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化学制品有限公司能源审计报告(正式版) .doc
《嘉陵化学制品有限公司能源审计报告(正式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陵化学制品有限公司能源审计报告(正式版) .doc(1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重庆嘉陵化学制品有限公司能 源 审 计 报 告重庆市轻工能源利用监测站二八年三月能源审计机构名称:重庆市轻工能源利用监测站 (盖章)能源审计机构负责人: (签字)能源审计机构人员:王俊良 官觉鸣 赵纯建 高定平 刘在新 彭 燕报告编写: 刘在新 官觉鸣 报告审核: 官觉鸣 高定平企业名称:重庆嘉陵化学制品有限公司 (盖章)企业法人代表: (签字)企业主要配合人员:万云生、陈少全、谢坤义、王小龙 葛秀红、张仁义、彭德芸、罗 冬 刘尧平、王 勇、黄逃英 摘 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06571号)和重庆市经委关于继续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审计和节能
2、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渝经环资200737号)文件要求,为全面了解重庆嘉陵化学制品有限公司的能源管理水平及用能状况、排查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挖掘节能潜力、寻找节能方向、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重庆嘉陵化学制品有限公司“十一五”期间完成节能规划提供一个真实平台。受重庆嘉陵化学制品有限公司的委托,重庆市轻工能源利用监测站于2007年10月12月对该公司进行了能源审计,目前已完成重庆嘉陵化学制品有限公司能源审计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企业概况1、企业所处地理位置及相关情况重庆嘉陵化学制品有限公司地处重庆市荣昌县杜家坝工业园区,紧邻成渝铁路和成渝高速公路,交通极为便
3、利。重庆嘉陵化学制品有限公司为民营股份制企业,1997年6月由重庆嘉陵化工厂改制成立。公司现有资产3.47亿元,净资产2.06亿元,注册资本2588万元,在册职工77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7人。2003年公司积极响应重庆市委、市政府“净空工程”的号召,从重庆市主城区规划搬迁到重庆市荣昌县杜家坝工业园区,于2004年下半年完成整体搬迁,实现了工艺、产能、效益三提升。目前产能是搬迁前的4倍,效益大幅度增长。2006年底止企业主要生产工艺设备及生产能力:高锰酸钾2.4万吨/年,氢氧化钾3.3万吨/年,氯乙酸0.8万吨/年,双氧水0.3万吨/年,液氯1.0万吨/年,工业盐酸2.0万吨/年,高纯盐酸
4、1.0万吨/年,副产盐酸1.0万吨/年,氯乙酸甲脂0.1万吨/年的生产能力,企业的产品结构初步形成了综合利用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2、审计期企业主要产品名称及产量审计期主要产品有:高锰酸钾、氢氧化钾、氯乙酸、合成盐酸、副产盐酸、双氧水、液氯、氯乙酸甲酯、二氯乙酸甲酯等。3、主要财务指标企业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119万元(不变价),23155万元(现价),工业增加值5145万元(现价),利润总额447万元,上交税金3027万元。二、企业能源消费结构企业在2006年审计年度生产共消耗外购各种能源折标准煤(按当量值计算)86490.84吨。企业2006年能源消费结构详见下表:三、主要产品各项能
5、源消耗指标2006年本企业万元产值能耗:5.366 tce/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16.811 tce/万元。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单位能耗如下:四、能源利用效果评价企业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煤为主,煤消耗量占企业能源消耗总量的82.48 %(其中原煤占56.14 %),电力消耗量占10.65 %,外购蒸汽占6.87 %。1、该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5.366吨标准煤/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59 %;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16.811吨标准煤/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46 %;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为1.46万kWh/万元,比去年同期上升8.96 %;单位工业增加值煤耗为25.10 tce/万元,比去
