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齐琳能源发展有限公司120万吨褐煤提质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新疆齐琳能源发展有限公司120万吨褐煤提质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齐琳能源发展有限公司120万吨褐煤提质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疆奇琳能源发展有限公司120万吨/年褐煤提质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新疆奇琳能源发展有限公司2013年5月目录前言11、建设项目概况21.1建设地点及相关背景21.1.1建设地点21.1.2相关背景21.2项目基本情况41.2.1建设内容及产品规模41.2.2主要工艺流程41.2.3建设周期及投资81.3环境合理性分析81.3.1厂址选择合理性分析81.3.2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91.3.3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112、周边环境现状122.1环境质量现状122.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122.1.2地表水质量现状122.1.3地下水质量现状122.1.4声环境质量现状结论122.2环境影
2、响评价范围133、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53.1污染物达标排放分析153.1.1产污环节分析153.1.2主要污染源及防治措施153.2环境敏感目标分布223.3主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23.3.1大气环境影响结论223.3.2水环境影响结论233.3.3固废环境影响结论233.3.4噪声环境影响结论243.4环境风险评价结果243.4.1风险预测结果243.4.2风险防范措施243.4.3应急预案263.5环境经济损益分析303.5.1经济效益分析303.5.2社会效益分析303.5.3环境效益分析303.6环境监测及环境管理313.6.1环境监测计划313.6.2环境管理32
3、4、公众参与344.1公众参与调查办法344.1.1网上信息公示344.1.2问卷调查364.2公众参与结果分析374.2.1公示反馈结果374.2.2问卷调查结果及反馈37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16联系方式426.1建设单位联系方式426.2评价单位联系方式42前言2012年4月,新疆奇琳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委托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对120万吨/年褐煤提质综合利用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进行了实地踏勘和资料收集,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新疆奇琳能源发展有限公司120万吨/年褐煤提质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委托新疆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对报告书进行了技术评估,评价
4、单位根据专家审查会纪要提出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相关规定,建设单位将评估后的报告书报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审批,并根据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的公告要求,编制本报告书简本。1、建设项目概况1.1建设地点及相关背景1.1.1建设地点伊吾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天山东段北麓,东经93359623,北纬42544429,东北部与蒙古国交界,西部与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相邻,南部与哈密市隔山相望,县境南北宽约175km,东西长约215km,总面积19735km2,S302省道直通县城,距哈密市180km。淖毛湖镇位于伊吾县北部73km处,距中蒙边界50km,总面积85
