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docx
《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1 课 上下结构 教学要求: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特点;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 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上下结构 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 新授 1 讲解上宽下窄型的写法 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 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2 讲解“上窄下宽型” 什么叫“上窄下宽型”?让学生回答。 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学生观察分析上窄下宽型字的写法。 教师讲解
2、: 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 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 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出示“奖”和“葬”,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三 练习 1 写一写;2 想一想。 四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上下结构 1 第2课 上下结构 教学要求: 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大下小型和上小下大型的特点; 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 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上下结构 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
3、这个问题。 二 新授 1 讲解上大下小型的写法 什么叫“上大下小型”?让学生回答。 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学生观察分析上大下小型字的写法。 教师讲解: 上部件要写得长,下部件要写得短; 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出示“垄”和“蓄”,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2 讲解“上小下大型” 什么叫“上小下大型”?让学生回答。 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 学生观察分析“上小下大型”字的写法。 2 教师讲解: 上部件要写得短,下部件要写得长; 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
4、中线上。 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 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出示“奖”和“葬”,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 三 练习 1 写一写; 2 想一想。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上下结构 后记:学生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 第3课 包围结构半包围 教学要求: 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半包围结构字的特点; 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 会写这两种类型的半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包围结构 2 包围结构分为两大类:1 半包围;2 全包围。 3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包
5、围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 新授 1 讲解半包围的写法 从两个方面对字心进行包围: 第一种情况 出示例字 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 出示示意图 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 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第二种情况方法同上 第三种情况方法同上: 2 从三个方面对字心进行包围: 第一种情况 出示例字 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 出示示意图 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 4 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第二种情况方法同上 第三种情况方法同上: 三 练习 1 写一写; 2 想一想。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包围结构 后记: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
6、认识半包围结构字的特点。 5 第4课 包围结构 全包围 教学要求: 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全包围结构的字的特点; 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 会写这全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包围结构 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全包围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 新授 1 全包围的字可依据字框两竖下端内斜和两竖垂直的不同分为两类。 2 字框两竖下端内斜的有小方型和扁方型两种。 讲解小方型: 出示例字 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 出示示意图 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 看书上的病例分析病因。 出示“回”字,分析它
7、的写法。 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讲解扁方型字的写法。 出示例字 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 出示示意图 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 6 看书上的病例分析病因。 出示“皿”字,分析它的写法。 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3 字框两竖垂直类的有长方型和大方型的两种。 讲解长方型: 出示例字 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 出示示意图 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 看书上的病例分析病因。 出示“日”和“首”字,分析它的写法。 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讲解大方型字的写法。 出示例字 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 出示示意图 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 看书上
