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秀民俗文化旅游区开发项目可行性计划书(可编辑).doc
《那秀民俗文化旅游区开发项目可行性计划书(可编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那秀民俗文化旅游区开发项目可行性计划书(可编辑).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那秀民俗文化旅游区开发项目可行性计划书 第一章 总论 比如县那秀民俗文化旅游区开发项目是围绕比如县知名度较高、开发条件较好的三大旅游资源:多多卡骷髅墙、帕拉佛塔、丁嘎热巴的开发进行的。项目所在地分别为:比如县茶曲乡、良曲乡、香曲乡丁嘎村。比如县那秀民俗文化旅游区位于即将开工建设的由夏曲镇至比如镇的柏油道路沿线。该道路沿怒江蜿蜒东去,怒江两岸景色奇丽多变,有终年积雪的皑皑高山、绿草如茵的高原草甸及点缀其间的群群牦牛、炊烟缭绕的牧民帐篷,也有郁郁葱葱的柏树林、清澈急奔的溪涧、锦绣般的农田、勤劳质朴的藏族农家。奔腾不息的怒江将两岸山地切割成峻峭的峡谷地貌,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景观价值。那秀民俗文化旅游区
2、以知名度较高的三大景点的开发为龙头,带动比如县境内怒江沿线各类旅游资源的开发。比如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唐古拉山与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属怒江上游流域,因其相对优越的气候条件而享有“藏北江南”的美誉。县城比如镇距那曲镇约263公里,距拉萨市约597公里。项目所在地茶曲乡距县城约65公里,良曲乡距县城约20公里,香曲乡丁嘎村距县城约3公里。本项目拟建通往三大景点的公路、停车场、公厕、小卖部、垃圾收集点、帕拉佛塔乡村旅社等旅游服务设施;发掘当地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保护、培育原生植被;努力改善旅游条件,加大宣传力度;力争在三年内初见成效,以此促进和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 比如县那秀民俗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承办单位: 那曲地区旅游局、比如县人民政府项目拟建地点: 比如县茶曲乡、良曲乡、香曲乡可行性报告编制单位: 西藏自治区建筑勘察设计院二、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背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青藏铁路建设的不断加快,西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无烟工业”,是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自治区已明确提出要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西藏以其绚丽壮观的自然景观、独特悠久的历史文化、浓厚的民族特色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众多游客。随着西藏对外开
4、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旅游条件的逐步改善,到西藏旅游的国内外游客日益增多;目前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已不能满足西藏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尤其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比如县地处那曲地区东部。全县辖10个乡镇,2002年底,全县人口47521人,其中农牧业人口45670人;2002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213元。 比如县是一个半农半牧县,西部4个乡镇(夏曲、扎拉、恰则、达塘)海拔较高,以牧业为主;中东部6个乡镇(茶曲、良曲、比如、香曲、羊秀、白嘎)海拔较低,属半农半牧区。比如县处于唐古拉山与念青唐古拉山两大山系之间、怒江上游,地势起伏变化、地理地貌类型多
5、样、山水峻险多姿、风光旖旎、景象万千、生物资源丰富;生活在比如县的藏族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西藏三大热巴舞之一的丁嘎热巴舞、茶曲独特的丧葬文化等。比如县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茶曲多多卡骷髅墙、良曲帕拉佛塔、香曲丁嘎热巴、羊秀普宗沟萨布雪山、桑措神湖、白嘎那如国布扎西山、布龙麦莫溶洞、达塘那拉神山、香曲康下神山 、玉琼扎措神湖、白蓝双色神湖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比如县地处怒江上游地区,属于“一江一河”生态综合治理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现已有较严重的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等生态问题。人民群众收入来源较单一,生产方式落后;传统农牧业收入较低,副业以虫草的采集为主,不但
