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材料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用于光伏应用的多晶硅的晶体生长.doc
《非金属材料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用于光伏应用的多晶硅的晶体生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金属材料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用于光伏应用的多晶硅的晶体生长.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用于光伏应用的多晶硅的晶体生长摘要 浇铸多晶硅被广泛应用于光伏制造业。为了控制诸如晶界、副晶界以及位错等延伸缺陷的形成,在硅锭的浇铸过程中,一个达到高的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关键议题是获得最佳的温度曲线。数值模拟对于帮助理解和描述在熔炉生长中的温度分布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并且它可以裁剪出一个获得缺陷最小化的高质量硅锭的生长条件。铸锭炉的两个主要类型,定向凝固系统和热交换法系统,将会在热领域、晶体质量和相关的数值模拟等方面进行对比。关键词:1.计算机模拟;2.铸造过程;3太阳能电池。1.介绍硅在元素周期表中是IVA族的第二号元素,并且在25带隙Eg为1.12eV的半导体。众所周知硅是地壳中含量(按质量
2、)第二大的元素,在占有统治地位的光电级的半导体材料中硅都是以单质晶体存在的。超过90%的商业光电模块是由晶体硅制造而成,而这其中大多数的份额又由多晶硅占据。用于生产多晶硅锭(multi-或mc-Si)的铸造方法由于其拥有广阔的原料空间,更低的制造成本,更高的产量以及与CZ生长【1】相比更简单的加工过程和设备等优势,因而其拥有更大的硅光电市场。与单晶硅片相比,用于多晶硅片生产的电池的主要诟病在于其较低的光电转换效率,尽管成本优势仍旧是倾向于多晶硅的。基于特殊的光电加工过程的选择,由多晶硅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316.5%,仅仅比由相同电池生产过程加工而来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平均低1%。
3、多晶硅浇铸通常是在由石墨支持的盛有熔融硅的坩埚内进行的。典型的,结晶开始于坩埚的底部,通过将温度降到硅的熔点(1412)以下。冷却效果则是通过揭示由加热区域到冷却壁之间石墨坩埚的支撑结构部分得以完成,并且热梯度将被维持且通过加工功率来做相应的调整。在实验上与数据上,用于太阳能电池的硅晶体的生长已经有了显著的研究。金姆和金姆【2】展现了在热交换法系统中的晶体生长以及硅锭生长的特征描述。在他的研究中,多晶硅锭是在自动化的HEM(热交换法系统)设备中生长的。而锭的质量评估是通过对硅片的显微检查以及对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的测试来完成的。Fujiwara以及其他人计划了一个通过一定的浇铸方式来生长具
4、有大晶粒的特定结构的多晶硅锭的方法。而这种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据报道和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性能相似。被Ciszek提议的电磁铸锭(EMC),是建立在正如在传统的冷却坩埚技术中没有坩埚底的情况下的热感应冷却坩埚熔化限制的基础之上的。EMC(电磁铸锭)的生产能力在任何的硅锭生长技术中都是最高的将近30kg/h。由于较长的周期以及不具备直接观察熔炉内部的能力,数值模拟就被发展成为了一个用来帮助了解熔炉内部的温度分布以及完善铸造过程的有力工具。刘【6】等人发明了一个用于铸造过程的整体模型的短暂代码,用来执行计算温度分布以及硅锭中铁的分布。Franke【7】等人得出了一个数值模拟的结果,展现了熔炉中的温
