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检测系统论文.docx
《入侵检测系统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侵检测系统论文.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入侵检测系统论文入侵检测系统论文 1.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变的越来越复杂,计算机的工作模式由传统的以单机为主的模式向基于网络的分布式模式转化,而由此引发的网络入侵的风险性也随之大大增加,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人们高度重视的问题。每年全球因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美元,且这个数字正在不断增加。传统的加密和防火墙技术等被动防范技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今的安全需要,想要保证网络信息和网络秩序的安全,就必须要更强有力和更完善的安全保护技术。近年来,入侵检测技术以其强有力的安全保护功能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也在研究领域形成了热点。 入侵检测技术是近年来飞速
2、发展起来的一种动态的集监控、预防和抵御系统入侵行为为一体的新型安全机制。作为传统安全机制的补充,入侵检测技术不再是被动的对入侵行为进行识别和防护,而是能够提出预警并实行相应反应动作。 入侵检测系统可以识别针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或更广泛意义上的信息系统的非法攻击,包括检测外界非法入侵者的恶意攻击或试探,以及内部合法用户的超越使用权限的非法行动。通常来说入侵检测是对计算机和网络资源上的恶意使用行为进行识别和相应处理的过程,具有智能监控、实时探测、动态响应、易于配置等特点。 2.入侵检测技术 2.1 异常检测 异常检测分为静态异常检测和动态异常检测两种,静态异常检测在检测前保留一份系统静态部分的
3、特征表示或者备份,在检测中,若发现系统的静态部分与以前保存的特征或备份之间出现了偏差,则表明系统受到了攻击或出现了故障。动态异常检测所针对的是行为,在检测前需要建立活动简档文件描述系统和用户的正常行为,在检测中,若发现当前行为和活动简档文件中的正常行为之间出现了超出预定标准的差别,则表明系统受到了入侵。 目前使用的异常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由以下2种。 (1).基于特征选择的异常检测方法 基于特征选择的异常检测方法,是从一组特征值中选择能够检测出入侵行为的特征值,构成相应的入侵特征库,用以预测入侵行为。其关键是能否针对具体的入侵类型选择到合适的特征值,因此理想的入侵检测特征库,需
4、要能够进行动态的判断。 (2).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方法 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方法,是通过机器学习实现入侵检 测,主要方法有监督学习、归纳学习、类比学习等。 2.2误用检测 误用检测主要用来检测己知的攻击类型,判别用户行为特征是否与攻击特征库中的攻击特征匹配。系统建立在各种已知网络入侵方法和系统缺陷知识的基础之上。这种方法由于依据具体特征库进行判断,所以检测准确度很高。主要缺陷在于只能检测已知的攻击模式,当出现针对新漏洞的攻击手段或针对旧漏洞的新攻击方式时,需要由人工或者其它机器学习系统得出新攻击的特征模式,添加到攻击特征库中,才能使系统具备检测新的攻击手段的能力。 误用检测常用的方法主要
5、有: (1)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基于知识的检测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它包含一系列描述攻击行为的规则(Rules),当审计数据事件被转换为可能被专家系统理解的包含特定警告程度信息的事实(Facts)后,专家系统应用一个推理机(InferenceEngine)在事实和规则的基础上推理出最后结论。 (2)状态转移 状态转移方法采用优化的模式匹配来处理误用检测问题。这种方法采用系统状态和状态转移的表达式来描述已知的攻击模式。由于处理速度的优势和系统的灵活性,状态转移法已成为当今最具竞争力的入侵检测模型之一。状态转移分析是针对事件序 列的分析,所以不善于分析过分复杂的事件,而且不能检测与系统状态无关的入
6、侵。 (3)模型推理 模型推理是指结合攻击脚本推理出是否出现了入侵行为,其中有关攻击者行为的知识被描述为:攻击者目的,攻击者达到此目的的可能行为步骤,以及对系统的特殊使用等。根据这些知识建立攻击脚本库。检测时先将这些攻击脚本的子集看作系统正面临的攻击。然后通过一个称为预测器的程序模块根据当前行为模式,产生下一个需要验证的攻击脚本子集,并将它传给决策器,决策器根据这些假设的攻击行为在审计记录中的可能出现方式,将它们翻译成与特定系统匹配的审计记录格式,然后在审计记录中寻找相应信息来确认或否认这些攻击。 3.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方向 在入侵检测技术发展的同时,入侵技术也在更新,攻击者将试图绕过入侵检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入侵 检测 系统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91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