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结果报告程序.doc
《检测结果报告程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结果报告程序.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检测结果报告程序l 目的对检测报告的编制、审核、批准和发送进行控制,确保检测报告完整性、准确性以及能够真实地反映检测结果的全部信息,杜绝报告使用的风险,特制定本程序。2 范围 适用于各类检测报告的编号、格式和信息要求,检测报告的编制、审核和批准,对报告内容的意见和解释,分包检测的表述,报告发送和报告的修改/补充。3 职责3.1 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负责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3.2 授权签字人的职责 负责检测报告的签发批准,并对报告的有效性负责。3.3 检测室负责人的职责 根据检测要求审核检测报告的数据和评审检测结果,并对检测报告内容的完整性、检测结论的真实性、检测报告及原始资料编写的规范性、检测工
2、作质量负责。重点是:核对统计计算数据、引用数据、技术术语和文字表述差错等。3.4 报告编制人的职责负责对检测报告的编制、送审和更改。对检测依据标准的有效性、检测数据统计计算的正确性、检测报告与检测原始记录及相关文件的一致性、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及报告最终结论的正确性负责。3.5 业务管理员的职责 在检测报告批准后,负责对检测报告盖章、发送、归档。对报告及有关材料的完整性、检测报告格式的正确性负责。3.6 资料管理员的职责 负责检测报告及原始资料的建档及管理。4 工作程序4.1 检测报告编制要求4.1.1 检测报告的编号如:“200701-WJ-01”,年份为2007,月份为1 月,产品为外加剂(代
3、号WJ), 顺序号为01。报告编号的顺序号是针对中心某年该类检测试验项目流水号。4.1.2 本检测中心的检测报告应能够准确、清晰、明确和客观地报每一项或每一系列的检测结果,并符合检测方法中规定的要求。检测报告的标准格式应由检测室负责人根据承检产品/项目标准的要求设计。其内容应包括以下部分,并应尽量减少产生误解或误用的可能性;4.1.2.1 标题:检测报告;4.1.2.2 检测中心名称:中铁八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试验检测中心;检测中心地址: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镇;当在检测中心以外检测对应标明其地点;4.1.2.3 唯一性标识:报告封面及正文上编制编号,有多页时,正文每页编制“第 页 共 页”
4、页码,检测报告结束加注结束标识,以便确保识别报告唯一性和完整性; 4.1.2.4 客户的名称和地址:标明受检单位或委托方名称和地址;4.1.2.5 所用方法的标识:给出检测所依据的标准名称或代号;4.1.2.6 检测物品的描述、状态和明确的标识;填写样品名称、型号规格、样品编号和状态等; g对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至关重要的检测物品的接收日期和进行检测的日期;应有抽样日期或委托日期、检测日期、签发日期; h如与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相关时,检测中心或其他机构所用的抽样计划和程序的说明; i检测结果:应按检测方法的要求给出检测结果,并带有法定计量单位;j检测报告上应有批准人的姓名、职务、签字或等同的标识
5、和日期,并同时有编制人,审核人的签字; k. 报告中注明检测结果仅对样品或批次有效; l. 当有分包项时,则应注明清晰地标明分包方出具的数据; m 未经本检测中心书面批准,不得复制(全文复制除外)检测报告的声明。4.1.3 当需要对检测结果做出解释时,检测报告中还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对检测方法的偏离、增添或删节,以及特殊检测条件的信息,如环境条件; b. 根据检测方法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在报告中给出符合/不符合结论或检测结果; c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客户要求,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检测报告中还需包括有关不确定度的信息;d适用且需要时,提出意见和解释;e特
6、定方法、客户或客户群体要求的附加信息。4.1.4 当需对检测结果做出解释对,对含抽样结果在内的检测报告,除了4.1.2 和4.1.3 所列的要求之外,还应包括下列内容: a抽样日期及抽样人; b抽取的物质、材料或产品的清晰标识(适用时,包括抽样产品名称、制造者的名称、标示的型号或类型规格和相应的系列号、批量、样本数量、检测标记等); c抽样地点,包括任何简图、草图或照片; d所用抽样计划和程序的说明; e抽样过程中可能影响检测结果解释的环境条件的详细信息,可附详细说明; f. 说明与抽样方法或程序有关的标准或规范,以及对这些规范的偏离、增添或删节的说明。4.1.5 意见和解释4.1.5.1 如
7、包括对专业性评价和说明时,本检测中心应把做出的评价和说明的依据制订成书面文件。评价和说明应与检测报告的检测结论明确分开,被清晰地标注。4.1.5.2 检测报告中的“意见和解释”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 关于结果符合或不符合要求的声明意见;b. 满足合格要求的意见;c. 如何使用结果的建议;d. 怎样用于改进的指导意见。4.1.5.3 许多情况下,如果能与客户直接对话来传达“意见和解释”可能会更恰当,但这些对话需做文字记录。4.1.6 设计后的检测报告格式应由技术负责人审批使用。4.2 报告的编制4.2.1 样品检测结束后,检测项目负责人对由检测人员签字并评审无误的检测原始记录和分包检测报
8、告(如果有分包)进行校核,并详细记录校核评定结果,报告编制人根据校核后的检测原始记录按照承检产品/项目的标准格式(当客户有要求时,则报告格式应满足客户的要求)打印编写检测报告,编写结束时在检测报告“编制”处署名并签上日期。4.2.2 如有分包的试验检测项目,则应在检测报告中注明。分包应以书面方式报告结果。4.2.3 打印后的检测报告(数量根据委托要求和检测中心留存)同检测原始记录及有关资料项目负责人送交检测室负责人审核签字。4.3 检测报告的审核4.3.1 检测室负责人对检测报告及有关资料进行审核。4.3.2 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在检测报告审批记录表中详细记录审核评定意见。4 . 4.3.3 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检测 结果 报告 程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87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