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XX市XXX灌区位于东经1115111222,北纬31353148之间,横跨XX、XX两县市,自然面积978.28平方公里,总人口34.4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90万人。灌区总耕地面积42.68万亩,规划设计灌溉面积30.3万亩。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地形起伏不大,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统计资料表明:2002年粮食总产2.54亿公斤,棉花104.7万公斤,油料212.5万公斤,国民生产总值49.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3.15亿元。灌区为XX、XX两县市经济发达地区,在XX市的
2、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已列入XX市“十.五”规划中的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XXX灌区由XXX发展而来。解放后,XXX人民政府为了促进农业发展,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对XXX灌区的复建扩建, 1966年建成XXX水库并投入运行,上世纪七十年代兴建了北干渠、永丰渠和长乐渠,形成了以XXX水库及其结瓜水库为水源,以灌区干支渠为网络的“蓄、引、提”相结合,“大、中、小”相调配的长藤结瓜式水利灌溉系统。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灌区灌溉面积由最初的4.95万亩扩大到后来的27.5万亩,粮食单产由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192公斤提高到现在的600公斤,灌溉效益十分巨大。水库防洪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样十分显著。水
3、库建成30余年来,共拦截1000m3/s以上洪峰6次,平均5年一次,400m3/s以上洪峰27次,基本上平均一年一次。加上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调洪、发电、水产养殖、城镇供水等综合利用,截止目前,全灌区已创社会效益15亿多元。由此可见,灌区运行几十年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灌区绝大部分水利设施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建起来后,由于水费标准太低,资金短缺,灌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投入在养护维修、续建配套方面的资金太少,致使工程老化失修,损坏率高,部分建筑物超期服役,带病运行,直接导致渠系过水能力减少,灌溉面积缩小,严重影响了灌区的正常运行,造成灌溉效益呈逐年衰减趋势,灌溉面积由上世纪
4、八十年代的28.2万亩最低衰减到2OOO年的20.18万亩,给灌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影响。此外,由于干渠输水能力不满足要求,在用水高峰期还常常因为争水问题而导致民事纠纷,造成了社会不稳定。 针对上述状况,1999年根据水利部水农1999459号文关于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做的XXXXX市XXX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通过了水利部水规总院组织的专家组的评审,2001年11月,水利部以“水规计2001514号”文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作出批复。在原规划报告的基础上作了XXX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第一期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并通过专家组评审,根据可研评审结
5、果已上报了2000年、2002年、2003年的实施方案并获得评审通过和实施。自2000年至今,灌区内已实施了三个年度计划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其改造主要内容包括上游5.556Km干渠的渠道整治和渠系建筑物配套,实施后灌溉水利用系数已由过去的0.38提高至0.40,灌溉面积由20.18万亩提高至22.76万亩,可见效益是显著的。但XXX灌区的主灌范围位于下游,渠系及其建筑物尚未配套完善,渠系水利用系数目前只有0.45,渠道堵水、漏水、跑水现象还很严重,造成了上游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下游的农业生产仍然摆脱不了受自然灾害束缚的被动局面,旱、洪、涝依然是制约灌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灌区内的人民群众迫切要
6、求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希望尽早对灌区内的渠系及建筑物实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彻底改善渠系通水不畅的状况。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中国政府对水资源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将水资源列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提出了发展节水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在中央治水方针的指导下,水利部提出了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治水思路。因此,做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作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尤其是XXX灌区水利基础良好,对其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还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点,完全有必要尽早立项,尽快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尽早受益。
7、现在我院继续在原规划报告的基础上开展XXX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第二期工程的可行性研究。1.2工程地质XXX灌区地形总趋势是西高东低,西部为崇山峻岭,山势陡峭;南部为低山丘陵,东部为汉江河谷平原。XXX灌区地处蛮河流域的宜(城)钟(祥)夹道地带,西北高,东南低,丘岗连绵,低峦相间,XXX两岸地势平坦,属汉江蛮河河间地带的二级阶地。XXX灌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杨子准地台北部边缘的台缘地带,属大巴山大洪山台缘褶皱地带。其东北部发育有襄广深大断裂,次级断裂极为发育,主要发育有XX柳家湾至板桥逆断层,XX荆门断裂带等,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地区地震动峰
