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粉和鸡精调味品行业分析报告.doc
《鸡粉和鸡精调味品行业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鸡粉和鸡精调味品行业分析报告.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鸡粉和鸡精调味品行业分析报告2010(万斗信息科技集团 秋喜)一、行业管理体制及主要法规政策31、行业主管部门与行业管理体制3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3二、调味品行业市场情况41、调味品行业概况42、调味品行业发展历程53、调味品行业发展趋势64、鸡精、鸡粉在调味品行业中的地位7三、鸡精、鸡粉行业市场情况91、鸡精、鸡粉产品概况92、鸡粉、鸡精产品的区别9(1)产品用途10(2)消费群体10(3)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10(4)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113、鸡精、鸡粉行业市场化程度114、我国居民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对鸡精、鸡粉行业成长性的影响125、鸡精、鸡粉行业发展空间13(1)行业发展空间巨大1
2、4(2)下游行业需求持续旺盛156、我国鸡精、鸡粉市场进出口情况197、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20四、行业发展趋势201、正步入标准化、规模化和集中化的发展阶段202、自主研发能力渐成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213、市场网络建设愈加成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22五、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221、行业准入壁垒222、技术与研发壁垒233、生产经验壁垒234、市场营销网络壁垒24六、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241、有利因素24(1)行业标准的制定24(2)二、三线城市需求量的提高25(3)农村市场流通渠道的逐步完善25(4)产品价值逐渐得到大众认同25(5)丰富的原材料资源供给262、不利因素26(1)行
3、业整体管理水平有待提高26(2)城乡市场发展不均衡26七、行业技术水平、经营模式、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271、行业技术水平272、行业经营模式28(1)采购生产环节差异28(2)销售环节差异293、行业的周期性294、行业的区域性30(1)供给的区域性30(2)需求区域性305、行业的季节性30八、行业与上下游产业的关联性30九、行业竞争态势321、行业竞争概况322、主要企业情况32鸡精、鸡粉属于新型调味产品,主要作为鲜味调味料使用,是传统鲜味调味料味精的升级产品,公司属于调味品行业。一、行业管理体制及主要法规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与行业管理体制调味品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为商务部及其下属的地方各
4、级部门,行业标准由商务部归口管理并发布。我国调味品行业目前的管理体制是:生产过程受国家技术监督部门、卫生部门监督;产品流通环节由国家工商部门监管;而中国调味品协会和各地调味品协会则作为行业内自律性管理机构负责行业自律管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见下表:名称及实施(颁布)年份说明颁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年该法对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损害赔偿以及罚则进行了规范。全国人大 常委会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2005年该法规定食品必须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
5、行业标准的质量安全规定;国家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必须具备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必备的生产条件,按规定程序获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所生产加工的食品必须经检验合格并加印(贴)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食品,出厂前必须在其包装或者标识上加印(贴)QS标志。没有QS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质监总局 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2006年该办法规范了食品卫生许可证的申请与发放,保障卫生行政部门有效实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维护正常的食品生产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健康。卫生部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办法2007年该办法规定商务部负责全国流通领域食品
