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用方浓缩精简.docx
《伤寒论用方浓缩精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用方浓缩精简.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伤寒论用方浓缩精简伤寒论用方浓缩精简版 第一章桂枝汤类方 一、桂枝汤 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而脉浮弱者。 2。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汗出者。 3。发汗或下之,而表未解者。 4。阳明病,脉迟,虽汗出多。而微恶寒,表未解者。 5。病下利而脉浮弱者。 6。霍乱吐利止,而身疼不休者。 二、桂枝加桂汤方 治桂枝汤证而气上冲剧甚者。 三、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汤证见腹拘急而满痛者。 四、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加大黄汤证,即桂枝加芍药汤证又见里实拒按,或大便不通者。 五、桂枝加葛根汤方 桂枝汤证,又见项背肌肉强急。 六、栝蒌桂枝汤方 病见桂枝汤证,又见痉挛拘急症状,口渴、脉沉者,可辨为本方证。 七、桂枝加黄芪
2、汤方 桂枝汤证更汗出恶风、不渴者,即表虚不固甚者宜用本方治之。 八、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 桂枝汤证汗出恶风、汗色黄粘、口渴者本方主之。 九、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汤证更见汗出恶风明显,小便难,脉沉细、四肢微急者。 十、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桂枝汤证更见身疼明显,纳差、脉沉迟者可选用本方。 十一、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汤证,咳喘病人不论新久,见汗出恶风脉缓者宜用本方。 十二、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汤证兼见失精梦交、脉见虚象者多可与本方。 十三、小建中汤方 桂枝汤证兼见腹中急痛,或见心悸而不呕者。 十四、当归建中汤方 桂枝汤证又见血虚明显者。 十五、黄芪建中汤方 小建中汤证而有
3、黄芪证者。 里急腹痛,汗出恶风甚者宜本方主之。 十六、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肢体麻木不仁,脉虚弱,无实象者可选用本方。 十七、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杨证又见寸脉浮关尺脉沉,症见胸满,或心悸头晕,或气上冲者可用本方治之。 十八、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去芍药汤证又见脉沉细,症有恶寒者宜用本方。 十九、桂枝附子汤方 表虚寒,关节痛疼,脉浮虚而涩者;可用本方治之。 二十、去桂加白术汤方 桂枝附子汤证无气上冲,而见小便自利、大便偏干者。 二十一、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 身痛、关节痛、小便不利者可选用本方。 二十二、甘草附子汤方 表虚寒证见关节痛剧,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者。 二十三、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方 桂
4、枝去芍药汤证而痰涎多者。 二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汤方 桂枝去芍药汤证有痰饮惊狂者。 二十五、桂枝甘草汤方 心下悸欲得按而无里实证者。 二十六、半夏散及汤方 咽痛,有表证而口不渴者。 二十七、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桂枝甘草汤证又见烦躁惊悸者。 二十八、防己茯苓汤方 表虚伴见四肢肿者。 二十九、防己黄芪汤方 四肢浮肿、汗出恶风明显者。 三十、桂枝人参汤方 桂枝甘草汤证又见理中汤证者。 三十一、白虎加桂枝汤方 桂枝甘草汤证又见白虎汤证者。 三十二、苓桂术甘汤方 头晕目眩、或短气小便不利见气上冲者。 三十三、苓桂枣甘汤方 桂枝甘草汤证见脐下悸动、气上冲者。 三十四、茯苓甘草汤方 桂枝甘草汤证
5、又见心下悸者。 三十五、茯苓泽泻汤方 茯苓甘草汤证又见口渴思饮而呕吐明显者。 三十六、苓桂五味甘草汤方 桂枝甘草汤证又见咳逆上气有痰饮者。 三十七、苓甘五味姜辛汤方 咳而胸满,吐白痰,口不渴者。 三十八、苓甘五味姜辛夏汤方 咳而胸满,吐稀白痰,头晕呕逆者。 三十九、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方 苓甘五味姜辛夏汤证兼见头面或四肢浮肿者。 四十、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方 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证兼见上热而大便难者。 四十一、五苓散方 表虚证兼见心下停饮、小便不利者。 第二章麻黄汤类方 一、麻黄汤方 归纳: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 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 太阳病,脉浮紧