8、加速度为0.05g,其地震动反应谱周期为0.35s,相应的地震基本裂度为度。经勘察查明:11+85213+272、18+23419+404、27+50127+856干渠均为上更新统冲积物(Q3al),以粉质粘土为主,含铁锰质结核,24+39825+960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的黄褐色的粉质粘土,稍湿,可塑;局部地段(如18+23419+404段)渠堤的填土料仍为上更新统(Q3al)的黄褐色的粉质粘土。通过土层取样,结合室内土工试验确定其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如下:压缩系数a1-2为0.463Mpa-1,属中压缩性土,压缩模量为4.185 Mpa,内磨擦角标准值=15.9。,凝聚力标准值c
9、=16.96Kpa。 本项目渠堤段土层均为粉质粘土,湿,可塑硬塑,属于中压缩性土,渠堤迎水面坡度在1:1.8左右,局部地质坡度达到1:1.1左右,当雨水冲刷及浸泡后,易发生坍滑等地质灾害。渠系建筑物地基的岩土类型大部分为上更新统含铁锰质结核的粉质粘土,少部分为全新统粉质粘土。现场勘察和试验结果表明:粉质粘土层厚度大,土质坚硬密实,属中压缩性土,承载力一般在120630kpa,用其作持力层建筑简易的生产桥或节制闸(分水闸),可满足要求;少部分岩土层的承载力在小于120kpa之间,用其作持力层建筑简易的生产桥或节制(分水)闸时应适当进行地基处理。1.3 项目范围和建设规模XXX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0
10、.3万亩,主要种植作物为水稻,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8),结合灌区实际,设计保证率选定为75%,其代表年为1992年。经水量供需平衡计算可知:随着本期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的逐步实施,灌溉面积恢复到24.38万亩。本次工程主要包括部分干支渠整治和渠系建筑物除险加固与配套等。按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8),本灌区属大型灌区,干渠及干渠建筑物按三级设计,支渠及支渠建筑物按四级设计。项目选择上系根据已批准的“XXX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报告”的总体要求以及近几年来的实施内容,结合本期工程投资计划,遵循“轻重缓急,先重点,后一般,自上而下,循序渐进”的原
11、则,确定本期工程建设规模为:1、5.126km的干渠整治,2、5座机耕桥的拆除重建,3、36条支渠进口衬砌,共长1.8km;4、10km渠顶泥结石路面;5、2个节制闸拆除重建,36个分水闸兴建;6、管护设施建设。1.4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量根据灌区目前存在的问题,按照“轻重缓急、从上至下、建成一片形成效益一片”的原则,确定本期的主要建设内容有:1、干渠险段整治五段,总长5.126km,具体为:、雷家营机耕桥至石头沟渡槽干渠整治(桩号7+5838+202)长619m,、杨河二队泵站干渠整治(桩号11+85213+272)长1420m,、大沟渡槽上游干渠整治(桩号18+23419+404)长1170
12、m,、南宜公路桥至二段节制闸干渠整治(桩号24+39825+960)长1562m,、岔湖档分水闸至民主五队泵站干渠整治(桩号27+50127+856)长355m;2、拆除重建XXX上五座机耕桥,即石头沟机耕桥、郭家坑机耕桥、周岗机耕桥、黄集四组机耕桥和陶家塔机耕桥;3、四支渠、白庙支渠等36条支渠进口段各衬砌50m,共1800m;4、XXX干渠10km渠段右侧渠顶修建4.5m宽泥结石路面;5、新建吕岗、幸福、白庙支渠等36座分水闸,拆除重建XXX三段节制闸和南干渠腊树节制闸;6、兴建灌溉试验站廊道测坑及管护设施等。完成这些项目内容所需主要工程量为:挖土方5.89万m3,填土方11.65万m3,
13、砼:3.04万m3,钢筋93.9t,浆砌石0.12万m3,草皮护坡10.04万m2,砂垫层1.21万m3。1.5金属结构XXX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金属结构部分,即为拆除重建(重建)的2处节制闸和36处分水闸的闸门和启闭设备。渠道上重建的闸门有2处节制闸,由于各闸门平面尺寸均较小,最大闸孔尺寸为2.53.0m,所以各闸门均采用厂家生产的铸铁闸门。闸门(包括埋件)总重59.06t。共需40扇闸门及40台套启闭机,并对所有闸门进行喷铝防锈处理。1.6 项目组织领导与建设管理 为了保证XXX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XX市人民政府成立“XXX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领导小组”,
14、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为组长,成员由计委、财政局、水利局、受益乡镇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项目配套资金的筹措落实和协调外部环境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为提高投资效益,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明确责任主体,确定XXX水电工程管理局为项目法人单位,由项目法人单位成立项目建设管理组织机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认真执行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切实落实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和合同管理制,同时财务管理严格执行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实行专款专用、专财核算、专人管理的原则,全面推行财政无偿资金市级报账制和项目资金公告制。渠系及渠系建筑
15、物工程分散,各建筑物施工相互不干扰,所有工程都可在同一时间全面展开施工,不受施工场地的制约,施工计划主要受灌溉季节和资金控制。施工期总工期24个月,工程筹建期两个月,由于施工受灌溉季节影响较大,主体工程施工期选在当年10月至次年4月,工程按先主后次,先急后缓,分年实施的原则进行施工。1.7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灌区渠道由于受始建时条件限制,加上运行多年,一旦遭遇暴雨,不少渠段垮方、淤积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水土流失增加。在本次工程实施中,对垮方渠道进行做挡土墙及衬砌等工程措施处理,部分进行植树植草,稳固边坡,部分弃土弃石进行回填复垦。因此,原有水土流失现象会减轻,对水土保持基本没有不利影响。本次续