8、的病例分析病因。 出示“固”和“国”字,分析它的写法。 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三 练习 1 写一写; 2 想一想。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包围结构 后记:学生会写这全包围结构的字。 7 第5课 重心平稳 方正变化 教学要求: 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到要写好字,除了要做到重心平稳,还要做到方正变化; 2 能分析病例,通过对照查出病因; 3 学会在书写时兼顾到字的重心平稳和方正变化。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重心平稳 方正变化 2 写字时为什么要做到重心平稳和方正变化呢?这是我们这一节课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 新授 重心平稳 1 汉字结
9、构形式多样,形态变化纷繁,但不论字形怎样变化,都必须做到重心平稳。 2 做到重心平稳的方法: 横平竖直 A 出示例字 B 与病例进行比较,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 小组讨论,班级讨论。 C 分析比较“重”字。 左右平衡 A 出示例字 B 与病例进行比较,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 小组讨论,班级讨论。 8 C 分析比较“坚”字。 3 上下对正方法同上 4 位置适当方法同上 5 把握斜度方法同上 6 夸张主笔方法同上 方正变化 1 有些字的外形方正对称,稳定平衡,初学写字的人常常将这类字写得呆板无精神。这需要对字的笔画和结构进行适当的变化,才能使字显
10、得生动美观。 2 做到方正变化的方法: 长短变化 A 出示例字 B 与病例进行比较,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 小组讨论,班级讨论。 C 分析比较“川”字。 正斜变化 A 出示例字 B 与病例进行比较,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 小组讨论,班级讨论。 C 分析比较“春”字。 3 主次分明方法同上 4 部件伸缩方法同上 5 围当留缺方法同上 6 上小下大,左轻右重方法同上 三 练习 1 写一写 2 想一想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重心平稳 方正变化 后记:学生能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到要写好字,除了要做到重心平稳,还要做到方正变化。 9
11、 第6课 怎样提高钢笔楷书的书写速度 教学要求: 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知道提高钢笔楷书书写速度的方法。 2 能够利用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写字速度。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节奏明显加快,社会交往对写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字写得正确、美观,还要有一定的速度。 怎样才能提高书写速度呢? 二 新授 1 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写字速度的方法。 小组讨论。 班级讨论。 2 教师讲解: 要尽量做到熟练。 首先运笔要熟练,做到下笔成形,不出怪异的笔画;还要熟悉字的结构,做到字形端正,不因提高书写速度而变形。 要尽量减省运笔动作。 楷书笔画凡
12、是转折连接的地方,都要有停顿动作,如能将有些动作减去,就能提高书写的速度。 相近的笔画可以相连。 可以点代画,减省部分笔画。 要强记书写内容,做到心到手到 写字时,要尽量减少看字逗留的时间,心中要熟记书写4 内容,笔下的字就像流水一样逐个淌出,这样,抄写的速度自然能加快。 3 学生临摹,领会提高书写速度的方法。 4 提醒学生提高书写速度的根本方法是熟能生巧。 10 三 练习 1 写一写。 2 想一想。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钢笔楷书书写速度 后记:学生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知道提高钢笔楷书书写速度的方法。 11 第7课 呼应 教学要求: 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呼应”; 2 使
13、学生明白怎样呼应; 3 使学生会书写心、源、九等字,体会笔画呼应的关系。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呼应 2 激发兴趣 什么叫呼应呢?为什么要呼应? 二 新授 什么叫呼应 1 书写汉字时,要求笔画与笔画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就是在写下一笔时,需和上一和有连续的运笔动作,这种方法叫呼应。 2 出示带有呼应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呼应。 3 根据例字讲解: 前一笔的收笔和后一笔的起笔为一呼应。 除运笔的方向外,笔画的位置也是呼应的重要内容。 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呼应。 怎样呼应 1 出示例字“小” 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小”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
14、交流: “小“字的竖钩和左点是一呼应,左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3 出示“心”字 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心”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 12 “心”字的左点和卧钩是一呼应,卧钩和中点是一呼应,中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呼应关系明显的字 通过“九”和“源”体会笔画的呼应关系。 笔画未能呼应的字 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呼应?可以怎样处理? 三 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心、源、九等字,体会笔画呼应的关系。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呼应 后记:使学生会书写心、源、九等字,体会笔画呼应的关系。 13 第8课 避让 教学要求: 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避让”; 2 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避让; 3
15、 使学生会书写性、现、精、航、塔等字,体会笔画避让的关系。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避让 2 激发兴趣 什么叫避让呢?为什么要避让? 二 新授 什么叫避让 1 汉字中笔画相遇时,为了避免碰撞,必须彼此相让,互不妨碍,同时结构还要紧密,做到整体美观和谐,这种处理汉字笔画互不妨碍的方法叫做“避让”。 2 出示带有避让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避让。 3 根据例字讲解: “牲”字的右部“生”的撇和长横都插在“牛”的右侧下部。 “现”字的右部“见”的撇画在“王”的下方。 “航”、“精”两字的各部件笔画较繁,空隙较小,所以要尽量避免碰撞。 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
16、哪些笔画避让。 怎样避让 1 出示例字“塔” 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塔”是怎样避让的? 全班交流: “塔”字的土旁为了靠紧右边部件,和“ ”的上部呼应,将提画向上扬,插在“ ”的长撇的上方,结构就较紧凑。 3 出示“航”字 14 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航”是怎样避让的? 全班交流: “航”字的舟旁右边为横折钩,无法避让右边笔画,因此只有将近“亢”的撇相对写成直撇,才可避免碰撞。 避让关系处理得好的字 通过欣赏“塔”和“初”,体会是怎样处理避让关系的。 笔画未能避让的字 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避让?可以怎样处理? 三 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性、现、精、航、塔等字,体会笔画避让关系。 四 小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上册 书法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02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