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订印发xx县卫生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的通知.docx
《关于修订印发xx县卫生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的通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修订印发xx县卫生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的通知.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修订印发xx县卫生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的通知XX县卫生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规范和加强全县卫生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报告管理,及时掌握和评估重大网络安全事件有关情况,协调组织力量进行事件的应急响应处理,降低网络安全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上级部门关于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要求,结合全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1.3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全县卫生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工作应在卫生局网络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会同
2、相关的网络运营商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共同提高卫生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处理水平。 明确责任,依法规范。要从保障全县卫生网络、信息安全的高度出发,明确各部门应急处理的责任,严格依照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进行应急处理工作。 防范为主,加强监控。应广泛宣传网络、信息安全基本知识,提高对网络安全的认识水平,切实落实信息安全防范措施,强化对网络系统的监控,减少安全事件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整合资源,协调处理。卫生系统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工作应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管理机构的积极性,加强协调与沟通,整合社会资源,提高全县卫生网络、信息应急处理能力。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的网络、信息安全重大事件是指
3、全县卫生系统网络、信息,由于自然灾害、人为攻击或破坏以及病毒爆发等原因所引发,严重影响到我县卫生系统网络与信息的正常运行,造成业务中断、系统瘫痪、数据破坏或信息失窃等,从而在医疗、卫生工作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以及造成一定程度直接和间接重大经济损失的事件。 2组织机构 成立全县卫生系统网络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具体人员如下: 组 长:XXX 党工委书记、局长 - 2 - 副组长:XXX 党工委副书记、副局长 XXX 副局长 XXX 副局长 XXX 副局长 XXX 纪检组长 XXX 局长助理 成 员: XXX 疾控股股长、应急办主任 XXX 医政股股长 XXX 办公室主任 XXX 人事股股长 XXX 纪
4、检监察室主任 XXX 基妇股股长 XXX 党办主任 XXX 计财股股长 XXX 县新农合中心主任 XXX 县医院院长 XXX 县疾控中心主任 XXX 县卫生监督所所长 3类别及等级划分 - 3 - 3.1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是指由人为、意外或不可抗力因素引起,具有突发性,造成或可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影响工作正常秩序的事件、事故和灾害。 3.2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按其影响的大小和危害程度分为一般性事件和重大事件两个级别。 3.3一般性事件:对局部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由网络管理员可以处置的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一般性事件: 3.3.1广域网络线路不通,无法为个别区域用户提供网络连接服务
5、;广域网络性能下降,用户网络连接缓慢;广域网的网络设备损坏,无法为业务提供网络连接服务。 3.3.2 网站出现非法言论信息;网页内容被篡改。 3.3.3计算机感染病毒;软件遭到破坏性攻击。 3.4重大事件:对国家、集体财产安全、工作秩序造成重大危害和影响,需要由网络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协调处置的事件。 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重大事件: 3.4.1网络、信息系统由于意外因素或人为因素造成软件或硬件完全毁坏,无法提供网络连接服务。 - 4 - 3.4.2网络、信息系统由于计算机病毒入侵或人为因素造成完全瘫痪或毁坏,无法正常运行、业务数据被篡改或完全丢失。 3.4.3计算机中心机房发生火灾、雷击、地震等
6、灾难性事故。 3.4.4其他影响重大的事件。 4事件的报告 4.1 网络、信息安全发生一般性事件,应立即报告本单位主管领导和网络管理员进行处置,并将处置结果上报网络信息安全领导小组。 4.2发生重大事件,应立即报告网络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同时分析故障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网络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在听取情况汇报后,即进入紧急状态,立即将事故分类,评估有关风险,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和宣布启动相应的紧急预案,下达相关指令,指挥和授权并协调网络管理员排除故障,并在2个小时内报告上级相关部门,属于计算机病毒或黑客入侵的安全事件,还要报告同级公安部门。 4.3 事件的报告必须及时、准确、全面、不漏报。报告的内容