5、89.17km2,伊吾工业园位于镇区南5km处,紧邻伊淖公路,公路等级为三级,伊淖公路同省道303线相连,交通运输便利。本项目位于伊吾县工业加工区内,中心地理坐标为E945901.3、N434042.6。项目东西两侧均为规划工业用地,北侧为规划同顺源180万吨/年褐煤提质项目,南侧为规划铁路线。地理位置详见图1。1.1.2相关背景半焦又称兰炭,作为一种新型炭素材料广泛运用于铁合金、化工、冶炼、火电等高耗能行业,替代冶金焦、电石、无烟煤等原料,市场前景较为广阔。过去半焦产业由于缺乏行业准入条件和产业政策,普遍存在工艺装备技术含量低,资源能源未能充分利用,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随着一系列治理环境、减
6、少污染、节能降耗的法律法规的出台,特别是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产业2008第15号文)的颁布,对企业布局、工艺与装备、主要产品质量、资(能)源消耗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均作出了具体要求。在此背景下,新疆美特镁业有限公司发起并成立新疆奇琳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拟在伊吾工业加工区投资建设褐煤提质综合利用项目,选择伊吾县淖毛湖地区广汇煤矿的低热值、高挥发份、低燃点的褐煤作为原料生产半焦。图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建设项目1.2项目基本情况1.2.1建设内容及产品规模 拟定建设生产规模为120104t/a的提质煤工程,并副产焦油12104t/a及煤气12108m3/a,并配套公用辅助设施
7、等。产品方案见表1-1。表1-1 产品方案表商品种类商品名称单位设计规模备注主产品半焦104t/a12020mm,12%;820mm,60%;38mm,22%;3mm,6%副产品煤焦油104t/a12低温焦油沫煤104t/a19.2筛煤产生的沫状原煤煤气104m3/a120000其中40%生产自用,60%发电硫磺104t/a1.05电力108kWh/a4.11.2.2主要工艺流程(1)备煤工段备煤工段采用机械化封闭运煤、筛分、布料,工艺流程如下:原料煤由汽车运输入厂,汽车将煤自卸到储煤仓库储存,然后由装载机、移动式胶带运送机倒堆、堆高和向受煤坑供料,由胶带运输机运输至筛煤系统,经分级筛筛选,合
8、格块煤由胶带运输机经运送到炭化炉顶储煤仓,块煤由进料口进入炉顶煤塔,再进入炭化炉。筛下粉煤经胶带运输机输送到粉煤仓库外运销售。筛下煤粉封闭通廊煤堆场胶带运输机原料煤封闭通廊铲车供料胶带运输机炉顶煤塔筛分筛分粉尘G1煤堆场煤粉外运图2 备煤系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布图(2)炭化工段炭化工艺流程(含熄焦)由备煤工段经皮带机运来的合格装炉煤首先装入炉顶最上部的煤仓内,再经进料口和辅助煤箱装入炭化室内。加入炉内的块煤向下移动,与布气花墙送入炉内的加热气体逆向接触,并逐渐加热升温,煤气经上升管从炉顶导出,提质煤通过炉子下部的冷却段时,被通入此段熄焦产生的蒸气及熄焦水冷却,通过推焦机、刮板机连续排出进入烘
9、干机。煤料在干燥段产生的水蒸气、干馏过程产生的煤气、加热燃烧后的废气以及水熄焦产生的水煤气的混合气(荒煤气),通过炉顶集气罩收集,通过上升管,进入净化回收系统。炭化炉加热用的煤气是经过煤气净化工段进一步冷却和净化后的煤气。成品焦烘干储运流程整个工段由半焦烘干、运输和储焦组成。从炭化炉炉底通过水封槽刮板机排出的半焦水分高达20%,需要进行干燥,采用刮板式烘干机进行烘干作业,烘干所需热量由干馏炉自产净化煤气燃烧供给。烘干后的提质煤含水率降至10%,通过全密闭运输皮带进入轻钢结构半地下式封闭储焦场储存。储焦场地面为混凝土硬化地面。炭化及储焦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见图3。干焦煤塔炉顶料仓辅助煤仓煤阀直立炭
10、化炉排焦箱块煤荒煤气去净化装置来自净化装置煤气空气来自污水处理站中水水封槽装煤废气G2推焦废气G3炉体无组织废气G7输送皮带烘干烟气G6输送废气G5成品半焦熄焦废气G4图3 炭化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3)煤气净化工段煤料在炭化过程中产生的煤气与燃烧室进入炭化室的高温废气和冷却焦炭产生的水煤气混合气(荒煤气),通过上升管从炉顶导出。荒煤气初步净化和焦油捕集炉内出来的荒煤气经上升管依次进入桥管、集气槽和文丘管塔,由循环氨水喷淋冷却,进入旋流板塔,喷淋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含焦油的氨水凝液在文丘塔底部分离,自流至氨水循环水池。进入旋流板塔的煤气再次被氨水喷淋降温并溢出塔顶,经管道进入静电捕焦油器,捕集到的
11、粉尘焦油等物质进入焦油罐,净化后的煤气进入脱硫工序。旋流板塔收集的含焦油氨水凝液自流至氨水循环水池。进入氨水循环水池的含焦油氨水凝液经静置澄清分离,分离出的粗焦油送焦油罐,氨水送回文丘管塔、旋流板塔等节点,剩余氨水送蒸氨塔进行蒸氨处理后,送污水处理站进行脱酚脱氰生化处理,达标后用于熄焦。煤气脱硫以及硫磺回收炭化煤气含硫量高达8155mg/m3,主要为H2S,此外还含有CS2、硫醇、硫醚以及难以脱除的噻吩等有机硫。煤气中过高硫化物的存在,会造成生产设备和管道的腐蚀,如不进一步脱硫直接用作炭化炉、烘干设备或燃气锅炉燃料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将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并且不利于二氧化硫总量指标的消减。拟采用目
