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厂扩建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某煤厂扩建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煤厂扩建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doc(2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县XX煤厂扩建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XX工程开发有限公司XX县XX煤厂扩建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说 明 书工程编号:C1018建设规模:90kt/a总 经 理:总 工 程 师:项目总设计师:工程开发有限公司设计人员名单专 业姓 名职务或职称采 矿通 风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工 程 师工 程 师工 程 师机电运输高级工程师工 程 师地 质高级工程师土 建经 济工 程 师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10第一节 井田概况10第二节 地质特征12第二章 井田开拓23第一节 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23第二节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25第三节 井田开拓26第四节 井 筒31
2、第五节 井底车场及硐室33第三章 大巷运输及设备35第一节 大巷运输方式选择35第二节 矿 车35第三节 运输设备选型36第四章 采区布置及装备41第一节 采煤方法41第二节 采区布置43第三节 巷道掘进46第五章 通风与安全50第一节 概 况50第二节 矿井通风51第六章 主要设备63第一节 提升设备63第二节 排水设备82第三节 通风设备83第四节 压风设备87第七章 地面生产系统90第一节 煤质及用途90第二节 煤的加工90第三节 生产系统91第四节 辅助设施92第五节 地面运输93第八章 总平面布置及防洪排涝95第一节 概 况95第二节 总平面布置95第三节 竖向设计及场内排水97第四
3、节 场内运输98第五节 矿井其它工业场地布置99第六节 管线综合布置100第七节 防洪排涝101第九章 电 气102第一节 矿井供电电源102第二节 电力负荷102第三节 送变电106第四节 矿井主变电所106第五节 地面供配电109第六节 井下供配电111第七节 通讯与计算机管理115第十章 地面建筑117第一节 设计原始资料及建筑材料117第二节 工业与行政、公共建筑物118第十一章 给排水与采暖、供热123第一节 设计范围及设计依据123第二节 给 水124第三节 排 水127第四节 室内给排水127第五节 采暖及供热128第十二章 节能减排130第一节 节 能130第二节 减 排134
4、第十三章 灾害防治与安全装备137第一节顶板管理137第二节瓦斯灾害防治的一般措施141第三节 瓦斯抽采149第四节 粉尘灾害防治156第五节 防灭火164第六节 防治水173第七节 电气安全177第八节 提升、运输安全183第九节 安全监控188第十节 矿山救护200第十一节 其它安全措施202第十四章 环境保护206第一节 矿山地质环境206第二节 环境保护措施207第三节 水土保持及土地复垦210第十五章 建井工期211第一节 建井工期211第二节 产量递增计划213第十六章 技术经济214第一节 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214第二节 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218第三节 原煤生产成本计算221第
5、四节 经济与财务评价224第五节 矿井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27附 件1、主要机电设备和器材目录2、概算书3、XX省XX县XX煤硫矿区德赶坝矿段XX煤厂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附 录1、委托协议2、XX煤厂营业执照、原煤炭生产许可证、原采矿许可证、原安全生产许可证3、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XX办函【2007】16号“关于宜宾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4、XX采矿区审字(2008)第141号“划定矿区范围批复”5、XX国土资函【2009】821号“关于延长沐XX县舟坝镇煤矿等矿矿区范围预留期的复函”6、XX评审【2008】256号XX省XX县XX硫煤矿区德赶坝矿段XX煤厂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7、XX
6、国土资储备字【2008】216号XX省XX县XX硫煤矿区德赶坝矿段XX煤厂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备案的证明8、XX国土资矿开备20092760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备案表9、XX国土资矿环备(2008)226号XX省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备案表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结论10、宜市经煤【2008】446号“关于全市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11、XX县沙湾煤矿产权转让协议。12、XX县XX煤厂C1、B2、B3、B4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13、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煤尘爆炸危险性检测报告14、高压供用电合同15、救护协议附 图序号图 名图 号比 例备注1地形地质及井上、下对照图C1018-10
7、31:2000新制2开拓方式平面图C1018-109-11:2000新制3开拓方式AA剖面图C1018-109-2-11:2000新制4开拓方式BB剖面图C1018-109-2-21:2000新制5一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C1018-163-11:2000新制6一采区巷道布置CC剖面图C1018-163-21:2000新制7一采区机械配备图(投产时)C1018-163-31:2000新制8H1滑坡体保护煤柱及剖面分析图C1018-271-11:2000新制9通风系统及网络图(容易时期)C1018-171-1示 意新制10通风系统及网络图(困难时期)C1018-171-2示 意新制11井下避灾路线图
