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枝特区旅游业发展浅析.doc
《贵州省六枝特区旅游业发展浅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六枝特区旅游业发展浅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贵州省六枝特区旅游业发展浅析字数:3200字号:大 中 小 摘要:六枝特区位于贵州省西部。境内有江省级风景名胜区及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梭戛生态博物馆,有扑朔迷离的夜郎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文章就是在田野调查中所积累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部分资料梳理。并就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六枝特区;旅游业;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F59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06)04006705 收稿日期:20060627。 作者唐黔春(1962),男,贵州省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工程师。 About the Guizhou Province Liuzhi Zone
2、 National Culture Tourist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and the TourismDevelopment Spring TANG Qian-chun (The Guizhou Province Institute of Research and Study on Geogrophy, Guizhou,Guiyang550005,China) Abstract:Six special zones are located west Guizhou Province. Within the boundaries has the Zhangke rive
3、r provincial level scenery scenic spot area and the Asian first ecology museum - - shuttle jia ecology museum, has the confusing night of court attendant culture, the tourist resources is rich. The article is the tourist resources which accumulates i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is specially the nationa
4、l culture tourist resources partial materials combs. And proposes several ponders on the national culture traveling development. Key words:Liuzhi zones; Tourism; Development; Ponder 六枝特区位于贵州省西部,是六盘水市的东大门,地处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境内少数民族主要有苗、彝、汉、布依、仡佬族等。境内有江省级风景名胜区及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梭戛生态博物馆,有扑朔迷离的夜郎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文章就是在田野调查中所积
5、累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部分资料梳理。并就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自然景观 六枝特区境内河流充分发育,而其分布和流向主要受地质构造、岩性和地形的制约,多数呈树枝状分布,多数流向西北东南。而这其间又是以特区中部的水塘大坡、老马地大山、滑岩坡、新窑垭口、新寨大坡一线山脊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分水岭以北属长江水系,三岔河为干流,主要支流北有老马河、龙场小河,西有懒龙河、岩脚河、木贡河、雨海河、锅河等;以南属珠江水系,西部北盘江为干流,主要支流有月亮河、西拉河、磨盘河、拉邦河,东部干流为白水河(源于境外),主要支流有落别河、六枝河、郎岱河。在诸多的支流中,了除月亮河、磨盘河、
