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班主任专业素养的现状与发展的研究 开题报告.doc
《中小学班主任专业素养的现状与发展的研究 开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班主任专业素养的现状与发展的研究 开题报告.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小学班主任专业素养的现状与发展的研究开题报告总课题组(二七年元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价值(一) 背景1、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任重而道远1952年3月教育部在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中规定:“中小学每班设班主任一人,由校长就各班教员中选聘,在教导主任和副教导主任领导下,负责联系本班各科教员,指导学生生活和学习。”从此,班主任一职便在我国基础教育工作中正式确定下来,并由班主任制取代了级主任制。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凸现出来。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相继出台了一些法规和政策,反复强调了班主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班主任的任职条件和工作职责,要
2、求各中小学要采取各种有效方法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再一次强调“要完善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特别是2006年6月4日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中,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说得更加明确: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普遍要求全体教师都要努力承担育人工作的情况下,班主任的责任更重,要求更高。做班主任和授课一样都是中小学的主业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任
3、务落在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独特的教育作用”。而且,首次把“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是特殊重要的岗位”写入了意见。长期以来,由于加强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班主任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必须看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小学生成长的新情况、新特点,对中小学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迫切需要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保障和鼓励教师愿意当班主任,保障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班主任工作外,还迫切需要规范班主任的师德行为和工作行为,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素养。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
4、决的问题。有调查显示当前班主任亟待解决的专业素养问题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观”的更新。有840%班主任认为:班主任“主要的转变是教育观念”,有超过半数的班主任认为“教育方法、民主管理、知识更新需要全方位的提升”。二是班主任们最希望提升的素质是(1)了解研究学生的能力(543%)、(2)班级建设的技能技巧(531%)、(3)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能力(481%)、(4)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395%)(5)组织管理能力(333%)、(6)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346%)。其他需要提高的能力依次为亲近学生气质和性格的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说理能力。这些数据足以说明班主任素养的提高还任重而道远。在这
5、样的背景下研究这个课题非常重要。2、班主任工作需要规范天津市教委历来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如组织班主任培训、评选优秀班主任和“十佳”班主任、召开班主任工作交流会等。但是,为了使班主任工作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我们还必须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明确班主任的工作规范。其中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是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下称师德规范),并将其变为自觉的行动。这是班主任搞好班主任工作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二是认真学习意见,明确班主任职责和任务,自觉规范班主任的工作行为。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是加强班主任师德规范和工作规范的需要。本课题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是在市
6、教委全面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并取得一定成绩的背景下提出的,是由天津市委教卫工委和天津市教委领导的,由市教委副主任李旭炎领衔,并委托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协会组织开展的区域性研究课题。旨在全面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素养,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工作,规范班主任工作行为。本课题对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和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3、该课题研究还有很大空间2002年10月全国第十一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在天津大港区举行。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全国班集体建设理论研究
7、会专家组成员和理事单位会议,研究第十二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的主题。当时,与会专家和理事单位领导,围绕如何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展开了讨论。此时,首都师范大学王海燕教授建议把主题确定为班集体建设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引起了与会专家和理事单位领导的极大兴趣,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成果到班主任专业化研究的价值,及其该课题的研究范围提出了一些初步建议,自此,一个崭新的具有前瞻性的课题也在天津市中小学启动了。在短短的一年里班主任们就撰写了数以千份的论文,红桥区教育局还出版了专业化:新时期班主任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书,天津市成为向十二届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提交研究成果最多的地区。天津市的几位
8、全国班集体理论专家也都撰写了论文,并被收入漓江出版社出版的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成为近几年来各地研究班主任专业化的重要文献,并在网上广泛传播。尽管当前学术界对班主任专业化的提法尚有争论,但是,这一研究对推动班主任工作是肯定的。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全国关于班主任专业化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我们认为,不管提法如何,只有抓住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提高才是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关键。而且目前对班主任专业素养提高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也还有广阔的空间。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向中国教育学会正式申报了中小学班主任专业素养的现状与发展的研究这一规划课题,很快得到了中国教育学会的批复而且升格为国家级“十一五重点课题”,充
9、分显示了本课题的价值。(二)价值1、理论价值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研究尽管已历经四个年头,各地的网站都有这类的栏目,尽管以班主任专业化冠名的“专著”也见到了几本,但如何抓住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本质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其表现是:(1)对全面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及其专业自主性的研究还远远不够。(2)对班主任角色的特殊性、对班主任岗位的专业性理解不深。(3)对班主任专业素养的合理结构还没有系统的科学的研究。其成果甚少。(4)对班主任专业素养提高的途径和方法还需要拓展。(5)班主任专业素养提高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因此,为这个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其仍然具有前瞻性。对本课题进行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理论
10、上仍然是一个填补空白的课题。2、应用价值本课题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的举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要求“要完善学校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提出要试行“班主任资格证书制度,逐步做到持证上岗”。2006年6月4日教育部意见的颁布,对“班主任工作重要意义”、“班主任工作职责”、“班主任任职条件”、“班主任的培训”和“切实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供保障”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第一次在文件中明确提出“班主任岗位是
11、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这不仅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政策依据,也为其指明了方向,即从抓专业素质提高入手,加速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总之本课题的研究是全面推动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天津市教委以科研带队伍,确保班主任专业素养不断提高的重要举措。二、课题的界定和理论假设说(一) 课题的界定本课题是从班主任专业素养的现状出发,在促进班主任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明确班主任的专业素养,研究如何构建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的途径、方法,特别是要建构起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长效机制。班主任专业成长的过程是班主任专业素养持续提高的过程。考察这个过程主
12、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即履行班主任职责、班主任素养和班主任工作效果。1、履行班主任职责部分主要是指班主任应承担的责任、应完成的任务,及其应达到的目标,意见中明确了班主任的五项职责:一是要做好班级德育工作;二是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三是要组织好班集体活动;四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五是要组织、协调各种教育力量。2、班主任专业素养部分指的是班主任履行班主任职责,完成班主任工作任务,达到班主任工作的目标要求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其中主要指标是在基本符合班主任任职条件的前提下,班主任应具备的专业意识和观念、专业理想和信念、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性理论知识、专业技巧与专业能力,形成班主任的专业
13、智慧等等。3、班主任工作的效果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情况的评估标准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是否具备了班主任任职条件;是否全面有效地履行了班主任职责;是否具备了班主任专业素养;是否取得了班主任工作实效。这三大要素则是我们研究如何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实现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思维逻辑起点。(二)课题的假说基于上述的分析,班主任在履行班主任职责的过程中,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是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为此,我们需要在价值层面上,关注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也关注改善班主任工作;在观念层面上,既关注班主任的专业培训,更强调班主任的自主专业发展,把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交给班主任,并着力弘扬班主任主体精神,激发班
14、主任的创造潜能和自主专业发展意识;在活动层面上,关注班主任专业活动的设计,使其具有互动性和素质的生成性;在发展的层面上,把形成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作为专业发展追求的理想目标;在环境层面上,关注班主任成长的外部环境建设,营造高品位的教育文化氛围。因此本课题的理论假说是:1、只有全面履行班主任职责才能实现班主任专业成长;2、全面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根本;3、建立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是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4、班主任专业培训和自主专业学习是班主任实现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5、开展班主任专业活动能够使班主任体验专业成长的快乐,提高专业自主性。6、制定和完善促进班主任工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班主任专业素养的现状与发展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中小学 班主任 专业 素养 现状 发展 研究 开题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68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