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水利现状调查报告.doc
《芜湖水利现状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芜湖水利现状调查报告.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宏观背景年初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怎样协调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兴修农田水利建设力度的关系,这一关键性问题已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目前安徽省旱涝保收的农田只占所有农田的40%左右。”安徽省水利厅农水处副处长王凤云说,虽然目前大江大湖的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很多“茅塞之渠”却往往并不通畅,成 为制约农田水利设施建
2、设的“梗塞”。全省大部分农村地区存在农田排涝能力低、灌溉条件差等突出问题,农民靠天收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基于此,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学习,为了积极响应校团委的号召,为了给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安徽工程大学的学生,我们义不容辞,因此我们成立了这个社会实践团队。旨在对安徽省农田水利失修问题进行调查,我们决定从芜湖县入手,开始我们的调研,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二、调查过程1.调查方法:本项研究是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式对芜湖县农田水利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采用调查研究的研究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的总体是芜湖县的农田水利建设建
3、设的情况。样本是从芜湖县抽取的人民政府领导、芜湖县水车镇的普通农民,以调查问卷、实地访谈为主要的调查工具,其中在水车镇的锡溪村、老庄村采用的是自填式问卷调查,在芜湖县县城采用的是访问员登门访谈的方式。这项研究的样本是根据偶遇、判断和雪球的方式从芜湖县农田水利建设严重地区的人民群众中抽取的,其中包括当地的领导和当地的农民。深思熟虑之后,我们选择水车镇为主要发放调查问卷的地点。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78份,其中有效问卷74份,占总问卷数量的74%,在被调查者中将近于90%的被调查者为农户。这在调查研究学的调查中已经可以被用作推论总体的依据(一般认为50%的回收率即可使用,60%的回收
4、率已属上乘)。因此科学的讲:由这个样本所得到的数据能够推论到芜湖县整体的农田水利建设的。问卷主要内容及调查结果如下:1. 您主要种植的作物是:A经济作物 (78%)B粮食作物 (22%)2. 您的灌溉方式是:A靠天 (12%)B自己机械抽水灌溉 (25%)C自己人力挑水或运水灌溉 (50%)D村或小组有组织地抽水灌溉 (13%)3如果小组或村里组织统一灌溉需要收费吗?A .不需要 ( 0% )B 需要 (100%)4您家地里的灌溉水源来自哪里?A周围的的河流、湖泊 (68%)B地下水 (12%)C池塘、水库 (16%)D天然雨水 (4% )5. 您认为灌溉水源是否充足?A. 充足 (9%)B.
5、 常年短缺 (40%)C. 视天而定 (51%)6. 您了解有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修建的一些事项和政策吗?A非常了解 (1%)B. 一般 (20%)C. 不了解 (79%)7. 您清楚修建水利设施的资金的使用情况吗?A.清楚 (5%)B.有点清楚 (5%)C.不清楚 (90%)8. 您所知道的新修的水利有哪些?A.(蓄水类)水库塘堰等 (25%)B.(灌溉类)沟渠等 (30%)C.(水源类)打井 (10%)D. 机电站 (35%)9. 如果让您参与一些小型农田水利的修建,您是否愿意参加?A. 愿意参加 (10%)B. 有补助就参加 (20%)C. 村委会组织就参加 (60%)D. 不参加(原因)
6、 (10%) 10. 水利设施建设期间村里有专门的水利技术人员吗?A. 有 (2%)B. 无 (90%)C.不清楚 (8%)11. 下派的干部对你们目前抗旱有帮助吗?A.对我们帮助很大 (60%)B. 有点帮助 (13%)C.有无一样 (17%)D. 不清楚他们是干嘛的 (10%)12. 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修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进度的?A宣传栏 (44%)B. 口耳相传 (35%)C. 亲眼目睹 (10%)D. 不清楚 (11%)13. 您觉得修建的水利对您的农事活动帮助大吗?A. 大 (100%)B. 一般 (0%)C. 几乎没帮助 (原因) (0%)14. 新农田水利修建后,以前的水利设
7、施(工程)的使用情况是?A. 废弃、当废品处理卖掉 (5%)B.翻新加固,继续使用 (80%)C. 与新修的共同使用 (15%)15. 修建小型农田水利后,您种植作物发生了改变吗?A. 有 (13%)B. 没有 (87%)16.水利设施修建后有无专业人员进行检查维修A 有(定期) (14%)B 坏了才修 (17%)C无 (69%)本问卷所考察的是各种因素(自变量)对农田水利建设(因变量)的影响。变量的设计紧密、连续有助于调查结果的高效。调查问卷采用自填的方式进行,问卷由我们的访谈人员亲自发给被访的对象,并协助其完成问卷,等被访者填写好后当面回收。从总的情况来看,这种发放方式的回收率高,问卷的质
8、量高。2. 实地考察、认真调研:经过此次我们的走访观察,我们得出了芜湖县农田水利的基本情况: 水利机构:县水利局是县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涉水政策、防汛抗旱、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利建设、水土保持、河道治理、水行政执法和水电行业科技教育等的职责。内设办公室、人事股、计财股、纪检监察室、防汛办、电管股、水建站、管理股、河道站、法规股、科教站10个职能股市;下设水土保持局、水政监察大队、梅堤管理站、车田江水库管理处、梅花洞水库管理所、龙溪水库管理所、抗旱服务队、铁山坝电站、盐山湾电站、水电勘测设计院等14个二级机构。全县29个乡镇设有27个乡镇水管站,负责辖区内水利设施的管理和
