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城镇居民家庭信息化应用水平调查报告.doc
《常州市城镇居民家庭信息化应用水平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市城镇居民家庭信息化应用水平调查报告.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州市城镇居民家庭信息化应用水平调查报告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许多国家和城市政府都高度重视信息化,并将其作为城市发展战略和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深入了解我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的效果及城镇居民家庭信息化普及与应用水平,近日常州市统计局城调队在市区300户城镇居民中,开展了城镇居民家庭信息化应用水平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综述如下:一、我市家庭信息化应用水平总体情况家庭信息化普及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城镇居民家庭中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有线电视的普及程度已经相当高,其中,住宅电话普及率为97%,户均拥有无线市话(小灵通)0.5部、移动电话1.2部,月
2、户均通讯费支出为133.3元;家庭有线电视普及率为99.3%,户均接入有线电视网络的电视机台数为1.7台。与电话、有线电视的普及程度相比,城镇居民家庭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率相对较低,但比前几年仍有明显进步。调查结果反映,目前我市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电脑43台,比5年前增长了2.7倍;居民家庭电脑普及率达41%,其中2%的家庭已拥有2台以上电脑;居民家庭因特网普及率达26.3%,其中拥有电脑家庭的上网率为61.2%,上网家庭月均上网花费71元。居民上网的主要特点。调查结果显示,近二成的市区居民经常上网,其中,每天都上网的占39.2%,每周至少上一次网的占47.5%,每月至少上一次网的占12.0%。
3、目前,我市居民上网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宽带上网成为主流。79.7%的上网家庭通过宽带上网,拨号上网的占19.0%,ISDN(一线通)占1.3%。二是男性网民多于女性。男女网民性别比例为58.241.8。男性网民不仅上网人数多于女性,而且上网频率也明显高于女性,48.9%的男性网民天天上网,而女性这一比例只占25.8%。虽然我市女性网民比例低于男性,但与CNNIC发布的第15次互联网调查结果相比,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三是六成网民为青年人。调查中,18岁以下的网民占10.8%,18-30岁的占32.3%,30-40岁的占28.5%,40-50岁的占20.2%,50岁以上的占8.2%。上
4、网居民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8岁,平均年龄达32.4岁。四是高素质人群上网比例较高。 从网民的文化素质看,受教育程度越高,其上网比例也越高,其中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以下人群,网民比例均低于30%,而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上网比例均超过40%,尤其是研究生以上的,基本上100%经常上网。五是在职人员上网比例较高。从网民身份看,在职人员比例最高,占77.7%;其次是在校学生,占15.2%;退休人员和待业人员各占1.9%,其他人员占3.3%。六是在家上网成为主要途径。从居民上网的地点看,在家上网的最多,占66.5%,其他依次是工作场所占27.2%,网吧占4.4%,学校占0.6%。二、制约我市家庭信息化水
5、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从本次调查可以发现,我市仍有50%以上城镇居民家庭没有电脑,而因特网的普及率更是低于30%。从制约居民家庭信息化水平提高的因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消费成本相对仍较高。调查显示,在有电脑未入网的居民家庭中,认为上网成本太高的占26%;在没有电脑的居民家庭中,认为价格太高、自身经济条件不够的家庭占了近三分之一,这些家庭人均月收入仅为600多元,只分别占市区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六成、有电脑家庭的平均收入的五成。由于家庭收入低,生活拮据,电脑等信息产品对他们来说还是一种奢望,因此,18.2%的这种家庭表示不准备购买电脑,45.5%的家庭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买电脑。信息化知识普及程度
6、仍较低。调查资料显示,在没有购置电脑的家庭中,有半数认为不需要而没有购买,这些家庭中成员普遍年龄偏大、退休人员较多、文化水平较低。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很难使这部分人对电脑、上网等信息消费产生兴趣和需求。调查中,在没有电脑的家庭中,不会使用而没购买的占14%,没有兴趣而没购买的占12.3%。家长担心影响孩子的成长学习。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容易沉迷于电脑网络游戏,同时,网上不健康的内容还比较多,家长担心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这也是部分家庭没有购买电脑或上网的重要原因。调查中,在没有购置电脑的家庭和有电脑未入网的家庭中,这类因素的分别占了31.6%和42.0%。但这部分家庭也是未来信息消
7、费增长的最大潜力,调查显示,四成左右的这类家庭有入网的打算,将近一半的家庭准备在未来几年购买电脑。网络的不安全性限制了网上交易。从目前我市居民上网的动机来看,更多地是阅读新闻、欣赏影视音乐、玩网络游戏,或收发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而进行在线教育、从事网上交易的比例仍比较低。抽样调查显示,在市区上网居民中,已有网上购物经历的只占12.6%。从影响人们网上交易的因素来看,主要还是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网上提供的信息不可靠、以及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难以保障。由此可见,网络的不安全性也限制了居民的信息消费需求,不利于提高居民家庭信息化水平。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家庭信息化是居民物质文化需求