5、度分布以及用多种加工条件加工出的硅锭。关于温度分布的熔化对流的影响以及前端界面的生长也已被研究。【8、9】出来温度以外,应力以及位错的产生也在实验上和数据上进行了研究。通过太阳能成组技术的定向凝固系统(DSS)和热交换法系统(HEM)的区域制造在光伏工业上是两种最广泛应用的多晶硅晶体生长技术。而二者的基本功能相似,其温度分布、生长界面以及晶体质量则有显著的不同。晶体质量,主要是由热区域决定的,直接影响到了硅锭中优质硅的产量以及最终电池片的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在这篇论文中,对DSS和HEM的数值模拟将会被呈现、比较,以及将与晶体质量和在这些区域中生长的硅锭性能产生联系。2.铸造过程定向凝固系统(D
6、SS)和热交换法系统(HEM)的热区域图如图1所示。在DSS生长过程中,隔热边的提升使得底部可以排热而坩埚却保持不变。在热交换法系统中,坩埚与底部隔热区的中心部分在生长过程中向下移动以至于热交换组件对冷壁有一个定向的辐射轨道。这两个系统透过坩埚底部的排热都是为了开始凝固。然而,不同的移动部分与系统中特殊的几何图形也导致了不同的温度分布。特别的,坩埚中不同的温度曲线导致了凝固界面的形状,杂质的分离,热应力的分布以及缺陷的形成等的显著差异。因此,从定向凝固系统和热交换法系统生长起来的硅锭的特征与性能是不同的。图1展现了其恒温分布,其颜色以及分阶段渐变的等高线则在K中表示。对于定向凝固系统,图1中a
7、和c表明硅锭下半部边缘处的硅比中部的硅冷却得更快,因为在隔热器开启后热交换区边缘是通过辐射向冷环境中损失热量的。这使得等温线向邻近坩埚壁处弯曲。然而,在热交换法系统中,如图1b d所示,贯穿硅锭的温度曲线在边缘处的比在中部的(更加凸起)更热,因为冷却区的边缘对于加热器有一个较大的视角系数,加热器相对于硅锭更低,并且相比于定向凝固系统,冷却区的宽度更小。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热区域高的温度,辐射是热交换的主要模式。在任何两个表面的热辐射交换对于视角系数,辐射从一个表面离开而到达另一个表面的部分,以及各表面之间都是十分敏感的。在定向凝固系统中相对于坩埚的加热位置比在热交换法熔炉中的更高,而在定向凝固系
8、统中在加热器与坩埚边墙之间的视角系数更小,因此要减少定向凝固系统中低位的热传递。近观坩埚内的温度分布(图1c d),我们可以通过硅锭的顶点来观察等温线轮廓的改变。等温线顶点的改变大致与后来生长过程中生长界面的形状有关。在DSS硅锭中的等温线在后期的生长过程中将变得更凹,并且变得更加弯曲,其顶点更接近与硅锭的顶部。这种变化符合于相对底部而言的硅锭顶部的增强的热功率。这一模型表明界面形状将改变DSS硅锭生长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在随后的节段里会被讨论。HEM中的等温线的形状并不能展现出同样的显著变化,它总是维持着它那稳定的凸面形状。硅熔化温度的等温线的形状直观地表明了熔化/凝固的界面形状。因此DSS硅
9、锭中的生长界面在穿过中部时将相对得变平,接近于坩埚壁时向上弯曲,而HEM硅锭的界面将在边缘处向下弯曲。在凝固过程中,金属杂质会因其较小的分凝系数而从晶体中析出。这些金属杂质,如果掺杂在硅锭中,将会降低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我们需要轻微的凸面形状来保证将杂质推挤到硅锭的拐角处,从而提高由剩余大部分硅锭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对于定向凝固系统加工生产的硅锭,由于其极度弯曲的生长界面,一些杂质会被困在硅锭的中部。然而,对于热交换法加工的硅锭,因为生长界面太过凸起,导致杂质被包含在硅锭边缘的显著部分。另一个令人关注的凸面前端生长的不利条件就是硅锭拐角处的凝固需要更长的时间。故我们需要轻微的前端凸面
10、生长,而过于强烈的凸面形状因该被避免。由于在这两个系统中不同的温度分布,晶体的凝固与生长方向也将产生不同,如图2所示。众所周知,晶体的生长方向是垂直于等温线的,且是沿着最大的、轻微倾向于硅晶格的生长方向的温度梯度的。在这项研究中,对于在DSS和HEM中晶粒生长的方向和尺寸进行了比较。图2a是由硅锭到硅棒的标准断面的图解表示。一个69平方厘米的硅锭将被切成25根边长为12.5厘米的正方形而高约为25厘米的硅棒。边缘硅棒已经从DSS和HEM这两种系统所生长出的硅锭中挑选了出来,他们分别在图2b-e中被表示出来。通常,在这二者系统中的而大多数晶粒被垂直地排成一直线,说明了其良好的定向生长。在图2b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非金属材料 专业 毕业设计 论文 外文 翻译 用于 应用 多晶 晶体生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77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