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国学教案.docx
《六年级国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国学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年级国学教案彭州市利安小学 六年级 教 学 设 计 春日 一.教学内容简析。 在本单元中,本次学习的目的是诵读春日,分别为北宋词人秦观的春日,北宋文学家晁补之的春日和南北诗人朱熹的春日。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背诵诗歌。 2.感受我国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积淀的精美华章的魅力。 3.培养学生热爱古典和国学的情趣。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探讨春天引入课文。 同学们,春天在你眼中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谁能用一些词语来描述一下春天? 春天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喜欢描写的季节,今天,我们就跟随北宋文人的足迹,去欣赏欣赏春日的生机勃勃。 整体感受。 1.学生自由读三首春日,把诗句诗通顺,读流利,并
2、自己通过链接认识诗人。 2.学生齐读三首春日。 3.指名学生读。 (三)诵读第一首春日。 1.读诗句。 全班齐读。 指名读,评读。 跟教师读。 反思、辅导 - 1 - 彭州市利安小学 六年级 教 学 设 计 2.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3.全班齐读译文。 4.学习诗歌的写作方式。 5.再把诗句美美地读一读,读出诗人描写的那么美的意境,读出诗句的韵味。 6.各种形式的背诵。 自由背。 指名背。 分小组背。 第二课时 诵读第二首春日。 1.读诗句。 男女生读。 跟读,齐读。 比赛读。 2.学生自主交流 说说作者这首美丽的春天表达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从这里我们又学到了一种写作方式,快把他收藏起来吧! 3.
3、背诵。 反思、辅导 - 2 - 彭州市利安小学 六年级 教 学 设 计 同桌背 指名背 全班评出“背书小能手”, 第三课时 诵读第三首春日, 1.读诗句。 学生自由读。 教师指导读。 学生与教师配合朗读。 2.学生默读注释,译文,简析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3.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 5.布置背诵 6.全班跟着音乐齐读三首春日。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三首有关春日的诗句,并且把诗句背诵下来,你们表现得非常棒,我们一起完成了一次非常棒的合作,老师感谢你们的努力。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反思、辅导 - 3 - 彭州市利安小学 六年级 教 学 设 计
4、小儿垂钓所见村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方式: 朗诵诗歌、说诗意、谈感受、明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古诗吗?小儿垂钓。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唐诗,好吗? 二、出示画面:小儿垂钓 1、指名读读诗题。 2、看了诗题,猜猜诗里可能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过渡:是不是同学们所想象的呢?我们
5、就来读读诗句。 三、初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 1、首先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要求字音读正确,节奏读鲜明。 2、指名读。 3、集体读。 反思、辅导 - 4 - 彭州市利安小学 六年级 教 学 设 计 四、理解诗句,进入意境。 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诉老师,这首诗中写到几个人? 2、诗中怎样称小孩的?这个稚还是什么稚?总之都是指小孩那独特的单纯天真的感觉。 3、你能根据诗句内容想象一下,猜猜这个小孩的外貌吗? 结合学生的发言,理解“蓬头”; 再猜猜他的衣着啊。 4、感受诗句中营造的充满童趣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五、熟读成诵,强化记忆 1、自己背诵。 2、同桌比赛背。 3、带
6、有动作表演背诵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儿垂钓这首诗,主要体现了儿童的童贞稚气,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除了这首诗,你还知道哪些充满童趣的古诗呢?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1、出示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出示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反思、辅导 - 5 - 彭州市利安小学 六年级 教 学 设 计 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7、。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 其实,生活中充满情趣的事有很多,春天扑蝶、捉蜗牛;夏天捉蝉、游泳;秋日赏菊、采集标本;冬日玩雪、溜冰只要我们有心,就能时时处处感受到生活的美,老师今天的作业就是到大自然中去,找一个你认为好玩的事做做,并写下自己真实的体验,好吗? 板书设计: 反思、辅导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 6 - 彭州市利安小学 六年级 教 学 设 计
8、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能学懂一组思念亲友类古诗,提高阅读、理解古诗的能力。 教前准备: 学生预习并了解相关知识,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感 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次活动课上我们感受了表现儿童天真活泼的古代诗文。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唐诗,好吗?板书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指名读读诗题。 2、看了诗题,猜猜诗里可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过渡:是不是同学们所想象的呢?我们就来读读诗句。 二、初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 1
9、、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要求字音读正确,节奏读鲜明。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集体朗读。 三、理解诗句,进入意境。 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反思、辅导 - 7 - 彭州市利安小学 六年级 教 学 设 计 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诗人在佳节里思念自己的家乡及亲人;诗人在外地;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4、感受诗人的孤独、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四、熟读成诵,感悟升华 1、自己背诵。 2、同桌比赛背。 3、开火车背诵。 五、拓展延伸 课后搜集有关思念亲友类的古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谁来背一背? 2、检查课前搜集
10、的资料。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1、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曹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反思、辅导 - 8 - 彭州市利安小学 六年级 教 学 设 计 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 我
