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加热炉烟气余热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某公司加热炉烟气余热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公司加热炉烟气余热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有限公司X炉烟气余热发电工程可研报告目录1 总论11.1 项目基本情况11.2 项目名称11.3 建设单位情况11.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条件21.5 项目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31.6 结论42 建设内容53 工艺技术方案63.1 基本原则63.2 主要工艺流程64 原材料及动力的供应85 场址选择95.1 场址原则95.2 自然条件95.3 配套条件96 项目建设方案106.1 烟风系统106.2 余热锅炉系统及辅机136.3 电站196.4 除盐水站226.5 循环冷却水站236.6 供配电及自动控制246.7 仪表自动化286.8 建筑及结构326.9 总图367 劳动定员398 项目建
2、设计划398.1 设计工期398.2 施工工期399 投资估算409.1 概述409.2 编制依据409.3有关说明409.4 投资构成4010 技术经济分析4210.1 概述4210.2 经济评价原则4210.3 基础数据4210.4 财务分析4210.5 结论431 总论1.1 项目基本情况XX公司现有两条X钢管生产车间(X车间和X车间),有直径为X 、X米环型加热炉各一台。环形加热炉用于加热管坯,加热炉采用发生炉煤气为燃料,常规燃烧系统,空气单预热,加热炉排烟温度470左右。本项目建设余热发电系统一套,在两座环形加热炉原排烟系统附近各建设一套余热炉锅炉,利用现有加热炉烟气余热,产生过热蒸
3、汽,送至电站发电。建设内容主要有:余热锅炉、烟气系统、电站、除盐水站、循环冷却水系统等。本项目余热锅炉不需要额外的热源,对原生产工艺基本没有影响,产生蒸汽并网后使用,各能源介质利用现有条件。因此,是符合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节能项目。1.2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XX加热炉烟气余热发电建设单位:XXXX厂区1.3 建设单位情况XXXX有限公司X。1.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条件1.4.1 项目建设必要性轧钢加热炉做为轧钢厂的主要耗能设备,其节能降耗工作直接影响到轧钢厂的工序能耗水平。目前环形加热炉排烟温度470左右,通过烟囱直接排入大气,大量的余热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回收余热产生蒸
4、汽进行发电,可充分降低加热工序能耗,即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也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根据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要比2010年下降21,“十二五”期间预计实现节能量6.7亿吨标准煤。面对“十二五”工业节能指标的重压,相关重点企业不得不加快自身减排步伐,从而对工业节能技术产品形成自需求端到供应端“自上而下”的刚性需求,促进工业节能产业快速发展。1.4.2 项目建设条件XXX现有2台环形炉,采用发生炉煤气做燃料,燃烧系统采用常规燃烧系统,混合煤气和空气在加热炉供热段通过烧嘴混合燃烧,喷入炉内加热管坯,高温烟气经预热段排出炉外,外排烟气经空气预热器预热空气,烟气温度降至
5、470,通过烟囱排入大气。燃烧系统基本参数如下:1号炉2号炉备注环形加热炉炉径(m)2835鼓风机配置二用一备,配变频。单台风量2083130186m3/h一用一备,配变频。单台风量42400 m3/h烟气气量(万Nm3/h)最大6;设计采用5最大7;设计采用6无计量,估算空预器前烟气温度()708742控制室读数空预器后烟气温度()474492控制室读数空预器后空气温度()393411控制室读数按以上参数估算,本项目余热资源为烟气量130000Nm3/h,烟气温度为470。项目的实施仅对烟道做部分改动,可以利用加热炉中修时间进行。本工程主要需要的能源介质为电气和工业新水,目前按接自厂区管网。
