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哈尔滨市洋源再生资源利用建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哈尔滨市洋源再生资源利用建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哈尔滨市洋源再生资源利用建环评报告.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目名称:哈尔滨市洋源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哈尔滨市洋源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6年5月黑龙江省化工研究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
2、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哈尔滨市洋源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哈尔滨市洋源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刘振联系人刘勇通讯地址哈尔滨市香坊区哈成路234号联系电话13936676965传真-邮政编码150039建设地点哈尔滨市香坊区哈成路234号立项审批部门-审批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再
3、生物资回收与批发 F5191占地面积(平方米)10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2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0.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1%评价经费(万 元)投产日期2016.6工程内容及规模:一、评价任务由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落实国家相关环保政策,促使本次环评工作的形成。二、工程概况本项目为租赁哈尔滨春和物流有限公司空场地,主要从市场、大专院校签约收购废矿泉水瓶、饮料瓶(无残液),废书刊、废纸壳。员工4人,一班制,全年工作250日,无食堂,无宿舍。三、项目地理位置该项目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哈成路234号,东侧为和粮路,南侧、西侧为哈尔滨春和物
4、流有限公司空场地,北侧为在建冷库。周边无特殊环境敏感点。本项目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厂区平面图见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2。四、主要设备见附表1,产品见附表2。 表1 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台)1电子秤-12打捆机-23卡车2T1表2 回收废旧物资数量序号名称回收量/年1矿泉水瓶、饮料瓶10吨2废书刊、废纸壳20吨 五、公共工程供热 本项目只租赁空场地,无采暖问题,不新建燃煤设施。供水 本项目供水为地下水,用水量:根据黑龙江省用水定额有关规定,本项目职工生活用水按40L/d人计算。全厂:40L/d人4人250(日)=40t/a。排水排水量按用水量80%计算,生活排水量:32t/a
5、。生活污水排入防渗旱厕,定期清掏用于堆肥。供电 本项目供电由香坊供电所提供,年用电量1000千瓦时。六、产业政策根据国家产业结构政策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类、淘汰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租赁空场地,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该项目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南向北倾斜,地域平坦,地貌属松花江一级接地前缘,地面标高约129米。地层结构自上而下为亚粘土、灰色亚粘土、砾子粗砂,地层
6、结构简单,上部褐黄色亚粘土层基本稳定,属中等压缩性土;下部砾子粗砂呈中密-紧密状态。场地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本地区地震烈度低于6级。本地区气候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漫长干燥,夏季短促凉爽宜人,春季多风少雨,秋季多晴好天气,2001年哈市平均气温3.8,最高气温36.4 ,最低气温-38.1,年平均无霜期146天,最大动土深度1.09米,最冷月月平均相对湿度7.4%,最热月月平均相对湿度77%,年降水量为378.9毫米,日最大降水量为104.8毫米,全年日照时数为2641小时。平均风速3.8m/s. 该地区地表水以松花江为主,松花江是流经哈尔滨市内的主要河流,松花江哈尔滨
7、江段从四方台至大顶子山全长约90公里。松花江的年径流量由丰、枯交替的现象,即冬春两季流量较小,径流量主要集中在7-9月份,占全年径流量60%80%,每年11月初江水开始结冰,冰期约5个月。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是全市生活、生产的主要纳污水体,水面平均宽590米,平均水深34米。松花江哈尔滨城市段达至类水质,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从高锰酸盐指数丰、平、枯水期变化看,平水期污染相对较重。松花江是本评价的最终纳污水体,也是水环境保护目标,哈尔滨市沿江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以及地表径流全部经沿江截流管网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汇入松花江。其主要污染来自城市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根据松花江哈尔滨江段功能
8、区划分结果,松花江哈尔滨江段现状水体类别为-类水体(以东江桥分界)。该评价区域松花江江段为类水体。阿什河是松花江一级支流,发源于阿城市东北山区,全长213km,于哈尔滨市太平区东侧汇入松花江,年平均流量10.6m/s,平均流速:枯水期0.15 m/s ,平水期0.94 m/s。阿什河流经阿城市时,已受到污染,流经哈尔滨市时,污染更加严重,水质已劣于类。哈尔滨境内有长白山系和小兴安岭、完达山系两大森林植被系统,全市森林面积225.3104亩,森林覆盖率42.66%,活立木总蓄积1.9亿立方米,草原面积14.6104亩,草原植被覆盖率20.35%。厂址区域目前地面植被以人工绿地为主。社会环境简况(
9、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是黑龙江省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事业的中心,同时也是我国东北重要工业城市,东北亚重要国际贸易城,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也是旅游发展最快的城市。哈尔滨市是一座以机械、电气业为主体、商业贸易和科学文化比较发达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工业基础雄厚,门类比较齐全,有全国闻名的电机、锅炉、气轮机三大动力厂,另外还有飞机制造、汽车、铁路客货车、电线电缆、机械制造、纺织、食品、酿酒、制糖、制药、木材加工等一大批轻工企业,在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项目所在地为香坊区,位于哈市东南部。新的香坊区以原动力区、香坊区的行政区域,组建而成。新组建的香坊
10、区辖20个街道办事处、4镇,总面积339.55平方公里,总人口72.4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3.72万人。全区经济已形成大中小并举,工、商、运、建、服全面发展、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新局面。香坊区借助与哈市开发区毗邻的优势,创建了农业高新技术园区、703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和香坊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建设了紫花油豆角、肉犬养殖和种猪繁育三个示范基地,形成了“一园区、两个中心、三个示范基地”的高新技术产业格局。全区1.3万余户企业分布于机电、建材、纺织、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其产品远销国内外。全区有耕地7525.8公顷,盛产玉米、水稻、油豆角等作物。全国著名的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研究所等7
