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人祖山旅游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吉县人祖山旅游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县人祖山旅游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地点及相关背景吉县交通运输局根据临汾市构建的“一带五区十点”旅游发展格局和吉县旅游发展规划,为了开发人祖山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拟修建吉县人祖山旅游公路。路线具体走向为:起点位于吉县屯里乡桃园村南0.3km处,与209国道相接,路线沿蔡家川向西经闫家社、冯家圪垛、前店、中店后折向西南,经西南梁,终点位于人祖庙停车场。路线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K22+600,全长22.6km,占地面积567.05亩,采用三级公路标准建设,总投资额为12191万元。人祖山旅游景区于2002年6月20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以晋政函2002124号文批准成立为山西人祖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山西
2、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12年11月1日以晋政办函2012136号文发布了关于调整山西人祖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通知,调整以后的人祖山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6404.4ha。山西省蔡家川森林公园是于2004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以晋政函2004114文批准成立的省级森林公园,公园位于吉县北中部,地处晋西吕梁山南端,总面积4000ha。根据山西人祖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综合论证报告和蔡家川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结合吉县人祖山旅游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K0+000K12+753段位于蔡家川省级森林公园规划主干道,K8+052K22+600段位于人祖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其中K13+140K22+
3、600段位于实验区带)。根据山西省林业厅关于人祖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的批复(晋林护函2013130号)和山西人祖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人祖山旅游公路属于人祖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中的车行道路主干道,符合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中的道路交通规划,符合晋林护函2013130号文件中“严格按照规划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精神,因此本项目人祖山自然保护区内的路段走向符合人祖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要求。根据吉县蔡家川森林公园管理处关于对修建人祖山旅游公路的意见,本项目蔡家川森林公园内的路段走向符合蔡家川森林公园的保护要求。本项目终点位置距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人祖庙220m,根据吉县文物管理所同意本
4、项目通过人祖庙建设控制地带的说明,项目选址符合人祖庙的保护要求。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2.主要建设内容、建设周期和投资本工程技术标准为采用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30km/h,路基宽度7.5m,红线宽度9.5m,采用机动车道双向二车道,路线全长22.6km,桥梁设计荷载标准采用公路级,其余技术指标按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执行。本项目全线主要技术标准见表1。表1 全线主要技术标准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技术指标1长度km22.62区间桩号K0+000K22+6003地形类型/平微区4公路等级三级公路5设计速度km/h306车道数27一般圆曲线最小半径m658极限圆曲线
5、最小半径m309平曲线最小半径m2010路线最大纵坡%811最小坡长m10012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形m500凹形m40013竖曲线最小长度m2514路面等级沥青砼路面15路基宽度m7.516桥梁宽度m净23.25+20.517汽车荷载等级公路级18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19小桥设计洪水频率1/2520设计年限年8本工程路基土石方131.06万m3,铺筑沥青路面169.5千m2;全线设小桥1座3-13m,涵洞59道;平面交叉20处;全线需占地567.05亩,不涉及拆迁。根据现场勘察,本项目已于2012年1月开始施工,施工时间为2012年1月2013年10月,现全线已清除表土,开展路基工程,起点K
6、0+300处正在开山挖道,K6+900和K13+660处已建2处涵洞,K0+336和K10+550处已设2处生活营地,K18+915K19+175段已填方。本项目总投资为12191万元,环保投资总计为220.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1%。3.项目选址可行性根据吉县农村公路路网“十二五”规划(2011年2015年),“吉县管头山人祖山蔡家川桃园旅游循环路”列入吉县“十二五”交通重点工程,本项目符合吉县交通规划要求。根据山西人祖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综合论证报告,本项目位于保护区内的路段(K8+052K22+600)完全按照功能区调整综合论证报告中的祭祀路径和实验区带走向,根据山西省林业厅
7、关于人祖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的批复(晋林护函2013130号),人祖山旅游公路属于人祖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中的车行道路主干道,符合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中的道路交通规划,路段走向符合人祖山自然保护区的要求。根据蔡家川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本项目位于森林公园内的路段(K0+000K12+753)除起点K0+190K0+300段以外,其余路线完全按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中的主干道路线走向,根据吉县人祖山旅游区总体规划图,本项目起点选择是吉县人祖山旅游区总体规划中的建议出入口,根据吉县蔡家川森林公园管理处关于对修建人祖山旅游公路的意见,路段走向符合蔡家川森林公园的要求。本项目终点位置距离县级文物
