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政权调研报告.doc
《农村基层政权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基层政权调研报告.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白道口镇关于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现状的 调 研 报 告 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是党在农村领导和执政的根基,基层政权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基层的贯彻执行,关系到社会大局稳定。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对于提高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水平,推动农村科学发展,巩固党在农村的政治基础、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最近,按照县里安排,我镇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此次调研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调查范围涉及我镇46个村。调研结果表明,该镇基层政权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产业结构布局合理,镇域建设规划清晰且有成效,服务功能
2、日益完善,为促进该镇农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现就调研的基本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当前农村基层政权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自身建设主要情况 (一)当前镇、村组织建设情况白道口镇共有46个行政村,69个乡镇干部,32个大学生村干部, 230个农村干部。近三年来,共进入一名选调生,两名乡镇公务员,新入职干部基本能安心本职工作。乡镇干部年龄普遍处于30-50岁之间,学历普遍偏低,大学本科学历11名,大专学历42名,其余在高中以下学历水平。截止2014年,共调出干部6名,没有辞职的干部。农村干部年龄普遍在35-60岁之间,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学历水平普遍较低,全部是高中以下学历,个别干部小学
3、水平都不到。农村干部个人经济收入80%主要靠土地收益,20%以下的农村干部拥有自己的合作社和企业。村干部的工资统一发放,村级经费的使用由各级财物部门审核把关。从调研情况看,我镇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总体上是好的,是有战斗力的,但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符合、亟需切实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镇村基层政权、基层社会政治稳定面临的主要形势 1、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基本健全,少数村级组织软弱涣散。随着农村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个体企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服务组织等新经济、新社会组织
4、大量出现。在这些组织中,党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已完成换届的46个行政村中,极少数村“两委”关系不协调,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争权力、比高低,形不成工作合力。在走访村民中,村委支部两张皮现象存在的村有2个,有5%的村民认为村“两委”班子战斗力不够强。 2、镇和村级自治组织权责不一,履职难到位。许多基层干部反映,工商、税务、公安、司法等越来越多的权力部门实行垂直管理,条块分割,乡镇权责不对等,事权大于职权,由此导致镇党委、政府对农村社会事务和村级组织的调控能力弱化,是乡镇政权建设的突出问题。有的乡镇干部形象地说垂直管理部门是“三多三少”:一是行政执法的多,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少,大量的民事纠纷疑难问题和
5、社会稳定工作留给了镇党委、政府;二是收费多、服务少,有的地方反映一些工商所、派出所乱收费、乱罚款,群众向镇里反映,政府也无能为力;三是工作推诿多、和衷共济的少,尽管绝大多数积极支持配合镇党委、政府的工作,但也有个别不配合、不支持的现象。上级党委、政府对镇的综合考核和单项考核很多,招商引资、计划生育、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等实行“一票否决”,镇里权力有限、责任无限,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村级组织存在“泛行政化”倾向,县乡政府职能部门把村级组织作为自己的“腿”,安排下达许多不属于村级自治内容的指标任务。调查中,有50%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认为村干部主要精力是在完成镇党委、政府安排的
6、工作任务,在组织村民自治活动、服务群众上缺少更多的时间、精力。 3、部分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适应,镇村干部待遇低、发展空间小、活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队伍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受镇村工作生活环境、待遇保障等因素影响,优秀人才不愿来、留不住,造成镇干部队伍思想观念陈旧、文化知识欠缺。二是素质能力不适应。一些镇村干部在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增收致富、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等方面缺路子、少办法;部分农村干部工作方式方法与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要求不适应,不少镇村干部还没有从旧的工作方式中解脱出来,存在着“老办法不适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的问题,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工
7、作,遇事经常束手无策;农村干部服务意识与群众需求不适应。当前,农民在生产、流通、信贷、销售、劳务输出等经济领域,期盼着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优质高效的服务,而不少村党支部、村干部的工作仅限于传达会议精神、宣传政策、帮助争取贷款、组织发放补贴等浅层次服务工作上,群众不认可、不买账。三是保障激励措施不到位。由于镇财政困难和村级工作经费不足,镇村干部工资待遇低、发放不及时的问题较为普遍。自身财力无法保证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近年来,村支部书记的待遇报酬有了明显提高,多数能够按照中央、省委规定的标准按时发放,其他村“两委”成员的补贴报酬、工资发放不到位的问题也存在。受身份、编制、年龄、文化程度等影响,镇行政
8、事业编制干部,缺少上升空间,致使一些干部缺少工作积极性和进取意识,干事创业劲头不足。4、农村个别党员先进性意识不强,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一是有的党员宗旨观念淡化,党性意识不强。有的党员不愿参加组织生活,不关心村级事务。以村“两委”换届为例,一些党员受家族、个人利益影响,故意不参加党员选举大会,致使选举无法进行。二是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党员缺少带领群众致富和服务群众的本领。三是发展党员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有的乡村对党员的标准、入党程序把关不严。特别是有的村支部书记私心较重,发展家族党员、人情党员,搞亲亲疏疏;还有的担心年轻人上来顶了
9、自己位子,多年不发展党员。另一方面,年纪轻、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村青年多数外出务工经商,城乡衔接的异地发展党员的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留守在村的多是妇女、老人和儿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展党员质量,这也是村级班子后继乏人的一个重要因素。三、镇村基层政权对影响本地社会政治稳定主要因素掌控能力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多,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亟待加强。当前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农村社会矛盾增多,一些农民群众“信访不信法”,农村信访量多,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给农村基层管理、社会和谐稳定带来巨大压力。2014年前,赴京信访两起。农民信访也出现了许多变化,引发信访的因素由过去较为集中的减负和计划生育等问
10、题,向土地权属纠纷、村务财务管理、基层干部作风等多个问题转变,由追求单纯的经济补偿转为要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政治待遇、民主权利等。 镇村财力不足,基层组织运转比较困难。发展经济和民生事业捉襟见肘;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无钱为群众服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镇村财力不足成为制约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政权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农村基层干部认为“集体收入少,物质保障不充分”是影响村级工作运行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负债重。镇负债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多。村一级负债更为普遍和严重,大部分村无集体经营性收入。二是增收难。镇村经济发展质量不高、财源不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基层 政权 调研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65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