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重点笔记.docx
《伤寒论重点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重点笔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伤寒论重点笔记一、太阳病伤寒,金匮,张仲景1 9 B& 0 y/ w8 h# o 提纲 1、太阳病: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中风证: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张仲景学术研究: 3 d) R( I : q6 L) 3、太阳伤寒证: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太阳温病: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G: Y/ G/ 6 y, I: C( I% 太阳病本证弘扬仲景,光大国医- Q* * Y7 X A/ Z b: u( L0 h 1、桂枝汤证弘扬仲景,光大国医7 b g( L/ d% i, 太阳中风,阳浮而
2、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弘扬仲病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调 治则: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组成: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服法:服已须臾,啜热稀粥,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张仲景学术 适应证:1)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张仲景学术研究: 4 k+ U$ ( V1 W; Q1 m# 0 H- S 2)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v$ h4 R( i3)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 4)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仲景论坛0 h7 Q J# A; o-
3、C, E 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 6)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伤寒,金匮,张仲景4 % 2、麻黄汤证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弘扬仲景,光大国 病机: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张仲景学术研究1 Z2 j: h3 + A- X$ V 治则: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组成:麻黄 桂枝 甘草 杏仁 煎服:先煮麻黄。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3、大青龙汤证张仲景学术研究9 # X( q ?7 K* w/ n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
4、,此为逆也。弘扬仲景,光大国医4 S8 Q) L1 H- 3 f 病机:太阳伤寒兼里热证仲景论坛2 y; u2 i! l0 m% F- ) ! 1 t3 S 治法:辛温解表,内清郁热仲景论坛: s3 C. 6 / D U# Y n# P 组成:麻黄 桂枝 甘草 杏仁 生姜 大枣 石膏 煎服:先煮麻黄。取微似汗。 4、小青龙汤证仲景论坛* R* t) F! e9 L 1 I* v/ _( 4 # _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仲景论坛. Z/ w! O 病机:太阳伤寒兼里停水饮证 治法:辛温解表,温化水饮,表里双解伤寒,金
5、匮,张仲景: , T3 A$ D% p3 ?: Y4 w+ j 组成:麻黄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 桂枝 五味子 半夏 太阳病变证 1、坏病的处理原则张仲景学术研究- p; P$ / U1 e9 z* f F* v# D+ t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伤寒,金匮, 2、辨寒热张仲景学术研究- 5 K( I2 F4 V- V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3、辨虚实张仲景学术研究; U s1 * u% X! r7 w* W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
6、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4 $ Q# q2 R; G 4、辨表里先后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5、辨标本缓急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裹;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www.zh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裹,宜四逆汤。 6、太阳蓄水证 5)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
7、,五苓散主之。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叶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治法:外散风寒,内化水饮 方药:五苓散弘扬仲景,光大国医3 A3 e0 i5 P( k; W S 7、太阳蓄血证张仲景学术研究: B! d( w4 L4 h: W 桃核承气汤证伤寒,金匮,张仲景6 d$ K0 G* W; ?4 A; Y; W1 y9 Z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病机:太阳蓄血证热重瘀轻 治法:泻热化瘀# 0 J0 D. B9 i 方药:桃核承气汤 抵当汤证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
8、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5 4 w$ w9 _3 A0 5 : _ 病机:太阳蓄血证瘀重热敛弘扬仲景,光大国医& Z, p# I: D& N8 f, D$ _2 a! F 治法:破血逐瘀 方药:抵当汤张仲景学术研究( A; D# s( S& i 抵当丸证弘扬仲景,光大国医# P( J t l8 c/ k3 k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伤寒,金匮, 病机:太阳蓄血瘀缓热微 治法:化瘀缓消弘扬仲景,光大国医5 9 v! |9 y: ! x2
9、 c& 方药:抵当丸 二、阳明病 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仲景论坛9 v+ J4 n4 ?6 B m2 d! z 脉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z X: W S0 I/ z( F 本证张仲景学术研究4 c6 r* H y; w; b# C 1、白虎汤证7 , p/ g: W, r5 7 t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_/ q) B0 i5 8 k M! V/ m# q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病机:阳明表里俱热& 0 q9 p2 t0 e
10、 C$ g8 O 治法:辛寒折热 方药:知母 石膏 甘草 粳米 2、白虎加人参汤证张仲景学术研究0 J4 n5 W# F$ e8 k! M+ ?4 k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3 m*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病机:胃热弥漫,津气两伤; & k0 m( I; D7 |, r: p1 X
11、治法:清热、益气、生津伤寒,金匮,张仲景 c- 6 N9 U7 K _1 E: m& h) 组成:知母 石膏 甘草 人参 粳米 3、三承气汤证( k, |, Q0 A; . 调胃承气汤证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伤寒,金匮,张仲景$ z X- o* b4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病机:阳明燥热, w% r- n! H) J3 ?0 X 治法:泻热和胃,润燥软坚伤寒,金匮,张仲景3 j o) M* a6 M2 _& K 组成:炙甘草 芒硝 大黄 煎服:芒硝后下。温顿服之张仲景学术研究* a M G7 |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伤寒论 重点 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70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