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PECVD氮化硅薄膜的性能对太阳能电池的影响分析.doc
《毕业设计(论文)PECVD氮化硅薄膜的性能对太阳能电池的影响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PECVD氮化硅薄膜的性能对太阳能电池的影响分析.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PECVD氮化硅薄膜的性能对太阳能电池的影响分析摘 要作为一种器件表面介质膜,SiNx薄膜已被广泛应用于IC以及太阳能光伏器件的制造中。在高效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发射结表面钝化和减反射一直是其研究的主题。电池正面发射结不仅要求表面钝化层有优良的钝化性能,同时也要求介质层能够与表面层减反射膜一起产生很好的减反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太阳电池器件的光生电流、开路电压以及电池效率。本文阐述了高效太阳电池研究中正面发射结上的钝化与减反射工艺与原理,重点对PECVD法制备SiNx的钝化机制,H 钝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主要对生产中常使用的管式PECVD和板式PECVD制备的薄膜,通过少子寿命测试仪(WT200
2、0)检测少子寿命,椭偏仪测试膜厚和折射率,积分反射仪测试反射率以及利用HF腐蚀来检验薄膜致密性等手段对薄膜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又对板式PECVD制备薄膜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发现,氮化硅最佳的沉积条件是:温度370,SiH4:NH3=500:1600,时间3min;获得了沉积氮化硅后硅片少子寿命高钝化效果好、膜厚与折射率搭配好反射率低的工艺条件。关键词:氮化硅薄膜;PECVD;减反膜;钝化;太阳能电池THE PROPERTY OF PECVD SILICON NITRIDE FILM ON SOLAR CELLS ANALYSIS ABSTRACTAs a dielectric thin fi
3、lm of device, SiNx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C and Solar cells manufacturing . In the research and investigation of high efficiency silicon solar cell, the passivation of front emitter and anti reflection has been their focus. Because, for the front emitter, we need it have excellent passivation qual
4、ity and good antireflection property, in this way to improve the Isc and Uoc, further more to get much high efficiency.In this thesis we describe the passivation & Antireflection of high efficient Silicon Solar cells on the front emmiter and then we focus on PECVD analysising the mechanism of hydrog
5、en passivation. In the experiments I used the tubular and plate PECVD preparing silicon nitride thin film.Then,I texted minority carrier lifetime by minority carrier lifetime tester(WT2000), film thickness and refractive index by ellipsometer,reflectivity by D8 integral reflectivity,and using HF sol
6、ution tested the film density.These were used to ailalyze the properties of silicon nitride films.Another,Improving the condition of the plate PECVD depos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deposition is 370, SiH4:NH3=500:1600, time:3min.In this condition Silicon have a good passivation
7、quality, film thickness and refractive index well matching and low reflectance.KEY WORDS: silicon nitride film ; PECVD; ACR; passivation; silicon solar cells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 太阳电池的应用前景11.1.1 能源危机11.1.2 光伏政策及现状11.2 光伏太阳电池钝化减反射膜介绍31.2.1 减反射介绍31.2.2 钝化介绍61.3 实验意义7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过程92.1 样品制备选择92.2 管式PECVD与板式PECVD对
8、比实验92.1.2 实验工艺过程102.3 NH3与SiH4不同流量比对薄膜性能的影响122.4 实验设备及检测132.4.1 设备与仪器132.4.2 检测手段15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173.1 板式PECVD和管式PECVD对比实验173.1.1 膜厚和折射率对比173.1.2 两种设备制得薄膜反射率对比183.1.3 镀膜后钝化效果的比较183.2 NH3/SiH4对薄膜性能的影响193.2.2 NH3/SiH4对SiNx薄膜厚度的影响193.2.3 NH3/SiH4对SiNx 薄膜折射率的影响213.2.4 NH3/SiH4对SiNx薄膜反射率的影响223.2.5 NH3/SiH4对