6、年同期下降5.32 %。主要单位产品能耗环比节约9690吨标准煤。2、氢氧化钾产品综合能耗为1.0017 tce/t,比去年同期下降15.91 %。2006年生产氢氧化钾全为隔膜电解法工艺,2007年5月企业通过技改,部分装置采用先进的离子膜电解法工艺,该工艺产品质量高、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污染少。3、企业高锰酸钾产能、能耗、成本均属国际先进水平。2006年高锰酸钾产品综合能耗为3.1856 tce/t,与去年同期比下降0.73 %,但与企业最好水平2.9357 tce/t比,增加8.51 %,说明企业通过加强管理,节能还有很大潜力可挖。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节能潜力分析1、能源管理权限比较分
7、散。企业供销经营部物流管理科负责能源日常管理工作,而进出厂能源的监督、节能项目管理、定额的考核奖惩、开展节能活动等职能分散在不同部门。建议强化企业能源管理,增加能源管理机构的职能。2、企业供电系统功率因数低于国家规定的0.90,一方面长期向供电部门缴纳功率调整电费,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无功损耗大,增加电力消耗。3、企业能源计量不够完善不利于节能。企业原煤、洗煤入炉计量,分别采用靠转速和煤斗计算,误差大,锅炉、加热灶无法优化运行,对锅炉煤耗、加热灶煤耗不能进行有效考核。企业水计量配置不足,不利于考核和水资源的节约。企业二级计量,特别是三级计量配置更需完善。4、企业煤管理不完善。企业原煤、洗
8、煤的消耗占总能耗的82.48 %,煤的管理是企业的重点。企业入厂煤未进行全分析,入炉煤未分析,需花费较大精力实行管理。5、企业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应加强。循环水装置分散,四套装置单独运行;设置的循环水冷却塔型号不一;循环水水处理系统不够完善,水质较差;由于循环水设计的回水压力不能直接上塔,需用泵加压上塔,企业为节约加压泵电力,循环水就送企业另建的大型敞开式水池喷射散热,循环水水损耗较大,这更造成水质恶化。锅炉装置熄碴水热能没有回收,熄碴水采用石灰水处理方式回收,回用水质不好;污水处理后的排放水(中水)没有回用。6、2006年企业锅炉产汽标煤耗130.69 kgce/t,大大高于设计值101 kgc
9、e/t。主要原因:一是,锅炉设计煤种为一级烟煤热值16747 kJ/kg(4000 kcal/kg),近年煤采购困难,煤质差,2006年入厂原煤低位发热量为14563 kJ/kg (3478 kcal/kg),灰分达53.47 %,造成锅炉效率低;二是,企业生产用蒸汽为压力较低(0.60.9 MPa)饱和蒸汽,锅炉长期处于低于设计压力工况运行;三是,企业在正常生产期间运行管理不足,全年锅炉运行效率低;四是,企业锅炉容量小、参数低,热效率低,而且使用年限较长。这须引起企业极大重视。综合能源审计结果,该企业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存在着4280万元/年的节约潜力,在“十一五”末期,在企业发展规划最终实
10、现的基础上,企业能源利用方面有着年节约2.6万吨标准煤的努力方向。六、审计结论和建议通过对嘉化公司审计考核,核对取证,根据审计结果,做出如下结论:该企业在公司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员工发扬团队精神、坚持走科学创新的道路,在2006年创出了较好的业绩:1、在生产技术管理方面,通过科技创新,研发出一批独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并获得国家多项专利,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强化质量管理、加大技改投资力度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6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4494万元,其中出口创汇1212万美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6119万元(不变价),23155万元(现价 ),工业增加值5145万元,利润总额44
11、7万元,上交税金3027万元,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5.366吨标准煤/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59 %,环比节约标准煤8128吨,价值671.33万元。单位产品对比燃动能耗环比节能量9690吨标准煤,价值800.34万元。2、企业氢氧化钾仍有部分工艺采用隔膜电解法进行生产,建议企业应有计划,逐步实施隔膜电解法进行离子膜电解法工艺技术改造,以降低能耗、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3、在能源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组建了较为完善的节能管理机构,制定了从能源采购、计量、统计、生产过程管理和定额考核等一系列的能源管理制度,并以经济责任制的方式考核,促进了企业节能工作的展开。4、企业应狠抓拳头产品高锰酸钾的技术改
12、造和生产管理,产品综合能耗争取达到和超过历史最好水平。5、企业应尽可能利用富裕氢气,如扩大双氧水装置生产能力,进一步降低双氧水能耗、成本。6、企业氯碱总厂氢氧化钾车间氢氧化钾产品、盐酸的能耗分摊不尽合理,副产氧气、氢气没减带出能,造成产品综合能耗不准确。7、企业供电系统功率因数低,长期缴纳力率调整电费。企业应采用自动控制方式,按照“分级补偿,就地平衡,分散补偿与集中补偿相结合,以分散为主”的原则,合理布局补偿位置和补偿容量。通过无功补偿,提高企业功率因数,避免电力部门收取力率调整电费,并可减少企业内部无功电流流动,降低电能损耗。8、企业应加强计量系统管理。原煤、洗煤入炉应配置计量装置,水计量配