6、、无汗、发热、身疼痛者. 太阳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 二、麻黄加术汤方 麻黄汤证而见湿痹烦痛者。 三、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周身关节痛、发热身重或肿者。 四、麻杏甘石汤方 汗出而喘,口干烦满而不恶风者。 五、越婢汤方 周身浮肿、脉浮、恶风者有汗, 六、越婢加术汤方 越婢加术汤用于越婢汤方证见小便不利、或湿痹痛者。 七、越婢加半夏汤方咳逆喘息气粗,痰黄或白,粘稠难咯,胸满烦躁,目胀睛突,或发热汗出,或微恶寒,溲黄便干,口渴欲饮,舌质暗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越婢汤证兼见咳逆上气、两目发胀或头痛者。 八、甘草麻黄汤方 浮肿表实无汗者。 九、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表虚寒
7、证见恶寒、无汗、脉微细。 十、麻黄附子汤方 少阴病兼见浮肿明显、无汗恶寒者。 十一、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少阴病兼寒饮,即恶寒无汗脉沉者。 十二、葛根汤方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或见下利者。 十三、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汤证兼见呕逆或下利者。 十四、葛根黄芩黄连汤方黄芩汤黄芩加半夏汤黄连汤 下利、汗出、不恶寒、脉浮数者。 临床常用的葛根汤加味方: 葛根加生石膏汤:即于葛根汤再加生石膏 45100 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汤证口舌干燥者。 葛根加桔梗汤:即于葛根汤加桔梗 9 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汤证咽痛或排痰困难者。 葛根加薏苡仁汤:即于葛根汤加薏苡仁 1530 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汤证
8、关节痛或有痈脓者葛根加术附汤:即于葛根汤加白术、附子各 10 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汤证而关节疼烦者。 葛根加苓术附汤:即于葛根汤加术附汤再加茯苓 10 克。煎服法同原方,治葛根加术附汤证而有茯苓证者。此和上方对于腰背拘急痛尤效,试用于脊髓炎亦有良效。 十五、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太阳病发热恶寒见身痒者。 十六、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汤证多而麻黄汤证少者。 十七、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汤证多,越婢汤证少者。 十八、大青龙汤方 桂枝扬证、越婢汤证并见者。 十九、文蛤汤方 麻杏甘石汤证合并越婢汤证又见口渴明显者。 二十、小青龙汤方 外邪里饮而致咳喘者。 二十一、小青龙加石膏汤方 小青龙汤证兼烦躁者。
9、二十二、射干麻黄汤方 小青龙汤证喉中痰鸣明显者。 二十三、厚朴麻黄汤方 咳喘胸满,脉浮者。 二十四、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手足逆冷、恶寒、身痛者。 二十五、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 表实无汗、或身黄、目黄、或身痒者。 二十六、续命汤方 中虚身痛或麻木者。 二十七、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关节痛疼、肢体肿而气冲呕逆者。 二十八、三黄汤方 关节疼痛、无汗恶寒而烦热者。 二十九、牡蛎汤方 疟疾寒多热少,无汗身疼者。 三十、麻黄升麻汤方 伤寒表里不解,上热下寒,症见咽喉不利、腹泄、手足逆冷、脉沉迟者。 三十一、升麻鳖甲汤万 升麻伍以蜀椒解肌致汗,伍以甘草解百毒,并治咽痛。复用鳖甲、当归和血驱痛,用雄黄攻肿
10、毒痈脓,故此治疫证咽喉痛而有痈脓或瘀血之变者。 第三章承气汤类方 一、大承气汤方 归纳如下: 1。阳明病脉迟、汗出、不恶寒、发潮热、手足濈然而汗出者。 2。不大便、发潮热而谵语者。 3。阳明病谵语有潮热、不能食有燥屎、能食屎定硬者。 4。汗出谵语、无太阳证者。 5。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 6。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 7。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 8。病人烦热汗出则解,日晡发热而脉实者。 9。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 10。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有时微热、喘冒不能卧者。 11。脉弱、烦躁心下硬、六七日不大便、小便利者。 12。伤寒六七日,目中不
11、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 13。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 14。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 15。下利脉滑而数、或脉迟而滑、不欲食者。 二、小承气汤方 阳明病,胃中燥、大便硬、而无潮热者。 三、调胃承气汤方 阳明病,见腹实证,心烦、或谵语、发热者。 四、桃仁承气汤 小便利 五、大黄甘草汤方吴茱萸汤 阳明病,大便难而急迫者。 六、厚朴三物汤方 胸腹胀满而痛、大便闭结者。 七、厚朴七物汤方 厚朴三物汤与桂枝去芍药汤的合方,故治二方合并证。 发热腹满,大便干结者。 八、麻子仁丸方 经常便秘而无所苦者。 第四章、白虎汤类方 一、白虎汤方 阳明病,自汗出,脉滑数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伤寒论 浓缩 精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70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