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瓶使用注意事项课件.ppt
《血培养瓶使用注意事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培养瓶使用注意事项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与血培养相关的概念,血败血症(septicemia)菌血症(bacteremia)脓毒血症(fyemia)真菌血症(fungemia),血流感染:泛指是指病原菌及其毒素侵入血流所引起的一类临床综合征。病程 中常有炎症介质的激活和释放,引起高热、寒战、心动过速 呼吸急促、皮疹和神志改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者可引 起休克、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较高。,血培养的重要性 及早进行微生物培养,并根据培养、鉴定、药敏的检验结果,对患者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治疗,是临床必要的重要的措施。尽早做需氧+厌氧的血培养和正确抗菌治疗是首要和必要的措施。根据培养结果快速准确地分离及鉴定病原菌,可为诊断和治
2、疗提供极其重要的信息。,血液腹腔液腹膜透析液滑液,血培养范围 所有“无菌”体液标本,胸腔液脑脊液心包液导管液,“双瓶双侧”原则;每位患者采血最少2套,3套更好初发患者,绝不能只采1套标本,血量不足和只做一瓶的,很难解释所得结果;,采血量,血培养物每增加一毫升,真性菌血症成年人微生物的检出率增加3,阳性与阴性:培养瓶内有菌生长,传感膜变化,仪器识别并报警则为阳性,反之为阴性。阳性率:一段期间内,所有血培养标本中报阳性的标本比例,一般血培养阳性率为10%左右,10%还含有因采血等环节污染造成的阳性标本。假阳性:病人并没有感染细菌,但血培养出现报阳的结果。一般为采血环节污染及培养瓶与仪器兼容性问题造
3、成。假阴性:病人感染了细菌,但血培养未报阳性结果。一般为某些特殊病原菌生长代谢不能产生足够的co2而导致传感膜改变而被仪器识别。还有仪器报阳但转种平皿则不能生长。可能是某些链球菌自溶现象。,阳性、阴性,需氧菌、厌氧菌 根据细菌生长代谢是否需要氧气分类。需要氧气为需氧菌;不需要氧气则为厌氧菌;在需氧环境和厌氧环境都能生长的为兼性厌氧 菌;,二、四川好培养生物公司,成都是技术研发的沃土 雅安是天然的生物培养箱,四川好培养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由留学英美等国的中外学子和国内资深专家共同创建的中外高新技术合作企业。注册于四川雅安国家农业科技园,专业从事探针、传感新技术与新材料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研究和产品开
4、发。公司总部和研发中心设在成都高新区生命科技园,技术转化与产品生产基地设在雅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公司简介,我们追求真理崇尚科学,但不崇拜;我们倡导物质文明,但不迷信;我们捍卫知识产权,但不谋求高额垄断利润。一切为了人类的生活更美好。我们不刻意追求短期利益,而注重企业能走得久远,能为更多的人创造机会和带来幸福。,公司理念,公司系列产品,公司系列产品,三、全自动上机瓶 色原法 荧光法,全自动血培养检测原理,所有细菌呼吸产生能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产生不同量CO2 被“3D”传感膜捕捉发 酵,细菌生长代谢与3D传感膜,“3D”传感技术,“3D”传感膜捕捉 三种代谢途径产生CO2,报阳性(避免漏检),该
5、技术源于欧嘉隆公司,分为色原法和荧光法传感技术,现分别为梅里埃公司和BD公司所持有;列入我国“863”计划内项目;“好培养”公司是我国唯一全面掌握色原法和荧光法技术的公司;,“3D”传感技术,全自动3D血培养瓶系列,色原法,荧光法,全自动血培养瓶,全自动血培养瓶(梅里埃上机系列),成人标准需氧瓶,成人标准厌氧瓶,通用分类标记:SA瓶盖颜色:蓝色;内置气体:含10%CO2的氧气(供需氧菌生长的气体环境);培 养 基:含40ml胰酶大豆肉汤、SPS、真菌营养添加物等。,通用分类标记:SN瓶盖颜色:紫色;内置气体:含10%CO2的氮气(供厌氧菌生长的气体环境);培 养 基:含40ml胰酶大豆肉汤或脑
6、心浸液、SPS、真菌和厌氧菌营养添加物等。,全自动血培养瓶(梅里埃上机系列),成人中抗需氧瓶,成人中抗厌氧瓶,通用分类标记:FA瓶盖颜色:绿色;内置气体:含10%CO2的氧气(供需氧菌生长的气体环境);培 养 基:含30ml脑心浸液、SPS、活性炭或树脂吸附剂、真菌营养添加物等。,通用分类标记:FN瓶盖颜色:橘色;内置气体:含10%CO2的氮气(供厌氧菌生长的气体环境);培 养 基:含30ml脑心浸液、SPS、活性炭或树脂吸附剂、真菌厌氧菌营养添加物等。,全自动血培养瓶(梅里埃上机系列),小儿标准需氧瓶,通用分类标记:SP或者SA瓶盖颜色:黄色;内置气体:含10%CO2的氧气(供需氧菌生长的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培养 使用 注意事项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77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