目。茂名地方的“年例”,源于“元宵节”。“东风夜放花千树”描写的正是元宵节夜观灯情景。或许是茂名人的创造,把节目时间一错开,便成了以吃喝为主的“年例”。各条村庄的年例日期错开,是便于亲戚朋友互相欢聚。 改革开放前,农村人做年例没现在如此热闹。那时,生产队干鱼塘,杀几头猪,社员们领回几斤鱼肉,再杀个鸡做菜,就算丰盛。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做年例也越来越隆重。现在,一般人家摆上三五桌,富裕人家则摆上
3、十几二十桌,吃的不仅是鸡鸭鱼肉,却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海里游的”,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做年例是客人越多,客人级别越高,门口停放汽车越多,主人面子就越大,因此,探年例不仅亲戚朋友来,连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也可来。亲戚朋友见面聚情谊,交流信息,辛苦一年的农民高兴热闹几天,也算一趣事。此外,粤西茂名等地农村做“年例”,除保留部分传统节目外,又赋予新时代内容。适逢年例节,每村每巷搭起牌楼,沿路彩旗飘扬。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摆筵席招待亲朋好友。邻近村庄百姓都来看热闹助兴,你我素不相识,登门也是客,主人热情款待招呼茶饭。而放电影、演戏剧、音乐会等健康向上的形式也日渐成为人们的新选择。 二、年例是什
4、么? 年例一般有三天,头天叫“起年例”,第二天叫“正年例”,最后一天叫“年例尾”。从“起年例”到“年例尾”,贯穿始终的是大吃大喝和一连串的迷信活动。 1、“起年例” 在年例开始前,家家户户就已经准备了鸡肉、猪肉、鱼做成一副“三牲”供菩萨享用,叫做“摆忠”或摆灶、“摆醮”,它是“年例”中最传统的节目,在过去被视为“年例”的重头戏。所谓摆醮,即各户选取家中最肥的鸡,去毛去内脏整个泡熟成金黄色,端正放于托盘,鸡头向上微弯,旁边添一刀煮熟猪肉和一条鱼,俗称“三牲”。除摆醮的主供品,且伴有糖果、三茶五酒和香烛供奉在八仙桌上。摆醮活动多安排于夜间进行,各家各户都集中在一处一起拜神。鞭炮声伴着锣鼓声,不绝于
5、耳,场面壮观。 2、“正年例” 第二天早上菩萨出游巡门,摆上生果素菜,人们抬着菩萨,跟着个道士,挨家挨地走,道士手-1- 扬一把生锈“利剑”,一路口中念念有词,手舞足蹈绕着菩萨共舞,场面滑稽热闹。若村子很大,菩萨就要从早到晚不停巡门才能完成任务。此外,主人还会邀请诸多朋友,开怀畅饮,热闹非凡。 传统上,年例最大目的是敬神,各种民间艺术表演竭尽所能都是为表演给神看,以讨得神欢喜,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现在做年例,多为庆祝生活水平提高,祝福好日子长久,显示城乡喜庆与社会和谐。粤西地区,村民做“年例”,粤剧是必不可少的节目。每到年例期,每村每镇都搭起戏台,张灯结彩,各类粤剧团活跃于各乡镇演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研究 调查 论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08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