8、的必然趋势。我市在加快推进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工程的同时,也应促进社区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建设,不但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而且把信息化带进千家万户,逐步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使常州紧紧跟上信息社会的发展步伐。(撰稿人:顾海峰核稿人:杨珏)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2007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从信息化角度谈南漳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使得农村和农业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也给农村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2005年12月31号,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吹
9、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在新农村建设中,信息化程度落后是广大农村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浙江财经学院信息学院通过暑期“城乡调查”实践来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做出一点贡献。通过近一周的下乡入户调查问卷及跟部分村民的交谈沟通,我们深深感受到当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信息匮乏对农业种植、养殖以及特色农产品销售带来的巨大影响,也深切了解了当地村民对信息的渴求。通过我们的走访和调查问卷,对南漳县广大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现状有了充分的认识,对于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方式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一、南漳县的基本情况二、南漳县的信息化建设现状近年来,南漳县的经济
10、和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经济结构层次低,投资规模小,信息化程度低,农业产业规模小,农产品特色不能最大发挥,增收效果不明显。据问卷调查了解,南漳的网络化建设在乡镇农村一级地方,普及率不到30%,电话的安装率不到35%,涉及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的报纸等纸介传媒覆盖率不到15%,仅仅在电视和广播普及率方面比较高。同时当地村民对信息化建设的巨大作用没有很好的了解和认识,对于信息化建设对农业的推动作用和农业增产增收没有充分认识,信息化意识淡薄,传统农业观念浓厚。纵观南漳县信息化现状,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南漳县要实现小康,必须强化、优化信息化建设,要从两方面着
11、手:一是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同时在信息化建设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包括在当地报纸、电视台、广播以及网络、移动通信等方面,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及时传播农民所需的各种农业信息,从种植、养殖、销售等各个环节把当地的农产品信息传递到全国各地,把外界所需及时反馈到百姓手中;二是加强农民的农业信息化意识,改变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和生产销售观念,不能再“靠天吃饭”,要及时了解农业的最新信息,包括农业科学技术的更新,农产品需求的变化等等,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满足市场需求。通过两方面的结合,就可以在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充分使广大农民获益,两方面相辅相成才可以有效地加快南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信息化建设步伐,改变农
12、村在信息方面与外界隔绝的状况。三、南漳县农业优势以及面临的困境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虽然南漳位于山区,交通不是十分便捷,但是却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产品优势。由于当地独特的气候环境,使得农产品富有特色,市场需求量大。例如据不完全统计,东巩镇城乡85%以上的农民都有种植香菇,种植香菇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但是农民却常常面临着“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境地。还有稻谷也是南漳县的主要经济支柱,但是随着其他地区的大量生产稻谷,市场的“物以稀为贵、物以多为贱”的价格波动,严重冲击南漳县的这一支柱,这就使得原本的优势变成劣势,使本来可以为农民增收的途径变成了打击农民积极性的始作俑者。这就是南漳在新农村建设
13、中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矛盾,将优势发挥出来,变成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推动力,就必须借助于信息化这个平台。(一)农村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难以形成正常的信息需求农村信息化是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而农业产业化又是农村信息化的基础,两者是相互依赖的。农户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形成规模化生产,必然会产生对信息的强烈需求在生产没有形成规模时,就不可能或不必要加大对信息的需求,因为采用信息需要一定的投入,如购买信息技术设备、支付获取信息的费用。对于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益不高的农户来说,信息利用成本高,就不可能在信息方面有大的投入。(二)当地农业信息组织与管理薄弱,缺乏主流渠道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地的信息
