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结构及工作原理课件.ppt
《蓄电池结构及工作原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蓄电池结构及工作原理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蓄电池,蓄电池的出现,蓄电池1859年由法国科学家加斯顿.普莱特发明。其化学反应理论一般认为是格拉斯顿和特拉普与1882年创立的双极硫酸盐化理论(简称双硫化理论)。,定义,蓄电池是一种可逆低压直流电源,既能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也能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以酸性水溶液为电解质称为酸蓄电池(铅蓄电池),以碱性水溶液为电解质者称为碱电池。铅蓄电池按其工作环境又可分为移动式和固定式两大类。固定型铅蓄电池按电池槽结构分为半密封式及密封式,半密封式又有防酸式及消氢式。依据电解液数量还可将铅酸电池分为贫液式和富液式,密封式电池均为贫液式,半密封式电池均为富液式,作用,一般情况由发电机供电,但:1.发动机起动:放
2、电 2.发电机不发电或E很低:放电 3.发电机超载:放电、协助放电 4.蓄电池E很低,发电机负载少,充电 5.稳压:大电容的作用,吸收瞬态过压,优点:内阻小,电压稳定,可短时大电流放电。缺点:比能量低,寿命短。,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极板组 正极板(深棕色)2.2mm;负极板(深青灰色)1.8mm隔板 正负极板靠近,易短路,加绝缘隔板(多孔性橡胶塑料)壳体 工程塑料联条 将多个单格电池串联加液孔盖 有通气孔 电解液 专用硫酸(纯)+蒸馏水(纯),蓄电池的内阻(1)组成 电解液电阻、极板电阻、隔板电阻、联条与极柱接触电阻等。(2)影响因素 1)放电程度 放电程度越高,PbSO4越多,极板电阻越大。
3、2)隔板电阻与材料 木质隔板多孔性差,其电阻比橡胶和塑料隔板电阻大。3)联条电阻与联条形式:传统的外露式联条比内部穿壁式、跨越式联条电阻大。4)电解液密度:电解液密度一般为1.2g/cm3 时,电阻最小,过低或过高(粘度大)内阻均增加。5)电液温度:温度低,粘度大,电解液电阻大。,隔离板 能防止阴、阳极板间产生短路,但不会妨碍两极间离子的流通。而且经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劣化,或释放杂质。铅蓄电池一般都使用胶质隔离板电池外壳 耐酸性强,兼具机械性强度。电动车用的蓄电池外壳乃使用材质强韧之合成树脂经特殊处理制成,其机械性强度特别强,上盖亦使用相同材质,以热熔接着。,由六块2.11V电池串联而成的12
4、.66V蓄电池,单格V=2伏 对于12V:6个串联对于24V:2个12V串联。,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放电,充电,(正极)(负极)(电解液),(正负极板)(液体水),讨论:1.放电:H2SO4,H2O,电解液的比重;充电:。可通过 测量来判断蓄电池的放电程度。2.实际上对于放电:PbO2+2H2SO4 Pb4+2 SO42-+2H2O 正极板活性物(正极板)(液)正电位+2V Pb Pb+2e(负极板)负电位-0.1V(负极物)溶于电解液中 外电路断开:E=2.1V(单格电压)2-(-0.1)=2.1V 外电路接通:负极2e 正极板,与Pb4+结合,生成Pb2+。,理论上极板上PbO2和Pb全
5、部变成PbSO4为止,放电结束,实 际上电解液不能渗透到极板活性物质最内层,即使蓄电池 无电提供,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只能一部分变成硫酸铅。极板要尽可能薄,面积大。3.增大放电电流:单格电池内,多组正、负极板并联提高极板 u=2.1V孔隙度,减少极板厚度。4.充电过程与放电过程相反 即 PbSO4 Pb2+SO42-正极:Pb4+2e Pb2+Pb2+SO42-PbSO4 PbSO4+2H2O PbO2(正极板)+2 H2SO4负极:Pb2+SO42-Pb SO4(负极板)同时:Pb Pb2+(溶解),蓄电池的工作特性,蓄电池放电,蓄电池充电,静止电动势Ej和内阻Rn,静止电动势:充、放电后2-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蓄电池 结构 工作 原理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85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