6、1.5 项目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环形炉烟气余热回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 标 名 称单 位指 标备 注一加热炉参数1#2#1设计加热能力t/h2实际加热炉力t/h3煤气热值kJ/Nm34平均煤气量Nm3/h6平均空气量Nm3/h7平均烟气量Nm3/h8空气预热温度9煤气预热温度常温常温10排烟温度47047011年作业时间h70007000二能源消耗1工业新水t/h202电kW350三能源产出电kW3174 四定员1运行人员人16五工程投资1总投资万元1.6 结论本项目是利用环形加热炉烟气余热产生蒸气厂区使用的节能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及资源综合利用政策。本项目利用回收的余热资源每年
7、可发电XXXkWh,折合节约标煤XXX吨,扣除系统使用的电力和水等能源折合标煤XXX吨外,折合节约标煤XXX吨,减排二氧化碳XXX万吨,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综合以上所述,本项目建设条件具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政策,项目投产后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节能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尽快对本项目予以核准立项,促进本项目抓紧实施建设,早日投产发挥效益。2 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2套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利用加热炉外排的烟气余热产生蒸汽,蒸汽送至电站,发电外供。主要建设内容有:烟气系统2套:分别在2座加热炉的空气换热器后烟道上开孔,引出烟气进余热锅炉,出余热锅炉烟气经引风机,
8、接入原烟道系统,通过烟囱排入大气。余热锅炉系统2套:包括锅炉本体、给水系统、排污系统、锅炉辅机、加药装置等。除盐水站1套:生产除盐水供锅炉系统。电站1套:将2座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发电。循环水泵站及冷却塔1套:用于提供电站及其他设施冷却水。管道系统:包括除盐水供水管道、排水管道、冷却水管道、蒸汽管道等。控制系统:主要为余热锅炉系统控制及排烟系统控制。3 工艺技术方案3.1 基本原则(1)在工艺流程选择上做到先进、合理、技术成熟、可靠,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设备、材料,使余热回收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整体技术水平、自动化程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颁布的有关环保、工业安全与卫生、消防
9、、节能等规范和规定,重视环境保护,强化“三废治理”。(3)总体布置合理、紧凑,节省建设用地,确保道路顺畅。(4)充分考虑与原有生产系统的衔接,对原有生产工艺不产生负面影响。(5)余热锅炉采用双压自除氧锅炉,换热效率高,不需要另建除氧器。3.2 主要工艺流程3.2.5 烟气流程从空气换热器后的烟道上开孔,将烟气引至余热锅炉入口,烟气换热回经余热锅炉排烟口至引风机,从引风机接至原排烟烟道,经原烟囱排入大气。余热锅炉前设烟道阀门(入口烟道阀),引风机与烟道之间设烟道阀门(出口烟道阀),原烟道取风口与排风口之间设烟道阀门(原烟道阀)。正常生产时原烟道阀门关闭,余热锅炉前后阀门打开。余热锅炉检修或故障时