14、网络的管理与服务机构不健全,信息传输渠道也不够通畅,没有形成农村信息主流渠道。在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尚未建立起高效权威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农村信息化建设缺乏政府必要的引导,农产品的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难以发挥重大的作用。(三)当地农村信息化基础工作水平较低农村基层缺少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软硬件设备,信息网络体系不健全;无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农村缺少能够主动、科学地进行信息管理的人员;信息来源可靠性差,致使不少假信息和过期信息给农户生产带来损失。四、加强岱山县的信息化建设的途径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审计部门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审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规划
15、,重点抓计算机审计项目的落实,同时成立了计算机审计攻关小组,负责攻克计算机在审计过程中碰到的技术上的难题。 二是修订完善制度,明确责任。制定了计算机管理使用制度、审计信息化工作年度考核办法(试行)等,把责任落实到科室和个人,全面提高信息化工作水平。 三是加大投入,增添软硬件设备。硬件上,实现人手一台电脑,并专门购置一台可供大容量现场数据导入的服务器,用于计算机审计的数据处理;在软件上,每台电脑都安装了“审计现场实施系统”。 四是加强培训,提高操作技能。采用“走出去、请进来”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市局有关培训,邀请市局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购置计算机图书,供审计人员自学,提高计算机
16、操作能力。 五是选中切入点,加大力度开展计算机审计。选择业务数据量大、情况相对比较复杂的县人民医院作为审计的对象,将“现场审计实施系统”中项目管理、采集转换、审计分析、审计底稿、辅助工具和系统管理等模块,运用到整个审计过程中,同时使用SQLServer数据库,对医院的业务系统部分事项进行审核,提高计算机审计的实际操作水平。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Internet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我国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基础。信息化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农村信息化问题不仅是为了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
17、农村经济发展、消灭贫困,也是奔向小康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纵观整个农村信息化进程,我们会发现,在中国,多数的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是滞后的,生活仍是较贫困的,因此,如何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已成了当今政府的一件大事。关键词:信息化、农村信息化、信息意识、信息化建设 我国引进“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落后于欧美等国大约20年。早期农村信息化建设表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计算机应用于农业生产,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相继建立一批农林数据库。而农村信息化产业的起步更晚,与欧美等国的差距更大。现在城市的许多小学生都习惯上网获取信息,但这种方式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说,还是十分遥远的梦想。这里不仅有难
18、以承受的电脑价格和上网费用,有文化水平的限制,也有传统思维定势的羁绊。必须根据农村实际情况,搭造不同层次的传播平台,促使信息化能下乡,能进村,能人户,能让广大农民大量、廉价地获取有效信息。“农业信息它包括农业资源信息(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农业区划等)、农业政策信息(国家法律法规和各级政府对农业的优惠扶持政策等)、农业生产信息、农业教育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经济信息、农业人才信息、农业推广管理信息等诸多方面。因此,如何促进和推广农村的信息化进程?如何使农民在21世纪真正享受到信息化所带来的飞跃?我将从三个方面分别描述和分析农村信息化的现状、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一、 农村信
19、息化现状报告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全国约13亿人口中有74471万是乡村人口,占57.01% ,城镇人口只有56157万,占的42.99,1城乡人口比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农业基础脆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是我国经济结构中最突出的矛盾。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2.4%、47.3和40.3%,2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或农业强国。2003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是1:323,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人口比率大,农村现代化水平低,农民收入低,城乡差距大,医疗卫生条件差是我国目前农村的现状。建设现代农业,增加
20、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已不仅仅是三农的问题,而是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增长的问题,是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关全局的重要任务。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人数已达到1.11亿,网民普及率达8.5%,其中城市网民9168.6万。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2%,却占有网民总数的82.6%,普及率达16.9%。农村网民的总规模1931.4万,占全国58%的人口中却只有17.4%的网民,普及率仅为2.6%。而根据传播学家松伯格关于“信息沟”的假说,大众传播虽然对信息富有者和贫困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前者获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州市 城镇居民 家庭 信息化 应用 水平 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68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