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情况调查报告.doc
《人口老龄化情况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老龄化情况调查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2016年人口老龄化情况调查报告 2016年人口老龄化情况调查报告 联合国规定凡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以上或0 岁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超过 10%的属老年型国家或地区。我国从000 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 岁及以上人口占 13.26%,比000 年人口普查上升.9个百分点,其中岁及以上人口占.87%,比2000 年人口普查上升 1.91 个百分点。0-1岁人口占16.60%,比000 年人口普查下降.2个百分点。然而,90-00 年的十年间,60 岁以上和5岁以上人口比例分别提升了 1.7和 1.4个百分点,0-1岁区间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了
2、.93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加快,少年儿童比重降低速度亦在加快。 中国的老龄化是一个规模大且发展迅速的过程,比其他国家都要更快。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7%。可以看到,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已大幅上升。从总体上看,我国每百人所拥有的养老机构床位数较低,大体徘徊在1-2张之间。这与发达国家5-7张的床位数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也与我国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有较大的缺口,养老机构床位数供给远小于需求,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人口老龄化一方面使得我国人口负担比加重,社会赡养率增大;另一方面也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一是对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不断加大。老年人口增多,特
3、别是高龄、患病老年人众增多,对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并且提出更高、更多方面的要求。二是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加大。因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身体较弱,有病的相对较多,对卫生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医疗要求越来越高。三是引起社会需求结构新变化。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产生了不同于其他人口群体的特殊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预示着在社会总需求中,老年人需求市场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为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而形成的养老产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预计到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增加至1亿,届时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到2025年,中国老年人
4、口总数将近3亿,到2050年,我国将有4亿老年人,也即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而且按照现在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人口老龄化比例从20%提到30%只需20多年的时间,发展非常迅速。预测到2020年,养老床位需求为729万张,2025年底全国养老床位应达到900万张以上。 一、老龄化现状分析 联合国认为,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教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所产生的,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取决于出生、死亡和迁移三个因素。决定人口老龄化最主要的因素是生育率下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也不例外,它也是在
5、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生育率下降的情况下出现的。到1999年,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行列。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整个人类社会能在资源保证、环境良性状态下持续、健康发展,而人口老龄化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会对我国人口、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带来不可回避且深层次的突出矛盾。使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就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总体来看,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1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7%。2006年统计数据表明,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是149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
6、11.3%,65岁以上的人口是1419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7.9%。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有如下特点。 (一)纯老年人家庭迅速增加。“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一对夫妇同时瞻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小孩的家庭逐渐增多。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纯老年人家庭占老年人家庭比例,城市约为4.3%,农村约为37.8%,并在继续增加。 (二)高龄老年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1.4岁,80岁以上高龄老人高达152万,高龄老人是老年人口中增长最快的群体。本世纪前半叶,我国高龄老年人平均增长率超过4%,是老年人口平均增长率的1.7倍。 (三)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倒置。发达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
7、,我国的情况则相反。2000年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为1.9%,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我国农村2006年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可见,中国未来老龄化对中国的挑战重点在农村。 (四)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我国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而发达国家的情况则相反。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刚刚超过1美元,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而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一般都在5113美元以上。 以现在这种发展趋势,中国老龄人口到了2010年将增加到1.12亿,2020年将达到2.48亿,20512100年将稳定在34亿。人
8、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广泛而深远。 官方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中显示:我国从2000年始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4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8亿,占总人口比例为10.1%,预计2020年这一比例会达到12.8%。近两年国务院、各部委就制定发布了养老相关政策十余条,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服务标准化、养老机构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并轨等多方面指导、支持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其中2015年2月25日,民政部、发改委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预示我国养老产业迎来新的阶段。同其他消费群体相比,
9、老年群体由于在生理、心理、经验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老年市场的消费行为也具有了其自身的特征,包括自住消费性强、习惯稳定和行为理智、追求实用便利等。老年人的这些消费特征也决定了养老用品和服务与其他相比存在着不同之处,从而形成了特殊老年人消费市场。 养老市场规模巨大。全国老龄办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规模达到1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3万亿元,2030年达到8.6万亿元,2040年达到17.5万亿元。而从2014年至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我国将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
10、国家。 二、老龄化未来趋势预测我国未来面临人口增长三大高峰 据研究成果显示,我国已相继面临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增长的“三线交叠增长”的非常时期:总人口继续直升,估计到2050年将达16亿左右;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量将持续增长到2020年,达941万人,所占比重将增长至2010年,大约占67%左右,届时从属年龄人口比下降至5%以下,社会赡养负担最轻,即从现在至2020年是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最佳时期,随后从属比上升伴随着劳动人口比重的下降,预示着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开始显现。另一方面,未来一二十年我们在面临劳动人口比重和绝对量增长的同时,还将面对失业人口继续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口 老龄化 情况 调查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86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