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货币政策概要课件.ppt
《第十章-货币政策概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货币政策概要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十章 货币政策,第一节 货币政策工具第二节 货币最终目标及其选择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框架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与传导货币政策效果,3,第一节 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手段。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二、选择性政策工具三、直接信用控制四、间接信用指导,4,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常规手段,它主要是调节货币供应总量、信用量和一般利率水平,对整体经济运行发生影响。它包括法
2、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再贴现机制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俗称“三大法宝”。,5,(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中央银行在法律规定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有关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事项,以控制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初始意义在于保证商业银行的支付和清算,之后逐渐演变成货币政策工具。,含义,6,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原理,(1)根据货币供给理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既改变基础货币,又影响货币乘数;(2)当中央银行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超额准备金,放大货币乘数,实现放松银根的目的,或反之;(3)存款准备金的存在客观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信用创造的能力。,
3、7,2.局限性(1)威力巨大,不能作为日常政策操作工具。(2)对于超额准备金很低的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进一步降低银行可运用资金,引起流动性危机;(3)频繁调整会扰乱银行正常财务计划和管理,破坏了准备金需求的稳定性和可测性,不利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对短期利率的控制;(4)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没有利息收益,使商业银行竞争力减弱。还会出现成本转嫁问题。,1.特点: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乘数效应),特点和局限性,8,2、再贴现政策,再贴现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的未到期票据提供的资金融通。再贴现率是指中央银行对合格票据的贴现利率,即商业银行在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付的利
4、率。,9,再贴现政策作用原理,10,再现政策的特点和局限性,再贴现率的告示效应。再贴现率在有的国家起“基准利率”的作用,它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预示货币政策的走势中央银行缺乏足够的主动权,11,(三)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债券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主要是买卖政府证券),用以调节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短缺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这实际上相当于中央银行向社会投入一笔基础货币,通过信用的扩张形成货币供应量的成倍增加;相反,当金融市场上货币过多时、中央银行就卖出有价证券,以达到回笼基础货币,收缩信贷、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含义,12,公
5、开市场操作的优越性,公开市场业务具有灵活性、操作手段方便 中央银行可以在任何时间主动进行,数量交易控制对商业银行体系不会产生过分突然的冲击,较为理想的货币政策工具 信用发达国家央行常用的调控手段,13,局限性,需要以发达的证券市场为前提,广度,深度,流通中有足够数量的有价证券,以供有选择地买卖,并且大量买卖不至于对有价证券价格造成剧烈冲击;另一方面是指央行应持有足够数量的有价证券,市场参与者众多,既有机构投资者,也有个人投资者,14,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基本操作,15,二、选择性政策工具,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一)消费者信用控制(二)证券市场的信用控
6、制(三)不动产信用控制(四)优惠利率(五)预缴进口保证金、出口统一结汇制度,16,1、消费者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规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各种耐用消费品时第一次付款的最低金额;规定分期付款的最长期限,即最长在什么时间内必须全部付清;规定可用消费信贷购买的耐用消费品种类,对不同消费品规定不同的信贷条件。,Eg-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是指贷款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支付其购买耐用消费品的人民币贷款。其中,耐用消费品一般是指单价在2000元以上,正常使用寿命在两年以上的家庭耐用商品(住房、汽车除外)。贷款额度:贷款起点不低于
7、人民币3000元(含3000元),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人民币5万元(含5万元)。贷款期限:最短期限为半年,最长期限不超过3年(含3年),17,18,(二)证券市场的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进行的以证券为担保的贷款,规定第一次付款的金额,并有权随时规定保证金比率,以控制对金融市场的信贷。最高放款额(1法定保证金比率)x交易总额它既能遏制过度的证券投机活动,又不贸然采取紧缩或放松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有助于避免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和促进信贷资金的合理运用,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股票质押率由贷款人依据被质押的股票质量及借款人的财务和资信状况与借款人商定,但股票质押率最高不能超过60%。质押率上
8、限的调整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19,20,(三)不动产信用控制,此项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阻止地产投机,防止银行对建筑业过度贷款,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同时降低商业银行风险,实现稳健经营。其措施一般包括:对不动产贷款最高额度的限制对不动产贷款首期支付额度的规定对不动产贷款分期支付的最长年限的规定,21,楼市调控政策重拳频出,国务院2011年4月17日下发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二套房首付比例提至60%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22,(四)优惠利率,中央银行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不同行业、部门的企业贷款实行差别
9、利率,对国家重点扶持的企业给予优惠贷款利率以促进其发展。,23,(五)预缴进口保证金和出口统一结汇制度,预缴进口保证金:进口企业在交付进口外汇前先预缴进口商品总额的一定比例的外汇,存于中央银行,这样对进口商来讲相当于一定程度上的提前付款,提高了进口成本,抑制了进口积极性。而中央银行通过该项措施可以减少外汇储备的流失,缓解国际收支不利的状况。出口统一结汇,24,三、直接信用控制,央行以行政命令的手段,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进行直接干预和控制。实行贷款额度限制规定利率高限流动性比率 EG: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应当不高于75%,流动性比例应当不低于25%。,25,四、间接信用指导,道义劝告:中央
10、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以影响其放款的数量和投资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窗口指导:中央银行根据对市场情况、物价变动趋势及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对商业银行每季度的贷款增减额做出规定,并要求其执行金融管理、检查和监督,26,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其选择,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最终是在货币政策在一段较长时间要达到的目标,相对固定,与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基本一致,也称作货币政策战略目标或长期目标。,2023/3/12,27,1、稳定物价稳定物价就是使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波动,以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 货币政策 概要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07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