12、前较为成熟的PSD+栲胶湿式氧化脱硫工艺,该工艺利用荒煤气中的氨作为碱源,通过PSD+栲胶复合催化剂将煤气中的硫、氰氧化,然后对脱硫溶液进行富氧再生,再生液循环使用,再生产物单质硫作为副产品出售,共分三步:脱硫:初净化后的煤气中富含氨,进入脱硫塔下部,与塔顶喷淋下来的脱硫液逆流接触洗涤后,煤气中硫化氢含量降至200mg/m3以下。净化后的煤气40%供炭化炉、烘干器自用,60%供燃气电站。再生:从脱硫塔中吸收了H2S、HCN的脱硫溶液流入溶液循环槽,经补充氨水和催化剂溶液后进入再生塔底部,与塔顶压缩空气逆流接触再生,再生液返回脱硫塔作为脱硫液循环,再生产生的单质硫送硫磺回收装置。硫磺回收:再生塔
13、内产生的硫泡沫排至泡沫槽,再由熔硫釜蒸发干燥。煤气净化以及硫磺回收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4。无组织废气G10旋流板塔文丘管塔集气槽桥管荒煤气生活区实验室煤气柜车 间氨水凝液澄清氨水氨水凝液澄清氨水浓氨水杂排水W2氨水循环池蒸氨塔生活垃圾S4污水处理站粗焦油剩余氨水W1生化污泥S3无组织废气G11再生废气G8干燥粉尘G9脱硫废液S2焦油罐焦油渣S1硫磺(副产品)熔硫釜再生塔粗焦油净煤气脱硫贫液脱硫富液用气单元脱硫塔电捕焦油器图4 煤气净化及硫磺回收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4)煤气发电工段为充分利用无法以产品销售的剩余中间产品炭化炉煤气,项目计划配套建设自备热电系统,炭化炉煤气通过管道送入燃烧器,与
14、送风机送来的热空气混合后进入炉膛内充分燃烧,燃烧产生的热将经过化学处理除盐除氧的水加热成蒸汽,送入汽轮机做功带动发电机将热能转化为电能,通过母线并入电网。烟气经过冷却后送入烟道经烟囱排出。煤气发电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见图5。新水燃气锅炉发电机净煤气汽轮机用电装置空冷风机低加除氧器水泵高加抽汽除盐器除盐污水W3锅炉烟气G12图5 煤气发电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布图1.2.3建设周期及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为48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334万元,占总投资额的9.03%。工程已经开始动工建设,预计2013年年底投入试运行。1.3环境合理性分析1.3.1厂址选择合理性分析拟建项目位于正在规划中的伊吾县工业园
15、区内,作为原煤转化利用、节约炼焦用煤的有效途径,其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矿资源生产半焦,可以实现“煤变焦”,加快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步伐,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煤炭增值,上接原煤开采,下连载能、化工、电力等产业,与园区煤化工煤焦化的发展方向相一致,符合伊吾县煤炭产业化发展规划文件的规定。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项目所排放的污染物主要以大气污染物为主,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从项目所处的区域环境特征来看,该区域地形简单为平原地带,多为西北风(NW),年均风速为3.7m/s,风向频率较高,比较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区周围人口密度较低,人群活动相对较多的区域主要为厂址北部约5.0k
16、m淖毛湖镇。根据本次评价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本项目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在正常及非正常状况下对区域内上述关心点的大气环境影响较小,该项目选址从大气环境影响角度讲是合理可行的。根据拟建项目工程特点,废水产生量为44m3/h,其中生产废水经过蒸氨预处理后,与杂排水一起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后的污水可达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表1间接排放标准,返回装置区作熄焦补充水,厂区可以实现废水零排放,项目排水对区域水环境影响很小。项目运行产生的噪声源经过减噪等措施后,厂界四周各预测点昼夜间噪声预测值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限