6、造成生态环境的退化,而且使虫草资源再生乏力;为农牧民寻求新的致富途径是当务之急。县内目前没有上规模的工矿企业,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基础薄弱。由于环境承载力低、地形地貌等原因,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发展农牧业的潜力有限,比如县要想走常规工农业经济发展之路,不仅存在较大的困难,还势必付出惨重的环境、文化代价。比如县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号称“无烟工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很小,有控制地发展旅游业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有促进作用;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还具有很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对比如县而言,优先并重点发展旅游业是其发展经济的最佳选择。茶曲多多卡骷髅墙、良曲帕拉佛塔、香曲丁嘎热
7、巴等旅游资源在比如县旅游资源中知名度较高,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由夏曲镇经达塘、茶曲、良曲至比如镇将新建柏油道路,路宽4.56米,三大景点均位于这条道路沿线,这一道路的建成将对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对比如县致富奔小康将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本项目的实施,将会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还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开发,保护、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取得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及范围1、编制依据本报告依据以下文件、资料编制: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国发2
8、0019号文件);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19965号文件);那曲地区旅游局那曲地区旅游业“十五”、“2015”年发展总体规划;比如县人民政府那秀民俗宗教旅游景区立项报告;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和图纸。2、编制范围本报告主要对比如县那秀民俗文化旅游区的区位发展条件、开发潜力、客源市场预测及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第二章 旅游资源与市场预测一、自然条件与基础设施1、自然条件比如县那秀民俗文化旅游区位于怒江上游北岸、夏曲镇至比如镇公路沿线。建设项目所在地集中于茶曲乡乡政府所在地西侧的达姆寺附近、良曲乡乡政府所在地西侧帕拉佛塔附近、香曲乡丁嘎村。那秀民俗文化旅游
9、区均为高山峡谷地貌,海拔都在3800米左右,属高原亚寒或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海拔相对较低、地形较为复杂,有较为优越的小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600毫米左右,104月为霜冻期。常见自然灾害主要是雪灾、风灾、泥石流等。多多卡骷髅墙位于茶曲乡乡政府所在地西侧的坡地上,距县城约65公里,该坡地为37703820米的高山草甸,草木繁茂,草种主要有:紫花肝茅、高羊茅、驼绒藜、披碱草等。帕拉佛塔距县城约20公里,位于良曲乡乡政府所在地西侧的台地上,海拔在37903810米之间,为分布有零星树木的高山草甸,草种主要有:紫花肝茅、高羊茅、驼绒藜、披碱草等,天然树种有柏树,人工树种主要以杨、柳、榆为主。丁嘎热巴舞
10、村距县城约4公里,海拔在3800米左右,村子位于怒江边一处地势较为平坦的台地上,与怒江边的主要公路高差近200米,植被以高山草甸为主,并有零星树木和小块农田分布。2、对外交通那秀民俗文化旅游区对外交通依靠由夏曲镇至比如镇的公路。该公路联系317国道和比如镇,将于2004年建成简易三级柏油路面,路宽4.56米。该公路修通后,由那曲镇至比如镇的公路里程将大大缩短,路况也将得到极大改善。2003年,交通部门还修建了由比如镇至扎拉乡的公路,在县境内初步形成西北部的环形公路网。交通部门计划5年内还将修通由比如镇至嘉黎县、边坝县的公路,使那曲地区东南部形成一个较为通达的公路网络。基础设施那秀民俗文化旅游区
11、内现有茶曲至比如镇的县乡道路贯通全区,三大景点均在该道路沿线,并有乡村道路可通至景点。该县乡道路为四级砂石路面,宽约46米,可通中型车辆,但路况较差,难以保证全天候通车。由公路通至景点的道路均为自然状态下的乡村道路。旅游区内现有电站两处,一处为位于比如镇的吉前电站,另一处为位于达塘乡的达塘电站,可保证区内电力供应;近期内将逐步实现农网并网。三大景点均在乡政府及县城附近,2002年3月,由夏曲镇至比如镇的光缆工程已竣工投入使用,沿线各村镇均已开展电话业务,并可接收卫星电视节目,实现“五通”;丁嘎村还曾被列为“小康示范村”,基础设施条件较好。该区地表水丰富,水质较好,终年不断。现状各村镇供水是将地
12、表水经一级处理后,采取集中供水点方式供水,景区均可依托附近村镇供水。区内无排水设施及垃圾收集、处理设施。二、旅游资源概况比如县那秀民俗文化旅游区包含了全县的主要旅游资源,通过实地踏勘、调查、统计,我们采用了国家正式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所采用的旅游资源分类系统。这一系统为三级分类表1旅游资源分类系统级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级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风光古迹与建筑消闲求知健身购物1.典型地质构造1.风景河段1.树林人类文化遗址社会经济文化遗址1.科技教育文化设施市场与购物中心2.标准地层剖面2.漂流河段2.古树名木3.军事遗址4.古城和古城遗址2.休疗养和社会福利设施2.庙会3.生物化石点3.