6、安全的行业管理,并对从事食品交易活动的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以及从事食品批发、零售、现场制作销售等活动的组织或个人在食品安全方面进行了规范。商务部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2007年该规定对包括食用农产品、药品等与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关的产品在内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进行了特别规定。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该法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食品检验、
7、食品进出口、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进行了规范。全国人大 常委会 二、调味品行业市场情况1、调味品行业概况调味品是指在烹调食品的过程中所添加的,能使食品产生独特色、香、味等特性,或改良食品品质结构、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食物辅助材料。自古以来,调味品愈发成为关乎居民日常生活质量的生活必需品,“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对调味品的依赖更是尤为显著,其产品特性为亿万消费者所关注。按味觉感受分类,调味品可被分为咸味调味品、甜味调味品、鲜味调味品、酸味调味品、辛辣调味品等类别;按产品类别分类,调味品主要有酱油、食醋、味精、酱类等产品。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文化的深入人心和生产技术、工艺的逐步改进,鸡精、鸡粉等新产品开始
8、逐步取代传统调味品,使得原本传统的调味品行业焕发出新的活力,产品创新、生产工艺创新、设备创新等成为调味品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2、调味品行业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调味品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可概括为四个发展阶段:初级发展阶段(1978年-1991年):市场产品主要为酱油、醋、酱、80-l00鲜度的味精及天然香辛料等简单调味品,品种较为初级、单一;生产企业数量众多,调味品主要由各地区小型甚至作坊式厂商生产,经营较为粗放;各种经济成分逐渐开始投入调味品行业,行业销售额迅速增加。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1997年):调味品产品种类日渐丰富,出现了l20-400鲜度的特鲜味精
9、、甜味剂、酵母抽提物、HVP(水解植物蛋白)、HAP(水解动物蛋白)及食用香精香料等高浓度、新颖调味品;生产企业逐步重视品牌培育,原有的区域性品牌开始通过多种方式拓展全国市场,市场集中度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成熟化发展阶段(1998年-2004年):各种复合调味料开始被市场所接受,其特点是健康、营养、方便、快捷;通过市场竞争和品牌建设,行业集中度得以加强,出现了数家细分行业领先企业,规模经济凸现,呈现出“小产品、大市场”的市场特征;调味品厂商研发能力、市场网络、内部管理等实力逐渐增强,产业升级逐步推进;外资企业竞相以直接建厂、收购内资企业、整合市场资源等多种形式登陆中国市场,以寻求获取中国调味
10、品行业快速发展的市场机遇。战略提升阶段(2005年至今):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健康消费观念的形成,具备健康、营养、口感等特点的新型调味品被消费者广泛认同,调味品行业朝着品种多样化、复合方便化、营养健康化方向迈进;调味品行业标准及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稳步完善,市场运行更为规范;高新技术逐步在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行业整体科技含量逐渐提升;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优胜劣汰逐步加速,但仍存有部分小型企业参与低端市场竞争;行业领先企业在产量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自身素质建设,以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为核心的综合实力不断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主导性增强。3、调味品行业发展趋势调味品自古以来就是
11、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必需品,在改善居民饮食质量与感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调味品行业已具备数千年历史,但是,近二十年来,我国GDP持续高速增长,已步入了传统经验理论中消费结构升级、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的发展轨道,消费者将更加关注自身生活品质的提升,作为能直接提升食物口味感受、改善居民饮食质量的调味品,已连续七年保持10%以上的年增长率,行业整体营业收入仅用五年时间就从2003年的380.3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08年的千亿元左右,年均增长率高达20.72%。同时,在健康饮食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和生产技术、工艺不断演进的驱动下,新型调味产品如鸡精、鸡粉、鸡汁、浓缩汤料等不断涌现,产品种类向多样化、复合
