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二硫化碳安全技术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二硫化碳安全技术说明.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硫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硫化碳化学品英文名:carbon disulfide;carbon bisulfide分子式:CS2 相对分子质量:76.13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企业地址:湖北省兴山县昭君镇昭君村白沙河化工厂邮 编: 443700传 真: 0717-2588123企业应急电话:0717-2588116电子邮件地址:inform技术说明书编码: NO.002生效日期:2006年8月28日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 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二硫化碳97.5%75-15-0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2、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二硫化碳是损害神经和血管的毒物。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眼及鼻粘膜刺激症状;中度中毒尚有酒醉表现;重度重度可呈短时间的兴奋状态,继之出现昏迷、意识丧失,伴有强直性及阵挛性抽搐。可因中枢神经麻痹而死亡。严重中毒后可遗留神衰综合症,中枢和周围神经永久性损害。慢性中毒: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综合紊乱,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脑病。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燃爆危险:极度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范围广阔的爆炸性混合物。氯迭氯化物等反应剧烈,有燃烧爆炸危险。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第四部分 急 救 措 施皮肤接触:立即脱
3、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入:不给任何饮品,是否催吐看医嘱。就医。第五部分 消 防 措 施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范围广阔的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与铝、锌、钾、氟、氯、迭氮化物等反应剧烈,有燃烧爆炸危险。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
4、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氧化硫。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橡胶防护服、胶鞋、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灭火。尽可能将容器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用水灭火无效。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
5、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胺类、碱金属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在室温下易挥发,因此容器内可用水封盖表面。储存于阴凉、
6、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9。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胺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中国PC-TWA(mg/m3):5皮PC-STEL(mg/m3):10皮美国(ACGIH) TLV-TWA:10ppm皮监测方法:二乙胺比色法;气相色谱法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
7、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第九部分 理 化 特 性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分子式:CS2分子量:76.14pH值:无意义熔点():-111.5相对密度(水1):1.26沸点():46.3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64辛醇/水分配系数:1.86,1.93,2.16闪点():-30引燃温度():90爆炸上限(V/V):60.0爆炸下限(V/V):1.3燃烧热(kJ/mol):-1029.4临界温度():280临界压力(MPa):7.39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8、。主要用途:用于制造人造丝、杀虫剂、促进剂、,也用作溶剂。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禁配物:强氧化剂、胺类、碱金属。避免接触的条件: 受热。聚合危害:不聚合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轻度中毒有头晕、头痛、眼及鼻粘膜刺激症状;中度中毒尚有酒醉表现;重度中毒可呈短时间的兴奋状态,继之出现谵妄、昏迷、意识丧失,伴有强直性及阵挛性抽搐。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严重中毒后可遗留神衰综合征,中枢和周围神经永久性损害。慢性中毒: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中毒性脑病。眼底检查:视网膜微动脉瘤,动脉硬化,视神经萎缩。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急性毒性 LD50:31
9、88mg/kg(大鼠经口)刺激性 无资料亚急性与慢性毒性 家兔吸入1.28g/m3,5个月,引起慢性中毒;0.5-0.6g/m3 6.5个月,引起血清胆固醇增加。致突变性 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菌100g/皿。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人类淋巴细胞10200g/L致畸性 大鼠孕后1-22d吸入最低中毒剂量10mg/ m3(8h),致眼、耳发育畸形;大鼠孕后1-21d吸入最低中毒剂量100mg/ m3(8h),致颅面部(包括鼻和舌部)发育畸形。第十三部分 废 弃 处 置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废弃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硫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10、第十四部分 运 输 信 息危险货物编号:31050 铁危编号:31050UN编号:1131包装标志:易燃液体,、;有毒品包装类别:类包装包装方法:小开口铝桶;小开口厚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运输注意事项:二硫化碳液面上应覆盖不少于该容器容积 1/4的水。铁路运输采用小开口铝桶、小开口厚钢桶包装时,须经铁路局批准。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胺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
11、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第十五部分 法 规 信 息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日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1月7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危险化学品名录。第十六部分 其 它 信 息参考文献:张海峰,危险品化学安全技术全书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填表时间:2012年9月编制人员:白沙河化工厂 数据审核单位:白沙河化工厂安全环保科修改说明:为使公司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格式和内容尽可能与国际标准一致,尽快适应国际贸易、技术和经济交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81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