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永宁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1.doc
《宁夏永宁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永宁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1.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宁夏永宁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2011-2015年)一、示范区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永宁县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市辖县,位于北纬38383826,东经1054910622。(二)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永宁县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大陆性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年平均气温8.7,夏季各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大于等于10的积温平均为3245.6,积温有效性高,无霜期平均167天,早霜始于9月25日左右,终霜期一般在4月底到5月初,年太阳总辐射141.7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达2866.7小时,日照时间长,光能资源丰富。温度和日照条件可满足多数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昼夜温差大,气候年较差平均为31.
2、5,日较差平均13.6,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合成和积累,适宜优质农产品生长。年平均降水量为201.4毫米。降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2.2%。年平均蒸发量为1470.1毫米。年大风天数(超过八级大风)平均为3.5天,年沙尘暴天数平均为3.2天。大风多集中在14月份,占全年大风天数的63%,沙尘暴多发生在4、5月,历年平均风速为2.4米/秒,最大风速为18米/秒。冬春季多西北风和东北风,夏秋季多东南风。2、地形地貌与土壤条件永宁县地势西高东低,呈西南向东北倾斜状,全境可分为五个地貌单元。贺兰山地:位于县境西北部,北起单岭子,南至小沟口,呈北南走向,单岭子到头关南为南山区,山势
3、陡峭,海拔14332516.6米,坡亚2530度以上。洪积扇地:由贺兰山洪积物冲积而成的扇倾斜平原。地面因受水蚀、风蚀,布满碎石,属温带荒漠草原。河成老阶地:洪积扇以东至黄河冲积平原间,由于黄河的变迁上切,造成了河老阶地。风沙地:地表沙丘起伏,部分为平沙地,北部沙化程度重,南部略轻,为果林新区。黄河冲积平原是永宁农业主要生产区,适宜农作物生长。3、水资源县内自然条件优越,沃野平畴,沟渠纵横,气候适宜,物产丰富。黄河在境内流长32.5公里,境内惠农渠、汉延渠、唐徕渠、西干渠等4条省级干渠总长138.5公里,自南向北纵贯全境;中干沟、一、二排水沟、永清沟东西畅通,灌排条件十分便利。引黄河水自流灌溉
4、,具有发展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基础。(三)社会经济1、人口与劳动力永宁县辖五镇一乡一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1.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9万人,占总人口的81%;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2.75%。现有耕地51.3万亩,人均耕地2.36亩,位居全区前列。2、经济发展情况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80亿元,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43亿元,同比增长6.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6.40亿元,同比增长22.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97亿元,同比增长13.4%。地方财政总收入10.21亿元,同比增长22.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21亿元,同比增长7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
5、产投资75.15亿元,比上年增长85.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4亿元,比上年增长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40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5896元,增长15%。(四)农业发展情况2010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3万亩,粮食总产23.6万吨,占全区粮食总产的6.3%;粮食产值达3.2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8.65%;粮食商品率为76%。全县发展设施园艺10万亩,建设优质供外蔬菜基地1.5万亩,成为西北重要的反季节果蔬生产基地。设施果蔬产量达到48万吨,产值达到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3%,果蔬商品率为92%以上。全县农民来自设施园艺的纯收入达到2060元,占农民人均纯
6、收入的35%,是自治区设施园艺产业大县。全县饲养肉牛12万头、肉羊50万只。年市场供应量1.61万吨,清真牛羊肉占银川市场的45%以上,是首府银川的重要肉食品供应基地。全县奶牛存栏2.2万头,年产鲜奶4.79万吨,人均鲜奶占有量220公斤。全县水产养殖面积2.2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8671.3吨。2010年,财政投入农业资金2.6亿元,发放农业直接补贴资金0.7亿元,县财政投入农业资金位居全区前列。完成农业总产值17.37亿元,同比增长6.9%。人均劳动生产率为17843元。亩均土地产出率为3386元。优势特色产业贡献率为75.2%。近三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2008年为4747元,