12、方便化、营养健康化方向迈进,新产品的推出有效迎合了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其产品优势逐步得到大众的认同。基于对我国新型调味品细分行业市场空间和未来成长性的乐观判断,雀巢、联合利华等外资巨头也纷纷采取兼并收购或直接设立工厂的方式来参与市场竞争。此外,新产品的快速成长对调味品企业的技术研发实力、质量控制能力、市场推广能力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来较为传统、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将难以适应产品升级的变化,调味品企业纷纷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科技含量日渐提高。4、鸡精、鸡粉在调味品行业中的地位目前,我国居民家庭及餐饮行业烹饪不再限于盐、糖、酱、醋、姜、葱、蒜等传统调味品,鸡精、鸡粉等新型产品
13、不断涌现。对比同样作为鲜味调味品的味精,我国鸡精、鸡粉产品的市场份额较小,传统鲜味调味品味精仍占据调味品行业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是,鸡精、鸡粉在鲜味度较味精更高的基础上,以鸡肉等为核心原材料,增添了鸡肉的天然鲜香味,口感协调性好、香气纯正浓郁、滋味鲜美醇厚;并且由于鸡精、鸡粉核心半成品是由鸡肉等富含营养的禽肉制成,原料天然、健康,富含多种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具有更为健康、天然、营养的优势。中国调味品协会中国鸡精、鸡粉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鸡精、鸡粉产品的消费量已占鲜味调味品总量的80%以上,而我国鸡精、鸡粉与味精作为鲜味调味品的消费比例截至2008年底尚不足19。参照
14、发达国家经验,虽然现阶段味精在我国调味品行业中的市场规模较大,是最主要的鲜味调味品,但作为第三代鲜味调味品的鸡精、鸡粉产品优势明显,市场认同度正快速提升,市场地位的相对弱势表明未来市场发展空间的广阔,因此,鸡精、鸡粉在调味品行业中的地位将有望逐步提升。三、鸡精、鸡粉行业市场情况1、鸡精、鸡粉产品概况二十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以本公司前身普宁市佳隆罐头食品公司(后于2001年清产核资、解除挂靠关系,主要经营性资产通过增资注入本公司)、上海太太乐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后于1999年被雀巢(中国)有限公司收购80%的股权)、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企业,率先在国内市场推出鸡精、鸡粉产品,
15、逐步改变着过去由味精占据鲜味调味品绝对主导地位的局面。2010年1月4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委员会出具中食学2010001号关于对鸡精、鸡粉类产品科技含量及产业定位的论证意见,指出:鸡精、鸡粉类产品作为中国传统调味品向现代调味品转型的标志性产业,因其市场需求和高科技特征获得快速发展,属于新兴产业;鸡精、鸡粉等复合调味品集成了四大先进技术,代表了生物工程等先进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较高水平;鸡精、鸡粉是复合调味品的代表性产品,适应了市场对健康与安全的需求,集中体现了现代食品营养、安全、健康、美味的特征;鸡精、鸡粉等复合调味品是技术密集型的创新产品,对推动中国食品工业和餐饮业的现代化发展意义重大,市
16、场前景广阔,应予以重点扶持。2、鸡粉、鸡精产品的区别鸡粉、鸡精可归属于同一类产品,但又互有差异,主要的区别如下:(1)产品用途仅就产品用途而言,鸡粉、鸡精并无实质差异,均主要作为鲜味调味品使用,两者的差异在于:在产品形态上,鸡粉为粉末状,鸡精为颗粒状;在口味感受上,鸡粉更注重鸡肉的自然鲜香,鸡精更注重鲜味。(2)消费群体鸡精、鸡粉的消费群体一致,均为餐饮行业、家庭消费领域和食品制造行业。从行业发展历程上看,鸡精、鸡粉产品最先在我国餐饮行业得到使用,再逐步向家庭消费、食品制造市场渗透。目前,餐饮行业是我国鸡精、鸡粉产品最主要的消费市场,市场需求稳定增长;而家庭消费领域、食品制造行业对鸡精和鸡粉产
17、品的需求潜力巨大,是行业成长的重要增长点。(3)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在消费习惯上,鸡精和鸡粉具备一定的区域性,造成该区域性的原因是:鸡粉产品最早是仿效香港、澳门地区(国外市场主要使用鸡粉)在广东使用,再加上华南地区联合利华、佳隆食品公司(两家公司均以生产鸡粉产品为主)对鸡粉产品的推广,使得华南、华中、华北等地区相对偏好使用鸡粉;而鸡精产品最早是由国内的上海太太乐、四川豪吉(后分别被雀巢所控股)推出,加上其对区域市场的推广,使得华东、西南、西北等地区相对较偏好使用鸡精。因此,在实质上,消费者对于鸡精、鸡粉产品并无特别的消费偏好,消费习惯的区域性主要是由于鸡精、鸡粉产品市场导入历程不同和主要厂商市场
18、推广的区域性所造成的。(4)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外购或自制浓缩鸡粉(或鸡膏)后,鸡粉、鸡精的后续加工工序较为接近,鸡粉后续加工工序主要有配料、混合、干燥、加料喷油、筛选、装罐,鸡精后续加工工序主要有配料、混合、造粒、干燥、筛选、装罐,两者的区别主要是鸡精需要经过造粒工艺形成颗粒状。此外,我国已就鸡精、鸡粉分别制定了单独的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明确标明了相应的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有关行业标准中关于鸡精、鸡粉的具体质量要求及区别请详见本节“八、(一)质量标准”的有关内容。3、鸡精、鸡粉行业市场化程度鸡精、鸡粉行业属于完全竞争的行业,不存在政府或企业操纵市场的情况,市场化程度较高。过去,由于鸡精、鸡粉行业
