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雄业水泥4.5MW余热发电项目可行性报告.doc
《云南雄业水泥4.5MW余热发电项目可行性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雄业水泥4.5MW余热发电项目可行性报告.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云南曲靖雄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2500t/d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云南曲靖雄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2500t/d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工程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为云南省曲靖市云南曲靖雄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内,为雄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2500t/d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配套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本项目为曲靖雄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2500t/d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配套4.5MW余热发电工程,工程包括:4.5MW电站的汽轮机厂房、主控配电楼、化学水处理、罐区、机力通风冷却塔及泵站、窑头余热锅炉及沉降室、窑尾余热锅炉等生产车间各一套。企业概况:云南
2、曲靖雄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曲靖市城南三宝镇张家营,距城区18km,距326国道3km,曲靖茨营三级公路由厂边经过,规划中的曲靖恩洪高等级公路由厂区西南经过,距厂500米,交通条件优越。2500t/d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位于原立窑旁,立窑年生产水泥能力为15万吨。原为曲靖市管理水平较高,产品质量较好的水泥企业,为曲靖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谋求长远发展,使产品上档次,上规模,调整结构,云南曲靖雄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在一期生产线旁建设一条2500t/d熟料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线,采用五级旋风预分解窑生产工艺。现为生产节能,降低能耗,云南曲靖雄业有限责任公司拟建设配套2500t/d
3、熟料水泥生产线4.5MW余热发电工程。2 技术方案2.1电站总平面布置及交通运输2.1.1电站总平面布置:本次电站工程包括:4.5MW电站的汽轮机厂房、主控配电楼、化学水处理、罐区、机力通风冷却塔及泵站、窑头余热锅炉及沉降室、窑尾余热锅炉等生产车间各一套。根据2500t/d熟料生产线的布置及发电工艺流程,窑尾余热锅炉布置在2500t/d熟料生产线窑尾厂房南侧空余场地上;窑头余热锅炉布置在2500t/d熟料生产线窑头厂房旁的空地上;汽轮发电机房、在水泥生产线中的空余场地内;化学制水车间、冷却塔布置在厂区空地上;窑头余热锅炉AQC炉、窑尾余热锅炉SP炉均为露天布置;汽轮发电机组、中央控制室、高低压
4、配电室、化学水处理设施均为室内布置,循环水泵为室内布置。2.1.2道路工程技改项目完成后,厂内将成纵横成网、互相贯通的道路,用于生产、消防和检修,故电站区域利用建成后道路网络。2.1.3竖向设计和雨水排除在竖向设计时,根据工厂的现有建筑物及场地标高,合理拟定电站车间的标高。土方工程在水泥生产线建设时已统一考虑,并已经平整完毕,本工程不考虑土方工程量。工厂内已建有布局合理的雨水沟,工厂的雨水排除可得到可靠考证,故电站区域不再新建雨水沟,该区域的雨水汇入工厂已有的雨水排除系统。总图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4.5MW电站1电站区域占地面积m242002建、构筑物占地面积m210903建筑系数%2