7、为: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件的简要情况以及造成的危害等。 5预案实施 - 5 - 5.1针对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危害级别程度相应的处置预案如下: 5.1.1针对一般性事件的处置预案: 5.1.1.1广域网络线路上下级不能互访的区域,自查判断出非本地网络设备损坏后,与当地网络运营商等有关部门联系,要求协同检查线路运行情况,进而排除问题;检查服务器系统及网络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有无系统服务停止或死机的现象,若存在就重新启动系统或相关设备;排除线路故障后,重启本地的网络设备,仍无法正常使用网络时,同网络设备技术人员联系,检查确认后更换硬件设备。 5.1.1.2发现非法信息时,各单位
8、、网络管理员应立即采取删除等处理措施,再按程序报告;发现计算机感染病毒后,应立即将该机从网络上隔离出来,并对该设备的硬盘进行数据备份,启用反病毒软件对该机进行杀毒处理,同时进行病毒检测软件对其他机器进行病毒扫描和清除工作。 5.1.1.3网页内容被篡改;软件遭到破坏性攻击;应立即采取措施,将被攻击的服务器等设备从网络中隔离出来并对被破坏的系统、软件进行恢复与重建。 5.1.2针对重大事件的处置预案: 5.1.2.1重大事件处置的基本原则:统一指挥、快速应对、分级负责、自救为主,各方配合。在网络信息安- 6 - 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协调各方力量,快速开展各项处置工作,把事件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9、,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5.1.2.2发生重大事件,网络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和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及时赶赴现场,加强指挥工作,协调有关力量,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在事件处置中,要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别情况,区分性质,因情施策,妥善处置。有关股室、单位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分工和安全职责,积极配合做好事故现场保护、救援、调查或处置工作。 5.1.2.3确认为软件系统损坏的,启用备份系统,保障工作正常开展;若无备份系统,则要求在1-2天内迅速恢复系统的使用。若为硬件故障,立即联系设备供应商,在短期内进行更换,启用系统; 5.1.2.4发现因计算机病毒或人为因素导致系统瘫痪、业务数据被篡改或完全丢失
10、的,应立即断开网络连线或关闭网络服务器,逐台电脑进行病毒查杀。在删除有关数据之前做好备份与保存工作,以便公安机关和上级技术管理部门侦察; 5.1.2.5发生灾难性事故时应立即停止机房内的电脑操作,并撤离工作人员以及重要的技术文档资料、媒体,确保工作人员和重要技术档案的安全。 - 7 - 5.2故障排除完毕,各单位工作人员应通知并配合业务人员对系统的功能有效性以及数据完整性、正确性进行相应地测试,在确认信息网络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后,立即向网络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报告。 6调查、处理与结案 6.1重大事件的原因调查由信息技术部门进行,处理由网络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决定。事件的原因调查和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11、尊重科学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干涉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工作。调查时向发生事件有关单位、现场证人及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取证、索取有关材料,各有关单位、人员应无条件的给予配合,无保留的提供有关资料、证据和调查组要求的其他资料,任何单位和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涉事件的调查。 6.2重大事件在调查工作结束之后,应坚持违法必究、责罚相当的原则,追究事件责任人的责任。 7监督检查 7.1各单位应根据本预案制定本单位的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对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严格按照预案要求及时如实地报告并处理,确保卫生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服务。 7.2对违反本预案进行操作而导致严重不良后果的单位- 8 -
12、 和个人,将会同有关部门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8纪律与奖惩 8.1有下列事迹之一者,给予表彰或奖励: 8.1.1在处置事件工作中,组织严密,指挥得当,出色完成任务者; 8.1.2及时准确报事件情况,为应急处置赢得时间,成效显著者; 8.1.3为处置事件献计献策,成效显著者; 8.1.4其他有特殊贡献,成效显著者。 8.1.5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其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8.1.5.1玩忽职守,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紧急情况,延误处置或造成严重后果和重大影响的; 8.1.5.2发生事件不及时采取措施处置或采取措施不力,造成严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修订 印发 xx 卫生 网络 信息 安全 应急 预案 通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06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