9、SiNx薄膜钝化效果的影响23结 论25参考文献26致 谢28第一章 绪论1.1 太阳电池的应用前景1.1.1 能源危机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恶化与能源短缺己成为全世界最为突出的问题。目前,全球总能耗的70以上都来自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能源。但是这些常规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只能用到2040年,天然气也只能延续到2060年左右,即使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也只能维持两百年左右1。无论从世界还是从中国来看,常规能源都是很有限的,因此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更加迫切,更具深远的意义。太阳能是人类最主要的可再生资源。太阳能以其独具的优势,其开发利用是最终
10、解决常规能源特别是石化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人类理想的替代能源。1.1.2 光伏政策及现状目前,开发利用太阳能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1990年以来,联合国组织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讨论和制定了世界太阳能利用的战略规划、国际太阳能公约以及推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配额政策(RPS)等。1992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新的发展目标,1997年又宣布了“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日本自1993年以来先后推出了“月光计划”、“环境计划”、“阳光计划”等,对居民住宅用屋顶光伏发电及公共设施用光伏发电采取了补助造价1312的优惠政策。德国2000年通过新的可再生能源法,支持光伏发
11、电,实行政府补贴和零利息贷款等优惠政策。我国属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国家对光伏工业和光伏市场的发展给以支持,在“七五”期间,光伏发电不但列入到国家的攻关计划,而且列入到国家的电力建设计划,同时也在一些重大工程项目中得到采用,如国家计委的“光明工程”、电力部的西藏无电县建设计划、西藏阿里光电计划、林业部的森林防火通信工程、邮电部的光缆工程、石油部的管道阴极保护工程、广电部的村村通工程等。2002年,原国家计委启动了“西部省区无电乡通电计划”,即“送电到乡”工程,通过光伏和小型风力发电的方式,最终解决了西部七省区(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内蒙、陕西和四川)近800个无电乡的用电问题,这一项目
12、的启动大大刺激了我国光伏工业的发展。在我国太阳电池市场中,通讯及工业用光伏系统将从目前的4050的市场份额下降到2010年的2030,户用及民用光伏系统将从目前的30上升到4050。到2015年中国将开始大规模发展并网式屋顶光伏系统1。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光伏市场也随之进入低谷,曾有分析机构预测,2009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将比2008年减少12%,仅4.8GW。然而庆幸的是,到了2009年第三季度,光伏市场再呈活跃趋势,第四季度更是促使光伏产品供不应求,太阳电池厂商满负荷生产。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IA)统计,2009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达7.2GW,比2008年的5.5GW增
13、长了31%。2009年末全球光伏市场的强劲势头保持到了2010年,据此iSuppli预计,2010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13.6GW,光伏产业再次迎来高速发展时代。图1-1 2009年全球十大太阳能电池厂商3上图为2009全球十大太阳能电池厂商3,可以看出在这十大太阳电池厂商当中,中国的厂商占据五席,总产能达到2.5GWp,占45%,其中天合光能和台湾昱晶首次进入前十大,因此也将茂迪和三洋挤下十大之列。同时,中国厂商的增长速度也是惊人的,天合、晶澳、英利、昱晶的增速都超过了85%,尚德也增长了41%。此外,中国的阿特斯、林洋、中电虽没有入围,其产量也是非常高的。中国在2009年中也新增了14
14、0MW以上的光伏系统安装容量,累计安装超过300MW。对于2008年新安装的20MW而言,2009年新增安装量翻了7倍。随着我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工程的实施,2010年光伏安装量还将会成倍的增长,中国必将成为全球光伏市场的中坚力量。1.2 光伏太阳电池钝化减反射膜介绍1.2.1 减反射介绍减反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在减反射膜上下表面反射所产生的光程差,使两束反射光干涉相消,减弱反射增加透射。其原理图如下。图1-2 减反射原理图2在硅太阳电池材料和入射光谱确定的情况下,减反膜(ARC)效果取决于膜层厚度和折射率。研究与实验应用表明,单层减反射膜的硅太阳电池,其反
15、射率可以降低到10%以下2。作为减反射层的薄膜材料,通常要求其有很好的透光性且对光线的吸收要越少越好;同时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良好的与硅片的粘结性,如可能希望减反射膜层还有较好的导电性能。照射到硅片上的光因为反射不能全部被硅吸收。反射百分率的大小取决于硅和外界透明介质的折射率。根据反射理论,在镀有减反射膜的晶体硅太阳电池上反射率计算如下 (1-1) 其中n0,n以及nSi分别为外界介质,膜层和单晶体硅的折射率;是入射光的波长(模拟中设为常用的600nm);d是薄膜的实际厚度;nd是膜层的光学厚度。当波长为的光垂直入射时,如果膜层光学厚度为的1/4,即nd=/4则由式上式可得 (1-2)上式