6、拉邦河外,大多源于洞隙或地下河,上源支叉少而短、渗漏性强,水量季节性变化大。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内涵,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北盘江在境内称茅口河,古称牂牁江,位于六枝特区西南部,两侧绝壁对峙,耸立如削,山势之险峭,望之惊怵。沿河而行,忽而水深如潭,忽而滩险流急,时而藤木葱郁见猴群攀援嬉戏,时而怪石峥嵘仰望霞照赤壁。水奇,山险,谷幽集于一峡,各具特色,别有风情。但可惜的是河水受上游盘江一带煤矿厂采、洗煤炭排放之黑水之污染,致使水色灰黑、鱼虾绝迹。境内河段少有木舟通行,其中兔场至茅口段可航行十吨以下的机动船,为观光旅游提供了交通条件及增加了不少内容和增添不少乐趣。 三岔河三岔河乃是一条跨境河流
7、,它在六枝特区西北端自纳雍入境,向东至纳雍岔河一段称纳雍河,与张维河汇合后始称三岔河,系北部界河。沿途低峰浅谷中时有挂泉飞瀑,奇石怪峰,形态各异;岩溶石芽,参差嵯峨;布依山寨傍水而建,错落有致;河景风光别具一格,放舟荡漾其中,令人心旷神怡,陶然其乐。若开辟老卜底至龙场大桥水上航道,不仅有利于观赏沿河风光,同时可以形成六枝、岩脚、梭戛、龙场旅游环线。 二、人文风景 (一)历史遗迹 1、夜郎国都之谜茅口场 茅口地处六枝特区境内最大山间河谷盆地中,北盘江在西侧纵流而过,河谷宽阔舒展,漫滩连片平坦。均有雄险陡绝的高山环绕,如天然屏障将茅口围依于倚山傍水的福地内,西北部老王山脉,挺拔高峻,断崖绝壁连连迭
8、垒,象一条巨龙逶迤蜿蜒,翘首天际,护卫夜郎国都;东北海拔1600米以上山岭,横亘雄居,打铁关是通往茅口的唯一通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此处用“铁锁雄关金汤固”来形容和赞述它的战略地位,当是十分的恰当,一点也不显得夸张;东南为九层山和狮子山,山势连绵岭脊迭迭,号称九层,峰峦重重,屈指百座;南有拦蛇山,逶迤高耸,嵯峨迭障,难于攀越。高山与盆地之间,斜坡漫漫,苇草丛生,古林密茂,宽广无垠,是一个天然牧场。由此可见,雄奇陡绝的高山,险奇的斜坡,宽广的盆地,开阔平坦的河谷,雨量充沛,气候暖和,这些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构成了一个典型封闭的部族侯国国都的基本条件。 茅口及其附近尚有不少地名、文化遗产
9、、历史名胜都反映了夜郎国政治中心的地区性。在打铁关经半坡汤至茅口的斜坡上,有一条长约4公里,宽为1.31.8米的继续保存完好的青石铺砌的古驿道。石板上马蹄斑斑,凹凸不平,细细解读,尚能感悟到其间的沧桑岁月,那一幕幕真实的场景顿现脑间。 2、郎岱古镇 郎岱镇是六枝特区西部重镇,是原郎岱县(六枝特区的前身)县治所在地,经济、文化和工商业均较发达。郎岱镇古建筑十分发达,街道房舍古朴典雅,别具一格,目前保留着完善的街道东大街(现已更名朝阳街),街道宽阔静逸舒坦,房前的风雨屋檐、窗棂,呈万字格雕花;门上悬挂木刻烫金匾额及门联,房顶风火墙风檐翘角并彩绘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图案,令人悦目心清。自清雍正(公元17
10、23年1736年)年代起,先后修建规模宏大的庙阁楼塔十八处(座),有文庙、武庙、城隍庙、天齐庙、马王庙、黑神庙、牛王庙、文昌阁、万寿宫、二楚宫、保赤宫、玉皇阁、观音阁、魁星楼、龙神祠、昭忠祠、东山寺峰塔等,现多数寺庙遗址尚存,有木柱房架,近年已大体恢复的有黑神庙,观音阁,龙神庙。 郎岱镇风景名胜较多,最著名者有八景:东山朝霞、西陵晚渡、危风落雨、陇箐连云、南岳飞仙、北驿文峰、灵鳌伏日、铁锁雄关。虽为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构建,却是各具特色,自有特点,绝无一相似之处,甚是少见,实为旅游景点之上乘佳品,堪称自然与人合力共造之典范。若能登临其处,眼前是一幅幅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大幅的泼墨山水,万丈画
11、卷尽揽人间瑰奇美景。 1 2 3 贵州省六枝特区旅游业发展浅析字数:3284字号:大 中 小 3、奇潭怪泉之乡岩脚镇 岩脚镇古称黑洋大箐,系一片古木参天杂草丛生,浓荫蔽日虎豹出没的原始森林。元末有张、杨、穆三公避难逃至于此并隐居,始傍山伐林开垦种植而开发,迄今有五百多年历史。由于该处土地肥沃,依山傍水,利于耕作,附近居民也随之迁居于此,后来迁居者逐渐增多,依岩山建寨形成半条街,取名“岩觉”意寓岩山觉醒,因人习于称岩山之麓为“脚”,后改称“岩脚”为今名。明末清初岩脚建筑已初具规模,市场繁旺,各省会馆云集寺庙,佛盛,有小金州之称。乾隆十九年(1755年)在郎岱厅境置羊场(岩脚)巡检司,设巡检员,司
12、“辑捕盗贼盘查奸伪”之职,咸丰二年(1852年)正式设学,建“爱莲”书院。明国十八年(1929年)设羊场分县。解放后至1984年均为区级建制,1984年改为岩脚镇。 岩脚镇地处由中三迭统上部碳酸盐岩形成的峰丛谷地中。四周峰丛环抱,形如九只姿态各异的巨狮嬉闹顾盼;低洼狭长的谷地似一艘东翘西伏的渔舟漂泛在峰海巅波之中;岩脚河如披蓝色鳞甲的巨龙蜿蜒曲行于平湖石浪之内;火焰山若巨龙之头昂首欲饮龙泉水,大屯山似白象伸着长鼻与龙争饮 更为奇特的是在岩脚境内奇水怪泉不断出露,构成了岩溶地下水奇观。木贡泉群亦甚奇怪,在不足50平方米范围内同时出露冷泉、温泉和矿泉各一眼;火焰山脚溶潭水满,却从不外溢。这些怪泉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省 六枝特区 旅游业 发展 浅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80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