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应用前景.doc
《水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应用前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应用前景.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水能学 生 张梅 指导教师 王建祥 专 业 水利水电工程 层 次 专升本 批 次 031 学 号 w37080512560003学习中心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 工作单位 山东省省委办公厅 2005年 9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
2、毕业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生签名: 张梅 时间 2005 年 4 月 日关于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专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暂行规定)对:“成绩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网络教育学院将有权选取部分论文(设计)全文汇编成集或者在网上公开发布。如因著作权发生纠纷,由学生本人负责”完全认可,并同意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可以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设
3、计)。保密的毕业论文(设计)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学生签名: 张梅 时间: 2005 年 4 月 日密级:(请注明密级及保密期限)摘要:常规发电方式,煤的燃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有害物质使大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引发酸雨和“温室效应”等多方面的环境问题。而核能发电有很大的潜在危险性,一旦泄漏造成污染,对环境的破坏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根据2003年国际水力发电协会的统计资料,全世界水电发电理论蕴藏量约为40万亿千瓦时(度)、技术可开发约为15万亿度、经济可开发约为8.8万亿度。我国大陆部分水电的理论蕴藏装机容量为6.944亿千瓦(按8760运行小时计),年电量6.0829万亿度,其中技术可开发容量为5.
4、416亿千瓦,年发电量为2.474万亿度,“经济可开发量”(容量为4.48亿千瓦,电量为1.753万亿度),列世界之冠。在这样的情势下,发展新能源就显得特别重要而紧迫。而水能就是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水能将在今后发展的道路上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关键字:水能 可再生 能源 水电目 录一、全球能源发展趋势11.1全球能源概况11.2电力开发的主要方式21.3能源的利用成本2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呼唤水能开发42.1水能的可再生能源作用不能替代42.2环境压力52.3水能开发与扶贫5三、水能开发应用的现状63.1国际水能开发现状63.2我国水能开发现状6四、水能开发利用
5、的前景74.1国际水能开发前景74.2我国水能发展前景74.3我国水能开发应用的方式8五、结束语9后记9参考文献10根据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最新统计资料表明:“电力与其它能源相比,将发展迅速,年平均增长率可达.。至年,世界电力需求将翻一番,而其在能源总消耗中所占的比例也将从年的提高到。电力需求在发展中国家将增长最快。”常规发电方式,煤的燃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有害物质使大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引发酸雨和“温室效应”等多方面的环境问题。而核能发电有很大的潜在危险性,一旦泄漏造成污染,对环境的破坏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耗总量也大幅度增长,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常规能源的
6、消耗量越来越大,甚至需要依靠进口。预计到2010年我国大约需要进口1亿吨石油,并且其进口依存度将达40左右,甚至更高。1在这样的情势下,发展新能源就显得特别重要而紧迫。而水能就是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水能将在今后发展的道路上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一、全球能源发展趋势1.1全球能源概况根据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最新统计资料表明:(1)近年内,世界能源需求量将增长/;(2)矿物燃料在能源结构中仍将占主导地位;(3)近/的能源增长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4)对所需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主要取决于政府所制订的框架政策;(5)国际能源贸易将大幅度增长; (6
7、)天然气需求量的增长将超过其它任何燃料,但却不及可再生能源(年至年期间,天然气年平均增长率将为,而其它可再生能源将为);(7)石油需求量的增长将取决于运输;(8)电力需求量将比其它能源增长得快。1.2电力开发的主要方式国际能源署认为:“在年至年期间,电力开发将以每年的速率递增。当今,煤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电力资源,占的份额。而其余的份额则主要由天然气、核能及水电平分秋色。接下来的年中,电力燃料结构将会发生明显改变,天然气将占据优势。”(国际能源署,)。燃料结构的改变预计主要由如下几点:(1)年至年期间,煤在总的发电中的份额将缩减,而在这之后又将略微回升。而整个过程中,煤在总发电量中仍然保持最大份额
8、;(2)尽管石油在总发电量中的份额已经很小,但仍将减缩;(3)由于新建的发电厂中,大部分将为天然气电厂,因而天然气的份额将大大增加。自年至年,将从增至。考虑到价格将上升的因素,预计在预测期后半段时期里,对天然气需求的增长速率将有所下降;(4)核发电将略微增加,但由于新建电厂不多而现有的许多又要报废,所以核电在总发电量中的份额将减少一半;(5)预测期内,水电开发将增长。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将是今后能源的主要发展方式,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水资源需求将会大大增加。1.3能源的利用成本 电力价格如何趋于更易被承受是一个基本要求,尤其对那些较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因而,电力成本是决策的一