8、(投产时)C1018-171-3示 意新制12一采区消防、防尘洒水及隔爆系统布置图C1018-8451:2000新制13安全监控系统传感器布置图(投产时)C1018-174示 意新制14安全监控系统图C1018-274示 意新制15地面高压供电系统图C1018-261-1示 意新制16地面低压供电系统图(一)C1018-261-2示 意新制17地面低压供电系统图(二)C1018-261-3示 意新制18井下供电系统图C1018-261-4示 意新制19调度通讯系统图C1018-262示 意新制20井下运输系统图C1018-124示 意新制21压风自救系统图 (投产时)C1018-845-1示
9、意新制22主井工业场地布置平面图C1018-4801:500新制23巷道断面图册C1018-1221:50新制前 言XX县XX煤厂(以下简称XX煤厂)位于XX县县城XX镇144方向,直线距离约24km的XX乡XX村。资源区划属XX县XX硫煤矿区德赶坝矿段。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XX办函200716号“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宜宾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XX县XX煤厂为独立扩能矿井。XX省国土资源厅以“XX采矿区审字(2008)第141号”批复了矿区范围。2008年6月XX省地质矿产公司在批准的矿区范围内进行了资源/储量核实,提交了XX省XX县XX硫煤矿区德赶坝矿段XX煤厂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10、。XX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以XX评审(2008)256号评审意见书通过了该报告,XX省国土资源厅以XX国土资储备字【2008】216号予以评审备案。受XX煤厂委托,本公司编制了XX县XX煤厂扩建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生产能力为90kt/a。一、设计编制依据(一)法律、法规、政策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5、矿产资源法及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8、煤矿安全规程(2009年版)9、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50399-200610、矿
11、井通风安全装备标准(MT/T5016-96)11、矿井防灭火规范(试行)(1988年原煤炭部制定)12、煤矿救护规程13、煤矿防治水规定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1055-200815、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16、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1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卫生部制定)18、矿井通风安全监测装备使用管理规定19、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2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五级标准2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22、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GBJ87-85)23、煤矿生产场所空气中粉尘控制浓度的规定
12、(MJ200-89)2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502592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97年版局部修订)2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27、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28、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417-200729、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5号令)30、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6号令)31、发改能源20061039号文“关于加强煤炭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3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规划2006146号)“禁止井工
13、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一批)”,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安监总煤装200849号)“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二批)”3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煤行2007167号文“关于所有煤矿必须立即安装和完善井下通讯、压风、防尘供水系统的紧急通知”34、安监总煤调200795号关于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3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综合司(安监总厅煤行函200870号)关于XX省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有关问题的复函36、XX经煤炭函(2007)746号“转发关于在小煤矿推行专用回风井、壁式采煤法和支护方式改革的通知”37、XX省人民政
14、府办公厅XX府办发电(2008)100号关于加快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通知38、XX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XX煤矿安全监察局、XX省经济委员会XX安监2008317号“关于推进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的实施意见”39、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安委办20081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40、XX省安委会办公室XX安办200946号“关于切实加强煤矿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的通知”41、XX安监2009160号“关于矿山企业加强防雷电灾害的紧急通知”42、安监总煤监(2009)146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工作的通知”(二) 有关项目审批文件1、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XX办函【
