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docx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第九章 儿童品德心理与发展 一、填空题: 1、品德发展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依据社会道德向儿童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儿童品德发展现状的矛盾,这一矛盾推动了儿童品德的发展。当然,外部教育影响是品德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自我教育是品德发展的根本动力。 2、品德发展是四个因素协调、统一发展的过程,其中道德认识是基础,道德情感是动力,道德意志起调控作用,道德行为是前三者的综合表现,也是个体品德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3、皮亚杰认为,儿童在 6 岁以前处于无道德规则阶段,他们在游戏中没有合作,也没有规则,社会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而儿童在 610 岁期间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其道德判断都
2、基于 对规则的无条件服从。 4、班杜拉认为,社会学习主要不是直接强化的 操作学习,而是替代强化的 观察学习。 5、道德认识是一种对于是非、好坏、善恶的行动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其中,道德观念是指社会道德现象在人脑里留下的表象;道德概念是指社会道德本质特征的反映;道德信念是个体坚信自己的道德观念正确,并使这种道德观念伴随着内心体验而成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6、儿童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趋势:从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对人”到“对己”;从片面到全面。 7、道德意志就是人在 道德行动 中自觉 克服困难 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体现在 道德行为中。 8、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表现在:认识具有模
3、糊性 ;情绪具有对立性 ;意志具有脆弱性 ;行为具有逆反性 。 二、 选择题: 1人们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他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体验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2小学低年级儿童往往会将“我妈妈说的”“我们老师说的”挂在嘴边,表明其道德发展阶段处于皮亚杰所说的 A 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C可逆阶段D公正阶段 3、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A )。 A.“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 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 C.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 4、班杜拉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C )。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B.认知建构
4、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认知识结构理论 5、根据动机影响范围的大小可以把动机分为( D )。 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B.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C.意识到的动机和没有意识到的动机 D.广泛性动机和狭隘性动机 6、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 C )。 A.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发展 B.从主观责任到客观责任发展 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 7、心理学上把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称作为( B )。 A.气质 B.性格 C.个性 D.个性心理特征 三、 判断题: 1、道德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研究的主要对象。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 发展 教育 心理学 重点 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86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