9、维护。乡镇水管站的人、财、物、事、权归乡人民命政府管理,县水利局负责水利业务的指导。 水利设施: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建设截止目前,全县有水库271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小I型水库43座、小II型水库225座,山坪塘15800,骨干河坝1810处,固定电力机埠960处,灌溉渠道9457公里,这些水利工程年蓄引堤总水量3.29亿m3,其中有效蓄水量2.63亿m3,经多年投入建设,初步形成了防洪除涝、农业灌溉、城乡供水、水土保持、水力发电等多功能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在防汛救灾、粮食安全保障、城乡供水和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促进了芜湖县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发展和社会主
10、义新农村建设。 资金投入:3年来,全县水利建设资金投入情况如下图所示:农田水利建设总投入2.2153万元病险水库治理7610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11040.275万元防汛抗旱经费1510万元小型农田水利建设1341.67万元农发水保工程建设651万元以上资金用于移动土石方2968万方,完成各类水利工程3.77万处,其中完成病险水库治理28座,防汛应急处理水库30余座;干支渠防渗36公里;河道治理及清障17公里;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3186亩;兴建饮水工程359处,解决安全饮水人口22.8633万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25平方公里;新建小水电站4座,全县完成了发电6.6亿度,水电系统实
11、现总收入4200万元,防汛抗旱取得全面胜利,确保了134万芜湖人民平安度汛。全县民生水利实现建设大提速、管理大变革、发展大跨越的良好势态,现代水利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近年芜湖县水利建设取得了重大成绩。先后获得全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集体、省抗洪抢险先进集体、省山洪防御和抗旱救灾先进集体、省水利建设“芙蓉杯”竞赛先进单位、省为民办事先进单位、省河道管理先进单位、省河道管理先进单位、省水土保持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图2芜湖县农田水利建设情况尽管上述芜湖县的农田水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正如图2所示,在老百姓的眼中,还是存在很大问题。仅有4.70%的村民认为其农田水利情况很好,而认为农田水利情况一般、较
12、差和很差的分别占了36.05%、32.56%和26.74%。可见当地农田水利的严重性与急迫性。图3农田水利责任主要在与谁从图中数据可看出,在农民心里,更多的是认为政府在建设当地农田水利情况方面有所欠缺,从而导致当洪水来临,不能有效地抗洪救灾,对当地的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三、问题与感悟从调查情况来看,芜湖县农田水利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耕地和淡水资源紧缺的形势相比,与建设现代农业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相比,与抗御日益频发的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是芜湖县建设农业大县必须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第一:农田水利建设不足,没有建立
13、起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农田水利建设投资占水利投资中的比重偏低。按芜湖县水利局统计数据,1980到2010年农田水利投入占水利基本建设的比重平均为6。二是政府对末级渠系和田间工程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明显不足。国家历来对于干、支渠以下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历来很少,而农民由于收入低、农业比较效益低等原因缺乏投入能力和积极性,造成田间渠系不配套,难以形成灌溉能力。农田水利设施和设备老化失修,难以抵御重大自然灾害从今年芜湖县遭遇百年难遇的一场特大洪涝灾害情况和实际调查情况来看,目前由于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多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一些农村在旱涝面前束手无策,水利设施不堪重负。大型灌区工程设施的完好率不足50,中
14、小型灌区工程设施的完好率不足40。绝大多数泵站的灌排水能力达不到设计标准,有的只有设计标准的40左右,有的完全失去了灌排功能,全县大型泵站中急需改造的比例高达85以上。芜湖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农田面积的48,有一半以上的农田得不到有效灌溉,仍然“靠天吃饭”。第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运行、管护和维修机制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明确农田水利建设是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投资主体不明确、设施产权不明晰、用水制度不完善和管护维修机制不健全等,已成为制约农田水利建设发展的瓶颈。在芜湖县不少乡镇,末级渠系和田间工程多年没有投入,村集体、农民用水组织管理和维护不到位,向农民筹集维修资金困难,往往造成设施失管
15、失修,甚至长期不能修复。 政府方面第一:投入不足,资金筹措“供”“需”困难。中央,省级的资金主要投入到了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上,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偏小。就是有用于农田水利设施的资金,也要找熟人,托关系,很难争取。2009年中央、省级财政投入芜湖县的真正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不足1000万。县乡两级财政保运转压力很大,只能勉强应付上面的配套资金,或搞点临时的修修补补,面上工程很难有大的投入。2007到2010年3年以来,用于病险水库的治理只有7000万元,相当于全县庞大的水利建设网络,犹如杯水车薪。有部分乡镇因为财力紧张,只好降低已将带头标准或延期兑付资金。各级财政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资金都十分有限,又