5、6.14绿化系数%28.35绿化面积m211892.2热力系统及装机方案2.2.1热力系统及装机方案设计前提根据2500t/d水泥生产线的废气情况,热力系统及装机方案应考虑下述前提条件:1) 充分利用2500t/d水泥生产线窑头熟料冷却机及窑尾预热器废气余热。为充分利用窑头熟料冷却机废气余热,提高窑头余热锅炉的烟气温度,使之产生与窑尾余热锅炉相同参数的过热蒸汽,因此对窑头熟料冷却机进行改造,取用其中段废气余热。根据公司提供的数据水泥生产线废气可利用的余热量为:a经过技术改造后实际2500t/d水泥生产线窑头熟料冷却机中部废气余热为105000m3/h(标况)350206。具有约3303104k
6、J/h的热量b. 窑尾预热器废气余热为173000m3/h(标况)330206(排出的废气考虑用于生料烘干该温度值由水泥工艺确定),具有约3478104kJ/h的热量。2) 本工程实施后电站不应向电网返送电;3) 本纯余热电站的建设及生产运行应不影响水泥生产系统的生产运行;4) 本纯余热电站的系统及设备应以成熟可靠、技术先进、节省投资、提高效益为原则,并考虑目前国内余热发电设备实际技术水平。5) 烟气通过余热锅炉沉降下来的窑灰应回收并用于水泥生产以达到资源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的目的。2.2.2热力系统方案及装机容量根据目前国内纯余热发电技术及装备现状,结合水泥窑生产线余热资源情况,并根据本工程项
7、目建议书确定的装机规模,本工程装机方案采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综合考虑目前水泥生产线窑头、窑尾的余热资源分布情况和水泥窑的运行状况,在充分利用余热的前提下,以“稳定、可靠、技术先进、不影响水泥生产”为原则,确定热力系统及装机方案如下:本系统主机包括两台余热锅炉及一套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4.5MW。在水泥窑窑头熟料冷却机中部的废气出口与窑头废气袋收尘器间设余热锅炉一台,即AQC炉。保留冷却机原有烟道作为AQC炉低温段的排风烟道,当AQC炉故障检修时,水泥烧成系统可以继续运行,不影响水泥线的正常生产。AQC炉一段生产8.091.35MPa-330的过热蒸汽, AQC炉二段生产2.1MPa
8、-110的高温热水。在窑尾预热器废气出口与窑尾高温风机间设余热锅炉一台,即SP炉。SP炉废气设旁通烟道,当SP炉故障检修时,水泥烧成系统生产可以继续进行而不受任何影响。SP炉生产1.25MPa1.35MPa-310的过热蒸汽。与两台余热锅炉配套,设置一台4.5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AQC炉一段、SP炉生产的蒸汽共同作为汽轮机的主进汽推动汽轮机作功,AQC炉二段生产的高温热水作为AQC炉一段、SP炉的给水, 2.2.3 AQC余热锅炉窑头熟料冷却机中间出口废气参数:105000m3/h(标况)360。此部分废气全部进入AQC余热锅炉用于发电。AQC炉出口废气温度为100。 AQC炉受热面分为两
9、段:第一段蒸汽段,生产8.09t/h-1.35MPa330的过热蒸汽。第二段热水段,生产22t/h-2.1MPa110热水用于加热汽轮机凝结水,提高AQC蒸汽段及SP锅炉的给水温度。2.2.4 SP余热锅炉 目前水泥窑尾预热器出口烟气进入高温风机后再进入生料磨,用于烘干。同时需要进行增湿减温,造成能源浪费。窑尾预热器出口废气参数:173000m3/h(标况)330206。SP炉出口废气参数:189000m3/h(标况)225。SP炉出口烟气经高温风机后再进入生料磨,用于烘干。SP炉受热面为一段:蒸汽段,生产12.56t/h-1.35MPa310的过热蒸汽。2.2.5 热力系统根据热力计算及主机
10、配置情况确定热力系统如下:汽轮机凝结水经凝结水泵送入真空除氧器,再经给水泵为窑头熟料冷却机AQC余热锅炉热水段提供给水,热水段的出水作为AQC锅炉蒸汽段及SP锅炉的给水。AQC余热锅炉蒸汽I段生产的1.35MPa的过热蒸汽与SP余热锅炉生产的同参数的过热蒸汽汇合后进入汽轮机用于发电。汽轮机做功后的乏汽通过冷凝器冷凝成水,经凝结水泵送入真空除氧器,从而形成完整的热力循环系统。上述方案的配置,可以使电站运行方式灵活、可靠,能很好地与水泥生产配合。具体为: 窑头熟料冷却机余热锅炉采用两段受热面,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窑头熟料冷却机废气余热。窑头余热锅炉I段为蒸汽锅炉,生产1.35MPa330的蒸汽,作为汽