13、置不足,企业二级,特别是三级计量配置没有达到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配置要求。企业应建立完整的能源计量器具台帐,计量器具档案,为能源细化管理提供支撑。9、企业有一部分生产设备不完善、不匹配,能耗较高。如高锰酸钾总厂的电解槽、无隔膜电解槽;电解用整流设备、机泵、风机、压缩机、照明系统。10、建议企业整合各二级单位的四套循环水系统,合理选择循环水站的高程和循环水系统压力,使循环水回水能直接上塔,采用标准成套循环水装置,增加水质处理工序,达到节电、减少新鲜水补充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效果。11、企业在水资源利用方面,锅炉装置熄碴水热能没有回收;熄碴水
14、采用石灰水处理方式回收,回用水质不好;污水处理后的排放水(中水)没有回用。这几方面存在着节水60万立方米,折标准煤150吨,价值人民币50万元的节能潜力。12、企业能源结构不合理,生产用热主要由锅炉产饱和蒸汽供给,锅炉热力参数低,又没设计过热器,热能利用效率低。应考虑采用高温高压大容量循环硫化床锅炉,配套抽凝或背压式发电机组,实行热电联产,既可保证生产用热,又可发电供企业自用,大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能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13、企业加热窑炉(灶)运行状况较差,排烟温度大都在200400 左右,2007年经过技术改造,建设两台烟气余热锅炉产蒸汽主要用于加压塔,在环境保护和余热利用
15、上取得初步成效。但是,企业仍有部分加热窑炉(灶)烟气余热和盐酸合成炉余热等没有回收利用,存在着2200吨标准煤,价值近193万元的节能潜力。14、在燃料煤质检验方面,入炉(灶)煤分析、计量、煤场管理等方面,需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企业原煤、洗煤的月、年热值计算取得平均低位发热量,应采取每批次分析值的加权平均值。15、经核实企业还有部分属国家明令淘汰的机电设备仍在运行,建议将现有淘汰设备全部更换为新型高效电机、变压器,可节约大量能源。16、企业按照绿色照明的要求,对照明系统的灯具进行节能改造,以降低电力消耗,年可节电55270 kWh,折标煤7吨,节电费33163元。经过审计,企业主要情况综合如下
16、表: 目 录第一章 审计事项说明12第二章 企业基本情况14第一节 企业概况.14第二节 企业主要生产工艺概况17第三节 企业用能系统概况27第三章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38第一节 企业能源管理机构38第二节 企业能源管理状况39第四章 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分析47第一节 企业能源消费状况47第二节 产品能源成本58第三节 主要耗能设备测试60第四节 能源供应及消费应当指出的问题65第五节 产品能耗指标的考核分析67第五章 节能潜力分析和建议83第一节 企业节能潜力分析83第二节 节能技术改造方案和建议92第六章 审计结论113附件一118附件二127附件三133第一章 审计事项说明一、审计目的为贯彻
17、科学发展观,通过对重庆嘉陵化学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现场调查、资料核查和设备能效测试,掌握企业能源利用现状及利用水平,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找出节能潜力,提出节能措施与建议;为政府提供该企业能源利用信息,以指导企业提高能源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并使企业实现生产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二、审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 171661997)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 15316)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 25881981)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1990)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GB/T 64221986)