16、难以从受益农户和社会中筹集到资金。第二:管理不利,设施设备“建”“管”缺位。a)政策变化、职责不明、主体不分,除中型水库外,分布在各乡镇、村、对的小型水利设备由于诸多原因,管理很不到位。有的甚至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况,导致设施提前老化,使用成本增加,利用率降低;反过来长期不使用水利设施,投入不能产生效益,必然又造成水利设施无人用无人管的局面,限制各方面对水利设施的投入,形成恶性循环。b)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没有保障,水库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仅靠水费来维持,本来水费就不能保障管理人员的正常待遇,加上近年来拖欠水费的现象导致管理人员的待遇是一张掌空头支票,据统计,芜湖县拖欠的水库工作人员的工资已经达数
17、十万元。c)水利工程管理方式粗放。责、权、利不明确,理论上“人人有份”,实际上“人人无责”,有的形成工程所有者管不了,使用者不管的局面,造成工程老化失修,效益低下,如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项目建成后,部分群众仍把渠道管护和设备维护的责任推在政府身上,出现工程建好后无人管理,使用周期缩短的想象。d)力度措施不到位。每项工作,没有得到农民的拥护、支持和全力参与,任何事情将一事无成,农田水利建设也如此。近几年来,县里号召农民大力修水利,但总是只刮风不下雨,走走过场,图图形式,没有实际行动,也产生不出效果,降低了政府的威望和诚信度,群众自然也不相信政府的能力了。第三:体制不顺,水利建设“矛”“ 盾”突出
18、。a)水利规划有待完善。虽然相继印发了芜湖县实施暂行办法、转发了安徽省财政厅,物价局,水利厅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但多数乡镇、村没有水利规划或规划不完善,造成一些水利工程布局不合理,资源浪费或闲置。一些深层次问题仍未从根本上解决,如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主体、政府与农民之间的责权关系、工程产权归属、工程运行和国家政府扶持等。b)水政执法有待加强。目前水政执法环境很差,执法力度太弱,对破坏水利行为处罚难。一些镇干部为制止河道挖沙的行为多次受到围攻漫骂,水库管理人员对侵占渠道的当事人根本没有办法。c)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目前中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虽然有些进展,解决了部分问
19、题,但进度慢,矛盾多、水费收缴、水库负债、小一型水库管理等问题亟待关注解决。d)水利工程立项艰难。水利项目申报前期费用惊人,专家评审、设计和相关费用动辄几十万,基层无法负担,只能望洋兴叹。即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批了项目,也因配套资金难以到位而世事艰难。 群众方面第一: 群众的水资源意识十分薄弱。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a)普遍认为水资源是天上降、地下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缺乏水是商品的理念,特别是对于灌溉用水,更本无法和电资源是商品去比较,对水费的收缴具有明显的抵触情绪,甚至有人公开拒交水费,更有甚者对收缴水费人员侮辱、漫骂。b)基本没有节约的概念,特别是现在的农业都是粗放型管理,需要水时去
20、敲开塞子、挖开口子,水到位之后就什么都懒得管了,任由其白白流失,导致水资源的浪费相当严重。第二:群众环保意识差,给执法带来很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a)人为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由于人增地减和单目标、低效益的生产,盲目毁林开荒,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 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农田水利带来了以下不利: 降低了暴雨后蓄水于山的能力,加剧了洪峰来势;同时造成河流、水库淤积,库容减少,白溪河、水车河、汝溪河等28条溪河泥沙淤积1m 以上,977 座塘、坝、库淤积减少库容649.5 万m3 ,减少溉灌面积106.7 hm2 。降低了地面保水含蓄能力,枯竭了水源,全县1 km以上的26
21、6 条溪河中有217 条常年断流。恶化了气候资源,降低了大气湿度,增加了旱灾程度。b)河道无序,无证采沙,违章搭建,居民、单位随意弃土倒渣,工业、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现象较多地存在。一是造成河道抗洪能力衰减,河岸险象环生,桥梁、水坝崩塌,导致小流量、高水位、水灾害的出现,二是造成河水的污染,给饮水安全带来严峻的考验,而这些现象水政部门执法难,取证难、根治难是一个通病,形成一个难管、难抓的局面,最终导致恶性循环。c)群众的大局意识不断减弱,水库、山塘等蓄水工程出现“用水人人要、蓄水没人管、整治无人问”的局面,个别群众在水渠、水塘边上建房、取土、倒放垃圾,造成了一些支渠、水塘无法蓄水供水,水库“平时不
22、蓄水,用时无水用”的现象。第三: 农民兴修水利的积极性不高。a)由于粮价不高,农民耕作水田的效益不大,因而缺乏兴修水里的积极性,没有真正形成“修水利,兴水利,用水利”的良好氛围,致使很多急需进行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能组织实施。b)农民不愿投入,不齐心,是导致水利基础失修,农业生产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一个水利工程受益人少则几户,多则几十户,工程的维护与修整需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做到。能种则种,不能种则荒,对政府的依赖性太强,不愿意主动出钱出力,一等二靠。c)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进城务工人员逐年增加。据调查,芜湖县目前外出务工人数占青壮年劳动力的60以上,在家的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芜湖 水利 现状 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60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