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探究性活动巫山巫峡课件.ppt
《语文探究性活动巫山巫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探究性活动巫山巫峡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巫山巫峡,水经的作者,水经注是给水经作注的,水经是我国古代记载河流的一部地理著作。对于作者,过去有不同的说法,较为通行的说法是汉代桑钦所著,但没有可靠证据,现在一般认为是三国时人所著,姓名已不可考见。,水经注的特点,第一,水经注大大扩充了水经的内容。水经记载了137条河流,而水经注却记载了1252条河流。它不只是简单地记述这些河流的名称,而且对河流的发源地、支流、以及流经的地区,都有详尽的记载,它还对每个流域内的水文、气候、地形、物产等都做了记载。所以,专家们认为,水经注不仅是我国最早和最好的水文地理和河流地理名著,而且也是一部以河流为基础的区域自然地理名著。,第二,水经注不仅超出了水的范围,
2、也超出了地理书的范围。它在记载河流情况的同时,也记载了流域内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并且用优美的文笔,对优美风光、山川形貌,作了生动描述。如巫山巫峡就是其例。,第三,水经注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水经注中引用的著作有437种之多,金石碑刻350余种,其中有不少已经失传,所以它在保存历史资料方面也有很高价值。就地理书来说,从先秦时的禹贡,到齐梁时,已有多种著述,但大多失传,其中有些片段保存在水经注中,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失传古书的一些情况。,因为水经注有这样重要的价值,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它独特的地位,所以,过去有不少人研究水经注,人称“郦学”。水经注被称为“圣经贤传”、“宇宙未有之奇书”。张岱说:
3、“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则袁中郎。”原德国柏林大学校长、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李希霍芬称郦道元水经注是“世界地理学的先导”。,关于水经注研究资料,赵一清校勘水经注。戴震校勘水经注四十卷。王国维水经注校,上海古籍出版社王先谦合校水经注 杨守敬 熊会贞水经注疏,并编绘了古今对照、朱墨套印的水经注图。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陈桥驿水经注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二、作者郦道元,郦道元 字善长,北魏范阳即今河北涿县人,出生于官宦世家,先后在平城和洛阳担任过御史中尉,冀州长史、鲁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以及河南尹等职。史称他“执法清刻”,“威猛为治”,“威猛为政”,王室权贵“素忌道元
4、”。时雍州刺史萧宝夤准备叛乱,元悦怂恿太后任道元为关右大使去监视萧宝夤,在半路的驿站里,郦道元和他的弟弟道峻及两个儿子惨遭截杀。东南亚学者认为郦道元是“中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地理学家”。毛泽东也说:“水经注作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郦道元著作另有本志、七聘,均已失传。,讲解课文,江水又東 江:指長江。東;方位名詞活用為動詞,意為向東流,長江從四川萬縣開始一直向東流經巫峽。逕巫峽 逕:經過。峽:指江河兩岸有高山相對的地方。,杜宇所鑿以通江水也,杜宇:传说中的古代 蜀国 国王。太平御览卷166引 汉 扬雄 蜀王本纪:“荆 人 鳖令 死,其尸流亡,随 江 水上至 成都,见 蜀王 杜宇,杜宇 立以为相。
5、杜宇 号 望帝,自以德不如 鳖令,以其国禅之,号 开明帝。”杜宇帝号又叫作望帝。据说他死后灵魂变为鹃,所以人们把这种鸟称之为杜鹃、杜宇,也就是子规,布谷。据成都记载:“杜宇 又曰 杜主,自天而降,称 望帝,好稼穑,治 郫城。后 望帝 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宋 王安石 杂咏绝句之十五:“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不信呵去那緑杨影里听杜宇,一声声道不如归去。”红楼梦第七十回:“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杜甫 杜鹃行:“君不见昔日 蜀 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寄巢生子不自啄,羣鸟至今与哺雏。”杨雄蜀王本纪,应劭风俗通义以及三国来敏本蜀论都记载望帝曾派人凿
6、巫山通江水的故事。,所鑿:所,是代词,凿,是动词。“所”指代的是凿的对象,即巫峡。“所凿”是名词性词组,意思是:开凿的地方。“杜宇所凿”即“杜宇(之)所凿”,是一个偏正结构。杜宇作定语,所凿作中心语。以:介词,宾语省略。通江水:使江水流通。以通江水:用开凿巫山的办法使江水流通。,所:1、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忧。”史记 平原君列传2、所介词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跟动词相关的原因、处所、时间以及手段等。“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 察今“所与游皆当世名人。”柳子厚墓志铭,三星堆与古蜀国,蜀国 开国者为蚕丛及鱼凫,李白蜀道难: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