9、个根本标准。如表所示,最廉价的可再生能源是水电。而且,此处的成本核算还没有将水库综合利用(防洪、供水、航运、娱乐等)方面的附加效益计算在内。通常,对于城区的电网供电,用电低谷时的电价为/,而到了用电高峰时就升为/。(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 由此,电力价格就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选择一种较为廉价的能源供给方式,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按照不同的设计,水电厂可以满足不同的电力需求,可以是基荷或是峰荷,甚至可以做到同时都满足。由此可见,水能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入,不断发展的世界对水能资源的需求变得一天比一天尖锐。在许多发展中
10、国家里,水力资源是现实中能提供可持续的能源主要途径。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呼唤水能开发目前,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仅为1400多亿吨,按目前产量,静态保障年限仅40年;天然气的剩余可采储量为150亿立方米,静态保障年限仅为60年。世界煤炭的储量虽然多一些,但是如果按目前的消费速度,在一百多年以后也将枯竭。所以,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将世界的能源结构尽快的转变到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可再生能源与矿产资源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时间的变量,利用的时间越长资源量越多。反之它也不能保存,不管你是否利用它,它都将随时间消逝。所以优先开发使用可再生能源就是最大的节能和开发资源。尽管风能、太阳能发电
11、技术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按照现有的技术水平,风力和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还不能满足大规模的社会需求。当前,全世界上大约20%的电力是来自水电,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的比重还很小。水电是目前唯一一种技术上比较成熟的、可以进行大规模开发的可再生能源。22.1水能的可再生能源作用不能替代 可再生能源主要有风能、太阳能、水能和生物质能,此外还有一些像潮汐、地热等,但所占比重较少。生物质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我国目前还主要是简单的直接燃烧,国外虽然已有比较先进的生物质能应用技术,但由于生物质能的原料也必须通过种植产生,使其可再生性还是要受到很大局限。太阳能和风能资源非常丰富,且具有广阔的
12、应用前景,但是恐怕只有解决了大规模储能技术之后,才能和水能一样大规模的应用。目前的太阳能、风能与水能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它们是随机的、分散的,且效率不高。太阳能是永恒的但也随时间、气象而变化,黑夜、阴雨不能发电;风力则更是天有不测风云,不能人为控制。在发电效率方面,欧美现今有一些风车规模迅速增大,有的风力发电机比旧机组效率高出10倍,但是其出力还是不能与一个中型水力发电站相比。某些发达国家设想组成风力发电电网,但问题很多,迄今未能实现,其作用还远不能与火电、水电、核电相比。根据以色列一家国际知名的太阳能研究机构的实验研究表明,目前较为成熟的太阳能大规模发电应用,仅仅停留在依靠太阳能对火电厂的
13、循环水进行预加热,减少烧燃料的消耗。由于风能、太阳能的这种缺陷,一般来说太阳能、风能目前还主要是在农业用电上起到辅助的作用,或者通过蓄电池构成小型独立电源为边远地区提供生活用电。联合国一直在帮助第三世界国家推广风力发电技术,但目前大都停留在解决边远分散地区的生活供电,仍难以形成强大的电网。3与太阳能、风能不同,水能虽然同样是可再生性的清洁能源,但其性质有较大的区别。水力发电的水量主要靠河流和降雨,虽然具有随机性,但是通过建造水库,水量是可以积聚、储存的,因此水电可以在一定的时间阶段内被人为控制。水力发电的这一优点使其除了提供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外,还具有水电机组的启动、停机迅速,可用来调整负荷,在
14、电网中进行调峰、调频和作为事故备用。现代电网的规模正在日益扩大,不仅有全国联网,有的地区甚至具有了统一的跨国电网,虽然自动化、信息化、控制技术日益提高,但因电网运行复杂,情况多元变,及时调节和保障安全困难很多,如果电网中缺少必要的调节备用电源,难免事故频发。现代电网供电的效益、安全不能缺少强大的可快速调节的发电装机容量。目前对电网负荷方便、快速的调节,大都赖于大容量水电站或者专门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因此,世界各国近年来对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非常重视,在一些发达国家,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已经超过常规水电。目前,抽水蓄能电站的研究已成为水电建设中专门的重大学科。可以这样比喻,对于大型电网来说,水电与风能
15、、太阳能发电的区别在于;水电的作用等于风能或者太阳能电站再加上抽水蓄能电站。所以,在目前情况下,随着风能、太阳能发电应用的规模扩大,需要建设更多的水电站补充电网的调节性,对于那些水电资源缺乏的国家和地区,也必须建设足够的蓄能电站。42.2环境压力 在环境方面,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的生产与消费规模急剧增加,环境排放污染严重。目前,由于煤炭燃烧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粉尘等有害气体,已经可以通过技术得到控制。但是,由于化石燃料和石油衍生能源在燃烧后,产生的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GHG),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法。这些气体吸收太阳辐射并阻止这些辐射由大气层向地外空间发散,能量的长