13、湖泊3.奇花异草5.长城6.宫庭建筑群3.动物园3.著名店铺4.自然灾变遗迹4.瀑布4.草原7.宗教建筑和礼制建筑群4.植物园4.地方产品5.名山5.泉5.野生动物栖息地8.殿 厅 堂9.楼阁5.公园5.其它物产6.火山熔岩景观6.现代冰川6.其它生物景观10.塔11.牌坊6.体育中心7.蚀余景观7.其它水域风光12.碑碣13.建筑小品7.运动场馆8.奇特与象形山石14.园林15.景观建筑8.游乐场所9.沙 砾石 风景16.桥17.雕塑18.陵寝陵园9.节日庆典活动10.沙 砾 石地19.墓20.石窟10.文艺团体11.小型岛屿21.摩崖字画22.水工建筑11.其它消闲求知健身活动12.洞穴2
14、3.厂矿24.农林渔牧场13.其它地文景观25.特色城镇与村落26.港口27.广场28.乡土建筑29.民俗街区30.纪念地31.观景地32.其它古迹与建筑据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分析,比如县旅游资源见下表:表2 旅游资源分类统计类 代号 基本类型 代号 数量一、地文景观10113其它地文景观11二、水域风光201风景河段1131三、生物景观304草原305野生动物栖息地2若干11四、古迹文化类407宗教建筑与礼制建筑群425特色城镇与村落五、类节日庆典活动六、购物类604地方产品比如县旅游资源分类统计(表2)数据显示,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共处,占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共处,占区域内人文旅游资源。29种,
15、尤其是区内农牧民还保持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民族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比如多多卡骷髅墙;西藏四大名塔之一的帕拉佛塔;西藏神山神湖相依为伴有四处,其中两处在那曲;有长江源头格拉丹冬等;有大量的动植物资源,如藏野牦牛、藏羚羊、黑颈鹤、冬虫夏草、高山雪莲、人生果、藏贝母、推、拉拉等。此外,藏北还有众多的社会文化资源与风物资源;如已有一定影响的神奇多彩的传统节日:传统藏历年、祈祷大法会、赛马节、燃灯节、雷声节、剪羊毛节、阉羊节、初生小牛节、祭山节、采药节;地方戏曲,如:民间说唱艺术,热巴舞表演等。藏北旅游区根据旅游资源类型和地理位置可划为四大区:藏北江南旅游区、藏北高原冰川
16、旅游区、藏北高原湖泊旅游区和青藏公路沿线旅游区。“十五”期间全区旅游开发的重点是:中期开辟东线(那曲比如嘉黎林芝工布江达)一条线;西线(那曲纳木错申扎尼玛绒马双湖那曲),(那曲格拉丹冬双湖绒马改则狮泉河扎达普兰)两条线。近期重点开辟东线(那曲比如嘉黎县尼物林芝工布江达拉萨或昌都)西线(那曲班戈申扎那曲)(那曲申扎探险旅游)。比如在藏北旅游区划上属于“藏北江南”旅游区,与嘉黎县在旅游资源类型上既有共同性,又有互补性,共同开发可增强景区的可游性,提高景区知名度,延长旅客逗留时间。比如县那秀民俗文化旅游区是藏北江南旅游区的优先开发区,沿此线向南可与嘉黎县境内的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旅
17、游资源开发。四、客源市场分析1、旅游市场需求预测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1世纪旅游业将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世界旅游组织的调查报告显示,未来10年旅游业将成为世界经济领域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生态旅游、探险旅游、文化旅游等专题旅游项目将成为开发的热点。在未来20年里,我国要实现由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转变。据国家权威部门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目前,我国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4%,而国际上旅游业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已超过10%,因此,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空间极大。西藏具有世界独有的雪域高原自然景观和古老神奇的民族文化,对国内外旅游者均