7、增长13.2%;2009年为5127元,增长8.0%;2010年为5896元,增长15%,增速名列全区前列。2008年,永宁县被工信部等八部委命名为“国家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西部四季鲜果之乡”,被自治区农牧厅命名为“全区现代农业示范县”,被水利部授予“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2010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县有6个现代农业基地入选自治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有5个被自治区政府命名为自治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二、发展条件分析(一)区域优势明显永宁县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距自治区首府银川市20公里,发展都市型农业条件优越。京藏高速公路、109国道、201省道
8、、包兰铁路、太中银铁路穿境而过,与宁夏银川河东机场隔河相望,交通运输十分便捷。永宁县在宁夏引黄灌区中部,土地肥沃、灌排便利、旱涝保收,特别适宜发展农牧业。辖区内有自治区农作物研究所、宁夏银川大学、县小麦育繁所等科研机构,培育的“宁春4号”、“宁春38号”、“宁春39号”和“宁春41号”春小麦品种和优质水稻品种宁粳43号先后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达到5%的增产目标,实现亩均增收4050元。启元、多维、泰瑞、伊品集团、北方乳业、紫金花纸业等一批“农”字型龙头企业的壮大,带动了全县农业产业的发展。围绕生物发酵、设施园艺产业发展目标,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
9、科技大学、宁夏大学共同实施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西北干旱冷凉区设施园艺节水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争取到全国科技强县富民、设施园艺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宁夏绿色果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西部民族地区电子农务平台技术研究及应用、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等国家科技部专项科技项目9个,建立了3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成立了科技特派员之家,创立了“特派员名师带徒弟1带10科技帮扶”模式,建立农业科技“110”服务平台,开通了“12396”农业服务专线,科技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培育发展了枸杞、清真牛羊肉、奶牛、
10、马铃薯、设施瓜菜、优质粮食等13个独具地方特色、优势明显的农业产业。永宁县位于宁夏13个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区域规划的中部,处于宁夏优质粮、优质园艺、清真牛羊肉、奶产业、淡水鱼、葡萄产业带核心区,是宁夏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设施园艺先进县、清真牛羊肉产业、奶产业大县和酿酒葡萄生产重点县。永宁县委、政府立足本地,放眼全区和西北,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十余个政策文件,坚持把优质粮、设施园艺、清真牛羊肉、奶产业、葡萄、淡水鱼确定为优势特色产业,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扩大规模、做强产业”的发展思路,实行“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发展规划、一个实施方案”的工作措施,全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11、规划建成了以惠农渠、汉延渠、唐徕渠灌溉区域为主的优质粮食产业,沿国道109线设施园艺产业,沿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奶产业和清真牛羊肉五大产业,形成了布局合理、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效益良好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全县拥有国家级农产品品牌1个、自治区农产品品牌12个、自治区以上知名商标4个,位居全区前列。“泰瑞”牌兽药、“十里花”牌蜂蜜、“伊布拉欣”牌羊肉臊子、“小任牌”果蔬和“永宁红地球”葡萄等畅销全国各地。(二)主导产业特色突出1、优质粮产业稳步推进,主导品种示范全区。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积极推进粮食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围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通过整合项目资源、
12、创新工作机制,对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开展“百、千、万”不同层次的高产创建活动,建设万亩春小麦良种繁育基地1个、万亩有机水稻生产基地1个、万亩粮食高产示范方6个。2010年全县完成粮食高产创建面积10.2万亩,占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的20%,粮食产业集中度达92%以上。粮食高产创建完成综合指标位居全区前列,粮食单产位居全区第二。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53万亩,粮食总产23.6万吨,占全区粮食总产的6.6%。实现优质粮食产值3.24亿元,增长6.0%,全县小麦、水稻、玉米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位居全区前列。全县有规模种植大户672户,其中全国种粮大户2户。规模种植大户年生产粮食产量达4.3万吨
