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及用药原则.docx
《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及用药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及用药原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及用药原则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及用药原则 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王明陵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或“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为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鼻咽部炎症,尤其是以病毒感染而致病的占90%以上,由于婴幼儿时期呼吸道的解剖生理特点及机体免疫功能尚未健全,因此容易患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佝偻病及缺乏体格锻炼的小儿也易患本病,而且病愈后无持久的免疫力,可多次复发。 临床表现 轻重程度可相差很大。一般年长症状较轻,婴幼儿时期则重症较多。 1、轻症 极轻者只有鼻部症状,如流清鼻涕,鼻塞、打喷嚏等,也可有流泪、微咳或咽部不适等症状,可3-4天内自然痊愈。如果涉
2、及鼻咽部,常有发热、咽痛、扁桃体炎等,有时淋巴结可稍有肿大。发热可持续2-3日至一周左右,高低不等。婴幼儿容易伴随呕吐及腹泻。因此,应有所了解。 2、重症 起病时,体温可高达39-40或更高,伴有恶寒、头痛、全身无力、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等,不久即可见鼻炎分泌物,引起较频繁的咳嗽。有时咽部微红,发生疱疹性咽炎。有时红肿明显,波及扁桃体,出现脓性分泌物,咽痛及全身症状均加重,鼻咽部分泌物从稀薄变成1 粘稠,并可出现鼻窦炎、中耳炎、颈部淋巴炎等并发症。此时称为“急性扁桃体炎”。更有严重病例,患儿可出现高热惊厥和急性腹痛,应及时送医院就医。 (二)治疗 1、中医治疗 风寒感冒:多见于较大儿童感冒初期,
3、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流清鼻涕、头身疼痛,咳嗽有痰,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紧等症状及体征。治以辛温解表法,可用荆防败毒散等方剂。 风热感冒:多见于婴幼儿,发病较重或虽经汗出而热不解,鼻塞、流黄涕、面赤、咽红或咳嗽有痰。舌尖稍红,舌苔薄白或黄白相间,脉浮数或滑数。治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法,方可用桑菊饮,银翘散加减。 风热乳蛾:相当于急性扁桃体炎。治宜清热泻火,解毒消肿,方可用银翘散加减。 中成药:风寒感冒可选用感冒解毒颗粒、风热感冒可选用双黄连颗粒,复方金银花颗粒、小儿退热灵、小儿感冒颗粒等。如合併扁桃体炎,还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柴黄颗粒等。而小儿百乐片,不但可清热散风,而且具有健胃消食作
4、用。 介绍一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成药成分的功效与主治: 感冒解毒颗粒 苏叶-祛风解表,具有散寒解表、行气宽中作用,现代医学证实,煎剂及浸剂能扩张皮肤血管,刺激汗腺分泌,有解热作用。水浸液在2 体外对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前胡-化痰止咳,用于痰多雍肺,咳嗽气促等症。 防风-适用于风寒表征及风热表症。现代医学证实,煎剂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种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尚能抗炎镇痛。 金银花-清热解毒,适用于外感风热、温热病初起,发热而微恶风者,或疮、痈、疖肿,咽喉肿痛,以及热毒血痢、下痢脓血等。现代医学证实,该药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不同程度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
5、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并能抑制多种皮肤真菌、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实验证明,金银花还有抗炎和解毒作用。 麦冬-具有清热养阴,润肺养胃作用,用于肺虚有热、,干咳少痰,胃热伤阴,津少口渴等症。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麦冬能明显提高实验性小鼠耐缺氧能力,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及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此外,能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体液免疫,提高机体适应性。 板蓝根-具有凉血解毒、清利咽喉作用,可用于咽喉肿痛等症,近年来还用来治疗传染性肝炎。现代医学证实,板蓝根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对A型脑膜炎球菌也有效果。 苦杏仁-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用于咳
6、嗽气喘。现代实验研究证实,服用少量杏仁,其苦杏仁甙在体内慢慢分解而产生微量氢氰酸,能轻度抑制呼吸中枢而达到镇咳平喘作用。 3 羌活-具有祛风解表作用,用于风寒表症,并可治疗头痛。 川芎-具有祛风止痛作用,可用于感冒头痛、偏正头痛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该药具有镇静、抗菌以及扩张冠状动脉、降压、抗癌等作用。 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作用,用于风热表症,温病初起等症;利炎消肿,用于咽喉肿痛;祛痰止咳,用于痰多咳嗽;透疹,用于麻疹透发不畅;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疮疡。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该药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显著抗菌作用,具有利尿解毒作用。 在以上药物的综合协调作用下,感冒解毒颗粒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7、、清热解毒功效,可治疗婴幼儿感冒、头痛、发烧、鼻塞、流鼻涕、咳嗽、咽喉肿痛、四肢酸痛等症状,是防治流感的常备药品。 2、西医治疗 抗病毒药物:可选用利巴韦林颗粒等药 抗生素:如患儿併发扁桃体炎,咳嗽略痰少,下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中耳炎、淋巴结炎、副鼻窦炎等,合併细菌性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可使用抗生素类药品,如头孢克洛颗粒、强必林、依托红霉素颗粒、头孢拉定干混悬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 3、对症治疗 如有发热、头痛、流涕、鼻塞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酌情选用小儿解热镇痛药物,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氨酚麻美糖浆、美林伪麻干混悬剂、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布洛芬混悬液、酚麻美敏混悬液等进行对症治疗。 4 二
8、、婴幼儿支气管炎 婴幼儿支气管炎系指支气管发生炎症,有急性支气管炎与慢性支气管炎之分。急性支气管炎在婴幼儿时期发病较多较重,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并为麻疹、百日咳、伤寒等传染病的一种临床表现。患有营养不良、佝偻病、慢性鼻炎、咽炎等均可成为本病的诱因。单纯慢性支气管炎在小儿很少见。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范畴。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或气候冷热突变时最为多见。 临床表现 1、急性支气管炎:发病可急可缓,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也可忽然出现较多较深的干咳,以后逐渐有痰。婴幼儿不会咯痰,多经咽部咽下。一般症状或轻或重,轻者无明显病容,重者有38-39的发热,偶达40。大多2-3日即退烧,
9、感觉疲劳,影响睡眠与休息。患儿食欲较差,甚至可发生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2、慢性支气管炎:以持续性咳嗽为主,多月不愈,早晚加重,尤以夜间更明显。痰量或多或少,以咳出为快。症状夏季较轻,冬季易出现急性发作,使病情加重。反复发作者,体质多瘦弱,还可并发肺不张,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 治疗 1、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本病效果比较理想,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分型治疗一般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风寒咳嗽:以突然咳嗽,咳声较急为主,痰稀白。鼻塞、5 流清鼻涕、咽喉痒或伴有头痛,恶寒或不发热。舌苔微白,脉浮,治疗宜辛温解表,散寒止咳,常用杏苏散加减。 风热咳嗽:咳嗽不爽、痰黄粘稠、咽红口干、鼻塞流黄涕,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 常见疾病 诊断 用药 原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86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