11、轮机主蒸汽,窑头余热锅炉II段为热水锅炉生产110的热水,作为窑头余热锅炉蒸汽段及窑尾余热锅炉的给水。 窑尾预热器余热锅炉均采用一段受热面,保证了电站运行安全并充分保证水泥生产线烘干用废气余热。窑尾余热锅炉为蒸汽锅炉,当水泥窑窑尾废气温度波动时,相应的窑尾余热锅炉的产汽量也随之发生变化。窑尾余热锅炉生产的蒸汽与窑头余热锅炉蒸汽段生产的蒸汽一起进入汽轮发电机发电。 为了保证电站事故不影响水泥窑生产,余热锅炉均设有旁通废气管道,一旦余热锅炉或电站发生事故时,可以将余热锅炉从水泥生产系统中解列,不影响水泥生产的正常运行。 余热锅炉均采用膜式受热面立式锅炉,解决余热锅炉漏风、磨损、堵灰等问题并减少占地
12、面积,提高余热回收率。 除氧器均采用真空常温水除氧方式,有效的保证了除氧效果。 由于窑头废气粉尘粒度较大,在窑头余热锅炉废气入口采用设置沉降室,使废气中较大颗粒沉降下来,以减轻熟料颗粒对窑头余热锅炉的冲刷磨损。以上各项措施已经在众多工程中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该技术是成熟、可靠的。2.2.6 主要设备根据热力系统选择及国内余热锅炉和低参数汽轮机的生产和使用情况,确定主、辅机设备如下:序号设备名称及型号数量主要技术参数、性能、指标14.5MW凝汽式汽轮机1型号: 额定功率: 4.5MW额定转速: 5600r/min主汽门前压力:1.25MP主汽门前温度:360排汽压力: 0.008MPa
13、24.5MW发电机1型号: 额定功率: 4.5MW 额定转速: 3000r/min出线电压: 10500V3窑尾余热锅炉1入口废气量: 173000m3/h(标况)入口废气温度: 330入口废气含尘浓度:65g/m3(标况)出口废气温度: 225产汽量: 12.56t/h1.35MPa310给水参数: 16.65t/h110锅炉总漏风: 5%布置方式: 露天4窑头余热锅炉1入口废气量: 105000m3/h(标况)入口废气温度: 360入口废气含尘浓度:30g/m3(标况)出口废气温度: 100锅炉I段(蒸汽)蒸汽参数: 8.09t/h1.35MPa330给水温度: 5.13t/h110II段
14、出水参数: 21.48t/h185给水温度: 40锅炉总漏风: 5%布置方式: 露天5 除氧器及水箱1型号: 工作压力: 0.0926MPa工作温度: 45除氧水量: 20m36锅炉给水泵(每个系统各两台)2型号: 流量: 1530t/h扬程: 297220m2.2.7电站技术经济指标:电站年运行: 7200h装机容量: 4.5MW平均发电功率: 4.081MW站用电率: 8%年发电量: 2938104kWh年供电量: 2702104kWh年少购电量: 2852104kWh(5.27%线损)2.3 主厂房布置 主厂房包括汽轮发电机房、除氧间、中控室、高、低压配电室等。化学水处理、循环水冷却塔及
15、循环水泵房等车间。主厂房占地23.422.5=526.5m2,双层厂房。汽机为岛式布置,运行层为7.500平面,气轮发电机布置在7.5.000平面上,0.000平面布置有给水泵、凝结水泵、油泵等;除氧器及水箱布置在汽轮发电机房5.000平面。2.4 辅助设施AQC余热锅炉布置在窑头厂房与窑头电收尘器的空余场地上,占地面积6.88.4 m2,锅炉主体布置于8.000平面上,连续排污扩容器及加药装置布置在车间周围空余场地上。SP余热锅炉布置在窑尾厂房的空余场地上,锅炉主体布置在14.000平面上,占地面积129 m2,连续排污扩容器及取样装置等均布置在0.000平面上。2.5 电站室外管线室外汽水
16、管线主要有:来自AQC及SP余热锅炉的主蒸汽管道;由汽机房去AQC余热锅炉的给水管道以及由AQC炉至SP余热锅炉的给水管道。 管道敷设方式:管道采用架空敷设,并尽量利用厂区现有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做管道的支吊架以减少占地面积和节省投资。 管道保温及油漆:管道保温采用岩棉管壳和岩棉板,管道按照设计规范和规定设计。2.6炉灰处理2.6.1工艺流程本工程为纯低温余热发电,当水泥生产线窑头及窑尾废气经余热锅炉换热后,沉降下来的炉灰产量经计算为:窑头余热锅炉平均1.08t/h窑尾余热锅炉平均2.80t/h该两部分炉灰均回用于水泥生产,设计中考虑采用螺旋输送机,分别将炉灰就近送回水泥生产系统。主要设备序号设备
17、名称及型号数量主要技术参数、性能、指标备注1螺旋输送机4能力: 56 m3/h2刚性叶轮给料机2规格: 300300输送量: 23 m3/h2.3 水泥生产工艺系统与余热电站的关系2.3.1水泥生产工艺与余热电站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水泥生产系统的运行直接影响到余热电站的生产。水泥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保证余热电站安全、稳定生产的前提。余热电站的建设能使现有水泥生产系统的运行更加完善、更加节能、更有利于环境保护。余热电站属于公司的一个车间,除余热电站必备的设备、车间及人员外不需另设辅助设施,如机修、环保等机构。2.3.2由于余热锅炉的设置,对水泥生产中窑头、窑尾的废气系统各增加了部分阻力,经计算,