15、2007】16号“关于宜宾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2、XX采矿区审字(2008)第141号“划定矿区范围批复”3、XX国土资函【2009】821号“关于延长沐XX县舟坝镇煤矿等矿矿区范围预留期的复函”4、XX评审【2008】256号XX省XX县XX硫煤矿区德赶坝矿段XX煤厂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5、XX国土资储备字【2008】216号XX省XX县XX硫煤矿区德赶坝矿段XX煤厂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备案的证明6、XX国土资矿开备20092760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备案表 (三) 企业提供的资料1、XX省XX县XX硫煤矿区德赶坝矿段XX煤厂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配套图件 2、XX县XX煤厂C1、
16、B2、B3、B4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3、宜市经煤【2008】446号“关于全市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4、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煤尘爆炸危险性检测报告5、矿山救护协议6、供电合同7、项目组现场收集的其它相关技术资料二、设计的指导思想及技术原则1、认真贯彻执行煤炭工业小型煤矿设计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规定,结合矿井实际情况,遵循“技术可行、安全可靠、方便实用、经济合理”的原则,尽量采用与矿井相适应的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力求布局合理,系统完善,环节畅通,实现矿井正规、安全、高效、稳定生产。2、按照小型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要求,配备安全设施、设备,坚持 “三同时”原则,尽力提高矿井的抗灾能
17、力,注重环境保护。3、充分利用现有工业场地及其设施。三、设计要点1、开拓方式、水平及采区划分矿井位于XX长背斜南西翼,开采C1、B4、B3、B2和B1煤层。矿井开采煤层属于倾斜薄中厚近距离煤层群,煤层间距0.4310.13m,煤层厚度0.731.55m,煤层倾角1517。设计将矿井划分为1个水平(+585m水平)、2个采区。原XX煤厂范围内(矿井东部)的C1、B4、B3煤层已采空,将该区域划分为一采区;西部增扩区域划分为二采区。设计采用平硐开拓方式,全矿井共设计3个通达地面的平硐井筒,分别是主平硐、进风平硐和回风平硐。各井筒分述如下:1)+582m主平硐改造利用原XX煤厂+582m主平硐作为矿
18、井扩建后的主平硐,担负矿井煤炭、矸石、材料、设备的运输和进风、行人、敷设管线。2)+604.2m进风平硐改造利用原XX煤厂+604.2m回风平硐作为矿井扩建后的进风平硐,担负辅助进风。3)+680m回风平硐原沙湾煤矿与本矿同属于一个业主,在资源整合前就已经关闭,其产权全部转移给本矿。设计改造利用原沙湾煤矿+680m主平硐作为扩建后的回风平硐,作为矿井的专用回风井。2、井口及工业场地布置主平硐井口位于矿井东南角矿区边界外的C1煤层顶板岩层中;进风平硐位于矿井北部煤层露头线外的煤层底板岩层中;回风平硐位于矿井西翼边界外的底板岩层中。设计利用原XX煤厂主井工业场地及原沙湾煤矿工业场地进行补套完善以满
19、足矿井扩建后的需要。3、采煤方法设计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炮采工艺,单体液压支柱配金属铰接顶梁支护顶板,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4、主要巷道布置及支护方式主平硐垂直煤层走向穿层布置于C1煤层顶板岩层中,均采用半圆拱断面,锚喷支护;进风平硐、运输大巷、采区上山及瓦斯抽采巷(兼区段集中运输巷)布置于距B1煤层20m的底板岩层中,均采用半圆拱断面,锚喷支护;回风平硐,回风大巷,总回风斜巷等布置于B1煤层20m的底板岩层中,采用半圆拱断面,砌碹支护(岩性稳定地段采用锚喷支护);工作面风、机巷、开切眼为梯形断面,采用矿工钢架棚支护。5、提升运输主平硐及运输大巷选用CCG5.0/600型防爆柴油机车牵引矿车运
20、输。矿车型号MGC1.1-6A,并配备材料车和平板板车运输材料及设备。一、二采区轨道上山均采用JTPB1.21.0/24型单滚筒矿用防爆提升绞车提升煤炭、矸石、材料及设备等,配套防爆电机功率55kW。一、二采区行人上山均采用RJY22-28/750型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回采工作面采用刮板运输机运输;工作面机巷采用刮板运输机转载至溜煤斜巷,于瓦斯抽采巷(兼区段集中运输巷)装入矿车后采用轨道运输。6、矿井通风矿井采用对角式通风方式,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风井配备二台FBCDZ616B型矿用防爆对旋式轴流主要通风机,电机功率255kW,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回采工作面采用全风压“U”型通风,掘进工作面
21、采用局部通风机配抗静电、阻燃胶质风筒进行压入式供风。矿井反风方式为主要通风机配套电机反转反风。7、矿井排水矿井涌水通过主平硐水沟自流排出。8、矿井供电设计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利用现有底硐供电所10kV段母线电源作为矿井主电源,线路规格为LGJ-370mm2,供电距离约5km;备用电源(待建),拟采用底硐供电所10kV段母线,线路规格为LGJ-370mm2,供电距离约为5km。地面变电所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矿井两回10kV电源,一回路运行,另一回路带电备用。主平硐工业场地安设S11-M-250/10/0.4kV型变压器2台(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供主平硐工业场地设备用电;风井安设2台S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厂 扩建工程 初步设计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79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