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县宏龙矿业有限公司3万吨铁矿资源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浮山县宏龙矿业有限公司3万吨铁矿资源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山县宏龙矿业有限公司3万吨铁矿资源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浮山县宏龙矿业有限公司3万吨/年铁矿资源整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山西清泽阳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1335号二O一三年一月第一章 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1建设项目地点浮山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临汾盆地东缘。地理坐标:北纬3549至3606,东经11041至11313。西接临汾、襄汾,南临翼城,东连安泽,东南毗沁水,北接古县,东西长51.7公里,南北宽31.8公里,总面积938平方公里。浮山县辖2镇7乡, 2个居民委员会和185个村委会,人口12.07万,县城位于县城西部天坛镇,距临汾市约37km。省道临翼公路穿城而过。矿区位于浮山县城西南方向、直距约18
2、公里的南畔村西0.5km,行政区划隶属浮山县东张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径1114253-1114308,北纬355232-355247。临汾至四家湾金铜矿的公路从矿区北侧约1km处通过,矿区与该公路之间有简易公路相通。矿区北有309国道通过,南有侯月铁路通过,交通较为便利。交通地理位置见图1.1-1。1.1.2建设背景浮山县宏龙矿业有限公司位于浮山县城西南方向、直距约18公里的南畔村西0.5km,行政区划隶属浮山县东张乡管辖。根据山西省临汾市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非煤整合办核【2008】10号)关于临汾市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山西省浮山县
3、科海铁矿与浮山县洪源铁矿整合为一个矿山。整合后的矿山名称为浮山县科海铁矿,后名称变更为浮山县宏龙矿业有限公司。整合后矿区面积为0.2040km2,开采标高为880-750m,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为3万吨/年。为规范采矿权范围,合理利用矿产资源,2010年5月浮山县宏龙矿业有限公司申请进行采矿权范围划界,申请矿区面积不变,为0.2km2,申请开采标高变更为879.99-749.9m,2010年5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以晋非煤采划字(2010)0055号文批准其划界申请。2012年5月批准其延期一年(时间2012年5月13日2013年5月13日)。宏龙铁矿图1.1-1 地理位置图(1:1600
4、00)根据山西省非煤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领导组文件晋非煤开整字201105号“关于临汾市非煤矿产资源进一步开发整合实施方案的核准意见”文件精神,浮山县宏龙矿业有限公司为单独保留矿井,整合后矿区面积为0.204km2,开采标高为880-750m,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为3万吨/年。整合后的矿山名称为浮山县宏龙矿业有限公司。2012年6月该矿委托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查院编制完成了山西省浮山县宏龙矿业有限公司铁矿资源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书:矿区面积0.20km2,开采标高为879.99-749.9m,开采矿种为铁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为3万吨/年。达产后,矿山布
5、置一个工业场地,场地内新掘主斜井、利用原科海铁矿铁矿主斜井作为整合后的一号风井、新掘二号风井。全矿开采24、25、26、I号矿体。前期由主斜井、一号风井开采24、25、26号矿体;后期由主斜井、二号风井开采I号矿体。设计利用资源储量58.94万吨,可采储量47.15万吨,服务年限17a。达产后,矿山布置一个工业场地,场地内新掘主斜井、利用原科海铁矿铁矿主斜井作为整合后的一号风井、新掘二号风井。工程完成后,矿区总占地面积1.66公顷,其中生产场地占地面积1.23ha,矿区道路占地0.43ha。其中利用现有场地0.5ha,利用现有道路0.42ha,新增占地为荒草地,占地0.73ha。不占用农田耕地
