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讯问中说服教育问题研究.docx
《侦查讯问中说服教育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侦查讯问中说服教育问题研究.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侦查讯问中说服教育问题研究江苏警官学院毕业论文 侦查讯问中说服教育问题研究 孙海涛 摘要:对犯罪嫌疑人的说服教育是侦破案件的重要环节之一,正确运用好说服教育不仅能使犯罪嫌疑人转变认识,端正态度,还能使案情审深审透提高破案效率。本文重在研究实践运用中对犯罪嫌疑人的悔恨、畏罪、侥幸、悲观、抗拒、戒备心理研究在说服教育中起到的作用,以及一些因讯问人员的失误导致说服教育失败的原因,主要有:讯问之前没有做准备,侦查人员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控制能力,侦查人员在讯问中无法掌握主动权,几名讯问人员对待犯罪嫌疑人态度一直严厉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侦查讯问 说服教
2、育 运用 心理研究 存在的问题 一侦查讯问中说服教育的含义、地位及其作用 侦查讯问中说服教育的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说服是指用充分的话让对方信服,教育是指用道理感化人使别人照着做。日常生活中的说服教育和侦查讯问中的说服教育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侦查讯问中的说服教育是指侦查人员通过法律、政治、形势、前途和思想道德的教育使犯罪嫌疑人弄清是非界限,权衡利弊得失转变错误认识和不良态度,做出如实供述案情,交代犯罪线索,检举揭发的明智选择。 侦查讯问中说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1说服教育的地位:说服教育是一种最常用的讯问方法,在侦查讯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说服教育是我国公安工作的特色之一,广泛运用于公安实践工作中
3、具有无可替代性。 2说服教育的作用:转变认识,端正态度。犯罪嫌疑人对案件事实,政策法律,个人前途等的错误认识是拒供形成的重要心理基础。侦查讯问人员耐心细致,合情合理地说服能够使犯罪嫌疑人明辨是非,正确权衡厉害以及认清前途和出路。侦查讯问初期的犯罪嫌疑人大多对公安机关以及侦查人员持怀疑,对立,不合作的态度,侦查讯问人员通过循循善诱,说理说法的教育,能够消弱乃至消除犯罪嫌疑人的对立态度,也能够建立起对讯问人员的充分信任感。说服教育使犯罪嫌疑人的内心感到有一些的压力,使之听从劝告转变态度以减轻心理上的负担,从而转化拒供心理。促进案情审深审透。成功的说服教育能使犯罪嫌疑人真诚悔悟。主动,详细,彻底地供
4、述案情,积极检举揭发其他犯罪分子。犯罪嫌疑人接受教育,由于是出自内心的认罪伏法,其口供也较为稳定,极少翻供。这是其他讯问方法难以取得的效果真实而稳定的口供对提高侦查办案质量十分有利1。 二说服教育在实践中的运用 侦查讯问工作具有时限性的特点,在说服教育这段有限的时间内心理较量占主导地位,在这过程中如何把握对方的心理,如何隐藏自己的心理,对心理的研究决定着说服教育的成 1 江苏警官学院毕业论文 败,影响着案情的发展,可见心理研究对说服教育的适时性、适当性有重要意义。 在说服教育的过程中心理研究分为两方面:审讯人员的心理犯罪嫌疑人的心理。侦查讯问工作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要做好这项工作,侦查人员心
5、理的健全性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因为侦查人员的心理也是一个能力的体现,是一个需要在长期工作、生活、学习中培养出来的,在讯问时有限的时间里无法进行有效的改变的,也可以说侦查人员具有健全的心理是讯问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讯问工作前可以选派优秀的讯问人员,可是犯罪嫌疑人确是固定的,可见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研究才是重中之重,所以本文只针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研究在说服教育中起到的作用。 为何要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研究 想要进行有效的说服教育前提条件是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的掌握,研究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对采用针对性策略说服教育促使其真实供述有重要意义。根据犯罪嫌疑人心理在说服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和讯问人员所采取的普遍性手段
6、不同,可将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分类为:对获取真实口供有利,需要讯问人员正确引到的,主要是悔罪心理,对获取真实口供利弊兼有的,需要加以利用的,主要有恐惧、求生、悲观、猜忌等;对获取真实口供不利,需要进行有力矫正的,主要有侥幸、畏罪、抗拒、戒备心理其中完全有力于说服教育的心理,主要是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的心理。这是犯罪嫌疑人以内心力量为主导机制的心理转变,是形成供认坦白最稳定、最积极的心理因素。因此,通过对悔罪这种心理状态的作用机制等深层内容进行剖析,可以为侦查讯问人员在讯问实践中采取针对性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寻找到突破口有效提高说服教育的成功率提高新闻的科学性和效率。在实践中讯问之前要对犯罪嫌疑人的家