16、期积聚造成了全球气候不断升温。研究表明,当等效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气候变化将导致全球水循环的加剧,对区域性水资源产生重大影响,对局部农、林业生产也将造成严重后果,引发频繁的自然灾害,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从1979年在日内瓦召开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以来,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加强了对GHG效应的科学研究。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66个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1997年12月1日召开的京都缔约方大会上,形成了具有法定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它规定发达国家均要限制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2008年至2012年间要在1990年排放水平上至少
17、减少5%。在这种形势下,利用清洁的水力发电不能不作为一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明智选择。世界上大约有经济可发开的水资源8.8万亿千瓦时/年,如能够充分开发利用可替代燃烧原煤40多亿吨/年,相当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近100亿吨。32.3水能开发与扶贫 此外,水电开发具有重要的扶贫作用。据联合国估算,目前全世界还约有20亿人口没有充足的电力供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里,电力供应的短缺,不仅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严重的影响着人民生活的质量。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水力资源是现实中能提供可再生能源的主要途径。在非洲大陆,化石燃料短缺,而水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对大坝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的争论阻碍了许多水电工程
18、的建设也延缓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些观点认为这些国家应该直接去使用像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现代生物质能等的可再生能源来满足他们的能源需求,但是更多的人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认为这类的技术总体上还是处在开发、研制的阶段,尚不具备大规模应用的条件,所以成本相对偏高。大规模地使用这些技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根本就是不现实的。而且在那些工业化国家已经开始享受化石燃料和水电等成熟的技术为他们带来的巨大效益时侯,单单要求这些欠发达国家只能依靠太阳和粪便产生的能源来发展也是非常不公平的。在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水电开发是摆脱贫困的明智选择。总之,从资源、环境和帮助落后地区摆脱贫困的角度上看,开发水电是实现
19、人类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5三、水能开发应用的现状3.1国际水能开发现状根据2003年国际水力发电协会的统计资料,全世界水电发电理论蕴藏量约为40万亿千瓦时(度)、技术可开发约为15万亿度、经济可开发约为8.8万亿度。我国大陆部分水电的理论蕴藏装机容量为6.944亿千瓦(按8760运行小时计),年电量6.0829万亿度,其中技术可开发容量为5.416亿千瓦,年发电量为2.474万亿度,“经济可开发量”(容量为4.48亿千瓦,电量为1.753万亿度),列世界之冠。63.2我国水能开发现状一个世纪,特别是建国以来,经过几代水电建设者的艰苦努力,中国的水电建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改
20、革开放以来,水电建设更是迅猛发展,工程规模不断扩大。50年代至60年代初,主要修复丰满大坝和电站,续建龙溪河、古田等小型工程,着手开发一些中小型水电(如官厅、淮河、黄坛口、流溪河等电站)。在50年代后期条件逐步成熟后,对一些河流进行了梯级开发,如狮子滩、盐锅峡、拓溪、新丰江、新安江、西津和猫跳河、以礼河等工程。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这段时期内开工的有龚嘴、映秀湾、乌江渡、碧口、凤滩、龙羊峡、白山、大化等工程。70年代初第一座装机容量超过1000 MW的刘家峡水电站投产。80年代容量2715 MW的葛洲坝水电站建成,之后一系列大水电站相继建设,容量18200MW的三峡工程也于1994年正式开工
21、;到2000年底,全国规模超过1000 MW已建和在建的大水电站(不包括蓄能电站)已有18座。7除了常规水电站以外,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也取得很大的成绩。抽水蓄能电站主要建于水力资源较少地区,以适应电力系统调峰的需要。四、水能开发利用的前景4.1国际水能开发前景随着世界各国对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关注,也必然会使人们对水坝的作用进行必要的反思,其结果必然使一些地区的水坝建设面临来自于生态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质疑和挑战。不可否认,与其他人类文明活动一样水坝建设也必然存在副作用,建坝造库确实存在着有:移民安置、泥沙淤积、鱼类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土地文物淹没、温室气体的产生、下游水文、物理现象的改变以及地区
22、一体化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工程决策者和技术人员认真的考虑和慎重的处理。实上,建坝过程中的这些环境问题,始终是坝工届关注的焦点之一。全世界20世纪初建造的很多水坝上就已经留有鱼道,我国三门峡的泥沙问题,曾经在三门峡修建前就遭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水利工作者的质疑。正因为此,迄今为止可以说国内、外修建的绝大多数的水坝的生态环境作用,都是利大于弊的,包括改造以后的三门峡水库,否则它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当然,因为世界上没有副作用的事情是不存在,无论在任何时候,水坝的建设也必然会面临一个利弊平衡得失的选择。 尽管水电是目前唯一一种可以大规模应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手段。然而,随着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关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能 可再生能源 开发 应用 前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74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