8、保护单位人祖庙220m,根据吉县文物管理所同意本项目通过人祖庙建设控制地带的说明,项目选址符合人祖庙的保护要求。根据吉县国土资源局关于人祖山旅游公路占地的说明,本项目符合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不占用基本农田,占地符合要求。因此本项目选线符合吉县交通规划,符合人祖山自然保护区、蔡家川森林公园和人祖庙的要求,符合占地要求,项目选线可行。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吉县交通局委托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2年11月对本区环境质量进行了现状监测。根据桃园和闫家社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两个监测点位TSP、SO2、NO2达标,桃园CO超标,闫家社PM10
9、超标,桃园CO超标原因为监测时监测点位处村民生炉烟气造成,属偶发污染;闫家社PM10超标原因为监测当日较多车辆过往导致的扬尘所致。监测结果表明本区受到一定程度尘污染。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蔡家川河1处断面水质可以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表明本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良好。根据桃卜塆、闫家社和大回宫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三个监测点位总大肠菌群均超标,其余监测因子达标,超标原因是泉水距地表近,易受人畜粪便影响,表明本区地下水已受到污染。根据桃园和闫家社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桃园和闫家社昼、夜间环境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
10、的要求,表明当地的声环境现状质量良好。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005-96),结合该公路沿线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征,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见表2。表2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览表序号环境要素评价范围1环境空气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及其敏感点2地表水环境河流交叉架桥处(K0+385)上游100m至伴行段(K13+140)下游1km3地下水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4声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及其敏感点,运渣沿线敏感点5生态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人祖山自然保护区、蔡家川森林公园、各施工点影响和弃渣场影
11、响的范围6社会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以内的敏感点,及“工可”中的项目直接影响区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1)施工期的环境影响生态影响本项目施工期对生态系统最直接的影响始于场地清理,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丛以及农作物等植被在施工前均被砍伐或移植。施工期不可避免地要改变区域的地形、地貌状况,主要表现在形成带状的地面扰动影响,植被的临时丧失可能在短期内加剧区域局部的水土流失,影响局部水文条件的稳定性。弃渣场弃渣占用过程会对弃渣点造成植被破坏。本项目施工期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各类施工机械。施工机械噪声不同于一般的车辆噪声,因其功率、声频、源强均较大,常使
12、人感到刺耳。施工过程若不加以重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则会产生严重的扰民现象,影响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另外在运渣过程中车辆会对运输沿线村庄产生噪声影响。环评要求在闫家社村和北京林业大学教学科研试验基地附近禁止在晚22:00早6:00之间进行施工作业,夜间限制高音喇叭的使用,昼间施工要加强施工管理,防止噪声污染,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噪声扰民。在运渣过程中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运输车辆经过桃园村和闫家社村时应减速、限鸣,尽量减少夜间运输,减少运土车辆的过往给运输沿线居民带来的噪声影响。本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为施工扬尘、运输车辆尾气和路面铺设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气。筑路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粉尘散
13、落到周围大气中,在堆放期间由于风力影响会引起扬尘污染,在路面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沥青烟气。评价要求建设单位严格按照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和关于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排污费核定征收工作的通知(晋环发2010136号)的要求,在施工期做好防尘措施。本项目施工期的水污染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本项目现有生活营地位于K0+336和K10+550处,分别位于蔡家川森林公园和人祖山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评价要求建设单位不得在蔡家川森林公园和人祖山自然保护区内设置任何形式的临时占地,建设单位现尚未对其实施拆除,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尽快拆除现有生活营地,改为租用沿线桃园村和闫家社村居
14、民住房作为生活营地,沿线村庄设置有旱厕,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对水环境影响较小。在跨蔡家川河小桥的施工过程中桥下部结构工程和基础施工中的物料临时堆放,会对蔡家川河产生一定影响;在伴行蔡家川河路段的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施工过程和物料堆放会对伴行河段产生一定影响。评价要求本项目在蔡家川河小桥的施工过程中规范施工,宜选在枯水期进行施工,物料临时堆放要远离地表水体并设置在径流不易冲刷处;另外在K0+385K13+140伴行河段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将施工物料堆放点尽量远离地表水体,并在雨季时该路段不得堆放施工物料,施工场地要设置沉砂池,防止泥沙直接进入水体,避免对地表水环境造成污染。本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桥