17、值,项目建设对区域声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根据本次评价中环境风险相关评价内容,本项目的环境风险影响主要分布在厂区及厂区附近,厂区周围敏感点较低,环境风险小,相关环境影响可以接受。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没有相应的居住区,不涉及搬迁问题。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只要项目建设单位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实施,做好废气的非正常排放防范措施及防洪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讲本项目备选厂址是合理可行的。1.3.2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拟建工程用地面积268000m2,厂区总体呈矩形,南北长670m,东西宽400m,划分为2个功能分区,即生产区和生活区。生产区占据厂区大部分土地,由北向南均分为三个区块,其
18、中南区块作为今后煤焦油深加工预留用地,北、中区块为本次建设用地。根据生产方案,共设计16套炭化炉,每8套为1组,分别布置在北、中两区块,每组炭化炉各配套1座原煤仓库、2套原料输送皮带、2套振动筛、1套成品输送皮带和1座成品仓库,根据工艺过程自东向西布置。每组炭化炉各配套1座中控室、1座配电室、2套循环水池和6座焦油罐,沿北、中区块中轴线,对称布置在炭化炉装置两侧。生活区主要由1座综合办公楼和1座公寓楼构成,布置在煤焦油深加工预留用地南侧。从环保、安全角度考虑,拟建工程厂区平面布置基本合理,具有以下优点:(1)厂区设备间留有足够的安全间距,装置区周围设有环状消防通道和装置区内的安全通道,便于消防
19、安全和紧急疏散。(2)设备的布置尽可能采用露天化设计,以防止可燃、有毒气体积聚,并贯彻“五化”原则。(3)将焦化与综合回收利用生产装置分开布设,并布置在厂区下风向,减少了对厂区的大气污染。(4)火灾和爆炸危险性较大的贮罐区单独隔离布置,有利于消防和安全。(5)综合办公楼、食堂等人员比较集中的场所,布置在厂区南侧,位于主导风向的侧风向,职工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较小。(6)各噪声污染源布置,距人员集中的综合楼较远,减轻了噪声的污染同时有效控制生产装置无组织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对保护厂区及周围大气环境是很重要的。总之,厂区平面布置比较紧凑,距离交通干线较近,运输方便,设计基本合理。本次评价建议工程应加
20、强对生产装置无组织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的控制,厂区内绿化用地率21.8%,硬化面积达到15%。另外根据资料,种植加杨、新疆杨、水榆、水曲柳、臭椿等绿化树种具有较高的吸收气态污染物的能力,能够起到对大气污染物净化的作用,建设方可因地制宜,选择当地合适树种进行绿化,在厂界和主要生产设施周围应加强绿化工作,可以起到有效减轻生产装置无组织排放和噪声的影响。1.3.3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涉及半焦的限制类条目为:单炉7.5万吨/年以下、每组30万吨/年以下、总年产60万吨以下的半焦(兰炭)项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涉及半焦的淘汰类条目为:单炉产能5万吨
21、/年以下或无煤气、焦油回收利用和污水处理达不到准入条件的半焦(兰炭)生产装置;单炉产能7.5万吨/年以下的半焦(兰炭)生产装置(2012年)。本项目单台炭化炉产能7.5万吨/年,总产能120万吨/年,配套煤气净化利用、焦油回收、污水处理设施,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限制和淘汰类项目。2、周边环境现状2.1环境质量现状2.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大气监测结果表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小时均值、日均值浓度全部达标且占标率较低;可吸入颗粒物在6个监测点均有超标现象,超标原因包括自然扬沙天气、建设施工扬尘影响、已建企业颗粒物排放等多重原因,说明区域颗粒物浓度水平较高,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疆 能源 发展有限公司 120 褐煤 综合利用 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78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