11、们都是在亲情的呵护中长大的,让我们学会感受亲情,回报亲情。让我们带有感情地诵读这几首诗! 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2、感受诗中秋天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反思、辅导 - 9 - 彭州市利安小学 六年级 教 学 设 计 课文插图;学生搜集描写秋景的古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今天我们来学
12、习他写的这首诗夜书所见。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 反思、辅导 亲自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上学期学习过的第三单元亲自然的第一节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并背诵。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能指导自己的行为。 - 10 - 彭州市利安小学 六年级 教
13、 学 设 计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国学经典中的第三单元亲自然的第一节,今天我们共同来回顾这一节的内容。 二、自学诗句,感悟诗意 1、领读“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周易系辞下”“达自然之至,畅万物之情。三国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万物之生意最可观。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明道先生语一” 2、自由读一读。 3、指名读,纠正字音。 4、分组读。 5、教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你们知道这四句诗句是什么意思吗?请大家结合这一单元的主题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先自己说,再同座互相说一说。 三、讨论交流,理
14、解诗意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中的“乐”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 2、“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周易系辞下”“达自然之至,畅万物之情。三国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万物之生意最可观。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明道先生语一”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 3、读一读86页杜甫草堂的诗,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结合自己的来谈谈你对这两首诗的理解。 反思、辅导 - 11 - 彭州市利安小学 六年级 教 学 设 计 四、读网开三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读浦江歌二首,说一说诗的意思。 六、联系自己,指导行为 1、是的,大自然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看看90页的生活实践,说
15、以说自己的看法。 2、说一说自己的对爱护花草的看法。 七、教师小结 其实,爱大自然要从身边做起,爱护花草树木。 八、自由背诵经典要义。 板书: 第三单元 亲自然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周易系辞下 达自然之至,畅万物之情。三国王弼老子道德经注” 万物之生意最可观。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明道先生语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第三单元亲自然的第二节的经典要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并背诵。 2、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并背诵。 反思、辅导 - 12 - 彭州市利安小学 六年级 教 学 设 计 教学过程;
16、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单元亲自然的第二节的经典要义。 二、自学诗句,感悟诗意 1、范读“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庄子知北游”“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晋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卸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2、自由读一读。 3、指名读,纠正字音。 4、分组读。 5、教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你们知道这两句诗句是什么意思吗?请大家先自己说,再同座互相说一说。 三、讨论交流,理解诗意 1、“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这句话中的“乐”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 2、“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句话中的“樊笼”、“返”是什么意思
17、?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 3、“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卸妆,冬山惨淡而如睡。”你能不能结合自己的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联系自己,指导行为 1、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2、让我们牢记这两句吧,下面请大家自由背诵。 点人背,分组背,全班背 反思、辅导 - 13 - 彭州市利安小学 六年级 教 学 设 计 五、学习寄蜀中薛涛校书 1、老师范读,学生把不认识的字写上拼音。 2、学生自由读。 3、说一说诗词的意思。 六、教师小结 板书: 经典要义 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庄子知北游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晋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
18、明净而卸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宋郭熙山水画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第三单元亲自然的第二节的故事和生活实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 2、理解故事的意思。 3、能指导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能指导自己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读上节课学习的经典要义。 二、自学,感悟 反思、辅导 - 14 - 彭州市利安小学 六年级 教 学 设 计 1、抽读故事徽之爱竹。 2、自由读一读。 3、文章重要讲什么? 4、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5、读一读课后的十二月采花。 三、结合生活实践,讨论交流。 1、情景一:走在大街上,你突然发现地上有一个废弃的易拉罐。这时,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国学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0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