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是识字教学应该追求的目标。特别在低年段要“多识”。“多识”有利于学生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生活经验之外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这无论对孩子的情感和思维,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识字还能够有效丰富儿童的口语,强化儿童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书面的视觉语言是人类高层次的语言,它能发展成无声的内部语言,所以多识字能使孩子终身受益。基
2、于以上的认识,又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以国家新课程标准为参照,提出了培养学生识字兴趣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希望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探索适应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的一些具体操作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我们在学校领导的关怀支持和宋主任的正确指导下,经过两年来的研究探索,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 汉字源源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小学低年级学生乃至幼儿已表现出各种不同程度的阅读兴趣,对于不同的阅读材料,明显地表现出不同的偏好。但常常由于识字量的缺乏,造成学生在遇到课外读物时的语言障碍,进而形成
3、理解障碍,最终又将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下降。另一方面,小学中低年级是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培养的最佳期,但识字量的缺乏,将会使学生错过这一最佳期,而“以致多数学生进入初中后仍然没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语文学科的学习重在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阅读必须要有一定的识字量才可以进行;而习作又建立在阅读和写字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足,将严重制约读写能力的发展。近几年来,新课程的改革正在实施。为了实现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的“低耗高效”,必须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策略。而新教材的识字量又很大,教学时间又短,于是引导学生有效识字,从中掌握识字方法,是语文教师必须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
4、的重中之重。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愿望和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在突破传统识字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一种适合低年级学生兴趣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识字教学模式。 3、探索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方式与途径,从而优化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加强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4、拓展识字教学途径,通过各种渠道鼓励学生识字,促进学生识字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5、通过长期有效的识字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从而发展学生个性,提高综合素质。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 在我校低段学生中抽取了50
5、名孩子调查其识字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回收调查问卷50份。其问卷设置的主要调查内容有: 1、你有识字的兴趣吗? 有 没有 2、课外阅读中和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你会怎么办? 忽略,跳过去 知道读音 有意识地认识它,记住它 3、你识字的途径有哪些? 父母特意教的 通过看书看报学校环境中自己学的在买东西等生活情景中无意认识的借助一些生活物品认识的 请教父母、亲戚、小伙伴或其他人借助光盘、报纸、磁带、广告等媒体无意间认识的有时候会翻一翻字典 4、你有巩固所学汉字的好办法吗? 有 没有 5、在巩固汉字的过程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把汉字记得又快又牢? 反复抄写、朗读 根据汉字结构特点编顺口溜、儿歌等
6、 常用的认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拆部件等 通过对班级全部学生的综合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 喜欢识字的学生占52.39%,不喜欢识字的学生占47.61%; 课外阅读和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75.48%的学生认为自己会忽略,跳过去,19.66%的学生认为自己只要知道读音就可以了,仅有4.86%的学生认为自己会有意识地认识它,记住它; 认为自己有巩固汉字的好方法的学生占41.23%,觉得自己没有巩固汉字好方法的学生占58.77%; 64.61%的学生是依赖于父母指导,有23.08%的学生会通过看书看报识字,在校园环境中认识的也占58.46%,在生活中无意识字占52.8%,请教他人认识的占15.3
7、8%。 在巩固汉字的过程中,92.33%的学生喜欢根据汉字特点编顺口溜、儿歌等和常用的认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拆部件等方法,7.67%的学生喜欢反复抄写、朗读的识字方法。 出现以上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教师未能结合儿童年龄特点,从小培养学生的“文字感”,使得识字形式单一化,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心理方面的原因,即俗话说的“粗心大意”,这其中包括感知粗略,甚至感知错误,表象模糊,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注意的分配能力差,有意记忆力差,情绪脆弱调查法: 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各种理论著作和研究资料,进一步明确生活化识字的内涵以及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方法。 6 、你的识字方法有哪些? 观察实
8、验法 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寻找出问题的原因、解决的条件、方法和成效,指导教学。 行动研究法 把研究和行动结合起来,边研究边行动,在行动中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行为的目的。 经验总结法 总结前人的识字方法及课题实施中的成功经验,整理出课题研究的成功案例。 四、课题研究的策略 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1、走进校园,自主识字。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校园里的文化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在识字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好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认识学生姓名,提高识字量。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这个家中有近八十名小主人。他们的名字中汉字也十分丰富,是识字教学中的可利用资
9、源。为了让孩子们把全班同学的名字都记下来,我带着孩子们制作了小小名片,通过同桌互认,小组内认,甚至利用墙报的名片展让学生逐渐认识全班同学的名字,并特别利用每天发作业本的机会,让全班孩子都有机会发本子,认识或巩固学生姓名中的汉字。通过这些手段,学生慢慢认识了许多字,如:“丁、张、任、孙、杨”等,甚至还包括一些比较生僻或难写的字:“澜、嫒、紫、毅” 认识标志牌,提高识字量。我在孩子入学不久,就领着孩子参观校园,认读标牌,告诉他们这是什么地方,谁在这儿干什么?我们在这里应该怎么做?如认识:实验室、图书馆、标牌“请讲普通话”等等,孩子们边走边读,边走边认,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校园文化的感染熏陶,在识
10、字过程中接受自然常识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热爱我们的校园。 2、创设情境,激趣识字。 有些字适合创设一些情景,更易于理解和记忆。比如在教学口耳目一课时,教师先出示一副小兔的图,让学生观察小兔的可爱姿态,继而讲述一个自编的故事: 有一天,小兔皮皮一蹦一跳往前赶路,它跳着跳着,总感觉有什么东西跟着自己。它回头一看,真的有一种奇怪的东西跟着它。皮皮问它:”你是谁呀?怎么总是跟着我啊?”这个小东西说:“我是你呀!”皮皮不解地说:“你是我?怎么会呀!我妈妈只生了一个我。”小东西笑着,不紧不慢地说:“古时候人们为了方便计算打猎时捕获了几只小兔,就照你的样子画了一个简单的我,我就成了像你形状的字-兔,人
11、们管我们这样的字叫象形字。”皮皮仔细一看,这个小东西确实像自己,不过没有完全相信。这时候现在我们常见到汉字“兔”也跳到它们面前,说“皮皮,他真的是人们根据咱们兔类创造出来的象形字兔。你们还不知道吧,人们为了书写方便,又创造了现代人们常 用的汉字我兔。我还没它像你呢,可人们管我也叫兔。像我们这样的字还有好多呢!我们一起和一年二班的同学们来认识认识它们吧!” “同学们,你们都认识小兔,听清楚它叫什么了吗?,这个呢?它们要和我们一起认识口耳目这一课中其它的字,你们高兴吗?”学生异口同声:“高兴!” 像这样的形义结合的象形字,接下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的联系,根据汉字的发展变化,识记生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低年级 学生 识字 能力 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70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