7、秦塞通人烟。”,郭仲產云南朝刘宋时候的人。按隋书经籍志的记载,著有湘州记,新唐书艺文志说他著有荆州记。按地理志,巫山在縣西南 按:按照,依照。地理志:即汉书地理志。“志”是历史著作中的一种体裁。“志”的内容是关于政治、经济、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发展、演变的的情况,带有专题的性质。“志”这种体裁是汉书的作者班固创造的,它与史记的八书有同样的性质。汉书有十志,地理志是其中的一篇。巫山在县西南:这是东汉末年应劭给地理志作注的话,原注没有“县”字,这个“县”字是郭仲产引用这句话时加进去的。县:指巫县。巫县到隋朝的时候才改为巫山县。,而今縣東有巫山,而:连词,译为“可是”。今;现在,这里指郭仲产所处的时代。
8、县东:巫山的东边。按照地理志的记载,巫山的位置在巫县的西南方向,可是现在巫山却在巫县的东边。这是什么缘故呢?,將郡縣居治無恒故也,大概是巫县的政府机关所在地不固定的缘故吧。因为巫山与巫县的相对方位来说,巫山的位置是不会挪动的,而巫县的政府所在地是有可能变动的。也就是说,东汉时候和南北朝时候的巫县政府所在地是不一样的。将:副词,表推测语气,译为“大概”。,将:值得注意的几种用法。副词1、岂,难道。“凡人之质而已,将必学而后为君子乎?”(韩诗外传)2、表推测,大概。(如本例)“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列异传)连词还是,抑或是。“死者有知乎,将无知乎?”孔子家语致思,郡、县:这
9、是两级行政机构,郡以下是县。巫县本是一个县,这里为什么“郡县”连用呢?因为巫县曾经也作过郡的政府所在地。战国时候,楚国曾没立巫郡。秦王朝改巫郡为巫县,归南郡管辖。三国时候吴国又曾在这里设立建平郡,郡的机关就设在巫城。居治:指政府机关所在地。无恒:不固定。故;缘故。也:是句尾语气词,在问句中也是表肯定的语气。,江水歷峽,東,逕新崩灘,滩:江河里面所说的滩都是水浅石多流急之处。此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晉太元二年又崩 此山;即巫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东汉和帝,是东汉王朝第四个皇帝,永元十二年,即公元100年。晋太元二年 公元377年。太元是东晋孝武帝的第二个年号。这两次山崩大概是由于山体滑坡所造成的
10、。,古代的纪年方法,1、干支纪年 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辛丑条约2、王号纪年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春秋十二公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3、年号纪年汉武帝建元元年,當崩之日,水逆流百餘里,湧起數十丈水倒流一百多里,涌起数十丈之高。因为山崩,把水流截断了,所以江水倒流,洪波涌起。“涌起”是动补结构。“起”是趋向动词作补语。今灘上有石,或圓如簞,或方似笥两个“或”字都是代词,在这里是代石头中的一部分,“有的石头”。箪:古代盛饭的器具,用竹子做的,其形状是圆的。笥:也是竹子做的,方形,可以用来盛衣物等东西。,若此者甚眾 像这样的石头很多者:代词,代石头。甚:副
11、词,很。皆崩崖所隕 皆,副词,都是。崩崖:崩塌的山崖。所陨;所落下来的,陨:它的本义就是从高处往下坠落。致怒湍流 致:“致”这个词是把东西送到一定的目的地的意思。由送到引申为“招引”“招引过来”,也就是“招引”“招致”的意思。现代汉语中“以致”这个词也是由这个意义产生的。在这里可译为“以致”。怒湍流:使湍流怒。怒:在这里用作使动,是水势奔腾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以致使湍急的流水更加奔腾。故謂之新崩灘故: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所以”。谓之:把它叫做。谓,叫做。之,代词,指这个地方。,其頹巖所餘其:指示代词,可译为“那个”。颓巖:崩塌的山岩。颓:假借字。它的本字是“阻”,这个字现在已经不用了。
12、说文十四篇,“隤,下隧(坠)也。”所余:所剩下的部分。比之諸嶺比:相比较。之:代词,指颓岩的剩余部分。比之;与颓岩的剩余部分相比较。诸岭:各个山峰,“诸”作定语。全句:拿它与众山峰相比较。尚為竦桀还算是高竦桀出的。尚:副词,可译为“还”。为;算是。竦;跟高耸 的“耸”相通。桀:突出的意思。也写作“傑”“嵥”。,其下十餘里,有大巫山其:代词,它的(即新崩滩的)。下:下游。非惟三峽所無非、惟:都是副词。“非”可译为“不”,“惟”可译为“只是”。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四川和湖北境内。所无;所没有的。这句话若直译,就是:不只是三峡没有这样高的山。它的本意是说;在三峡地区以大巫山为最高,没有任何
13、其他山峰可与大巫山比高。乃當抗峰岷峨,偕嶺衡疑乃:连词,表示转折,可译为“而是”。跟上一个分句“非惟”相呼应,构成联合复句,表示递进关系。当,副词,应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意思是:跟岷山,峨眉石抗峰,跟衡山,九疑山偕岭。“抗峰”,山峰相对抗,也就是比高低的意思。“偕岭”山岭相偕同,也就是山岭一般高的意思。,其翼附群山,並概青雲其:指大巫山。翼:本指翅膀,这里用作动词,遮护,护卫的意思。翼群山,就是大巫山护卫群山,群山都在它的羽翼之下。附群山:使群山依附,也就是统帅群山的意思。附:在这里用作使动。并、概,都是平列的意思。并,并列,比并。概:在古代是量米谷时刮平斗斛用的器具,后来引申为刮
14、平的意思。并概青云:就是与青云平列,形容山峰之高。更就霄漢辨其優劣耳还要到霄汉去分辨它们的高低。更:副词。就:动词,到去。霄:云霄。汉:天河。辨:辨别,分别。其:它们的,指大巫山与霄汉。优劣:这里指高低,胜负。耳:句尾语气词,可译为“呢”。,神孟塗所處 大巫山是神孟涂所住的地方。下面引用山海经的一段神话。山海經曰;“夏后啟之臣孟塗,是司神于巴”这段神话出自山海经海内南经,在文字上稍微有些出入。夏后启;夏代的国君启。后:是国君的意思,跟帝王意思相近。要注意;这个“后”字与先後的“後”字的简化字都写作“后”,但不是一个“词”。启:是禹的儿子,夏王朝的第二个国君,距离我们现在大约已经有四千年的历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探究性 活动 巫山 巫峡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91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