7、庭背景、人际交往、个人喜好做调查,这样对更好的掌握犯罪嫌疑人心理有重要意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如何根据犯罪嫌疑人不同的心理选择说服教育的突破口 在说服教育过程中,虽然犯罪嫌疑人因年龄、性格、性别以及犯罪类型的不同,而导致心理活动有所不同,但她们都处于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地位上,相似的处境和经历使她们的心理活动又存在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特点,抓住这些特点寻找突破口才能把握讯问的主动权。 悔恨心理。出现悔恨心理的犯罪嫌疑人多为初犯或偶犯,主官意识不深,对自己行为追悔莫及、自责、羞愧、唉声叹气,甚至痛苦不已,对这些嫌疑人要进行安慰开导教育,必要时请其家人协助做工作,使其消除顾虑如实交代,争取宽大
8、处理。 畏罪心理。对于畏罪心理的犯罪嫌疑人,要根据罪行的轻重决定应当采取何种策略,对于那些罪行较轻自认为很重的在说服教育的过程重只要打消其顾虑向其讲明案情并没有他想象中的严重,如果能主动交代还会从轻处理一般来说多数嫌疑人会如实交代,但对于罪行较重的,主观恶意深重的嫌疑人来说,仅仅靠说服教育还是不够的,这时最好的就是配合有力证据迫使其交代。 侥幸心理。对于侥幸心理的犯罪嫌疑人,我们一是要对其讲政策,二要适时出示证据,2 江苏警官学院毕业论文 这是打消其侥幸心理的关键,当然何时出示证据,出示何种证据,如何出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悲观心理。对于悲观心理的犯罪嫌疑人。讯问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9、,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去教育、感化他们,唤起他们对人生和亲情的眷顾,对新的生活的向往,激起他们争取光明前途的信心,鼓起勇气,面对现实。对于悲观的人进行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戒备心理。要消除犯罪嫌疑人的戒备心理,讯问人员首先要弄清楚犯罪嫌疑人产生戒备心理的原因,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做好工作,其次是要进行政策、法律、教育、摆事实、讲道理,使其正确认识到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再有,讯问人员要尊重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和自尊,与其建立心理联系,使其真正的信任我们,很多嫌疑人在讯问人员真诚感召的说服教育下交代罪行的。 抗拒心理。对于有抗拒心理的犯罪嫌疑人,讯问人员同样要根据产生抗拒心理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
10、施,对自己行为认识不清楚的,向其讲明法律和道理,对于因讯问人员的错误造成犯罪嫌疑人抵抗情绪的,要及时更换讯问人员,对违反纪律的讯问人员按照规定处理,向嫌疑人讲明情况,使其消除抵抗心理2。 对于以上几种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并不是每一个犯罪嫌疑人在说服教育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的,也不是犯罪嫌疑人心理的全部,对策不是万能的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攻心为上是侦查人员在讯问中发现犯罪嫌疑人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的重要策略,根据实际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思想、政策、法律、形势与前途教育,从心理上征服犯罪嫌疑人促使其交代罪行3。 说服教育中讯问人员对犯罪嫌疑人心理引导的可行性分析。 侦查讯问过程是
11、一个带有冲突性的过程。冲突是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之间的一种相互交往作用,双方都相互调整着行为方式,以争取达到自己的目的。冲突的特征是讯问双方有着各自的目的,双方立场不同,思想和情感上存在障碍,相互缺乏交流。在讯问中,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的立场是泾渭分明的:一方力图掩盖犯罪事实,逃避法律处罚;另一方面力求查明犯罪事实,打击犯罪。双方都为实现各自的目的而相互制造困难,这种矛盾决定着双方决一胜负的特点这种冲突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现。所以,讯问是一种心理复杂的侦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心理交往形式。这种尖锐的冲突情景中,侦查人员要实现自己的意图是有困难的。此时侦查讯问人员首要任务就是要中和冲突。中和冲突两
12、个至关重要的心理问题需要研究:一是说服教育中犯罪嫌疑人心理的变化和变化过程;二是说服教育中如何对犯罪嫌疑人施加心理影响。也就是在了解和掌握犯罪嫌疑人心理变化和变化过程的基础上对其施加影响,达到转变其态度的目的。施加心理影响的主要方法是引导。引导是通过于犯罪嫌疑人的沟通和心理接触帮助讯问人员渗透到犯罪嫌疑人的思维和感觉中去,对他们施加影响,转变其态度,实现说服教育的意图。这种心理策略是建立在分析研究、了解掌握犯罪嫌疑人供3 江苏警官学院毕业论文 述心理的变化和变化过程的基础上的。讯问人员力图通过这样的交往中和冲突,创造良好的讯问气氛,这样才能打开讯问局面,有效的进行说服教育4。就一般规律而言,犯
