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经典诵读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
《关于小学生经典诵读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小学生经典诵读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小学生经典诵读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小学生经典诵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王菊花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与根本,组织、引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是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民族情感的需要,对学生情感的感染、人格的熏陶、习惯的养成、文化的积淀等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根据教育部下达的关于参加“中华经典诵读行动”的通知,我们学校积极行动,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与此同时,对学生经典诵读的情况、效果与反应也在做着跟踪调查。现将我们对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情况调查总结汇报如下,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解剖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一、小学生经典诵读的现状分析 我们对本校小学生
2、经典诵读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经典诵读状况不容乐观,表现为经典诵读数量偏少,经典诵读质量偏低,经典诵读时间偏短、学生经典诵读兴趣不高。 1、小学生阅读经典的数量偏少。表现在仅限于课文中选录的篇目,没有相应的经典选读教材。从目前的教材来看,所收录经典篇目占课文全部篇目的比例较低。例如:被选入语文教材的草船借箭和赤壁之战两篇文章出自三国演义,在访谈过程中,学生都能说出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但被问及三国演义里的其他文章时就抓耳挠腮了。同时因为没有开发相应的国学教材,或者说国学教材还很不成体系。这样小学生所接触的文学经典根本无法满足小学生的知识需求,更无法完成国学教育从娃娃抓起的计划。 2、
3、小学生经典诵读质量不高。表现为无法确切理解文学经典,好的学生只是能够背诵,部分学生连背诵都达不到。据调查:唐诗宋词篇幅较小的文章 90.3%学生都能背诵,像寓言等较长的文章 50.6%学生能熟练背诵,27.8%学生在一星期以后就忘到脑后。 3、小学生诵读经典的时间偏短。诵读经典时间仅限于语文课堂,而且仅限于有限的几节经典诗歌的课堂。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繁重的作业使学生在课下有意去阅读经典的几率锐减。 4、小学生经典诵读兴趣不高。据统计:两个小学男女生阅读率均超过60%的书只- 1 - 有西游记一本,只占推荐书目的 2.48%。400 名小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比例最高的是动漫和童话书。55.4%
4、的学生认为经典过于古板、实用性差,不如直接背点好词佳句对提高语文成绩来得实际;33.5%学生认为古文字拗口,古今文字意义变化的太大,读不懂,味同嚼蜡。在学习晏子使楚、将相和等古文时深受其扰。 二、经典诵读活动中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1.经典诵读缺乏制度建设保证 致使经典诵读处于尴尬境地的最主要原因是经典诵读缺乏制度建设保证。目前国家教育部没有将国学教学,经典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来,也没有引进相关评价标准。小学生经典诵读究竟要读什么,怎么读,没有一个明确规定,更谈不上建立一个完整的经典诵读教育体系。虽然教育部下达过关于参加“中华经典诵读行动”的通知,但政策与教学相契合的结果差强人意。细数小学生语文
5、教科书,收录的关于三字经道德经论语唐诗宋词等古典诗文的数量屈指可数,范围也比较狭窄,并没有与之相应的课外读物。 2.经典诵读缺乏人才保证 小学生经典诵读教育需要一批具有深厚国学功底的中文教师,而我们的小学中文教师一定程度上缺乏国学教育,国学功底不够扎实,这与我们几十年的教育制度有关,因此,培养一批具有深厚国学功底的中文教师是当务之急。并且老师在教学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程式化解读经典文本内容。经典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诊释的程式化”境地,老师根据教辅用书以经典的、恒久不变的话语来形容、解构文本。例如:课文草船借箭传统解读是:赞扬诸葛亮的有胆有识、神机妙算。并没有将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小学生 经典 诵读 情况 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08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