16、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规模小,施工地点比较分散,离周围村庄较远,居住农户较分散,加之地势开阔,施工地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小。由于远离周围村庄,施工噪音对周围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基本没有影响,施工期间的废弃物经过处理,对人群健康不构成影响,对环境不利影响较小。工程实施后,可以给环境和水土保持带来许多有利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大大减轻旱涝灾害的频率;2、渠道进行整治后,防冲淤能力提高,维修养护工作量减少,水土流失减少;3、通过实施节水灌溉,加强科学管理,水的利用率将得到提高,农田养分的流失减少;4、使灌区环境更加优美,自然景观得到改善。1.8工程运行管理XXX灌区由XX市水利局领导,其管理机关为
17、XXX水电工程管理局。全灌区分为XXX、北干渠、永丰渠和长乐渠。XXX管理单位为XXX管理处,直属XXX水电工程管理局;北干渠的管理单位为蛮河管理处,隶属XX县水务局;长乐渠由XX县所辖乡镇管理,尚未设立灌区专管机构。另外灌区还初步设立有农民用水者协会。根据2004年XXX人民政府令第259号XXX水利工程水价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按“成本费用”的原则制定和调整水价,结合灌区实际情况,建立适合灌区实际情况的供水价格机制。建立灌溉管理站与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管理模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费用。逐步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实行计量收费。1.9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编制依据水总2002116号文水利水电工
18、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2002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2002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XX市建筑工程造价2004第10期; 主要投资指标按2004年10月价格水平估算,工程静态投资3249.57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2264.54万元、机电设备费用54.40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费用86.83万元、施工临时工程费用124.08万元、独立费用339.34万元,基本预备费286.92万元;环保、水保工程投资93.45万元,其中基本预备费8.50万元。 资金筹措按中央政策要求,国家投资和地方配套资金为1:1,本工程总投资3249.57万元,则中央财政投资16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
19、资金为1649.57万元。1.10 效益通过本次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的实施,可以防治旱灾,改善生产条件,增长农作物产量,为灌区带来多方面的收益。本次改造可将渠系水利用系数从0.45提高至0.50,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0提高至0.43,由此共可节约水量1557万m3。节约水量用以新增灌溉面积1.6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2.76万亩,新增粮食1.11万吨、新增农业产值1225万元。同时工业用水可增加200万m3,城市生活用水可增加21万m3,其他用水可增加14万m3。根据国民经济评价分析可知,经济内部收益率=16.24%,经济效益费用比=1.34,经济净现值=801.7万元,也就是说,实施本次
20、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除了获得12%的基准收益外,还可以获得801.7万元的额外收益。2灌区概况及项目背景2.1 灌区概况2.1.1 自然地理概况(1) 地理位置与行政隶属XXX灌区位于东经1115111222,北纬31。353148之间,横跨XX、XX两县市,灌区范围包括蛮河以北、襄城区潼口河以南、汉江以西、XXX水库以东广大地区。灌区包括XX县城关、武镇、九集三个乡镇和XX市的鄢城、小河、雷河、郑集4个乡镇以及市属清河农场、XX县林场、XX市农科所、原种场等四个农林牧场。灌区中心距XX市区仅50km,焦柳铁路贯穿全境,207国道、随保公路分别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跨越灌区,与灌区乡镇公路连成
21、网络,交通十分便利。灌区由XXX水电工程管理局管理,隶属于XX市水利局领导。全灌区分四个渠系,即XXX、北干渠、永丰渠和长乐渠。其中XXX由XXX水电工程管理局直属;北干渠、永丰渠由XX县水利局代管;长乐渠由XX县所在乡镇管理。XXX是XXX灌区中最大的一个渠系,现设有XXX管理处,下设三个管理段和三个中小型水库管理所。(2) 土壤灌区土壤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有大量的砂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这类土壤结构松散,通透性好,土壤肥力较高,有机质含量较多,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二是长期水淹耕作形成的水稻土,这类土生产力高,是耕地中的精华;三是以第四纪黄褐土和粘土发育的黄棕壤土,主要分布于岗畈地区,质地粘
22、重,呈中性,土层深厚,保水保肥性能好。据土壤普查,全灌区约有砂壤土20.2万亩,沙壤土12.2万亩,粘土6.7万亩。(3)水文与气象灌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929.8mm,年平均气温15.6。C,年平均日照1533.4小时,无霜期260天,多年平均蒸发量1262.2mm,具有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等特点,气候条件既适宜水稻、棉花等喜温作物生长,又满足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需要,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好的气候条件。蛮河流域建立有水文网站,其建站早、观测资料序列长,为灌区水资源的计算与分析提供了可靠资料。如XXX灌溉试验站,除主要进行作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型 灌区 续建 配套 节水 改造 第一 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66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