6、及林地。生产场地利用的建筑有宿舍、休息室、原科海主斜井、库房,新建的生产设施及建筑有主斜井、卷扬机房、空压机房、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储矿场、机修车间、办公室。其余建筑、生产设施全部拆除,包括原卷扬机房、原空压机房、原洪源矿主斜井、风井、原食堂、原部分宿舍。矿山竖向分为三个布置平台,分别为905m、925m、945m。其中储矿场、主斜井、空压机房布置在905m平台;2号回风竖井、风机房布置在945m平台,其余建筑物布置在925m平台。1.2工程概况1.2.1主要工程内容(1)项目名称浮山县宏龙矿业有限公司3万吨/年铁矿资源整合项目(2)建设单位浮山县宏龙矿业有限公司(3)项目性质项目性
7、质:资源整合。项目基本情况见表1.2-1。表1.2-1 基本情况列表序号项 目基本情况1建设项目名称浮山县宏龙矿业有限公司3万吨/年铁矿资源整合项目2建设性质资源整合3生产规模矿井生产能力3万t/a4井田面积0.20km25工业场地占地面积矿区总占地面积1.66公顷,其中生产场地占地面积1.23ha,矿区道路占地0.43ha。其中利用现有场地0.5ha,利用现有道路0.42ha,新增占地为荒草地,占地0.73ha。6开采矿体24、25、26、1号矿体7开拓方式斜井开拓8采矿方法24-26-矿体选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I号矿体选用“留矿法”开采。9提升方式矿车承担矿井矿石运输和材料运输10投资
8、总额2800万元11建设工期10个月12服务年限17a(4)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一、建设规模达产后,矿山布置一个工业场地,场地内新掘主斜井、利用原科海铁矿铁矿主斜井作为整合后的一号风井、新掘二号风井。全矿开采24、25、26、I号矿体。前期由主斜井、一号风井开采24、25、26号矿体;后期由主斜井、二号风井开采I号矿体。设计利用资源储量58.94万吨,可采储量47.15万吨,服务年限17a。二、工程内容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办公室及生活设施和储运工程等。本工程建设内容与现有工程衔接关系见表1.2-2。表1.2-2 本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及与现有工程的衔接关系(
9、含建设进度情况)工程类别现有工程现状工程建设内容与现有工程的关系目前的建设进度原科海铁矿原洪源铁矿主体工程开拓系统主井主斜井(XJ1):X=3972132.88,Y=19564877.297,H=935.660m主斜井:X=3972084.166,Y=19564721.825,H=915.578主斜井(新建),X=3972116.91,Y=19564759.844,H=925新建未建1号风井副斜井(XJ2):X=3972041.408,Y=19564809.888,H=919.706m副斜井:X=3972035.924,Y=19564869.781,H=960.193风井1(原科海主井),X=
10、3972132.88,Y=19564877.297,H=935.660原科海主井未建2号风井-风井2(新建),X=3972103.21,Y=19564787.152,H=945新建未建运输系统采用1.2m卷扬机提升0.7m3矿车采用1.2m卷扬机提升0.7m3矿车采用1.2m卷扬机提升0.7m3矿车新建未建地面生产系统设置一个露天原矿临时堆场,原矿经临时堆存后外运设置一个露天原矿临时堆场,原矿经临时堆存后外运在工业场地西南部设置一个原矿临时堆场,长30m,宽20m新建未建辅助工程通风系统风机已全部拆除风机已全部拆除1号、2号回风井全部安装轴流式节能风机新建未建排水系统井底设水仓和水泵房,将矿井
11、涌水排出在井下设水仓、水泵房,将矿井涌水排出新建未建废石系统废石一部分填铺工业场地,一部分在场地堆放废石一部分填铺工业场地,一部分在场地堆放本项目设一个废石场,位于工业场地北400m处的荒沟内,该沟总体呈东西走向,东高,西低,长约150m,宽约30m,深约12m,总容积约1.8万m3,可储存矿石2.7万吨。废石场修筑拦渣坝、截水沟和消力池,并依据山沟地形对废石进行堆放,并覆土绿化。新建未建辅助设施机修间、材料库、空压机房、风机房、卷扬机房机修间、材料库、空压机房、风机房、卷扬机房机修间、材料库、空压机房、风机房、卷扬机房利用材料库,其余新建未建公用工程给水系统给水水车外购本矿生产及生活水源为外
