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当前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doc
《论中国当前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国当前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中国当前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 摘 要:对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我国当前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进而从多个角度探讨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可行性。 关键词: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目标制 1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来源及政策内涵 通货膨胀目标制( Inflation Targeting)是新古典综合学派提出的一种货币政策规则,对它进行讨论,不能不提到货币政策操作方式中的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两者的争论由来已久,目前来看,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动态不一致性(Dynamic inconsistency)”这一问题上。 动态非一致性是指政策在制定初始满足最优原则,然而随着政策付诸实施
2、,从未来观点看,即便没有新的信息出现,政策也已经不再最优这样一种情形。动态非一致性问题指出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具有内在的通货膨胀倾向;可信度与灵活度的替换即又表明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在防范意料之外的经济波动方面具有固定规则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那么,是否存在某种机制,既能够消除通货膨胀倾向又能够保留应付突发波动的灵活度呢?通货膨胀目标制正是在这一基础上被提出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总体上看,它是一种“基于规则,适度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框架。 简单来说,通货膨胀目标制是指这样一种政策框架:货币当局提前制定一个通胀目标,然后根据对未来通胀水平的预测来决定所要采取的措施,以使实际的通胀水平与事先的目标一致。它
3、以明确承诺一个量化的通货膨胀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为基础,通过加强货币政策和中央银行的透明度和责任度,有效地降低通货膨胀预期,稳定物价和通货膨胀水平,从而提高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2 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在我国的适用性 衡量某一指标是否适宜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主要从可测性、可控性和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进行考虑。以下就从这三个方面分析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当前在我国的适用性。 2.1 可测性分析 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建立在货币主义关于货币需求的重要假设上的,即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从长期看应是稳定的。如若这一假设条件难以成立,那么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观察指标就不可靠。 在衡
4、量货币需求稳定性这一问题上,李春琦、王文龙(2007)的实证分析值得借鉴。他们以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为基础,考虑到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情况,设定出一个我国实际货币需求的模型,通过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协整检验等一系列计量检验,得出如下结论:我国短期货币需求函数具有不稳定性,长期货币需求函数则表现出高收入弹性和低利率弹性。在利率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投机的货币需求极大地影响了货币需求目标函数的稳定性。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央行对货币需求准确预测带来难度,容易发生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背离的情形,使得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难以发挥作用。 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在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政
5、策框架中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相同货币供应量的条件下,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会降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目前来看,我国货币流通速度表现出以下特征:一是货币流通速度逐渐下降,下降过程中又出现突然上升的情况,下降趋势逐渐趋缓;二是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性变化不定,总的趋势是波动性减小,但短期内波动仍比较剧烈,波动幅度时大时小,规律性并不明显。不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使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降低,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操作的有效性。 2.2 可控性分析 回顾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结果不难发现,从1996年我国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以来,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目标很少被实现过。以下图表就比较直观地说明了这一
6、点,1996-2004年,狭义货币M1的目标值与实际值均不一致,有些年份甚至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广义货币M2 则除了1999 年,其余年份的实际值也与目标值出现了偏离。这充分说明了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在可控性上存在着较大问题。 数据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从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来看,一定时期的货币供应量应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我国基础货币的供应具有较强的被动性质,货币供给在相当大程度上由需求影响或决定,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调控能力很弱。同时,在影响货币乘数的各因素中,只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由中央银行控制,超额准备率、现金存款比率、准货币与活期存款
7、比率均是具有较强内生性的变量,并不是中央银行所能决定的。 2.3 与最终目标的相关关系分析 从稳定价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来看,货币供应量目标也不能令人满意。长期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模式明显具有“相机抉择”色彩,因而不可避免造成通货膨胀。尽管近几年我国一直申明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从实际执行结果来看,M2/GDP比率自1998年直线上升。从1998 年起,M1 与价格也出现了明显的背离趋势,价格在M1 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继续呈现持续性负增长,出现通货膨胀紧缩的迹象,经济增速也是逐年下降。货币供应量与价格、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不稳定,更加剧了公众对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适宜性的质疑。
8、 在我国,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可控性和可测性出现较大偏差,它与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很不稳定。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看,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一方面在于用于外汇冲销的外汇占款和救助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大量挤占了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另一方面,中央银行面临着因对货币系统注入过多流动性而诱发通货膨胀的风险,货币政策可信度也因被动地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职能而受到削弱。因而,中央银行比以往更需要通过对相机抉择的政策进行约束,克服动态不一致性对经济造成的长期不良后果。 3 通货膨胀目标性在我国的可行性分析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在我国当前特定的金融环境下,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那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当前 实行 通货膨胀 目标 可行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60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