15、梁基础施工挖掘,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如果不采取措施外排,或者固体废物临时堆放会产生渗滤液,可能引起地下水水质污染。本项目蔡家川河小桥桥基施工挖掘深度为23m,挖深很小,不会对区域含水层产生不利影响。评价要求本项目改为租用沿线桃园村和闫家社村居民住房作为生活营地,村庄设置有旱厕和垃圾坑,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评价要求本项目施工物料堆场应远离地表水体并设置在路基范围内径流不易冲刷处,粉状物料堆场应配有草包蓬布等遮盖物并在周围挖设明沟防止径流冲刷,避免堆放时产生的渗滤液污染地下水,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主要来自于施工开挖产
16、生的弃渣以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弃渣运输至拟选弃渣场填埋,并按环保和水保要求进行处置;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2)运营期的环境影响噪声影响本项目交通噪声将给公路附近社会敏感区的声环境带来长期不利影响,形成公路两侧200300m范围内的噪声污染带,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经预测,本项目运营期沿线敏感点闫家社村和北京林业大学教学科研试验基地在不同水平年的昼夜交通预测叠加值无超标现象,不需设置工程降噪措施。大气污染本项目运营期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是一个流动源,污染物主要为烃类、CO和NOx,它们在公路两侧形成污染。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17、,汽车尾气净化系统将得到进一步改进,运输车种构成比例将更为优化,逐步减少高能耗、高排污的车种比例,汽车尾气排放将大大降低,另外,本工程在主线路基两侧及边坡等位置加强绿化工程,通过绿色植物的吸收作用可有效减轻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水污染本项目运营期无水污染源,公路投入使用后,交通事故的发生可能对环境水质造成不利影响,并污染地下水。评价要求运营期间加强运输管理,定期清理沿线排水系统,严禁运输有毒有害物质的车辆经过本路段,则运营期对水环境影响很小。固体废物污染本项目沿线不设置服务区和收费站,不存在固体废物产生源。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应加强运营期的管理,保持路面清洁。2.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环境现状调查和
18、沿线踏勘,本项目K0+000K12+753段位于蔡家川省级森林公园规划主干道,K8+05222+600段位于人祖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带),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沿线村庄闫家社,北京林业大学教学科研试验基地,终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人祖庙,沿线河流、村庄水井及生态环境,具体见表3,环保目标图见图2。表3 主要环保目标表序号环境要素敏感点名称桩号距中线距离(m)距红线距离(m)高差(m)基本情况保护性质1环境空气/声环境闫家社K3+320右侧32m右侧27m0总户数:12户 总人口:62人 耕地面积:360亩 人均收入:3600元空气:二类声:1类2北京林业大学教学科研试验基地K3+320左侧
19、5m左侧0.25m0属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生态监测站空气:二类声:1类3地表水环境蔡家川河K0+385K13+140路线跨越、伴行路线跨越、伴行/蔡家川河汇入昕水河,最终汇入黄河类4地下水环境闫家社水井K3+98096m91m/基岩裂隙孔隙水含水层类5文物人祖庙K22+600220m220m/位于人祖山顶,供奉伏羲、女娲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自然保护区人祖山自然保护区K8+052K22+600/保护区面积16404.4ha,保护对象为褐马鸡、原麝及森林生态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7森林公园蔡家川森林公园K0+000K12+753/总面积4000ha,保护对象为辽东栎、油松、刺槐、侧柏及褐马鸡省级森林
20、公园8生态环境沿线生态环境/工程永久占地中涉及的耕地、草地、水土流失等植被、农作物3.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生态影响本公路选线区域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区域现状平均生产力为712.62g/m2a,植被现状生物量为5427.88t/a。由于本区域控制性组分是有林地等拼块,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受到干扰以后的恢复能力。项目施工和运行使评价区内自然体系的平均生产能力由现状的712.62g/(m2a)降低为681.81g/(m2a),平均净生产力减少30.81g/(m2a),对自然体系恢复稳定性影响很小。噪声影响本项目施工期施工工作量大,而且机械化程度高,由此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区域环境有一定的
21、影响。相对营运期而言,施工噪声影响是短期的、可逆的,而且具有局部路段特性。随着施工的完成,这些影响也随之消失。根据敏感点的噪声预测结果,沿线敏感点闫家社、北京林业大学教学科研试验基地在近、中、远期声环境质量均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因此,不需设置工程降噪措施。环境空气影响本项目施工期主要为大量的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以及土方开采、沥青铺设等环节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但施工期只要按照相关的环保措施进行操作,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将会降到最小,而且施工期具有时间短,可逆的特点,随着施工的完成,这些影响也随之消失。本项目营运期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是一个
22、流动源,污染物主要为烃类、CO及NO2。本工程在主线路基两侧及边坡等位置加强绿化工程,通过绿色植物的吸收作用可有效减轻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水环境影响本项目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桥下部结构工程施工和基础施工中固体废物临时堆放对地表水造成的不利影响,在伴行蔡家川河路段的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施工过程和物料堆放会对伴行河段产生一定影响。施工期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桥梁基础施工挖掘,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如果不采取措施外排,或者固体废物临时堆放会产生渗滤液,可能引起地下水水质污染,采取防治措施后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影响很小。本项目运营期水污染主要体现在交通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县 人祖山 旅游 公路工程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简本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02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