11、4家“三大”单位座落该区,滨洲、滨绥两条铁路线在境内经过,17条公路与京哈、哈大、哈同公路相连,有客货运火车站点4个,铁路专用线32条。公滨路、中山路、珠江路、红旗大街、化工路等交通干道构成了宽阔顺畅的交通网络。香坊正抓住省、市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建设绿色食品基地的机遇,加快“两地一区”(以科技农业为先导的绿色食品产销基地,以专业市场为特色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以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纺织、机电为优势产业的新兴工业区)建设步伐。 2011年,实现区域生产总值469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00.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3.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9.8、
12、12.8和12.6。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98.1亿元,同比增长18,占全区GDP的比重为42.2。三次产业所占比重由上年的0.9:64.9:34.2调整为1:64.1:34.9。第一、二、三产业对GDP贡献率分别为1.7、59.1和39.2。完成财政总收入32.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3亿元,一般预算支出19.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5、25.3和21.2,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为6亿元,比上年增长31.8。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6.9,比上年增加0.2个百分点。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4557万元,比上年增长9.8%;实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426元,同比增
13、长19.6。乡镇实现招商引资额达 16.03 亿元,新办企业 223 户。扶持壮大5000万元-亿元产值规模企业 22 户,扶持和培育亿元以上产值企业27户。 2011年,哈大齐工业走廊香坊段各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80146万元,实现收入283514万元,利润总额10256万元,上缴税金8194万元。当年计划总投资39550万元,已完成投资38473万元,完成年计划的97.3%。大力扶持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全区直报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86户,其中收入亿元以上企业23户。完成总产值318.29亿元,比上年下降5.9%,其中:中省直企业完成产值246.85亿元,比上年下降11.2,非
14、中省直企业完成总产值7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8.8%。装备制造业完成总产值264.68亿元,比上年下降9.6%,其中三大动力完成总产值220.3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8。食品工业完成总产值30.7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全区直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5.45亿元,比上年增长0.9%,实现利税总额43.66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实现产销率为98.1%,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为8.46%,提高1.6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72.4%,减少3.9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为1.58次,与上年同期持平。 建筑业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快速发展态势,建筑业企业实力不断发
15、展壮大,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3亿元,比上年增长26%。在新战略引领下,不断创新投资方式,优化投资环境,固定资产投资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9.1亿元,同比增长31.3%。其中城镇项目投资完成303.6亿元,房地产开发项目完成45.5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完成106亿元,同比增长53.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展商圈建设,安乐、安埠、万达商圈的辐射力明显增强。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全区共有商品交易市场15个,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67户,星级酒店6户。第三产业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全年实现第
16、三产业增加值163.5亿元,同比增长12.6,占GDP是比重由上年的34.2提高到34.9。国内区域经济合作项目实际到位额54.16亿元,同比增长14.7%;协议引资额实现225.2亿元,同比增长20%,到位资金71.3亿元;新办企业1121户,其中投资额超千万元企业145户、投资额超亿元的企业8户;2011年实际使用外资4685万美元。科技工作以加大科技投入、创新工作机制、构筑创新载体、加强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推进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建设。2011年,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可发资金2958万元,占当年本级财政支出的1.5%。全区孵化器达到13家,孵化面积达到12.86万平方米。实施区级
17、科技立项47项,投入科技资金2857.1万元,高新技术产值达43亿元。申请专利2124件,授权专利1121件,授权发明专利217件。我区荣获2009-2010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称号,获全省“十一五”期间科技系统先进集体和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先进加盟单位。2011年在全市东部外延路网10条道路改造工程中,我区肩负着80%(8条道路)的征地征收任务,共计完成化工路、电碳路、香福路等8条道路征地征收工作,征收房屋387户,征收房屋面积14.87万平方米,征收征地面积115.06万平方米。道路结构升级改造15条,大中修7条,维修街路216条段,改造车行道22.41万平方米、人行道19
18、.99万平方米。改造条数、改造面积、投入资金均创我区道路建设改造历史之最;有效开展春季环境整治战役,集中整治960个居民庭院和395条背街背巷,清理拉运各类垃圾污物近3.5万吨,清理“三沟一河”沿线积存垃圾3万吨,“三沟一河”沿线卫生实现长效管理;5个市场实现了刚性隔离;全力打造点、线、面相结合的灯饰亮化、冰雕雪塑景观,“满区冰景亮化”特色景观基本形成。改造旧有居民庭院745个,建设休闲健身广场38个;新增绿地53公顷,新植树木13万株。成功举办中国黑龙江第八届菊花展。全区共有5744户、10388人纳入城乡低保,累计支出保障金2961.3万元。全区共有社区服务站110个,街道级社区服务中心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公示 哈尔滨市 再生资源 利用 建环评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75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