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植物大战僵尸看产品本土化.docx
《从植物大战僵尸看产品本土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植物大战僵尸看产品本土化.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植物大战僵尸看产品本土化从植物大战僵尸看产品本土化 By ChaosHeart 核心提示 植物大战僵尸2 在本地化值得肯定的同时,又因为加大难度、增加内购项而激怒了玩家。如何平衡用户体验与本土化,正是用户体验与本土化之间博弈的所在。 植物大战僵尸2 前段时间在中国区 App Store 上架,引来了一股新的打僵尸热潮。虽然早先PopCap 在澳区上架了测试版本,很多玩家已经抢先体验到了新版打僵尸,然而从中国区上架的打僵尸2 来看,宝开中国在游戏本土化方面也下了不小的功夫,包括语言、部分植物及僵尸名称以及内购设定方面都针对中国市场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但上架没多久之后在 App Store 上面几
2、万条的一星评价也说明了一些问题,本土化并不是改改语言这么简单,还有许多其他方面需要考虑。 语言本土化 语言作为本土化进程中最基本的一项,无论是对于游戏还是工具类产品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从植物大战僵尸僵尸来看,在中区上架的中国版打僵尸中包括帮助页面、关于页面以及游戏载入页面均针对中国市场做了相应的汉化工作,而非单纯地将游戏内涉及到游戏内容的问题进行汉化,从普通游戏玩家的角度来看,宝开在语言本土化方面还是很有态度的,为国内的游戏玩家提供了一个在语言方面还算亲切的中国版打僵尸。 当然也不排除部分玩家对于汉化过后的效果并不满意,毕竟游戏的整体风格是针对英文版进行设计的,即使完全汉化之后,一些文字的
3、显示效果仍然会被一些玩家认为很“low”。虽然汉化并不能满足所有玩家的眼光,但从本土化的角度来看,将产品中与用户相关的全部内容针对本地语言进行本地化仍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即使不再进行其他方面的本土化工作,这一步也是必须的。 风俗习惯本土化 对于一个在海外市场野心勃勃的产品来说,仅仅在语言方面进行本土化工作是不够的,当地的风俗和用户习惯也是本土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个方面。 早在植物大战僵尸的第一个版本上架时,宝开就针对中国当地的习俗以及用户习惯对游戏进行了一些方面的改变,单从游戏图标以及游戏中一些僵尸的扮相就可以看出来。在中国用户的传统印象中,清朝官服装扮的僵尸造型更加深入人心,而类似行尸走
4、肉中僵尸的装扮风格则是国外用户所熟悉的。因此中国版的打僵尸对游戏中的僵尸装扮做了相应的调整,普通僵尸都戴上了清朝的官帽,而最终 Boss 则头顶秦始皇的皇冠。另外像是舞龙僵尸和写着“福”字的灯笼也出现在了游戏当中,从视觉上为国内用户营造出一个更为熟悉的场景。亲和度有了,游戏过程中也就自然有了代入感。 新版打僵尸在风俗习惯本土化方面仍然是下足了功夫。以游戏中的一个植物为例,这个拳击白菜在英文版中的名字叫 “Bonk Choy”,意思是“发出巨响的白菜”。而在中区打僵尸中这个植物被翻译为“菜问”,植物介绍中也写到“来自中国广东的功夫高手”。单从名字和介绍文字来看,玩家一下就会将这个植物联系到叶问上
5、面,这样几乎不用看植物介绍也大概可以猜得到这个植物的能力,玩家对于游戏的亲切感也陡然增加。 类似这样针对当地风俗习惯进行本土化的地方还有很多,在前一个版本的打僵尸中甚至还添加了“中国馆“这样的模块,专门针对中国玩家设计了一些特殊的成就等内容。针对风俗习惯对产品进行本土化,一方面可以使产品更加适应当地用户的使用习惯,另一方面也对产品在特定地区进行宣传和开展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是产品进入海外市场拓展用户群的重要手段之一。 营销及商业模式本土化 营销及商业模式是在产品打入海外市场以前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根据当地用户的消费习惯与消费水平,产品的商业模式都有可能随之变化。本应是收费的产品在另一个国家上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 大战 僵尸 产品 本土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258478.html