13、罪嫌疑人在讯问中其心理处于矛盾状态,既不甘心供述,又担心我方有证据在手,不敢一味对立,于是反复权衡厉害得失,随着讯问的进展,其心理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在供述于拒供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完全作用下,犯罪嫌疑人必须做出选择。那么权衡的标准是什么呢?促使其做出最后选择的标准是趋利避害。讯问中的犯罪嫌疑人趋利避害的内容于其消极的拒供和积极的心理内容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趋之利即积极心理成因,如个人利益、家庭利益、从宽处理甚至包括与讯问人员的情感等;避之害是其消极心理的成因,如从严处理、家庭牵连、前途影响、与侦查人员的对立等5。犯罪嫌疑人的这种矛盾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冲突或者说是心理困境。犯罪嫌疑人此时有可能受到诸多
14、因素的影响,如同室在押人员的传授熏陶,个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程度,以前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等,如何走出困境,做出正确的选择,需要引导。引导的任务就是在分析研究其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的情况下,帮助他正确趋利避害,促使其由拒供向供述的转化。 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引导的同时,最好能根据案情配合一些客观事实资料来说明,让犯罪嫌疑人真正能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如最近四川汶川等地区发生地震,一些投机倒把分子趁火打劫,以捐款的名义四处诈骗,对这类犯罪分子在进行说服教育心理引导的同时,还要能结合一些音像、视听材料,让犯罪分子能够亲眼看见灾区的场景,有多少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有多少情侣失去了自己的爱人,教室里再
15、也听不到那朗朗的读书声,每个人都在拼命的求生,汗水、雨水、泪水交织在一起,真正从内心震撼这些犯罪分子,唤起他们心中或多或少的良知,唤起他们的爱国心,让他们明白他们到底做了些什么,是对是错!在侦查员去引导他们的同时,也让他们自己的良知去引导他们那颗扭曲的心灵。这样双管齐下会事半功倍的。 由此可见,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引导在说服教育中是相当可行并且必要的,把扭曲的心理转化为悔过心理,对促进案情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 三侦查讯问中说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在侦查讯问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说服者即讯问人员应该具有教育能力和丰富的经验,掌握说服的艺术,但在实践中往往不能有效的掌握,存在以下问题: 讯问之前没
16、有做准备。在实践中,一些审讯人员对案情和犯罪嫌疑人没有基本了解就匆忙上阵,这对审讯是有害的。一场审讯能否成功,能否在较短时间内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案情、犯罪嫌疑人个性特点的把握6。如果在刚开始讯问的时候侦查人员连犯罪嫌疑人的名字都不知道,甚至还问犯罪嫌疑人怎么写他的名字,那犯罪嫌疑人就会认识侦查人员什么都没掌握,最基本的连他的名字都不会写,这就跟坚决了犯罪嫌疑人顽抗的决心。当然,在接触犯罪嫌疑人之前,审讯人员对嫌疑人个性特征往往难有全面、客观地了解,但是却可以在接触前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地了解他的个性特点等信息;在正面接触后,还要留心4 江苏警官学院毕业论文 观察,以根据他的个性特点合理调
17、整讯问方案。总的来说,在讯问犯罪嫌疑人之前,要尽量收集案件信息,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有一个基本把握;同时,在审讯过程中要注意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是畏罪,还是对立,抑或是侥幸,以便在掌握犯罪嫌疑人性格弱点、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及时调整讯问策略。 侦查人员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控制能力。在讯问过程中有些狡猾的犯罪分子不会轻易交代自己的罪行往往会想尽一切办法抵抗狡辩,也会去激怒讯问人员,一旦犯罪嫌疑人察觉审讯人员已经失去耐心,他们可能会因此看到希望:只要继续编造谎言,审讯人员就可能放弃讯问。有些年轻的讯问人员,缺乏经验感觉自己站在主导地位无法忍受犯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侦查 讯问 说服 教育 问题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76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