13、,占粮食总产的18.2%。全县连续15年粮食总产量保持在20万吨以上。2010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县小麦育繁所培育的高产优质春小麦“宁春4号”,在宁夏、内蒙、甘肃、新疆、陕西、广西等省区及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累计推广面积1.4亿亩,增产小麦60亿公斤。成为西北春小麦主栽品种和名牌面粉“塞北雪”、“雪花粉”的主要原料。1998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宁夏农作物研究所培育的优质水稻新品种宁粳43号,在2010年全国优质大米品食中获得金奖,成为自治区优质水稻主栽品种。2、设施园艺异军突起,引领全区产业发展。我县始终坚持扩量提质并重,规模与效益同步的发展思路,立足本地传统和资源优势,大
14、力调整产业结构,强力推进设施园艺产业。先后培育出宁夏小任果业、董洋、天天鲜果蔬、领鲜果蔬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的设施园艺生产基地。探索创新出了“果蔬经销企业+基地+农户、非农企业+基地+农户、科技人员+基地+农户、支部(协会)+基地+农户”四种产业发展模式。截止2010年,全县设施园艺面积达到10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10%,已建成万亩科技示范园区2个,千亩以上标准化园区20个。全县农民来自设施园艺的纯收入达到20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宁夏小任果业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望洪镇农丰设施园艺园区被列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园区,有3个设施园艺基地被命名为自治区
15、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有5个设施园艺基地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确定为农村实用人才实训基地。内蒙古、陕西、新疆、甘肃等10多个省市多次到我县学习考察。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聚焦三农栏目以“永宁县的设施园艺成为农民的摇钱树”为题,对我县设施园艺发展情况进行了面向全国的直播快报。2010年3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我县小任果业设施园艺基地,勉励企业在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上做出更大成绩,寄语“小任公司不小,服务农民可嘉”,进一步激发了我县发展设施园艺产业的积极性。3、以标准化生产促进产业化经营,着力提升奶产业发展水平。推行“统一养殖、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园区化生产经营模式,加大政策技术扶持力度
16、,强化奶牛标准化园区建设,全县建成千头以上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个、200头以上奶牛养殖园区20个,奶牛出户入园率达到95%以上,位居全区前列。全县奶牛存栏2.2万头,奶产量4.79万吨,占全区牛奶总量的5.7%,人均鲜奶占有量220公斤,是全区人均鲜奶占有量的1.4倍。县内宁夏北方乳业等奶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鲜奶2万吨。北方乳业蓝天养殖合作社饲养奶牛2000头,生产奶牛平均单产达到8700公斤,位居全区前列,2010年被确定为全国奶牛养殖示范场。4、立足民族地区特色,着力发展清真牛羊肉产业。充分发挥我县纳家户中华回乡文化园国家“AAAA”级景区文化旅游优势,突出“清真”特色,大力发展清真
17、牛羊肉生产。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肉牛肉羊育肥和高档肉牛饲养等技术;初步建成肉牛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和清真牛羊肉加工、冷链、配送体系,延长清真牛羊肉产业链。以永宁县红星肉牛养殖合作社为龙头,实行山繁川育,带动200余农户发展肉牛产业,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同时,紧盯高端消费市场,引进安格斯肉牛500余头,带动高档肉牛生产,提升产品档次,被列为自治区“清真”高档肉牛生产基地。红星肉牛养殖场被命名为自治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全县共有规模化养殖场(基地、户)2723户,产量占总量的比重为84.3%,位居全区前列。5、发挥地域品牌,做大葡萄产业。贺兰山东麓为国家葡萄原产地保护区。我县利用贺兰山东麓独特的地
18、理优势,依托宁夏西夏王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广夏贺兰山葡萄酒有限公司、宁夏类人首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张裕酿酒有限公司、宁夏德龙酒业有限公司和中粮酒业有限公司,持续壮大葡萄产业。已建成酿酒葡萄基地9万亩,年加工高档葡萄酒4.5万吨,位居全区首位。6、突出苗种繁育优势,积极发展生态适水产业。沿黄河金岸实施湿地恢复性开发和保护,加强适水产业科技示范区建设。2010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2.2万亩,推广稻田养蟹生态立体养殖技术1.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8671.3吨,实现适水产业产值0.82亿元,增长9.2%。县内宁夏绿方和雷必万水产良种繁育场年繁育水产苗种1.5亿尾,供应自治区及周边省区水产养殖10万亩,