12、购自南庄村,南庄村清水池水源为四家湾矿深井,取自奥陶系岩溶裂隙含水层。水质良好,可以作为本矿生产生活用水,水源有保证。现有利用排水矿井水2008年底停产,目前矿井无涌水外排本工程在工业场地建设一座井下水处理站,用于处理矿井水。井下水处理站配备1台YG-1-1型净水器,处理能力为1m3/h,可以满足矿井水处理要求。井下水处理站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工艺,污染物去除率COD:85%;BOD5:80%;SS:90%。矿井涌水经处理后贮存在清水池中,全部综合利用于凿岩用水不外排。新建未建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全部排入矿区外的沟谷本工程在主井工业场地建设一座生活污水处理站,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生活污水
13、处理站为WSZ-AO-1型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1m3/h,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消毒处理工艺,污染物去除率COD:85%;BOD5:90%;SS:85%。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本矿工业场地抑尘洒水、废石场抑尘洒水、矿石场抑尘洒水不外排。供电系统供电电源引自浮山县东张乡供电电源引自浮山县东张乡利用现有工程供电电源利用供热系统采用电采暖全部采用电暖器新建未建环保工程大气原矿堆场粉尘露天堆场,粉尘大本工程在工业场地建设一座储矿场,采用封闭式挡风抑尘网储存并设喷水设施,除尘效率可达80%。矿石堆场为一四边形,其周长为100m,总面积约600m2,四周底部建2m砖混围墙,上部挡风抑尘网高4
14、m(矿石堆最高高度按4.0m考虑),挡风抑尘网总面积为400m2。新建未建运输道路扬尘道路未硬化,运输扬尘大设专用洒水车,在运输道路定期洒水降尘,保持路面清洁和相对湿度;对外运输汽车加盖篷布,限制超载。新建未建井下爆破炮烟-产生量很小,经稀释后,对大气环境影响很小。-环保工程废水矿井水2008年底停产,目前矿井无涌水外排;原有矿坑水经沉淀处理回用于井下洒水降尘本工程在工业场地建设一座井下水处理站,用于处理矿井水。井下水处理站配备1台YG-1-1型净水器,处理能力为1m3/h,可以满足矿井水处理要求。井下水处理站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工艺,污染物去除率COD:85%;BOD5:80%;S
15、S:90%。矿井涌水经处理后贮存在清水池中,全部综合利用于凿岩用水不外排。新建未建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本工程在主井工业场地建设一座生活污水处理站,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处理站为WSZ-AO-1型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为1m3/h,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消毒处理工艺,污染物去除率COD:85%;BOD5:90%;SS:85%。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于本矿工业场地抑尘洒水、废石场抑尘洒水、矿石场抑尘洒水不外排。新建未建固废废石废石一部分填铺工业场地,一部分在场地堆放本项目设一个废石场,位于工业场地北400m处的荒沟内,该沟总体呈东西走向,东高,西低,长约150m,宽约30m,深约1
16、2m,总容积约1.8万m3,可储存矿石2.7万吨。废石场修筑拦渣坝、截水沟和消力池,并依据山沟地形对废石进行堆放,并覆土绿化。新建未建生活垃圾随地丢弃集中收集后由浮山县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噪声提升机露天布置,噪声影响大基础减振、隔声。新建未建通风机合理布局、基础减振、安装消声器、扩散器。新建未建空压机基础减振、空压机房单独封闭隔声,室内采用吸声材料,采用隔声门和通风隔声窗。新建未建水泵-室内布置,水泵与进出口管道间安装软橡胶接头,泵体基础设橡胶垫或弹簧减振器。新建未建运输车辆-限制车速,限制鸣笛。新建未建生态排污影响-按照环评要求落实大气、水、固废、噪声环境保护措施,加强废水综合利用,减少污染
17、物排放量,从而减轻工程排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固废处置废石一部分填铺工业场地,一部分在场地堆放环评规定对废石进行合理排放、填沟、覆土、植被恢复。新建未建绿化工业场地绿化率低矿区工业场地绿化占地总面积为0.34公顷,绿化系数为20%。新建未建运输道路沿线运输扬尘大运输道路洒水抑尘,清扫保洁。-环境管理监测机构矿山未设环境管理监测机构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和监测机构。新建未建办公室及生活设施宿舍、办公室、食堂办公室、宿舍、食堂利用现有宿舍,新建食堂、办公室未建储运工程原矿储存露天堆场,粉尘大本工程在工业场地建设一座储矿场,采用封闭式挡风抑尘网储存并设喷水设施,除尘效率可达80%。矿石堆场为一四