16、中R表示波长为的光的反射率;理论上为了达到最小的反射率R0时,需要的条件是:从而得到最小反射率时薄膜的折射率和膜层的厚度为了使反射损失减到最小,即希望R=0,应有 (1-3)因此,对于给定的波长所需减反射膜的折射率由式1.3就可求得,而最佳膜层光学厚度是该波长的四分之一,此时反射率最小,接近为零。但当波长偏离0时,反射率将增加。为了使电池输出尽可能增加,应先取一个合理的设计波长0。这需要考虑两个方面,即太阳光谱的成分和电池的相对光谱响应。地面太阳光谱能量的峰值在波长0.5m,而硅太阳电池的相对响应峰值在波长0.80.9m。因此减反射效果最好的波长范围在0.50.7m,可取0=0.6m。具有这一
17、厚度减反射膜的硅太阳电池,由肉眼看来呈深蓝色。此时硅的折射率nSi=3.9,所以如果电池直接暴露在真空或大气中使用,最匹配的减反射膜折射率为: (1-4)在实际太阳能电池工艺中,常用的减反射材料有TiO2、SnO2、SiO2、SiNx、ITO和MgF2等,且厚度一般都在60-100nm左右。化学气相沉积(CVD)、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PECVD)、喷涂热解、溅射、蒸发等技术,都可以用来沉积不同的减反膜。TiOx(x2)是晶体硅太阳电池制备工艺中常用的减反射膜,它薄膜具有较高的折射率(2.02.7),透明波段中心与太阳光的可见光谱波段符合很好(550nm),是一种理想的太阳电池减反射膜。TiO
18、x制备可以利用N2携带含有钛酸异丙酯的水蒸汽,喷射到加热后的硅片表面上,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非晶TiOx薄膜,其化学反应为4Ti(OC3H7)4+2H2O=TiO2+4(C3H7)OHSiNx是另一种常用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减反射膜。由于SiNx薄膜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致密性、稳定性和对杂质离子的掩蔽能力,SiNx薄膜作为一种高效器件表面的钝化层已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工艺中。SiNx薄膜也有极好的光学性能,波长为632.8nm时,其折射率在1.8-2.5之间;而且在SiNx薄膜的制备过程中,还能对硅片产生H钝化的作用,明显改善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采用SiNx薄膜为
19、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减反射膜已经成为研究和应用的重点,特别是在铸造多晶硅太阳电池上的应用56PECVD对于晶体硅中少子寿命影响较小,而且生产能耗低;沉积速度快,生产效率高;SiNx薄膜的质量好,薄膜均匀且缺陷密度较低78。PECVD制备SiNx减反射薄膜的反应温度一般在300-400,反应气体为硅烷和高纯氨气,其反应式为:SiH4+4NH3=Si3N4+12H2除氧化钛和氮化硅薄膜以外,SiO29和SnO210等薄膜也常常在硅太阳电池实际工艺和研究开发中被用作减反射膜。1.2.2 钝化介绍氢是自然界中最简单的元素,也是硅中最普通的杂质之一。早期人们认识到区熔硅生长时的保护气氛中掺入氢气能够抑制微缺
20、陷的产生。70年代研究者又发现非晶硅的氢化能够改善它的电学性能。近年来,人们了解到氢能够以多种渠道进入硅晶体中,钝化硅中的杂质和缺陷的电活性,降低电池表面复合速率,增加少子寿命,进而提高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对相关硅器件的电学和光学性能有很大作用。尤其对于多晶硅等低质量材料的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有很好的改善13。晶界和缺陷的氢钝化技术是提高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方法。氢原子与缺陷或晶界处的悬挂键结合,从而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晶界的活性。在光伏领域,主要采用三种氢钝化方法:氢气氛退火(FG,Forming Gas)、微波诱导远距等离子氢钝化(MIRHP,Microwave Induced Remote Hy
21、drogen Plasma)、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FG 退火已有较长的应用历史。在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中,氢气氛退火一般用于消除Si/SiO2的界面态14。在光伏领域,很早就发现FG 退火对多晶硅太阳电池有良好的作用。在一般条件下,分子氢难以进入硅中并在其中扩散,无法起到体钝化的效果。近年的研究表明,硅中的缺陷(空位)能使氢分子分解,其产物氢原子及氢空位对都可在硅中快速地扩散,进而起到钝化作用。MIRHP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氢钝化方法15。微波将分子氢转变为原子氢并扩散入硅中,起到钝化效果。由于产生等离子的位置与硅片放置的位置有一定距离,离子在到达样品表面前就已经被复合了,避免
22、了硅表面的损伤。氢钝化是在沉积Si3N4薄膜的同时完成的。在PECVD沉积Si3N4时,由于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含氢,一部分氢会保留在Si3N4薄膜中。在高温过程中,这部分氢会从Si3N4中释放,扩散到硅中,最终与悬挂键结合,起到钝化作用。PECVD氢钝化的优点是可与SiNx减反射层的沉积同时完成,减少了工艺步骤;缺点是等离子体会造成硅表面有一定的损伤。近年的研究表明,硅中的缺陷(空位)对氢分子的分解起决定性作用,其作用可表示为:H2+V=H-V+H18或 H2+V=2HV(其中V表示空位)空位能使氢分子分解,并能增强氢的扩散。这样氢原子及氢空位对就可在硅中快速地扩散,进而起到钝化作用。1.3 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PECVD 氮化 薄膜 性能 太阳能电池 影响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74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