19、是全区最大的苗种繁育基地。宁夏绿方水产良种繁育场被农业部批准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7、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依托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宁夏小任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3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和27个银川市级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2010年全县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68.5万吨,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加工产量51.3万吨,总产值54.2亿元;营业收入48.7亿元,利润总额6.6亿元,上交税金1.04亿元,从业人员8925人。先后成功培育了“泰瑞”牌兽药、“十里花”牌蜂蜜、“伊布拉欣”牌羊肉臊子、“小任牌”果蔬和“永宁红地球”葡萄等国
20、家级农产品品牌1个、自治区以上知名商标4个,自治区农产品品牌12个,位居全区前列。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加工转化玉米45万吨,位居全区第一。8、切实抓好农业生产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按照“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全程监管”的原则,开展种植产品、兽药及兽药残留、绿色无公害食品、有机农产品、农资打假及饲料专项整治行动。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定认证工作,推行农产品地理标识制度。建成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个。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3个,认证产品70个。全县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43.75万亩,占产业总规模的75.2%;畜禽养殖业无公害产地
21、认定369.55万头(只),占产业总量的91.3%;水产养殖业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1.8万亩,占产业总量的81.8%。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产量55.4万吨,占总量的98.7%;无公害粮食产品认证产量22.36万吨,占总量的100%;无公害水产品认证产量0.8万吨,占总量的92.4%。绿色玉米原料基地产地认定面积16.6万亩;绿色产品认证企业1家,绿色产品认证4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年提高,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和带标率均达到100%,猪、牛、羊、鸡因病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1%、2%、13%以下。(三)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显
22、著。作为宁夏引黄灌区农业精华地带,永宁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县上下有着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的优良传统,经过多年努力,建设成效显著,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县内四大干渠灌溉便利,四大干沟排水通畅,共同组成全县灌排网络体系,丰富的水资源为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建设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提供了保障。全县支斗农渠总长7078.4公里,已砌护1794公里,砌护率25.3,防渗节水面积22.6万亩,其中各类支斗渠528条1219公里,已砌护长度764公里,砌护率62.7;农渠14297条5859公里,砌护长度1030公里,砌护率17.6。各类渠道建筑物13959座;机井127眼;扬水站52座。大力实施
2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累计解决1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近年来,新增灌溉面积3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2.6万亩,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30万亩,实施节水灌溉面积41万亩,农民亩均减少水费5元,农民人均减少水费20元。全县每年完成秋翻地25万亩,其中机翻地20万亩;秸秆还田15万亩;秋施肥12万亩。灌溉水利用率由2008年的0.42提高到0.46以上,年节水0.1亿立方左右,位居宁夏北部引黄灌区前列,连续5年荣获全区“黄河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等奖,2008年被水利部评为“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力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标准化、规模化发展迈上新台阶。近年来,永宁县以标准化示范园区创
24、建为抓手,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发展标准化生产。全县已建设标准化蔬菜园区12个,其中全国标准化园区2个,自治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3个;建设200头以上的奶牛标准化养殖园区20个;建设肉牛肉羊等标准化养殖场37个,标准化规模养殖率达到90%以上,位于全区前列。3、市场流通体系日益完善。随着永宁县特色优势农产品产量的迅速增加,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目前,全县已建成乡镇以上各类农产品集贸市场12个,产销地批发市场2个,农产品年交易额10.4亿元。各类营销合作组织发展到76家,从业人员800多人,农民经纪人队伍2400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夏 永宁县 国家 现代农业 示范区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02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