10、,余热锅炉前后阀门关闭,原烟道阀门打开。3.2.6 汽水流程来自除盐水站的除盐水以及电站的冷却水进入除盐水箱。除盐水箱内的除盐水经低压汽包给水泵进入除氧汽包,经与除氧汽包相联的除氧蒸发器加热、除氧,除氧后的水经锅炉给水泵送入锅炉汽包,再经过下降管进入蒸发器,经换热后产生汽水混合物再次进入汽包,在汽包内经过汽水分离器分离后,产生的饱和蒸汽经过热器过热,过热蒸汽送至电站,蒸汽经汽轮做功后成为乏汽,经过冷却形成冷凝水,送至除盐水箱循环使用。由于采用了全凝汽轮机发电,所有蒸汽变为冷凝水循环使用,因此正常生产时,除盐水站供水仅为系统排污的补充水。4 原材料及动力的供应本工程无原材料消耗。本工程所需动力介
11、质为工业新水及电力、压缩空气。余热回收系统需要的工业用水、电厂接自厂区管内。余热回收系统需由轧钢厂负责将1路10kV高压电源接至高压进线柜,2路380V电源接至低压进线柜。5 场址选择5.1 场址原则余热锅炉需要布置在环形加热炉烟道附近,尽可能缩短烟风管道长度。辅机室及控制室布置在锅炉附近。5.2 自然条件5.2.1 工程地质待业主补充5.2.2气象条件待业主补充5.3 配套条件余热回收系统需要的工业新水、电等能源介质都由轧钢厂提供。介质配套条件能够满足工程需要。6 项目建设方案6.1 烟风系统6.1.1 概述从空气换热器后的烟道上开孔,将烟气引至余热锅炉入口,烟气换热回经余热锅炉排烟口至引风
12、机,从引风机接至原排烟烟道,经原烟囱排入大气。余热锅炉前设烟道阀门(入口烟道阀),引风机与烟道之间设烟道阀门(出口烟道阀),原烟道取风口与排风口之间设烟道阀门(原烟道阀)。正常生产时原烟道阀门关闭,余热锅炉前后阀门打开。余热锅炉检修时,余热锅炉前后阀门关闭,原烟道阀门打开。原烟道阀为快速打开型,在余热锅或风机故障时,可快速打开,不影响加热炉的燃烧系统。6.1.2 工艺参数烟气系统工艺参数:序号参数名称1#炉2#炉1进口烟气量万Nm3/h46572取烟气温度4704903排烟气温度1551556.1.3 烟风系统设备(1)引风机每套余热利用系统选用一台Y4-73-16C引风机,风机采用变频电机,
13、可以根据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变频调速。引风机 共2台风量: 120000m3/h 风压: 1500Pa; 介质种类: 加热炉烟气 介质温度: 200配用变频电动机功率: 76kW电压: 380kV(2)锅炉前取烟管道调节阀余热利用系统锅炉前取烟管道上设置一台调节阀,设置在余热利用烟风管道的取风主管道上。调节阀参数数量 共2台控制方式: 电动调节,远程控制介质: 烟气温度: 550(3)风机后排烟阀余热利用系统烟道气余热利用系统引风机后面设置一台调节阀,安装风机后的在排烟管道上。调节阀参数数量: 共2台控制方式: 电动调节,远程控制介质: 烟气温度: 220160(4)原烟道切断阀原烟道取风口与排入
14、口之间设一台气动切断阀。切断阀参数数量: 共2台控制方式: 气动切断,远程控制介质: 烟气温度: 550(5)压缩空气储罐烟道气余热利用系统设置一台压缩空气储罐为气动调节阀及仪表提供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储罐参数:容积: 1 m3压力: 1MPa介质: 压缩空气6.1.4 烟风管道及保温烟风管道采用钢板焊接,外面铺设保温层。设计合理的弯头及接口形式,保证烟风管道的风阻最小,减少能耗。钢管外面铺设的保温材料,减少风道热量损失,为保温材料设计紧固支撑件,使保温材料与钢板连接牢固。保温材料外面包有金属保护层,做到牢固、美观、防水。6.2 余热锅炉系统及辅机6.2.1 余热锅炉型式选择 本项目余热锅炉采用
15、双压自除氧系统。锅炉不设省煤器或给水预热器,而采用自除氧蒸发器,自除氧蒸发器与除氧器设计为一个整体,自除氧蒸发器产生的蒸发直接进入除氧器作为给水除氧的热源。自除氧的优点在于:a、无需蒸汽管网提供相对品质较高的蒸汽作为热源,而是利用低品位的烟气产生蒸汽除氧。b、锅炉运行后,自除氧蒸发器中为饱和的汽水混合物。它与采用省煤器或给水预热器的锅炉相比,不会因为给水温度低而致使受热面管壁温度过低产生低温腐蚀。6.2.2锅炉给水水质要求锅炉除盐水水质应满足如下要求:序号水质项目单位指标1悬浮物mg/L52总硬度mol/L23PH8.59.24油mg/L1.05二氧化硅g/L206溶解氧g/L157铁g/L5