19、尚无国家标准,数量众多的企业生产水平参差不齐,产品质量高低悬殊。近年来,我国政府对行业的监督日益加强,先后颁布了鸡精、鸡粉行业标准等一系列强制性政策,鸡精、鸡粉行业的发展已趋向规范化。4、我国居民饮食结构、饮食习惯对鸡精、鸡粉行业成长性的影响饮食结构方面,我国传统习惯将食物区分为主食和副食(菜肴)两大类,前者主要指米饭、面食等粮食类食物,后者主要指鸡、鸭、鱼、肉、蛋等食品或菜肴。过去,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及人均收入水平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以主食为主,以副食(菜肴)为辅”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食品种类的逐渐丰富,我国居民餐桌上的菜式种类日渐繁多,特别是
20、经济发达地区,主食在居民饮食结构中的重要性开始有所降低,趋向于国外发达国家居民以菜肴为主的饮食结构。上述饮食结构的变化,将有助于提高烹饪所用调味品的使用量,从而带动鸡精、鸡粉市场总需求量的快速提升。饮食习惯方面,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居民饮食习惯存在不同程度的地区差异,但总体而言,我国居民对于食物、菜肴的“味”尤其重视,民间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王”的俗语。现阶段,随着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居民饮食习惯逐渐从追求“吃饱”转变到追求“吃好”,对于饮食口味感受的要求更是大幅提高。因此,鸡精、鸡粉作为能在烹调过程中有效提升菜肴口感、香味的调味品,能有效迎合消费者
21、对于“味”的消费诉求,市场空间广阔。此外,在消费理念变化的推动下,居民对于饮食的健康度、天然度、营养度等要素正日益重视,具备上述优点的鸡精、鸡粉将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5、鸡精、鸡粉行业发展空间我国鸡精、鸡粉行业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拥有数以十亿计的潜在消费者,正呈现出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根据中国调味品协会中国鸡精、鸡粉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度我国鸡精、鸡粉总销售量约为14.8万吨,其中鸡粉市场销售量约为4.3万吨。预计到2010年和2012年,我国鸡精、鸡粉行业总销售量将分别达到约23.5万吨和36.4万吨,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5%左右。日本味之素公司对中国
22、市场调查后认为,在未来5至10年里,我国鸡精、鸡粉产品年销量可以达到50万至60万吨。事实上,按照全国有10亿鸡精、鸡粉使用人口计算,假设人均鸡精、鸡粉产品的年消费量达到0.55千克,则全国鸡精、鸡粉市场容量将高达55万吨,与日本味之素公司的上述调查结论基本一致。 (1)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鸡精、鸡粉产品的消费量已占鲜味调味品总量的80%以上,而国内鸡精、鸡粉与味精作为鲜味调味品的消费比例截至2008年尚不足19;此外,2008年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鸡精、鸡粉人均年消费量为2.7千克,低于其他习惯消费鸡精、鸡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50%,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市场的人均年消费量更
23、是尚不足0.2千克。参照发达国家经验,并结合我国居民饮食结构、饮食习惯的特点,我国鸡精、鸡粉逐步替代味精成为首选鲜味调味品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味精历年产量及其增长率如下图所示:据中国鸡精、鸡粉行业研究报告分析,目前我国味精行业的增长主要来源于食品制造的工业需求,味精在主要城市家庭消费和餐饮业消费方面的需求已呈现出下降趋势,在上海、广州和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的超市中,鸡精、鸡粉产品的销量已近乎等同于味精;而在农村市场,味精消费量年增长率已低于10%,但自2007年以来农村市场鸡精、鸡粉产品消费量年增速则高达50%左右。 鸡精、鸡粉产品与味精的对比情况如下:对比项目鸡精、鸡粉味精鲜度相对较高
24、 相对较低 成分主要成分为鸡肉、鸡骨粉或其浓缩抽提物、食用盐、味精、呈味核苷酸钠及其它铺料等 (属于复合调味品) 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C5H8NO4Na) 口感口感协调性好,具有鸡肉的鲜香味 口感相对单一 营养含有氨基酸、蛋白质及部分矿物质元素 无 (2)下游行业需求持续旺盛我国鸡精、鸡粉市场需求主要来源于餐饮行业、家庭消费和食品制造行业。2008年度,上述三大领域采购鸡精、鸡粉的量占我国鸡精、鸡粉总销售量的比重如下图所示:餐饮行业领域需求稳定增长 食物口感是关系到餐饮业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包括鸡精、鸡粉在内的调味品品质优劣与产品风味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所烹饪食物的口感。餐饮行业是我国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调味品 行业 分析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65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