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docx
《六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六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我爱校园的植物 一、主题提出: 秋天,校园秋意浓浓,绚灿一片,各种鲜花竞相开放。点缀着洁净的校园,使整个校区充满了勃勃生机。大自然给我们增添了乐趣。我们将在大自然中,把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和运用,从而充实提高自己。这时候组织学生调查研究秋天的植物,能激起学生对美好秋光的热爱。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亲近自然,对秋天的植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调查分析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音乐等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4、使学生获得一些亲身探索的
2、体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设计活动方案,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活动内容:确定主题,设计活动方案。 活动方式:讨论、谈话、小组合作探究。 活动步骤: 1、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想研究些什么?为什么?从而确定研究主题。 2、按自愿结合的原则分小组。 3、各小组设计活动方案。 4、交流,补充,不断完善设计方案。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分析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内容:指导学生调查、访问、收集秋天植物的品种、特点、生活习
3、性等。 活动方式:分组调查、访问、收集并记录。 活动步骤: 1、调查访问前的准备。 仔细观察大自然中或自己家里的植物。 制作调查表或列出访问提纲。 明确向谁访问。可以向学校的老师、同学、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朋好友等调查。 2、分组或个人调查、访问、收集、记录。 3、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收集资料。 4、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小组里的人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相同的合并,不同的列出目录,并将图片文字资料分类装订。 第三课时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对秋天的植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音乐等进行表达的能力。 活动内容:汇报调查情况及展示个人最喜欢的秋天的植物
4、。 活动方式:交流、汇报、讨论、展示。 活动步骤: 1、小组汇报,把自己调查、观察到的内容在小组里交流、汇报。 2、展示:自己最喜欢的秋天的植物 3、讨论:我们校园里的植物有什么特点? 第四课时 活动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培养学校参与学校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和探究创新精神,能用自己活动中获取的知识来装扮自己的学校。 活动内容:我当秋天校园美容师。 活动方式:讨论、设计、展示。 活动步骤: 1、根据你对秋天植物的了解,我们的校园应种植或摆放什么样的植物,更具有观赏性?更能美化校园?请你当一回秋天校园美容师,进行美化设计。 2、展示。 3、评价。 四、活动总结 本次“秋天的植物”这一综合实践活
5、动顺应学生的兴趣,鼓励学习者的自主选择,通过确定主题,实际方案,调查、访问。收集资料,汇报调查情况并展示自己最喜欢的秋天的植物,尝试当秋天校园的美容师等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突出了实践性和主体性,着力于学生实践意识的养成,强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将学生学习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帮助学习者完善选择意识和能力方面,而不是代替学习者选择。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并逐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为绿色校园添光彩 活动目标: 1、认识形形色色的树,知道树的名称、形态、特点、生长规律等。走近树,增进对树的了解与认识,理解树与人类的内在联系。 2、初
6、步学会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懂得与他人交往的社会交际能力,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3、过对树的认识与研究,激发学生爱树、护树的情感,培养其环保意识;通过小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等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树“和树交朋友”小课题研究 活动准备:收集树的图片、资料,以及树对人类的贡献;通过调查,了解学校、社区、家附近种植着哪些树。 活动过程: 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师:一走进我们的校园,就会觉得她是个鸟语花香的地方,特别是那满眼的绿色,到处蔓延。我们学校的绿化占了将近40%。苏铁、香樟、桂花树等五十余种树,使得校园
7、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树”在给校园带来生命力的同时,更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那你认识它们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树,了解树。 引导实地观察,和树“亲密接触” 1、带领学生参观绿色校园,认识校园中的五十余种树。 2、让学生和树“亲密接触”,多种感观并用,观察树的特点,比较树的树干、树枝、树叶认识各种树的形态特征。 3、通过去图书馆、上网、实地拍摄等途径收集各种树的图片和资料、了解树的特性、生长环境、对环境或人类的帮助等。 汇报交流,展示成果 1、凭借收集的资料,自由组合成课题研究小组。确定一主题。进行更为详细、深入的调查研究后,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课堂上用各种形式展示组内的课题研究报告。
8、第二课时:赞美树“树与人类”文艺活动表演 活动准备:课前收集树的图片、资料,有关描写树的诗歌、以及树对人类的贡献。 活动过程: 自主讨论,评议反思 1、讨论:我们身边有哪些树,树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人类有哪些不爱护树的行为?有没有因为这些行为而自尝了苦果? 2、学生在组内讨论后全班交流。 3、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小结。 文艺表演,活动深化 1、学生以“树与人类”为主题在组内进行文艺表演:可以朗诵诗歌,赞美树的形态美、品质高洁;可以自己书写心声,来赞美自己所喜爱的树;可以放歌歌唱树 2、以“树与人类”为主题在组内排练课本剧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场景:人毁森林自然灾害翻然悔悟自觉护绿 3、学生上台
9、表演后,师生一起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最佳协作奖”,并向小组颁发奖品。 第三课时:爱护树“认养一棵树”实践活动 活动准备:每位学生设计一张认养卡。 活动过程: 选择树,进行认养卡设计 1、每位学生选择一棵生长在学校、家中或小区的树认养。 2、每位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张认养卡。 例:认养证书 此证书证明 幸运地被 所认养 时间 这棵 光荣地生长在 3、作为个人树的认养,每位学生还必须在认养卡背面附认养说明文。 4、两天后,进行挂卡仪式。 每位学生设计的“认养卡”编号后,悬挂在班级黑板报上。全班同学轮流欣赏后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五张“认养卡”。 欣赏交流认养说明文。 学生将“认养卡”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上册 研究性学习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02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