16、08铜g/L109电导率s/cm(25)56.2.3 余热锅炉基本参数根据工艺所提烟气参数,配套余热锅炉参数为:1#余热锅炉参数序号 参 数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1余热锅炉进口烟气量Nm3/h50000正常值2余热锅炉进口烟气温度4703额定蒸汽压力(表压)MPa2.04额定蒸汽温度3005余热锅炉出口烟气温度1606补水温度常温7锅炉给水温度1438锅炉额定蒸汽量t/h99小时平均蒸汽量t/h7.510锅炉最大风阻Pa10002#余热锅炉参数序号 参 数 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1余热锅炉进口烟气量Nm3/h60000正常值2余热锅炉进口烟气温度4903额定蒸汽压力(表压)MPa2.04
17、额定蒸汽温度3005余热锅炉出口烟气温度1606补水温度常温7锅炉给水温度1438锅炉额定蒸汽量t/h11.29小时平均蒸汽量t/h9.610锅炉最大风阻Pa10006.2.4 锅炉的组成6.2.4.1 技术特点本余热锅炉采用自然循环形式,中压蒸汽额定参数为2.0MPa,300;低压锅筒为自除氧锅筒(除氧器)。余热锅炉烟气总阻力在最大工况下要求小于1000Pa。锅炉采用模块化结构。各模块叠加后支承在框架梁上。中压锅筒与低压锅筒分别支承在顶部梁上。余热锅炉本体占地面积不超过(长)10米(宽)7米(平台扶梯包括在内)。余热锅炉应对基础无特殊要求,锅炉在运行时,不允许有异常振动。余热锅炉结构合理先进
18、,能够适应加热炉负荷的大范围变化(烟气流量、温度的波动),并且运行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性能稳定,确保余热回收系统长期、可靠、高效、经济运行。中压锅筒筒体由Q245R(GB713)钢板卷制而成。锅筒内汽水分离元件为波形板和孔板组合分离器,汽包上设有给水口、主蒸汽口、安全阀口、管束连接口、加药口、水位控制连接口、压力装置连接口、表面排污口及紧急放水口等。 过热器材料采用20(GB3087)钢管制造而成,过热器管壁厚不小于3mm,过热器采用螺旋翅片管结构;中低压蒸发受热面材料均采用20(GB3087),管壁厚不小于3mm。蒸发受热面采用螺旋翅片管;省煤器蛇形管材料采用20(GB3087),壁厚不小于
19、3mm,受热面采用螺旋翅片结构。给水预热器采用不锈钢304材料,壁厚不小于3mm,受热面采用螺旋翅片结构。余热锅炉为组装结构,考虑模块多次搬运强度。锅炉保温材料采用硅酸铝纤维,锅炉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环境温度为30时,本体顶部外护板表面温度不大于50,散热量不超过250W/m2。余热锅炉本体范围内受压元件的焊接均经过检验和100%无损探伤并提供合格证明。余热锅炉筒体设备须抛丸处理。余热锅炉本体布置有检测孔等必要的门孔装置。检查门、人孔门严密不漏风,人孔门大小方便检修人员进出(方型450mm550mm,圆型600)。 锅炉在结构上应便于安装、运行、维护和检修。平台、走道应能承受4kN/m2的活荷载
20、,扶梯应能承受2k N/m2的活荷载,挠度应小于1/300。平台和走道一般采用格栅结构,格栅孔应不大于3050mm。走道和平台的宽度应不小于1200mm, 梯子宽度不小于700mm。在烟气量最大时,锅炉能正常运行,且汽水各部位内流速满足要求。6.2.4.2锅炉本体组成11#余热锅炉1.1余热锅炉本体自然循环余热锅炉 烟气量:60000Nm3/h 烟气温度:370排烟温度:160D9t/h,P=2.0MPa,t=300,包括锅炉所有金属件、保温及外护板,一次阀门仪表、安全阀、平衡容器、烟气进出口补偿器、平台、扶梯等本体受热面包括:过热器、中压蒸发受热面、低压蒸发受热面、中压汽包、省煤器、给水预热
21、器套11.2除氧器(低压汽包)Q=10t/h,设计压力:0.6MPa,工作压力0.3MPa,包括配套一次阀门、仪表,包括自立式减压阀(压力从2.0MPa,300减压)及平台扶梯等。套11.3放散消音器Q=15t/h,P=2.0MPa,t=300,介质:蒸汽,消声量3040dB(A)。套21.4取样冷却器共2个取样冷却器,取样冷却器盘管采用不锈钢管材料,2只取样冷却器需整体支架,包括配套一次阀门,疏水托盘及支架等套122#余热锅炉2.1余热锅炉本体自然循环余热锅炉 烟气量:70000Nm3/h 烟气温度:390排烟温度:160D11.2t/h,P=2.0MPa,t=300,包括锅炉所有金属件、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公司 加热炉 烟气 余热 发电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74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