18、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旅游业作为西藏的重要支柱产业,近20年来发展迅速,2003年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数已过百万。随着西藏旅游宣传力度的加大和旅游条件的改善,进藏旅游的国内外游客人数仍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将向更深的层次发展。“五一”和“十一”长假制度的实行也对西藏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以及宣传力度的加大和旅游设施的改善,藏北旅游将成为西藏旅游业的新的增长点。根据我们对现有客源市场调查和预测分析,到藏北旅游的游客文化层次较高,经济能力较强,逗留时间较长;游客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探险求知健身为目的的体验性游客;二是观光性游客。其中第一类游客停留时间长、
19、消费能力强,对景点的文化、生态、科研等层次要求高,但数量有限;第二类停留时间短,消费能力弱,但数量较多。通过对客源市场的预测分析,第一类游客在藏北的停留时间为天,第二类游客在藏北的停留时间为天。根据比如县那秀民俗文化旅游区在整个藏北旅游区的地位和交通条件,第一类游客可在本区停留天,第二类游客可停留天。2、游客规模预测1)那曲旅游发展总量规模预测根据那曲地区旅游业“十五”、“2015”年发展总体规划,结合本报告对那曲旅游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分析,整个那曲地区2003-2010年期间旅游业的发展将达到以下指标:表3 那曲地区20032010旅游接待人数估算2002年年增长率20032004200520
20、062007200820092010入境75008%810087489448102041102011902128541388210%8250907599831098112079132871461616077国内10200010%11220012342013576214933916427218070019877021864712%114240127949143303160499179759197735221463248039上表表明:入境游客的年均增长率在2003-2010年间按8-10计算,届时那曲地区入境游客将达到13882-16077人次;外汇人民币收入2637.6-3054.6万元。 国
21、内游客在2003-201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按10-12计算,到2010年,那曲地区接待的国内游客将达到218647-248039人次。旅游收入为19678.2-22323.5万元。2)那秀民俗文化旅游区游客规模预测那秀民俗文化旅游区的游客规模预测是根据我们对客源市场的分析和对附近可类比旅游资源的比较来进行的,并用周围人口来校核的。根据那曲地区旅游业“十五”、“2015”年发展总体规划和我们对那秀民俗文化旅游区的开发潜力分析,那曲地区“十五”期间年均接待游客数约为7万人次,按15到比如县旅游计算,比如县年均接待游客约为万人次左右。本区内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相对较好,可游季节为10月,其中旅游旺季为
22、7、8两个月,按80的游客集中在旅游旺季。依据旅游不应破坏生态环境的原则,根据不同景区和景点的客观条件,按综合评价方法测算,各景区(点)游客容量见下表:表4景区名称日均游客容量(人次)年均计算日数年游客容量(人次)多多卡骷髅墙景区501507500帕拉佛塔景区30015045000丁嘎热巴景区15015022500合计55075000根据那曲地区和比如那秀民俗旅游区的实际情况,预计区内各景区累计游客规模如下表:表5游客规模游客人数/日计算日数游客人数/年目前游客规模1010010002004年游客规模2015030002005年游客规模100150150002010年游客规模30015045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俗文化 旅游区 开发 项目 可行性 计划书 编辑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62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