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晏子使楚》教学设计.docx
《优秀教案《晏子使楚》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教案《晏子使楚》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优秀教案晏子使楚教学设计晏子使楚 教学内容:晏子使楚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且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表演课本剧。 3、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晏子反驳的话,体会他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沉着睿智、机智灵活,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凛然气节。 4、初步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认识简单的推理。 5、激发学生为维护国家尊严而挺身而出,据理力争的爱国情感和懂得尊重他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晏子反驳的话,体会他的沉着睿智、机智灵活,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凛然气节。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认识简单的推理。 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揭题。
2、 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而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人,此人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子。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揭示课题,理解“使”、“楚”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1)根据拼音,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2)根据课文内容,想想课文讲了几件事,都是什么事? 3)将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以上问题。 1)学生提出自己拿不准的字音,全班交流。 2)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
3、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3)提出不懂的词和句,师生一起讨论交流。 三、深入探究课文,突破重难点。 1、默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 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 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可启发学生联系课文有关句子与背景,作深入地探讨。楚国国势强盛,有吞并各国的野心。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齐国,显示国威,就是要吓倒齐国,使齐国臣服。 2)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从第三、四、五自然段中画出晏子言行的句子,可引导学生把楚王三次对晏子的侮辱连起来,做比较、分析,梳理出楚王策略和情绪的变化。第一次,就晏子身材矮小发难,这是抓住晏子体形弱点进行侮辱,楚王心中很得意。第二次,楚王以貌取人
4、,加大侮辱的程度,辱骂晏子无能,侮辱点由外而内,由晏子个人延伸到齐国,楚王心中已经恼怒。第三次,在前两次失败后为挽回面子所作的更重的辱骂,采取迂回战术,不再直接对晏子,而是虚拟捉盗贼事件侮辱齐国人的人品,楚王心中既得意又狂傲。 3)晏子是怎样反驳的? 晏子第一次对楚王侮辱的反驳:不是直白地表示不钻洞,而是用无漏可击的推理判断让对方服输。“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先肯定两点:一是这是狗洞,二是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进而依两个肯定的判断让楚王去推理,使楚王不得不大开城门迎接晏子。第二、三次反驳可由学生独立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晏子使楚 优秀 教案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66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