18、边形,其周长为100m,总面积约600m2,四周底部建2m砖混围墙,上部挡风抑尘网高4m(矿石堆最高高度按4.0m考虑),挡风抑尘网总面积为400m2。利用现有两矿储矿场合建而成未建运输道路道路未硬化,运输扬尘大设专用洒水车,在运输道路定期洒水降尘,保持路面清洁和相对湿度;对外运输汽车加盖篷布,限制超载。新建未建1.2.2生产工艺达产后,矿山布置一个工业场地,由于现有两矿工业场地毗邻,整合工程利用两矿场地进行建设,场地内新掘主斜井、利用原科海铁矿铁矿主斜井作为整合后的一号风井、新掘二号风井。建设一个系统接替开采全矿24、25、26、I号矿体。前期由主斜井、一号风井开采24、25、26号矿体;后
19、期由主斜井、二号风井开采I号矿体。设计利用资源储量58.94万吨,可采储量47.15万吨,服务年限17a。开采顺序为24矿体25矿体26矿体I矿体。每个矿体开采为自上而下,矿房内回采沿矿体底板从下至上进行回采。具体为:矿体阶段高40-42m。在阶段内沿矿体走向每隔40-50m划分为一个矿块。每个矿体分为一个运输中段。采矿方法:24-26矿体选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I号矿体选用留矿法开采。达产后,矿山布置一个工业场地,场地内新掘主斜井、利用原科海铁矿铁矿主斜井作为整合后的一号风井、新掘二号风井。工程完成后,矿区总占地面积1.66ha,其中生产场地占地面积1.23ha,矿区道路占地0.43ha。其中
20、利用现有场地0.5ha,利用现有道路0.42ha,新增占地为荒草地,占地0.73ha。不占用农田耕地及林地。开拓系统:主斜井(新建)、一号回风斜井(原科海主井)、二号回风竖井(新建)本矿田西北部为浮山县怡恒矿业有限公司矿田,东部为南畔矿区铁矿工作范围,北部、西部和南部无矿山。1.3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在实施各污染综合防治对策后,对区域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等均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从区域环境功能承载力、土地利用、城市建设规划要求、社会敏感目标、工业场地平面布置及项目综合影响判断认为,工业场地及固废堆场选址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是可行的。第二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2.1项目所在地的环
21、境概况2.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2年9月21日-9月27日对本项目进行了大气质量现状的监测。共布设3个监测点位,分别为:1#沟南村(陈家庄)、2#南庄村、3#翟底村。监测结果如下:从3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中可知,评价区SO2、NO2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TSP、PMl0出现超标,说明当地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一般。TSP、PM10超标的主要原因是评价区内矿山企业较多,矿石堆存、运输等扬尘量大。另外,当地植被覆盖率差、风沙大,也是造成TSP、PM10超标的重要原因。2.1.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矿区范围内没有河流,仅有季节性沟谷。本项目不排水,雨季时洪水汇流向东进
22、入响水河,由响水河向西北进入洰河水库(进入洰河),再向西北进入涝河,最终进入汾河。本次评价对地表水不做现状监测。2.1.3地下水环境质量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2年9月21日-9月23日对本项目进行了地下水现状的监测。地下水现状监测共布设了6个监测点位,分别为:1#翟底村、2#木瓜沟村、3#西张村、4#南畔桥、5#南畔新村、6#尧村。监测结果显示:在所有监测点位监测项目中,总大肠菌群(个/L)除南畔新村达标外,其余全部超标,另外2#木瓜沟村点位总硬度也出现超标。其余各项指标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类水质标准。由此可见,评价区地下水水质较好。其中总大肠菌群(个/L)出现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浮山县 矿业 有限公司 铁矿 资源整合 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简本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87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