18、分别为800Pa和600Pa。对风机阻力和漏风的增加,经过对窑头、窑尾高温风机的校核计算,结果均在允许的工作范围内,原系统的风机能够满足余热锅炉后的系统要求,可以不对风机进行改造。2.3.3由于余热锅炉设置于水泥生产最主要的管道上,一旦发生事故(如锅炉爆管、粉尘堵塞等)将影响水泥生产的正常运行。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余热锅炉废气管道及发电系统汽水管道均考虑了应急处理措施。2.3.4窑头余热锅炉 窑头余热锅炉废气入口采用沉降室降尘处理,以减轻熟料颗粒对锅炉的冲刷磨损,即便如此,为了避免影响正常的水泥生产,对窑头余热锅炉也采取了如下措施: 措施1:设旁通废气管道,一旦锅炉发生事故,启用旁通废气管道。
19、 措施2:发电系统汽水管路考虑了将窑头余热锅炉从发电系统中解列出来的措施。2.3.5窑尾余热锅炉 措施1:设旁通废气管道,一旦锅炉发生事故,启用旁通废气管道。措施2:发电系统汽水管路考虑了将窑尾余热锅炉从发电系统中解列出来的措施。2.4 循环冷却水系统本工程是利用公司2500t/d水泥生产线的窑头、窑尾余热建设一套装机容量为4.5MW的纯低温余热电站。2.4.1设计依据(1)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049-94(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4.2设计范围电站生产设备冷却水系统,冷却水系统中建、构筑物设施的设计。设备冷却用水量 凝汽器冷却水量:1610m/h(最
20、大1850 m/h)冷油器冷却水量:80m/h空冷器冷却水量:100m/h锅炉给水泵冷却水量:2m/h本工程设备冷循环却水量为:2032m/h2.4.3设备冷却水系统方案本工程设备冷却用水拟采用循环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循环冷却水泵、冷却构筑物、循环水池及循环水管网。该系统运行时,循环冷却水泵自循环水池抽水送至各生产车间供生产设备冷却用水,冷却过设备的水(循环回水)利用循环水泵的余压送至冷却构筑物,冷却后的水流至循环水池,供循环水泵继续循环使用。为确保该系统良好、稳定的运行,系统中设置了旁滤和加药装置。本工程循环冷却水泵拟采用2台双吸离心水泵,其设置在冷却构筑物附近。根据本工程所在地区气象条
21、件和本工程的冷却用水量、建设场地的特点,循环冷却水构筑物拟采用2台逆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2.4.4系统损失水量与补充水量余热发电总用水量:49008m3/d,循环用水量:48768 m3/d,循环回水量:47784 m3/d,循环补充水:984 m3/d,(含逆流式机械通风冷却塔的蒸发、风吹、渗漏等损失、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污量、系统总损失水量),直接循环使用率可达到98,纯水制备用水量:240 m3/d。余热发电每天实际需补充水量:1224 m3/d。2.5 接入系统及电量平衡2.5.1电站接入系统拟建的4.5MW纯低温余热电站采用10kV单母线接线方式。发电机组由电站10kV母线经单回电缆线路
22、与总降10kV母线连接。4.5MW纯低温余热电站与现有电力系统实现并网运行,运行方式为并网电量不上网。在电站侧的发电机联络线开关和发电机出口开关处设置并网同期点。在不改变总降原有供电及运行方式的前提下,发电机发出的电量将全部用于全厂负荷。因此本接入系统方案,从现行的条件和技术要求来讲,对本电站工程是可行的。2.5.2 电量平衡公司拥有的25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总用电负荷约为18000kW,预计全厂年用电量约5037104kWh。该余热电站建成后,电站年总供电量约为2702104kWh。通过电站运行调整公司用电系统功率因数并使现有供配电系统损耗减少,公司再向电网减少购电量约150104kW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 水泥 4.5 MW 余热 发电 项目 可行性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71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