18、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 132341991)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1995)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T 171672006)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 34861993)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 34851993)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导则(GB/T 71191993)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GB/T 166141996)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GB/T 166151996)企业能源网络图绘制方法(GB/T 166161996)工业余热术语、分类、等级及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GB/T 16616 - 1996)审计数据来源于企业生产统计报
19、表和能源平衡表,现场调查和技术分析。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在与企业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得到企业确认。对于部分未经计量的数据进行了现场测试。三、审计期2006年1月12月四、审计范围和内容本次能源审计的范围为重庆嘉陵化学制品有限公司,只涉及该企业法人范围的生产车间及辅助生产、附属生产的相关部门。凡独立核算的其它经济实体,不论其与企业生产相关联程度如何,都不列入本次审计范围。审计内容主要包括能源管理情况、用能情况及能源流程、能源计量及统计、能源消费结构、用能设备运行效率、产品综合能耗及实物能耗、能源成本、节能量、节能技改项目等。第二章 企业基本情况 第一节 企业概况重庆嘉陵化学制品有限公司地处重庆市
20、荣昌县杜家坝工业园区,紧邻成渝铁路和成渝高速公路,交通极为便利。重庆嘉陵化学制品有限公司为民营股份制企业,1997年6月由重庆嘉陵化工厂改制成立。公司现有资产3.47亿元,净资产2.06亿元,注册资本2588万元,在册职工77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7人。2003年公司积极响应重庆市委、市政府“净空工程”的号召,从重庆市主城区规划搬迁到荣昌县杜家坝工业园区,于2004年下半年完成整体搬迁,实现了工艺、产能、效益三提升。目前产能是搬迁前的4倍,效益大幅度增长。重庆嘉陵化学制品有限公司下设:供销经营部、总工室、人事财务部、技术制作部。供销经营部下设:供应科、销售科、物管科、物流科;总工室下设:质
21、检科、技术科、信息科(下设计量仪表室);人事财务部下设:人事劳工科、财务科、培训学校;技术制作部下设:氯碱总厂、高钾总厂、动力总厂、办公室、安全保卫科、环保科、设备科、基建科、后勤科;氯碱总厂:由氢氧化钾车间、液氯车间、氯乙酸车间、双氧水车间组成;动力总厂:由锅炉车间、电气车间、水站组成。详见企业组织结构图:图2-1本审计期内企业主要产品及产量企业主要产品有:高锰酸钾、氢氧化钾、氯乙酸、合成盐酸、副产盐酸、双氧水、液氯、氯乙酸甲酯、二氯乙酸甲酯等。企业现已形成高锰酸钾2.4万吨/年,氢氧化钾3.3万吨/年,氯乙酸0.8万吨/年,双氧水0.3万吨/年,液氯1.0万吨/年,工业盐酸2.0万吨/年,
22、高纯盐酸1.0万吨/年,副产盐酸1.0万吨/年,氯乙酸甲脂0.1万吨/年,30万只钢桶的生产能力,企业的产品结构形成了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企业产量2006年核定如下表:审计期主要财务指标(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利税)企业200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6119万元(不变价),23155万元(现价 ),工业增加值5145万元,利润总额447万元,上交税金3027万元,产品成本20770.40万元。企业主要业绩,以及在地区和行业所处地位:企业历来重视科技创新,研发出一批独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并获得国家多项专利。特别是对企业的龙头产品高锰酸钾的传统生产工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其中“气
23、动流化塔高锰酸钾生产技术”经北京生产力促进中心评估为国际先进水平;“高锰酸钾连续电解”为国内首创。新的生产工艺不仅节约资源和能源,而且无碱雾锰尘污染,极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生产环境,为此企业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气动流化塔生产高锰酸钾”被重庆市评为高新技术产品;公司“嘉陵”商标高锰酸钾型在2006年9月获重庆名牌产品;2006年10月公司“嘉陵” 商标被第十四届世界生产力大会中国组委会授予“2006年世界市场中国(化学品)十大年度品牌”。企业在我国无机盐行业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在2002年成立全国首届无机盐工业协会时,公司被推选为常务理事、中国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嘉陵化学制品有限公司能源审计报告正式版 嘉陵 化学 制品有限公司 能源 审计报告 正式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02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